許多逛展者在威海漁具參展商展區選購魚竿。 威海晚報記者 於啟波 攝
全球80%的漁具產品來自中國,中國漁具市場的一半是「威海製造」。這句話,在本屆漁博會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驗證。展會上,威海企業佔到全部參展商總數的30.1%,達到了235家,風頭一時無二。
從貼牌代工,到帶著自主研發的品牌亮相;從單純的線下銷售,到建立網際網路多元化銷售渠道……令人欣喜地是,從參會的本地漁具企業來看,作為威海傳統產業的漁具行業,正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探索出新的發展機遇。
威海晚報記者 沈道遠
代工貼牌風光不再
10月15日,記者在威海國際展覽中心A館二樓一角,見到了正在發放宣傳單頁的威海聚鴻釣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大大的OEM接單字樣格外醒目。
OEM即代工生產的意思。
作為誕生於上世紀末的老牌漁具生產加工企業,聚鴻釣具主要以接單貼牌生產為主,近年來隨著市場形勢的下滑,公司面臨著發展難關。
聚鴻釣具的遭遇也與威海漁具產業的發展軌跡相疊合。
上世紀80年代初,海外漁具產業轉移熱潮催生了威海漁具產業,威海漁具產業從此步入「貼牌」生產時代。一時間,從事漁具生產、配套產品生產以及漁具貿易的企業多達上千家,擁有2萬多種規格的釣具產品,每年魚竿生產量高達一億支,威海也因此成為全國最大的漁具生產製造基地。
在持續了一段風光的日子後,2008年,威海漁具產業遭遇到了「寒流」。
當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歐美漁具行業紛紛減少訂單,進口需求銳減。這,使得幾乎完全依靠國際市場的國內漁具企業遭遇「寒冬」,威海「寒意」更濃。在這種形勢下,拓展新的渠道,進一步啟動和開發國內外市場尤為迫切,2008年11月,首屆威海漁具博覽會應運而生。
「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漁博會,因為這兩年來沒訂單、缺工人,工廠發展境況非常不好,急需增加訂單量來維持發展。」聚鴻釣具負責人介紹,參加展會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吸引訂單。
記者在本屆漁博會現場走訪發現,與追求高品質新品的自主品牌企業相比,單一的生產加工企業因缺少拳頭產品而喪失了市場競爭力。
「隨著同質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漁具企業認識到了品質與品牌的重要意義,捨得在科研創新上下功夫。」我市一家漁具企業的負責人說,「尤其漁具產業普遍存在產能過剩的現狀,這對企業轉型的要求更大。」
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貼牌生產的利潤大概在10%左右,而自主品牌利潤能達到50%甚至60%。「開發自主品牌不僅能擺脫國外採購商及經銷商的制約,還能自己掌握定價權和市場話語權,增強抗風險能力,一舉多得。」該負責人說。
自主品牌迎來新機
與聚鴻釣具急盼訂單不同的是,從展會第一天起,威海科尼漁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金波就守在展位前,接待一個個前來諮詢的中外客商,開展僅半天功夫,就已有來自美國、瑞典等新客戶前來洽談。
這些主動上門的客戶衝得都是科尼漁具帶來的新產品。
「我們這次來帶了3個系列十幾個規格的新產品,創新研發新技術、採用高端原材料,為用戶打造更具舒適性的釣竿。」劉金波說,現在漁具業競爭激烈,如果還像以往那樣做代工貼牌,很難在市場長久立足。
「我們公司,最近十年內不準備賺錢,所有的盈利都會投放到自主品牌的建設。」對於公司的長遠發展,劉金波這樣說道。
同樣靠著過硬的自主品牌吸引客戶目光的,還有威海浪寶漁具有限公司。該公司業務經理苗田說,每年他們公司都會推出一些新產品,今年也不例外,「都是自主品牌」。
「這款適合近海海釣的釣竿手柄採用了玻璃鋼材質,手感靈敏度更高。而之前釣竿前部的導眼全部採用雙腿設計,這次改成了單腿設計,釣竿彎曲後更加靈敏。」苗田拿著一款紅色的經典釣竿介紹,由於追求高品質,每年類似不斷改進的釣竿樣式都在增多。
威海明洋漁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常大智也表示,隨著消費者對品質的日益看重,打價格戰只會讓生產鏈低端的企業逐漸淘汰。自主研發的產品品質過硬,才能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中衝出一條發展之路,以品質贏得客戶的認可和支持,推動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觸電上網拓寬天地
在打造自主品牌的同時,我市漁具產業還在不斷借力網上平臺,拓寬銷售渠道。
在本屆漁具博覽會上,記者注意到,不少漁具參展商在宣傳牆上掛出了二維碼,釣竿等新產品的吊牌上也加上了二維碼圖案。只需要掃描二維碼,就能連結到商家交易平臺。觸網,是很多漁具企業在開拓市場上新邁出的一步。
「我們今年開始借力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國內外網絡交易平臺銷售釣具產品,助力品牌建設和市場的開拓。」環海漁具有限公司銷售人員介紹,現在公司每年總銷量額為三四千萬元,將來會在電商方面更加著力。
昨天,記者在淘寶網搜索「魚竿」,銷量排名第一的就是威海的一家漁具企業所開網店。信息顯示,該網店最近一個月的魚竿銷量達56237支。
實際上,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平臺已經成為引領威海漁具產業飛速發展的新引擎。
位於臨港區,2014年6月掛牌營業的的威海中國釣具之都博覽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便吸引200多家企業入駐,企業的全部貨物都是通過網際網路訂出去的。
東釣主漁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亞明介紹,依託博覽城免費為他們提供的辦公場所,公司開了一家專賣釣具的網店。藉助網際網路,「東釣主」品牌漁具迅速打響,並出口海外。
今年以來,為助力漁具企業轉型「觸網」,通過電商平臺拓寬多元化銷售渠道,提升威海漁具產業帶的知名度,威海釣具之都聯合多家知名漁具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市電商協會漁具分會,積極提高漁具行業的電子商務應用能力,開啟漁具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子。
「漁具雲製造大數據平臺,已被我市列入五大工業雲製造平臺。」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威海市漁具雲製造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下一步將根據專家意見細化方案,加快推進平臺建設,為漁具產業轉型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