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熟悉巫術,那個拿著魔杖披頭散髮的人赤腳在大地上跳動。他的動作和吶喊據說可以召喚天地之靈,幫人們趨吉避兇。
巫術是人類最早最古老的文化,人類文化發展的初始階段離不開巫文化的存在。因為巫術概括太多生活常識,我們最常見的求健康,想豐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需要巫術的祈禱!
而我們說的醫學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從原始的取陽背陰,養生保健,醫學是我們人類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在自然生活與人類進步發展的過程中醫學就這樣與巫文化緊密相連!
古代醫巫不分,早期我們人類的思維習慣於以己度物,天人合一,順合自然。什麼意思呢?最初我們依靠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去推測外界事物,依靠自然變化摸索生存規律。並沒有心理世界和物質世界的隔閡。這樣可以使宇宙天地之間的事物被我們所感應。這股宇宙之間神秘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也可以給我們帶來危害,好的一面我們稱之為神,壞的一面我們稱之為魔。神魔與人類一樣是對立的,害怕魔鬼而希望神靈能夠護佑幫助。為了神靈的幫助心誠則是很重要的事,所以有了供奉,沐浴,齋戒,會舞清心等奉神的儀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巫術內容也越來越越多。甲骨文的佔卜,周易的陰陽龜耆,尚書五行,術數,鬼神,驅疫,祈雨,解夢。巫術中的模仿巫術和接觸巫術,是巫術的兩大類。模仿巫術是指要達到某種目的而模仿真的事物來達到真的效果,而接觸類的就是通過接觸的東西來實施例如頭髮衣服等等。而無論哪種巫術又分為白巫術和黑巫術,白巫術以行善積德為目的。黑巫術以破壞為目的。
說文解字中將巫的解釋為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而巫也是中間兩人在天地之間。我們把專門溝通人與神聯繫的職業叫做巫師。
山海經中有關於巫的神話記載,大荒西經,海內西經都有巫醫之記載。而且書中統計了三十多個藥物和病種。
早期的醫學採用了巫術的形式,因為我巫術中含有很多醫學內容,精神暗示法,祝由法,催眠術等等。論語中出現巫醫這一名稱,西漢五十二病方中有關於祝由治病的內容。祝由是古代巫師為求生存以祝禱符咒治病的巫術,直到清代還有符咒治病的祝由科。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有些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而中華民族的巫術也有著幾千年來的演變。從而又形成了幾種形態,他們包括超自然力巫術,元始神靈巫術,道教巫術,驅鬼巫術,雜神巫術,神判巫術,政治巫術,厭勝巫術,婦女巫術,蠱道巫術。管子第一卷上恃龜筮,好用巫醫。在殷周時代巫即醫,搜神記卷一神農以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這說明了神農的巫師特徵,而赭鞭相傳就是神農氏檢驗百草的赤色鞭子,實際便是巫師的魔杖。
具備了能夠區分藥性的魔力。上古巫醫以草編狗進行模仿巫術,向北鬥發出十言咒語,而中醫學中藥學都源於巫醫非凡的巫術想像力,古代巫醫認為人的內臟當中是有神靈存在的,例如肺神名字叫皓華,字虛成。肺之狀為虎,主藏魄,生心上,有六葉。脈出少商。原始時代巫醫的醫術顯然與巫術的幻想有關,神農時白民巫師們還探求了藉助野獸來治病。而這種藥獸治病的巫術傳自我們的始祖黃帝。巫醫興起的時代隨著變化隨著人類生活的提高逐漸發生了改變,在宋代巫醫有些名聲已經狼藉,而清代則是巫醫的末流。清代由於中醫的普及和深得人心,人們有病就去找中醫而巫醫便慢慢失去了其用。巫醫的根本退去是中草藥和道醫的興起。道醫尊者為道,行者為醫。
道教幾乎全部繼承了古代的神仙方術,而這些神方從根本上一開始就與醫藥交織聯繫。因此道教在繼承神仙方術的時候也繼承了歷史悠久的中醫藥文化。在早期道教經典中如太平經就有草木方訣,灸刺訣等。記載了大量有關養生,治病的處方也論述了有關醫學理論。三屍蟲的理論就是道教對人體內病邪之氣的深刻想像和獨特認知。三屍蟲又名三蟲,三彭,三屍神,具體分上中下三屍,上屍好寶而貪取,中屍好五味而喜食,下屍好色而多淫。學道之士當服藥辟穀以滅三屍。道教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經典古籍等文獻,把文學。哲學,醫藥。化學,天文地理。編入道藏以教後人學習。對醫學和生物學的發展有重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