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農養一日兵47年,回到日本後,他又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

2020-12-10 趣味論古今

要說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那真是有著很深的淵源。別的不說,就說上個世紀的抗日戰爭,在日軍的侵略下,祖國的多少英雄兒女在戰爭中犧牲,百姓一直生活在顛沛流離、水深火熱的上火當中,可以說日軍的罪行是不可饒恕的。

但是在抗戰的時候,其實也有日本人他們也不樂意戰爭,也是被逼無奈。曾在抗日的戰場上,就有一個我軍的將領救了日本的一個小女孩,並將她送回日本。在新中國成立後,她又回到中國看望當年的救命恩人,並對中日建交有一定的貢獻。

河南一老農救回日本兵

在日軍的隊伍中,並不是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想要戰鬥的。他們在日本也有自己的妻子子女,要是他們戰死,他們遠在異國的妻兒又該如何?

在1945年的時候,日軍宣布無條件頭銜。這一消息的傳出,很多日軍都撤離中國。他們的撤離是倉促的,為了儘快撤離中國,很多傷員都被留在了中國的境內。日軍的想法就是讓他們自身自滅,而就是這樣,河南的一個老農民孫邦俊機緣巧合之下救了受傷的石田東四郎。

石田東四郎在跟隨部隊來到中國的時候,他的內心並不是自願的,他不想戰鬥。來到中國之後,石田東四郎就在河南等地活躍。在一次戰鬥中,石田受傷險些喪命。此時的他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的家鄉,他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侵略中國,為什麼要戰鬥?

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石田東四郎也就被留在了中國。當時他的傷勢還沒有完全好,還是處於昏迷的狀態,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映入眼帘的就是孫邦俊。

當時孫邦俊在田間幹活,回家的路上看到了昏迷的石田。因為石田是日本人,他是不想救他的。但是人性本善,只是身為一個普通農民的孫邦俊又怎能見死不救呢,就算是一個日本人,也是一條生命啊。於是就把石田帶回了自己的家中,給他治療。

力排眾議,供養47年

孫邦俊把石田帶回家中後,周圍的鄉親們剛開始的時候很是反對,就連著孫邦俊一家也都被排斥。但是孫邦俊並沒有讓石田走,堅持給他治療。時間長了,鄉親們也就接受了自己的村裡面住著一個日本人的事實。

而石田雖然不是很明白他們在講什麼,但是他看得出來,孫邦俊是一個好人。而在傷好之後,石田也並沒有回去。此時的日軍早已撤出中國,石田找不到部隊,自己也沒有辦法回日本,於是就在孫邦俊的家中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47年之久。

隨著時間的推移,石田在孫邦俊的家中過得也挺開心,漸漸地他學會了中國話,沒事的時候還會和村裡的人聊天開玩笑。後來孫邦俊結婚生子,石田和孫邦俊的孩子相處的也十分融洽。

在1964年的時候,孫邦俊因病去世。他在去世之前交代自己的兒子,一定要幫助石田回到日本。因為孫邦俊看得出來,石田想家了。

回到日本,不忘當年救命之恩

在孫邦俊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孫保傑一直記著父親的話,善待石田並向相關的單位反映,讓他們幫助石田,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回應。

直到1992年的時候,日本訪華團來到中國。在孫保傑的幫助下,石田跟著訪華團回到日本。說來也巧,在日本訪華團中就有一個當年石田的戰友。他看到石田的時候非常驚訝,他說:「天吶,沒想到你還活著。」而石田則向他講述了自己這47年的遭遇。

回到日本的石田並沒有忘記孫邦俊的救命之恩,他仍然和孫保傑保持著聯繫,還邀請孫保傑一家前往日本做客。之後,石田的家人更是湊出15萬元之多的人民幣給孫保傑表示感謝。但是孫保傑沒有接受。於是這筆錢就被石田用來投資了一所學校,讓他生活了47年之久的地方的孩子有一個可以學習的地方。此後,石田還幫助孫保傑的兒子前往日本留學。

相關焦點

  • 河南老農收留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不過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位河南老農收留了一名日本兵47年,日本兵被接回日本後,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 這位河南老農名叫孫邦俊,就是當地縣城中的一名再普通不過的農民。日本投降後,還多日本軍人有傷在身就被遺留在了中國。
  •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又如何對待老農一家?
    早前中國遭受到了來自日本的侵略,這個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的國家,在戰場上完全就是瘋子。在中國土地上見人就殺,見到東西就搶,而這樣的災難中國整整承受了14年,所以即便是過去這麼多年,國人對日本的仇恨一點也沒有消散。不過咱們今天要講的這件事,說出來你可能不敢相信,在抗戰結束之後,河南一老農居然收養了一個侵華日軍傷兵。
  • 日本傷兵被中國農民收養47年,回日本後,傷兵是如何報答老農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竟然有一位農民自願收養一位日本兵47年,這位日本兵被接回日本之後,又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呢?這位老農名字叫做孫邦俊,他是我國河南省的一個普通農民。戰爭結束後的一天,孫邦俊和自己的妻子上街趕集,他感覺到有一個乞丐一直盯著自己看,於是便上前給了他一些食物,誰料這個乞丐拿到食物之後便一直緊緊跟著他。
  • 河南老農供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又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中國與日本之間存在著極深的歷史淵源,特別是在上個世紀,日本掀起的侵華戰爭給我國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我們不光損失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更是失去了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不過也並不是說所有的日本人都是罪大惡極的,這就好像光明與黑暗總是相互依存一樣。
  •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47年,家人均受連累,日本兵現狀如何?
    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許多在中國的日本兵都相繼撤出了中國,然而由於時間有限那些受傷的日本兵便被大部隊丟棄在了中國。河南農民孫邦俊就是這樣遇到了日本傷兵石田東四郎的。那個時候身負重傷的石田東四郎根本就沒有能夠謀生的能力,一直以來都靠著乞討維持生活。
  • 河南老人收養日本兵47年,砸鍋賣鐵給其治病,沒想到最後卻換到這樣...
    今天就由我跟大家說說河南老人收養日本兵47年,砸鍋賣鐵給其治病,沒想到最後卻換到這樣回報。 這名日本兵的名字叫做石田,在抗日時期結束後,日本撤離回國,一些傷殘的士兵就被拋棄了,而石田在部隊裡面也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因此他被拋棄也不是一件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了,據了解石田是一名大學生
  • 河南農民供養日本傷兵47年,接回國後,日本兵是如何報答恩人的?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很多日本人便很快撤離了中國,但還有日本人被「拋棄」在了我國,日本諜報員石田是其中一位,他因為戰爭受了很重的傷,因此日本認為他根本活不下去了,於是就將他放棄了。然而就在石田命懸一線的時候,一個中國村民發現了他,出於求生的本能,石田向對方乞討食物,這位村民名叫孫邦俊,是一個非常老實本分的人,他一眼就看出了石田身上所穿的是日軍的衣服,因此非常厭惡面前這個人,不理會他就往前走。
  • 河南老人一家三代,收養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報答他們家了嗎?
    中國人看到這個數字都巴不得侵華的日本兵多死點,根本就不會去救他,但河南有一個家庭看在生命的份上救了一個日本傷病,這個日本傷病在他家經歷了三代人才被接回日本,最後他回報那個河南家庭了嗎?1945年日本戰敗,在華的一切日本兵都要捲鋪蓋離開中國,但不是所有日本兵都及時離開中國,有一些傷病行動不便沒能離開,仍然滯留在中國,那些滯留在中國的日本兵徹底換了一副面孔,日本投降前還對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耀武揚威,投降後都躲著不敢見人,怕中國老百姓報復他們。
  • 日本投降後,此人卻救了一個日本兵,多年後日本兵回到中國報恩
    很多人對日本人也是非常的仇恨,這都是源於這個國家曾經入侵過我們的家園,且在我們的領土上肆虐多年,留下了很多難以復原的傷痛。我們平時從一些影視作品中也能夠看到,一旦我方的戰士被日軍俘虜了,不是遭受嚴刑拷打就是被殘忍的殺害。那麼,身為主人的我們又是如何對待敵人的俘虜的?來看看這個故事就明白了。
  • 河南老農收藏了一把日本刀,日本人願出價天價贖回,來歷讓人憤怒
    河南老農收藏了一把日本刀,日本人願出價天價贖回,來歷讓人憤怒 眾所周知,抗戰初期,日本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攻佔了我國的半壁江山。而面對武器裝備十分先進的日軍,我們只能換一種作戰方式,那就是拖。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十分匱乏,根本無法堅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戰爭。
  • 河南老農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出百萬美元購買被拒,只因刀上刻7字
    河南老農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出百萬美元購買被拒,只因刀上刻7字 在戰爭期間,有很多日本軍官的軍刀都遺留在了戰場上,而今天要講的證據就是其中的一把軍刀。當戰爭結束之後這把軍刀被曝光出來,日本人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曾花高價想要回收這把軍刀,但是卻遭到了拒絕。
  • 當年的河南農村小夥到日本打工,娶回市長女兒,現在過得怎樣了?
    高中輟學打工,前往日本胡文兵是河南信陽新縣人,高中畢業的他本該繼續考取大學完成學業,卻因為家裡的經濟條件困難,無法交出學費,只能帶著高中學歷輟學打工。到了日本後,胡文兵最開始在長崎的一家食品廠打工,後來又去了愛知縣的一家汽車工廠,在工廠的產業鏈底層從普通人員幹起。胡文兵拼命工作賺錢,充分使用能力,認真對待工作,在發工資時,也會及時把一部分錢寄回家裡。
  • 河南一老頭收養日本傷兵47年,後來兒子去日本,日本人如何對他
    在日本加害中國的這14年間,他們的暴行對中國的庶平易近構成了異常大年夜大年夜的毀傷,非論是身體上照樣心思上都留下了沒法磨滅的毀傷。所以這也招致很多的中國人異常仇恨日本身。後來在日軍克服後匆促撤出,有一些傷員沒有來得及撤出,就留在了中國。有的自可是然就是被中國人給打去世了,或許說是餓去世的,因為中國人沒無甘心救濟他們的。
  • 河南老農一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建議上交卻遭拒絕,最終結果怎樣?
    雖然說王朝的更替對於一些原王朝的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就像是南唐後主李煜那樣,他是一個末代的皇帝,是一個非常好的詩人,但卻不是一個好君主。在他的名詩《破陣子》中有一段感慨,非常的讓人銘記於心,:"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
  • 武則天立下一塊無字碑,千年來無人能解,卻被河南老農破解
    千百年來,關於碑上為什麼沒有刻字,以及武則天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後人們也是議論紛紛,但始終沒有個統一的答案,直到它被一位河南老農給破解了。眾所周知,武則天的一生頗具有傳奇色彩,在位期間,她打擊門閥,扶植庶族,極力削弱貴族勢力,並且提拔重用了許多中小地主出身的官吏,大力發展科舉,整頓吏治,嚴懲貪吏,可以說是一位相當有作為的君主。
  • 河南小夥胡文兵到日本打工,娶回日本市長女兒,後來生活怎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的事情,而有一個一窮二白的河南小夥赴日打工,娶了日本市長女兒,賺得百萬財富,那麼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出身平凡,赴日打工這個小夥名叫胡文兵,河南信陽人,他從小家庭條件不好,在空閒時間,他會幫助家裡做一些農活,因為學習成績差,在高中畢業後,他就外出打工,補貼家用,而在打工的過程中他嘗遍了人生的各種痛苦,從中他也有了很多的體會。
  • 他是河南窮小夥去日本打工,頂著壓力娶走日本市長愛女,如今怎樣
    曾經就有一個河南的窮小夥去到日本打工,後來這個小夥子頂著巨大的壓力,將日本市長最疼愛的女兒娶回了中國,那麼,現在的他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一、去到日本打工這個娶了日本市長女兒的河南小夥名叫胡文兵,胡文兵學歷不高,在高中畢業之後,就跟著老鄉一起去到了日本打工。
  • 一老農看望開國上將,對著警衛員大喊:讓老洪出來,我是他連長
    上世紀70年代的一天,北京軍區大院外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農拎著大包小包的土特產想要進去,然而他卻被警衛員攔了下來。當時老農解釋道:我來找洪學智,你讓我進去吧。不過警衛員在看到老農的穿著後不像是能夠結識洪將軍的人物,所以他便讓其拿出身份證明,否則就不能進去。
  • 15年前農村小夥去日本打工,娶回日本市長漂亮千金,如今怎樣了
    家中是村裡的困難戶,2005年在縣勞動局的幫助下,開始了去日本的打工生涯,他最先在日本長崎的一個食品廠工作,後又在愛知縣的一家汽車企業從小工幹起。身在異國他鄉,他什麼苦都不怕,人也聰明,總是愛專研琢磨。平時吃飯的時候都在學習日語,一天雖然過得很累,但很充實。他有多努力呢?在日本打工的第一年就為家中郵寄了500萬日元,相當於30萬人民幣,家中一切都得到改善。經過一番拼搏,他升至公司的中層主管。
  • 16年了,那個高中畢業,娶了日本市長女兒的河南男孩,如今怎樣?
    16年前,一個河南男孩胡文兵,高中畢業就去日本打工,還娶了日本市長的女兒,讓許多人羨慕不已。一、為了生活,去日本打工上世紀80年代,胡文兵出生於河南新縣的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他讀完高中就出去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