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吃到大的缽仔糕,原來做法這麼簡單,鹹甜通殺!

2020-12-17 騰訊網

武漢又恢復了往常的熱鬧,前幾天逛夜市,看到很多賣缽仔糕的小攤位。

真的很懷念以前上學的時候,校門口的小攤上,經常會有阿姨推著小車賣缽仔糕。

當年放學最幸福的時刻,就是跟小夥伴們一起,聚集在缽仔糕小攤上,把缽仔糕一個個翻起來,找到自己心愛的口味。

不過,隨著城市的發展,這種耗時耗力、利潤又極低的小吃,已經很少看到了。

要說缽仔糕,發展到現在,其實它可以分為兩大類:老式缽仔糕和水晶缽仔糕。

老式的缽仔糕,米香軟糯,口感更加厚實,還有著一個標誌性的「肚臍眼」。至於水晶缽仔糕,不僅有著晶瑩剔透的外觀,而且口感與傳統的缽仔糕不相伯仲,難怪會深受當下年輕人的喜愛~

所以,今天我就分享這款水晶缽仔糕吧。

以前看人家賣的缽仔糕柔軟又Q彈,總以為這裡面有什麼不可外傳的秘方,後來發現,只要控制好糕粉和水的比例,在家也能輕鬆復刻出來。

將木薯粉和馬蹄粉按比例混合,與糖水混合攪成稠粉漿,加上配上鍋一蒸,柔軟而不失Q彈的缽仔糕就做好了,而且口感和外面賣的一模一樣喲~

製作過程雖然不難,但仍有3個地方需要注意:

首先,先將一勺粉漿煮熟,再加入到生漿中,變成生熟漿,這是成功的關鍵!

其次,將粉漿倒入模具的時候,切記不要裝太滿,否則蒸的時候會溢出來噠。

最後,缽仔糕蒸熟後一定要徹底涼透才能吃哦,這樣的口感才是最好的。

缽仔糕本身的味道比較淡,全靠配料來提味,今天我做的是紅豆、珍珠、黑芝麻和鹹蛋黃4個口味,寶寶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替換喲~

先來看看視頻教程吧

缽仔糕

>>>制 作 時 間

30分鐘

>>>烹 飪 器 材

煮鍋、蒸鍋

>>>烹 飪 食 材

參考份量:12個

缽仔糕粉漿:

木薯粉 150克

馬蹄粉 30克 / 清水 180克

糖水:

清水 150克 / 糖 60克

餡料:

紅豆 適量 / 黑芝麻粉 適量

鹹蛋黃 1個 / 寒天珍珠 適量

>>>制 作 過 程

1、先調製缽仔糕粉漿:將150克木薯澱粉、30克馬蹄粉混合

2、倒入180克清水攪拌均勻備用

3、接著煮糖水:將60克細砂糖、150克清水倒入鍋中,小火加熱至融化

4、然後做生熟漿:將攪拌好的粉漿,舀一勺倒入糖水鍋中攪拌均勻,用小火煮熟至半透明狀態

(一定是要用小火噢!不然會失敗的!)

5、然後將煮好的熟漿,倒入剩餘的粉漿碗裡攪拌均勻,生熟漿就做好了

6、現在做黑芝麻口味:另取一個碗,倒入適量的生熟漿

7、加入適量的黑芝麻粉攪拌均勻,然後倒入準備好的缽仔糕碗裡

8、繼續做其他口味:將剩餘的生熟漿倒入缽仔糕碗裡

9、然後依次將適量鹹蛋黃、寒天珍珠、蜜豆鋪在生熟漿表面

10、最後燒一鍋水,水開後將裝有生熟漿碗放入鍋中,大火蒸10~20分鐘即可

缽仔糕就做好啦!

剛出鍋缽仔糕,需要等涼了才可以吃,涼了之後可以外面賣的那樣,用竹籤像轉一圈拿出,或者直接用叉子叉著吃。

做好的缽仔糕晶瑩剔透,隔著糕體都能看見裡面內餡,還沒開吃就狂咽口水了。

一層綿軟的紅豆,一層軟糯Q彈的缽仔糕,看著就滿足。紅豆粒粒分明,口感清甜一點也不膩。不開心的時候,一個紅豆缽仔糕就能治癒心情,如果不行的話,那就來兩個!

黑芝麻味的能看到細細的芝麻顆粒,芝麻香味非常濃鬱,吃完後還有芝麻香味逗留在嘴裡,都算得上「齒頰留香」,喜歡吃芝麻糊和芝麻的寶寶們,一定不能錯過。

通透的糕體包裹著整顆海鴨蛋黃,一口咬下去,可以吃出明顯的沙感和油花,油潤鹹香的蛋黃配上清甜的糕體,層次感非常豐富,吃一口簡直幸福到炸裂。

珍珠味是我最喜歡的一款,珍珠+糕體雙重口感,QQ彈彈,吃起來一點不費勁,味道也是清甜不膩,黑糖味很淡,有種軟妹子的感覺,蘇蘇的胃已經完全淪陷~

關於缽仔糕的起源,有人說數百年前首創於廣東臺山,也有說從香港流行起來的,還有人說是由古代農村的糕點演變而來。

不過,缽仔糕真正的起源到底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外表樸實無華的缽仔糕,居然能成為幾代人的集體追憶。

大概因為它對於我們來說,是平凡日子裡的一抹甜吧。

相關焦點

  • 缽仔糕做法與配方
    家人比較愛吃的小甜點,缽仔糕。 外面買的缽仔糕吃著是軟糯的口感,但個人比較偏愛軟糯帶點韌性的即Q弾感,不太喜歡買預拌粉之類的,某天突然饞缽仔糕了,於是心血來潮配了個方子,覺得味道口感出奇的適合偶,一直沿用到現在^_^,相信玩烘焙的家裡都囤著N多原料,這方子用的材料很簡單,一般家裡都會有的,長話短說,上方子啦!
  • 晶瑩剔透缽仔糕,高顏值好味道,製作還能零失敗?
    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專屬小吃,每一種的口味都是千差萬別,給我們的人生都增添了特別的意義。而且從吃食口味上來說,這些小吃也是有地域特點的。比如四川的小吃大多是酸辣爽口的,是重口味朋友們的最愛,而南方的小吃則是清淡香甜,吃起來也是別有一番特色。比如我們今天想要給大家分享的這款缽仔糕,就是廣州的一個經典小吃。
  •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看到這麼長的粽子,我想說:神啊,請賜我一個128G的胃吧!神:128G的胃是沒有了,但我可以用5G的速度,送你一群可以分享的人。好吧,有福同享,讓我切了給各位兄弟姐妹分一分。抹茶紅豆 還是缽仔糕的味道,就是多了一層綠茶的口感……蜜桃烏龍 這個「缽仔糕」回甘有一點蜜桃烏龍茶的味道,不知道它是不是和我用了同一個牌子的茶包。
  • 廣東人,你有多久沒吃到以前街邊「1蚊2件」的缽仔糕了?
    缽仔糕誕生的原因聽似也十分簡單——就是為了「填飽肚」。 憑藉電影《新不了情》中「畀個白色嘅我,畀個啡色嘅佢呀」的臺詞和畫面迅速火了起來,缽仔糕才得以被更多人知道並喜愛,逐漸成為廣東一帶粵式小吃的代表之一。
  • 缽仔糕的做法步驟!
    用料 蜜豆 適量 腸粉粉(白鯊牌) 125克 冰糖 50克 清水 350克缽仔糕的做法 鍋中放入夠大火燒15分鐘的水,儘量給多一點,這樣蒸汽大,蒸籠上擺放20個缽仔殼,並隨意放幾粒蜜豆鍋裡的水燒開後,斟生熟粉入缽仔至7-8分滿,大火燒15分鐘即可。(不要斟太滿,必須要大火,這樣才會出酒窩。這是出鍋的時候)出鍋後晾涼才可用牙籤在缽仔周圍劃一圈脫模,缽仔糕Q彈爽口,蜜豆軟糯香甜,不失為夏日推薦甜品。
  • 兒時最愛吃的缽仔糕,終於學會了,在家也能做,想吃多少就做多少
    說到廣東的傳統小吃,缽仔糕當然是不能缺少的啦。對於大部分80後、90後的廣東人來說,童年的美食記憶一定會有缽仔糕。缽仔糕甜甜的口感,以及多種多樣的口味,深受小朋友的喜愛。缽仔糕實在是太好吃了,跟糖果一樣對於小朋友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 軟糯可口的糯米雞和缽仔糕,你不能錯過
    今天帶大家了解軟糯美味的糯米雞是如何製作而成的,再帶大家吃吃廣州特色小吃—缽仔糕。不知道小夥伴們以前有沒有來過廣州遊玩呢?如果有的話,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叫糯米雞的食物呢?準備好包製糯米雞的原材料,接下來就可以大展身手了。糯米雞的做法1、首先我們需要將幹荷葉用熱水浸泡一下,讓荷葉變軟,更好包裹住材料,不易散開。趁這段時間,我們來把雞腿肉去皮,切成小塊,放上生抽料酒醃製,醃製的時間越長雞肉就越入味。2、接著再把臘腸和香菇切成丁炒香,把慄子和鹹蛋黃蒸熟。
  • 廣東小孩的童年味道,缽仔糕,軟糯Q彈又香又甜,學會可以出攤了
    廣東小孩的童年味道,缽仔糕,軟糯Q彈又香又甜,學會可以出攤了讓你感覺到最難忘的童年味道是什麼?作為一個地道的廣東孩子,讓我最難忘的那就要數學校門口小攤賣的缽仔糕了,我上小學的時候買到的缽仔糕都是那種乳白色的偏多,軟糯Q彈的口感,吃起來又香又甜。還有好多種口味可以選擇,椰子味、桂花味還有果味總有一個能夠抓住你的心,製作成本也是極少的,成本只需幾塊錢,加入自己喜歡的配料,大火一蒸放涼脫模,好吃的缽仔糕就做好啦!
  • 江門小吃有哪些?江門有名的美食街在哪裡?
    一、江門小吃有哪些江門本地特色小吃數不勝數,品種眾多,都是美味。去到江門一定不能錯過的美食:江門外海面、昇平竹升面、鹹湯圓、烏芹藤餅、缽仔糕、豆腐角、赤坎鴨粥、瀨粉、陳皮雞、江門鴨肝腸、金牌榴槤酥、古井燒鵝、荔茸酥、開平狗肉、沙姜雞、粉果、糖不甩、牛肉丸、鹹煎餅、及第粥、白雲豬手、厚街臘腸、酥皮蓮蓉包、中山粉果、廣州名餅雞仔餅、廣式糯米雞、千層糕、墨魚餅等等,列舉出來的還只是一部分。
  • 辣條缽仔糕有吃過嗎?珠海這家網紅缽仔糕店真會玩
    在珠海有一家網紅缽仔糕大概是珠海口味最多的缽仔糕小店25種口味,甜的鹹的辣的臭的都有有怪獸最愛的金枕榴槤味芝士控無法拒絕的牛奶芝士味缽仔糕有許多奇奇怪怪的口味,也保留著最經典的椰汁紅豆、桂花、百香果等,真想一口氣一次把25種口味都吃一遍!本來想來一張缽仔糕全家福,結果發現太難了!缽仔糕剛放出來就被搶光,有時候還要預定才吃得到!
  • 新會小吃「司前三寶」你嘗過沒?其中一寶竟然讓秦始皇大發雷霆?
    司前的美食可不止「司前夜魚」這一道,更需要嘗一嘗的還有「司前三寶」——溫蛋、糖不甩、缽仔糕。那麼這曾經讓秦始皇大發雷霆的一寶是什麼呢?——司前溫蛋。說到這溫蛋啊,其中還有一段歷史故事呢!秦始皇一聽,這罵我還得了,便大發雷霆,大開殺戒!自那以後,秦始皇便嚴禁名叫「溫蛋」的菜再出現。百姓們也害怕掉腦袋,便不敢張揚,只是在逢年過節時做些溫蛋來祭拜祖先。因此,「溫蛋」才能得以一代代傳承下來,我們才能品嘗到這道地方特色小吃!這個曾經令秦始皇大怒的「溫蛋」現在卻成了司前鎮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小吃之一。
  • 帶你去探訪廣東湛江街邊特色小吃,琳琅滿目的傳統特色小吃
    廣東湛江是一個沿海城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南端,廣東省西南部,也許說起湛江,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湛江海鮮特別出名,但是湛江傳統街邊小吃一點也不遜色,可以說是琳琅滿目,非常非常的多,每次和閨蜜們出去逛街的時候,總喜歡拉著閨蜜們從街頭吃到街尾,特色小吃非常非常的多,
  • 廣東夜市最受歡迎的街頭小吃,年輕人追捧不已,你吃過哪幾個?
    一直以來,廣東人給到我們的印象都是會煲湯、會養生,很多粵菜的做法也是非常精緻,色香味俱全。但以清淡,養生著稱的廣東菜系,也有接地氣的一面,來到廣東你會發現,每當夜幕降臨,馬路、街邊都會有那麼一些人,搬著大圓木桌,大紅塑料凳出來的時候,請不要驚訝,這正正說明,廣東的夜生活,開始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廣東夜市最受歡迎的街頭小吃,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
  • 中式糕點做法,帶你回到甜點最初的味道
    還有這些不錯的中式糕點做法,帶你回到甜點最初的味道。缽仔糕:小時候最期盼的便是放學,背起書包撒歡兒跑出校門,盼的只是能嘗一支美味的缽仔糕。小小的一隻缽仔糕,就已足夠令人高興一整天了。一口接著一口,糯軟香甜。缽仔糕溫熱時吃是軟綿的,放常溫後便是糯彈的,大顆飽滿的現熬蜜豆,純樸香甜,口口滿足。
  • 正宗傳統「砵仔糕」應該是這樣子!
    綜合參考了正宗的臺山砵仔糕做法,還有香港的老字號坤記糕點,各大博主,綜合了好幾款配方,試了8個配方,3種粘米粉,倒了一大盤砵仔糕,最後調整出今天推薦的製作配方。希望你也可以在家享受到簡單又美味的「砵仔糕」。先上成品,可能比不上老字號的優秀出品,畢竟我們沒有這個條件自己在家混合兩種米然後再直接磨米漿。
  • 藏在市場裡的15年傳統缽仔糕店,只賣4種口味……
    店裡賣的缽仔糕、廣式糖水、糕點都是每天早上新鮮做,下午開始賣,賣完就關門。 菜單上面的東西還不是天天都有,阿叔通常是今天有什麼就做什麼,除了缽仔糕是固定的,其他吃不吃得到都要看緣分。
  • 在家自製水晶缽仔糕,還原記憶中的味道!
    缽仔糕是從東南沿海一帶流行起來的一種小吃、甜品,現在全國各大城市均能看見各種製作售賣缽仔糕的攤販。嘟嘟熊第一次吃缽仔糕還是在高中的時候,周末和小姐妹出去逛街,看到有賣,就買來嘗了嘗,瞬間就被它爽滑的口感和特有的清香吸引住了。
  • 5款青團餡料做法配方,鹹甜都有,喜歡的拿去,還有青團完整做法
    導讀:5款青團餡料做法配方,餡甜都有,喜歡的拿去,還有青團完整做法。春天有很多野菜可以採摘,我們小區旁就有一塊空地上長了很多鮮嫩的艾草,每次我從它身邊經過時都要去看一眼,今天終於下手將它們摘回家,準備做春天獨有的美味艾草青團。
  • 曾經爆紅的海口小吃街將被遺忘?
    開了近30年的解放西泰龍城小吃街 與我歲數幾近齊平的【解放西泰龍城】小吃街 06 「賣牛雜的店,但缽仔糕很受歡迎」
  • 炒米餅、鹹湯圓、炸油角、蛋散……舌尖上的莞式年味鹹香帶甜
    炒米餅、鹹湯圓、炸油角、蒸「魚籠」(年糕)……這些鹹香帶甜的零食和小吃對於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廣東「細路」來說則更有誘惑力。 我的家鄉東莞,地處珠江東岸,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農耕文化深厚,不少小吃發源於農家。而這些小吃中,這些以米為原料所製成的糕餅、湯圓等更佔據了重要席位,也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