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病知識——傳染性肌肉壞死病
病原傳染性肌肉壞死病毒(IMNV)是一種20面體的無囊膜顆粒,基因組為7560bp的單片段雙鏈RNA分子。該病毒引起的症狀(指肉眼可見的病變和組織學病變)與對蝦白尾病、羅氏沼蝦白尾病類似。與白斑綜合症病毒(WSSV)、黃頭病病毒(YHV)、桃拉綜合症病毒(TSV)、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壞死病毒(IHHNV)等對蝦病毒相比,IMNV較難通過常規消毒方法滅活(如曝曬、氯處理等),懷疑存在儲存宿主,但無文獻依據。
-
[每周一例]鱖發病死亡,檢出蛙虹彩病毒
[每周一例]鱖發病死亡,檢出蛙虹彩病毒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0-11-03 15:39:00       結果室溫下培養72小時未長出優勢菌落(圖6),普通PCR病毒檢測結果5尾魚的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鱖彈狀病毒(SCRV)都呈陰性,其中2尾魚的混合組織大口黑鱸虹彩病毒(LMBV)呈陽性(圖7)。
-
...造血器官壞死病毒進化、感染與抗幹擾素機制」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
11月30日,黑龍江所「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進化、感染與抗幹擾素機制」通過黑龍江省水產學會組織的成果評價。評價專家組由黑龍江省水產技術總站、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吉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的7位相關領域專家組成,黑龍江省水產技術總站鄒民研究員任組長。
-
六問「南美白對蝦」:你是誰?為什麼要從厄瓜多進口?
原創 衛奕奕 三個料理人 來自專輯《三個料理人》海鮮水產專輯上周五快要下班的時候,海關總署的一則通報讓很多人揪心起來:大連和廈門海關,在進口中國的南美白蝦外包裝上發現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儘管有專家釋疑,外包裝上的病毒不一定具備傳染性。
-
蝦虹彩病毒:死亡率高達80%!傳染性極強
圖片來源:利洋水產部分病蝦表現出黑腳的症狀部分病蝦表現出黑腳的症狀 「從症狀來看,凡納濱對蝦(南美白對蝦)如果出現肝胰腺色淺、紅體、偷死、空腸胃、暴發死亡率高的情況,有可能是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感染引起,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蝦虹彩病毒病。」
-
中國多省爆蝦虹彩病毒:死亡率高達80%!傳染性極強無藥可醫
日前有媒體報導,中國沿海多省市的蝦類養殖場流行高致死性的蝦虹彩病毒。這類病毒主要對蝦、螃蟹等物種會造成傷害,且具有高度傳染性,更讓人擔憂的是,目前不排除突變後傳染給人類的可能。 一些企業以及檢測單位也做了相關病害檢測,多項結果都指向了這個不同尋常的傳染性疾病與「蝦虹彩病毒」高度相關。 從往年的疫情監控的官方數據來看,十足目虹彩病毒1已在我國主要蝦類養殖地區廣泛傳播,形勢十分嚴峻。安徽、廣東、浙江、江蘇和上海等省份具有較高的樣品陽性率和監測點陽性率,進一步說明十足目虹彩病毒1在我國蝦類養殖區的廣泛流行和傳播。
-
江蘇南通如東縣南美白對蝦協會發布第348期消息
江蘇南通如東縣南美白對蝦協會發布第348期消息2020-05-10 23:1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如東白對蝦協會 瀏覽量: 3301 次 我要評論 1、苗種檢測。
-
部分地區價格回漲,疫情過後南美白對蝦行情將會...
部分地區價格回漲,疫情過後南美白對蝦行情將會......廣東新會一養殖戶向水產熱點編輯反饋,今年養殖太難了,除了塘租貴之外,蝦價也處於「涼涼」狀態,白對蝦快跌破成本價了;以50條/斤為基數,粗略計算,成本約在10元。目前新會50條規格的蝦價在11-13元/斤左右。近段時間,多地區白對蝦養殖爆發了大規模的白便病害,給當地蝦農造成了較大的損失。據了解,今年廣東蝦價創五年來新低記錄,甚至一些養殖戶直呼現在的蝦價「沒眼看」。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 南美白對蝦產業發展報告
南美白對蝦產業發展報告一、養殖及捕撈情況(一)規模布局南美白對蝦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蝦類之一,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共有38個國家和地區養殖南美白對蝦,養殖總產量為446.8萬噸,較2010年全球產量增長68.6%,在甲殼類養殖總產量中佔比最高,2017年達29%。
-
Chamberlain:中國本地種蝦更易攜帶虹彩病毒
Chamberlain:中國本地種蝦更易攜帶虹彩病毒2020-05-06 09:2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UCN國際海產資訊 瀏覽量: 4129 次Chamberlain稱,最近某大型蝦企在華南地區採集了209個樣本,其中17%樣本檢測出SHIV(蝦血細胞虹彩病毒,系DIV 1的一個分支)陽性;18%檢出EHP(肝腸孢蟲)陽性;1%檢出IHHNV(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壞死病毒)陽性;3%樣本檢出白斑病毒(WSSV)。
-
珠三角對蝦「虹彩病毒」爆發原因是它?黃倢:DIV1防控需要這樣做
「蝦虹彩病毒」總體呈下降趨勢去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虹彩病毒工作組建議新屬命名「十足目虹彩病毒1」,故現在「蝦虹彩病毒/CQIV/SHIV」的說法都需要更正為十足目虹彩病毒1(簡稱DIV1)。主要在4-10月份檢出,檢出峰值主要是在5-6月份最高。所有體長的對蝦均有分布,但4-7cm分布最大。」黃倢分析近年DIV1監測數據。印度洋野生斑節對蝦檢出DIV1對於一些業者「DIV1出自於中國」的觀點,黃倢持不同看法。
-
對蝦爛鰓不要慌,這樣解決是重點!
鰓是南美白對蝦重要的器官,主要起呼吸作用,同時只要是蝦鰓出現問題,往往蝦就會發病,許多病都會導致蝦發生爛鰓,這是由於鰓是蝦體與外界直接接觸的器官,體抗力較弱,所以當感染疾病時,鰓部往往首先受到危害而出現症狀。 蝦鰓在機體代謝中非常重要,對蝦出現爛鰓,必然就會使病症加重,甚至死亡。
-
中國養蝦業虹彩病毒或由種蝦攜帶,全球育種缺乏該病原篩查項目
印度政府的警告並非空穴來風,近期多家中國本地水產養殖媒體與香港南華早報都做過有關報導,今年華南地區早造蝦養殖成活率普遍低下,發病率及排塘率在60-80%不等,問題根源直指虹彩病毒。十足目虹彩病毒的前身為「蝦血細胞虹彩病毒」(SHIV),最早由黃海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於2014年12月份在浙江某養蝦場採樣時發現的,可感染對蝦的造血組織,鰓、肝胰腺和肌肉。
-
韋工蝦道:發病率達70%-80%,南美白對蝦該如何養?!
韋工蝦道:發病率達70%-80%,南美白對蝦該如何養?!從三月份到五月份,珠三角養殖時間超30天的蝦平均發病率五成左右,其中:40%是白便,20%是腸炎偷死,40%是病毒,三種病幾乎是三足鼎立,而在陽江、電白、湛江及廣西,病毒病則超過了50%;在福建龍海發病三成,白便和病毒各佔一半左右。
-
進口白蝦的貨櫃、外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在大連新隆嘉剛買的白...
並不是蝦本身檢出新冠病毒!北京時間7月1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介紹防範疫情輸入風險、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有關信息。在上述樣本中,7月3日,大連海關從裝在厄瓜多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一個樣品樣本中,從厄瓜多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同日,廈門海關從厄瓜多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兩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出口中國凍蝦檢出新冠病毒,厄瓜多表態!
7月15日,據@厄瓜多駐華使館北京領事處 通報,就從該國進口的南美凍蝦外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一事,厄瓜多政府近期已同中國政府舉行至少四次會見會談,據該國外長路易斯?加耶戈斯稱,厄方已向中國保證,將履行「必要程序」,以確保該國出口到國際市場的產品的安全性。
-
「南美蝦池」正遭受疫情重創
記者 | 田思奇進入7月以來,中國多地進口的厄瓜多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在三文魚之後,消費者或又將暫時告別一種近年來廣受歡迎的外國海產。位於地球另一側的「赤道之國」厄瓜多,同時也是南美洲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已有近7萬人確診。該國最大城市瓜亞基爾正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這也和其發達的蝦產業有關。
-
江西萍鄉南美凍蝦包裝又檢出新冠病毒陽性?虛驚一場!
來源:一財網今日一大早,一條關於「江西萍鄉南美凍蝦包裝新冠病毒陽性」的新聞被廣泛轉發,甚至一些主流媒體也加入傳播大軍。但第一財經記者向江西萍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揮部以及湖南省衛健委等部門求證後發現,這其實是一條誤讀引發的不實新聞。
-
每經9點丨昨日新增本土病例2例,天津、上海各1例;美國喬治亞州將於...
1丨昨日新增確診病例22例 其中本土病例2例每經AI快訊,11月24日,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11月2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0例(福建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