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農收留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2020-12-12 騰訊網

中國近代以來,爆發過讓所有中國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戰爭那就是抗日戰爭。至今為止依舊有很多影視劇再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為背景拍攝故事。可見抗日戰爭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不過,好在歷時14年的抗日戰爭最終我們取得了勝利,這場勝利不僅標誌著中國戰勝了日本,更是代表中國華民崛起的開端。但大家要知道,這樣的成果都是無數中華兒女用生命換來的。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在我國製造了太多的「罪惡」,雖然最後日本投降,但是中國人民心中的傷痛並不會癒合。戰爭結束後,無數人對日本人都是恨之入骨。不過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位河南老農收留了一名日本兵47年,日本兵被接回日本後,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

這位河南老農名叫孫邦俊,就是當地縣城中的一名再普通不過的農民。日本投降後,還多日本軍人有傷在身就被遺留在了中國。某一天孫邦俊和妻子在街上遇到一個乞丐,兩人也沒多想,哪知道這個乞丐一直跟著孫邦俊夫婦。

這個乞丐名叫石田東四郎,到家後的孫邦俊看著乞丐受傷了,相當可憐,頓時就不忍把這乞丐趕出家。後來孫邦俊知道了這個乞丐是日軍留在中國的殘兵,內心也有過糾結,但是善意還是戰勝了邪惡,他決定收養這個日本兵。

一開始的時候孫邦俊還是把這個日本兵隱藏得很好的,但是時間一長,還是被村民發現了。在知道孫邦俊家裡有一個日本兵之後,很多村民都要求孫邦俊殺掉日本兵以此洩憤。但是孫邦俊不同意。時間一長,村民 也漸漸適應了石田東四郎的存在,孫邦俊一家供養石田東四郎維持了47年的時間,他們早就親如一家了。

後來孫邦俊因病去世,其兒子依舊沒放棄石田東四郎,同樣對其照顧有加。後來中日兩國關係好轉,日本交流團來到中國,石田東四郎也藉此機會回到了日本。

石田東四郎回到日本後,一直想要感謝孫家人這47年來對自己的照顧,於是提出了贈與孫家人一筆資金改善生活,不過被拒絕了。後來石田東四郎出資在當地修了一座「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園」,以此來感謝孫家人。

戰爭是殘酷的,日本兵給中國人的印象是「殘暴」的,但實則上不同國家的軍人因陣營不同,很多事非自己所能控制。很多軍人天性都是善良的,就像石田東四郎,也許他殺害過中國人,但是他依舊懂得感恩,沒有泯滅人性。

孫邦俊收留這位日本兵的事件後來被當做中日友好關係的典範,如今中日關係正常化,很多中國人都願意去日本旅遊,而日本人對中國人也都是很客氣,希望這樣的關係可以持續下去,當年的悲劇不要再重演。

相關焦點

  • 河南老農供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又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中國與日本之間存在著極深的歷史淵源,特別是在上個世紀,日本掀起的侵華戰爭給我國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我們不光損失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更是失去了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不過也並不是說所有的日本人都是罪大惡極的,這就好像光明與黑暗總是相互依存一樣。
  • 日本傷兵被中國農民收養47年,回日本後,傷兵是如何報答老農的?
    在經過十四年艱苦抗戰之後,中國人民終於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中國在近代史上的百年恥辱從這一刻開始被終結。然而戰爭可以由一紙無條件投降書結束,中國人民心裡的傷痕卻無法立刻因此戰爭結束而痊癒。由於日本人在中國大地上犯下的累累罪行對中華民族造成了切切實實的傷害,因此中國人民簡直對日本人恨之入骨。
  •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又如何對待老農一家?
    早前中國遭受到了來自日本的侵略,這個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的國家,在戰場上完全就是瘋子。在中國土地上見人就殺,見到東西就搶,而這樣的災難中國整整承受了14年,所以即便是過去這麼多年,國人對日本的仇恨一點也沒有消散。不過咱們今天要講的這件事,說出來你可能不敢相信,在抗戰結束之後,河南一老農居然收養了一個侵華日軍傷兵。
  • 河南老農養一日兵47年,回到日本後,他又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
    但是在抗戰的時候,其實也有日本人他們也不樂意戰爭,也是被逼無奈。曾在抗日的戰場上,就有一個我軍的將領救了日本的一個小女孩,並將她送回日本。在新中國成立後,她又回到中國看望當年的救命恩人,並對中日建交有一定的貢獻。
  •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47年,家人均受連累,日本兵現狀如何?
    引言日本這個民族曾經對我國做出過一些不可原諒的事情,所以一直以來我們對日本人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好感甚至於上世紀80年代我們對日本人的仇恨到達了一個頂峰。然而當時卻有一個河南的農民收留了一位受傷的日本兵而遭受到了其他人的抵制。
  • 日本投降後,此人卻救了一個日本兵,多年後日本兵回到中國報恩
    很多人對日本人也是非常的仇恨,這都是源於這個國家曾經入侵過我們的家園,且在我們的領土上肆虐多年,留下了很多難以復原的傷痛。我們平時從一些影視作品中也能夠看到,一旦我方的戰士被日軍俘虜了,不是遭受嚴刑拷打就是被殘忍的殺害。那麼,身為主人的我們又是如何對待敵人的俘虜的?來看看這個故事就明白了。
  • 河南老人一家三代,收養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報答他們家了嗎?
    中國人看到這個數字都巴不得侵華的日本兵多死點,根本就不會去救他,但河南有一個家庭看在生命的份上救了一個日本傷病,這個日本傷病在他家經歷了三代人才被接回日本,最後他回報那個河南家庭了嗎?1945年日本戰敗,在華的一切日本兵都要捲鋪蓋離開中國,但不是所有日本兵都及時離開中國,有一些傷病行動不便沒能離開,仍然滯留在中國,那些滯留在中國的日本兵徹底換了一副面孔,日本投降前還對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耀武揚威,投降後都躲著不敢見人,怕中國老百姓報復他們。
  • 河南老人救下一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日兵回國後如此報答!
    今天要講述的歷史故事,就是那時的一位河南老人孫邦俊放下仇恨,收留日本兵的故事,這也充分體現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寬容,可以放下仇恨與世界和平交往,在和平基礎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精神!河南老人救下一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日兵回國後如此報答!
  • 河南老農收藏了一把日本刀,日本人願出價天價贖回,來歷讓人憤怒
    河南老農收藏了一把日本刀,日本人願出價天價贖回,來歷讓人憤怒 眾所周知,抗戰初期,日本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攻佔了我國的半壁江山。而面對武器裝備十分先進的日軍,我們只能換一種作戰方式,那就是拖。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十分匱乏,根本無法堅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戰爭。
  • 被日軍拋棄的日本兵,後被河南一老農照顧47年,他是如何報答的?
    當日本兵拿到之後,狼吞虎咽,孫邦俊夫婦離開時,這位日本兵就跟著他們,一直到了家,孫邦俊是個善良的老人,戰爭已經結束,這位日本兵也許也被遺棄了,孫邦俊與家人商量後,決定收養這位日本兵,也算是結了一段善緣,不一會兒,這位日本兵家裡又收養了一位日本兵,消息傳到十裡八鄉。
  • 河南老農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出百萬美元購買被拒,只因刀上刻7字
    河南老農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出百萬美元購買被拒,只因刀上刻7字 在戰爭期間,有很多日本軍官的軍刀都遺留在了戰場上,而今天要講的證據就是其中的一把軍刀。當戰爭結束之後這把軍刀被曝光出來,日本人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曾花高價想要回收這把軍刀,但是卻遭到了拒絕。
  • 河南農民供養日本傷兵47年,接回國後,日本兵是如何報答恩人的?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很多日本人便很快撤離了中國,但還有日本人被「拋棄」在了我國,日本諜報員石田是其中一位,他因為戰爭受了很重的傷,因此日本認為他根本活不下去了,於是就將他放棄了。自石田在孫家生存下來後,孫邦俊覺著石田的身上並沒有惡意,所以也不願意看到石田被處死,在孫邦俊看來,那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就看著他沒了,實在是不忍心。因為這件事,孫邦俊沒少被村民們責罵過,不過孫邦俊的妻子倒是很支持丈夫的抉擇,也給了孫邦俊很多安慰,後來村民們也接受了這件事情,雖然還是怨恨日本人,但對石田和睦了不少。
  • 雞兔同籠:一場1500年前,屬於中國老農的瘋狂行為
    可能是兩個前腿,也可能是兩個後腿,也可能是一前一後,但是這都不重要。這個時候從下面看就只能看到35*2=70隻腿了,那麼抬起來的腿就是94-70=24隻腿。每個兔子抬起兩隻,則兔子共有24/2=12隻。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國就出現了一批瘋狂農民,他們執著的將雞和兔子放在籠子裡,然後為難數學家們去算兔子和雞的數量。
  • 武則天立下一塊無字碑,千年來無人能解,卻被河南老農破解
    千百年來,關於碑上為什麼沒有刻字,以及武則天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後人們也是議論紛紛,但始終沒有個統一的答案,直到它被一位河南老農給破解了。眾所周知,武則天的一生頗具有傳奇色彩,在位期間,她打擊門閥,扶植庶族,極力削弱貴族勢力,並且提拔重用了許多中小地主出身的官吏,大力發展科舉,整頓吏治,嚴懲貪吏,可以說是一位相當有作為的君主。
  • 二戰日本軍刀流落村莊,日本人想高價收回,農民的回應網友點讚!
    在河南有一個普通莊戶人家,當家的叫李九文,是一老實人,老農家中有一把在二戰時期流失的日本軍刀,現如今多年過去,有日本人找到他,想花大價錢收回去。這對老農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可是老農卻堅決不賣,回復日本人四個字,銘記歷史。
  • 清朝舊案:老農腳下不慎,一腳踩沒半月收入,縣令妙語替他補回
    今天的故事就發生在段光清平息騷亂後不久。這天段光清帶著幾個人外出,只見一個米店門口聚集了大量的人,人群中傳出了激烈的爭吵聲。段光清看到這一幕不禁心裡「咯噔」一下。不久前的大騷亂和糧食價格有很大關係,現在米店門口聚集這麼多人,莫不是又有什麼新情況?
  • 老農在神農架發現不明生物,長相奇特性格兇殘,或為「驢頭狼」?
    老農在神農架附近發現「驢頭狼」 事實上,因神農架曾歷經強烈褶皺和大面積塌陷情況,其林區一部分保留著冰川地貌,在第四紀氣候變化時,神農架的地貌變得更加複雜起來。加上無人敢踏足神農架密林深處,這裡因此保留著最為野生的生態環境,很多瀕臨滅絕的動植物得以生存。
  • 老農說明年「9屠殺豬,12虎爭肉」,何意?春節豬肉價格如何?
    自打去年生豬和豬肉的價格步入上漲的快車道後,每一天生豬和豬肉價格的漲漲跌跌都會不由自主地帶動起人們喜怒哀樂的各種情緒。就在這2020年即將和我們揮手說再見,全新的2021年馬上就要和我們朝朝暮暮相伴的時候,有農村老農又生出了他們心中的疑問:辛丑年是「9屠殺豬,12虎爭肉」,不知道明年春節的時候這豬肉如何?
  • 青山老農PK三隻松鼠:「淘品牌」流量夢碎,社群電商模式步入驗證年
    自成立至今的近4年時間內,三隻松鼠共完成了4輪融資,其中,截至目前的最後一輪融資規模達3億元,公司估值40億元。與網際網路行業動輒按銷售額(市銷率)估價十幾倍、幾十倍的方式相比,三隻松鼠作為一家銷售額過25億元的明星公司,其估值著實相對低廉。  與三隻松鼠草創期自投入上百萬元相同,青山老農的早期資金投入也是由創始團隊自我承擔。
  • 河南老農一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建議上交卻遭拒絕,最終結果怎樣?
    雖然說王朝的更替對於一些原王朝的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就像是南唐後主李煜那樣,他是一個末代的皇帝,是一個非常好的詩人,但卻不是一個好君主。在他的名詩《破陣子》中有一段感慨,非常的讓人銘記於心,:"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