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後,此人卻救了一個日本兵,多年後日本兵回到中國報恩

2020-12-12 騰訊網

雖然我們這一代非常幸運的出生在和平年代,沒有趕上那個戰火瀰漫的抗戰時期,但是關於那個時代的故事是我們聽著長大的。很多人對日本人也是非常的仇恨,這都是源於這個國家曾經入侵過我們的家園,且在我們的領土上肆虐多年,留下了很多難以復原的傷痛。我們平時從一些影視作品中也能夠看到,一旦我方的戰士被日軍俘虜了,不是遭受嚴刑拷打就是被殘忍的殺害。那麼,身為主人的我們又是如何對待敵人的俘虜的?來看看這個故事就明白了。

抗戰結束以後,很多日本兵都大批的接受了投降這個事實,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被遣返回了日本,只有其中一部分罪大惡極的官兵才會被暫時扣留在中國接受勞動改造。在這期間我們的政府也沒有苛待他們,所以在接受完改造後有不少日本人被送回去時,還表現出了不舍的情緒,因為他們沒想到中國人實在是太善良了。

其實這種情況在中國百姓身上是非常質樸的精神,哪怕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也不缺乏同情心和善良的舉動。在河南就有一個這樣的農民,日本投降以後,他所在的村莊才敢出門活動,在一次去鎮上辦事的路上,他就碰到了一個穿著破爛且腿部受傷的日本兵。當時這樣的情況其實在很多地方都有發生,這樣的日本兵通常都是受傷後被所在部隊拋棄的。

但是,看著這個日本兵無助的眼神,這位老農還是心軟了,他將其帶回了自己家救助。他叫孫邦俊,在做出這樣善舉之後受到了村裡人的一致反對,但是他還是堅持了下來,最後村民看這個日本兵沒有什麼威脅也就默認了他的存在。

在孫家,這個叫石田的日本兵一開始並不願意與人交流,因為他在戰爭中不但身體受傷,腦子也出了一點問題。孫家人不但給他提供衣食住所,還掏錢給他治病,最困難的時候一家人把唯一的黃牛都賣了換錢,就為了給他看醫生,但是對於這一切孫家人都沒有絲毫怨言。

除了生活上的照料以外,孫家對於石田的精神支持也沒有放棄,在中日關係緩和以後,他們就想辦法幫石田回家。最終在有關組織的幫助下,已經是80老漢的石田回到了日本兵找到了自己的家人,此時他已經在孫家生活了長達47年之久。

原以為這件善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是沒想到的是回到日本的石田一直都惦記著報恩的事情,但是無論是他還是他的家人都沒有足夠的金錢可以回報,所以他到處做演講,將自己的經歷告訴很多日本人,以此來籌集善款。最後他將這些錢全部捐給了孫家所在的縣城,幫這裡建了一所學校,還有一些公共設施。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後,這名日本兵抵抗29年才投降,回到日本卻成了英雄,竟活91歲
    1945年日本德國戰敗投降,整個二戰宣布結束,但是世界上卻有這麼一麼一個日本兵,二戰結束後近20年才投降,他就是參加二戰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士兵。他在叢林奮戰29年,一直認為戰爭並沒有結束,不管如何勸他都無動於衷,他一直記住當年他長官給他下的命令。抵抗了29年之久,最後安然無恙的回到了日本,這個人就是小野田寬郎!
  • 二戰最後投降的日本兵去世
    [華聲在線導讀]他是世界聞名的「二戰老兵」,日本投降後仍在菲律賓孤島叢林中負隅頑抗29年;他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活化石,每當舊軍歌響起就會「激動」到流淚;他是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堅稱不必負擔任何道德的譴責。他叫小野田寬郎,16日在日本東京一家醫院去世。
  • 日本投降後困獸猶鬥的鬼子兵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73年前的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告無條件投降。但在太平洋島嶼上叢林深處的一些日軍士兵卻沒有放下武器,他們頑固地拒絕相信現實,在臆想中堅持著自己的戰爭,甚至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陸續被發現或捕獲。在這些日本兵中,最出名的要數小野田寬郎。與一般人印象中不同,小野田寬郎實際上並不能算是一名「純粹」的日本兵,而應該稱之為特工。
  • 河南老農收留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在我國製造了太多的「罪惡」,雖然最後日本投降,但是中國人民心中的傷痛並不會癒合。戰爭結束後,無數人對日本人都是恨之入骨。不過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位河南老農收留了一名日本兵47年,日本兵被接回日本後,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
  • 日本投降29年後,最後一位日本兵才放棄抵抗,遊擊30年殺130人。
    然而,鮮少人知的事,直到日本投降29年以後,最後一位日本兵才正式繳械,而他在日本戰敗後仍能堅持這麼久的原因,竟然只是因為他沒有接到自己直屬長官的命令。1939年3月,17歲的小野來到中國,在「田島洋行」武漢分店工作,精通漢語。不過,小野並沒在中國待多久,1942年他被徵召加入和歌山步兵第61聯隊,後分配到步兵第218聯隊,又進入日本陸軍預備士官學校,1944年11月,小野被派到菲律賓盧邦島,準備在美軍登陸後開展遊擊戰。
  • 二戰結束後,那些繼續負隅頑抗的日本兵
    上期為您講述了二戰後加入當地軍隊中的殘留日本兵。但並非所有殘留日本兵都選擇與當地軍隊合作,他們中一部分人藏入山林之中,繼續進行抵抗。之所以會這樣做的理由也不盡相同,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天皇宣布投降的廣播「玉音放送」,有些則拒絕相信,認為這是一場陰謀。
  • 二戰日本兵被美軍抓住後,為何不準穿衣服?
    美軍不準日本戰俘穿衣服,主要有三個目的:其一、為了羞辱及報復日本兵;其二、為了防止這些日本兵身上攜帶傳染病毒;其三、為了防止日本兵不顧一切,和美國大兵同歸於盡。羞辱報復日本兵話說日本花了幾十年,在中國大地上都沒有找到一滴石油,於是便戰略轉移到了東南亞。
  • 河南老人一家三代,收養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報答他們家了嗎?
    古語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中國人一直以來都不會見死不救,能救的都會盡力去救,但如果那個快要死的人是侵華戰爭的日本人,你還會不會救呢?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都會不救,據官方統計,日本侵華戰爭,中國非正常死亡的人至少2.8億!
  • 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兵 戰後孤島遊擊近30年 得知戰敗後說出六個字
    1974年3月10日,一名身穿破舊的二戰日軍軍服的日本老兵走向了菲律賓盧邦島警察局。只見他面色凝重,向在場人們深鞠一躬後說了一句:「我是少尉小野田寬郎,我奉上級的命令向你們投降。」而這一天距日本投降已經過了整整29年,同時也是小野田寬郎在菲律賓叢林裡戰鬥的第三十年。
  • 山崎宏:中國最後一個日本兵,從未殺過人,卻用一生在為日本贖罪
    自1931年開始,日本便對中國發動了大規模入侵。日本人在中國的土地上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因此,咱們仇恨、輕蔑地將日本軍人稱為「鬼子兵」。但在山東,卻有一個名叫山崎宏的「鬼子兵」,作為醫生的他,從來只救人、不殺人。雖然他手上從無血債,卻用自己的一生,在償還日本法西斯加諸於中國人之上的血腥罪惡。而他,就是被山東濟南百姓尊稱為「山大夫」的山崎宏。
  • 河南農民供養日本傷兵47年,接回國後,日本兵是如何報答恩人的?
    不過事無絕對,在救人的那一刻,心中對其是充滿憐憫的,可能並沒有仔細想過被救之人是什麼樣的人,也許更注重的是自己的感受,比如:我是因為好心,我是一個仁慈的人,因此將受傷的人救下了。但歷來恩將仇報的故事並沒有少過,當然,也有「滴水之恩當湧泉之報」的事情發生。
  • 二戰結束後,那些加入當地軍隊的殘留日本兵
    1945年9月2日,在停靠於東京灣的密蘇裡號甲板上,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宣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徹底失敗。隨後,位於中國和其他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陸續向當地政府投降。密蘇裡號投降儀式在日軍投降之後,除了一些罪行深重的戰犯外,大部分日本士兵陸續被遣返回國。
  • 在中國的最後一個日本兵,一槍也沒打過,行醫65年只為贖罪
    然而,誰又會想得到,在抗日戰爭期間,有一名日本兵不僅一顆子彈也沒打過,而且還在抗戰勝利後,選擇留在了中國,默默行醫65年,只為了贖罪。在其死後,還將遺體捐獻給了紅十字會,成為了山東省歷史上第一位捐獻遺體的外國友人,眾多的濟南市民聞訊後,自發到老人的家中弔唁。
  • 日本兵的忍耐力二戰最強?日本人回答:另有原因
    文/快哉風二戰時期的日本兵,有一項能力令人印象深刻:超強的忍耐力。藏身關島洞穴28年的日本兵橫井莊一,穿樹皮吃野果,1972年被獵人發現後,已經喪失說話的能力;躲在菲律賓叢林的日本兵小野田寬郎,頑固打遊擊30年,更是震驚世人。
  • 日本戰敗投降後,該國女性為何怕美國黑人?只因日本政府一項命令
    但是任日軍在中國所向披靡,可國民政府高層他就是不投降。而要自己搶嘛,當時還是農業國的中國根本就沒值錢的家當給日本人搶,可以說當時的我國比日本還窮,所以日本人就發現自己越打越窮了,錢都進了美國人兜裡。於是在又一場自然災害導致糧食減產後,日本人終於鋌而走險開始侵略東南亞英國殖民地,惹毛了美國一怒之下就不賣石油了。
  • 對天皇最忠誠的日本士兵,在大山躲了幾十年,回到日本後萬人擁戴
    大家都知道,在第2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對於許多亞洲國家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傷害,當時不只是我國,其他國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損,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事情發生在菲律賓,是關於日本最後一名投降的士兵的事件。他可以稱為是對天皇最忠誠的日本士兵,在大山裡躲了幾十年,回到日本後受到萬人擁戴。
  • 日本兵小林寬澄:轉投八路軍後加入我黨,兒子還以中國憲法命名
    其中還有一個非常令人意想不到的群體——"日本人反戰同盟"。顧名思義,這是由進步的日本人組成的一個反戰團體,為對抗日本法西斯,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做出巨大的貢獻。小林寬澄,就是反戰聯盟裡的一位,他也是最後一位去世的日籍八路軍戰士。僧二代走上戰場小林寬澄出生於日本群馬縣天台寺,他的父親是這座寺廟的主持。
  • 河南老農養一日兵47年,回到日本後,他又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
    但是在抗戰的時候,其實也有日本人他們也不樂意戰爭,也是被逼無奈。曾在抗日的戰場上,就有一個我軍的將領救了日本的一個小女孩,並將她送回日本。在新中國成立後,她又回到中國看望當年的救命恩人,並對中日建交有一定的貢獻。
  • 永久跪在中國土地上的日本兵雕像,日本要求拆掉,中國:3個條件
    在此期間,我國先遭遇了西方列強的欺辱,後遭遇了日本侵略者的入侵,無數百姓過著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生活。自古以來,中國都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直到清朝末期,由於統治者的昏庸無能才導致我國走起了下坡路。不過,中華兒女始終堅信我們可以趕走日本侵略者,而祖國也終究會迎來光明。
  • 河南老人救下一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日兵回國後如此報答!
    今天要講述的歷史故事,就是那時的一位河南老人孫邦俊放下仇恨,收留日本兵的故事,這也充分體現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寬容,可以放下仇恨與世界和平交往,在和平基礎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精神!河南老人救下一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日兵回國後如此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