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動軸承
滑動軸承能形成的油膜厚度:〔hmin〕=s×(R1+R2+y1+y2);hmin=C×(1-ε);C=R-r=ψ×D/2;ε又與軸承特性數〔Pm×ψ2/η×ω〕正相關。可知:
首先不能把軸承的沿軸線偏擺的自由度限制了,使軸瓦不能自動調心。所以研磨滑動軸承瓦的瓦背。保證軸瓦能自動調心。將鋼製管道改為中間加一節橡膠軟管連接。
滑動軸承體
滑動軸承允許最小油膜厚度與軸頸和軸瓦的表面粗糙度正相關,即軸頸和軸瓦的表面粗糙度越大,所需最小油膜厚度越厚。軸瓦為鉛銻合金,主要要求與軸頸的接觸點數。從而軸頸的表面粗糙度成為影響允許最小油膜厚度的主要原因。根據設計圖紙,軸頸表面粗糙度為Ra=0.0008mm,為了降低滑動軸承允許最小油膜厚度,使能形成的滑動軸承最小油膜厚度更穩定,經過檢修實踐驗證,預先人工拉磨、拋光主軸軸徑,用水砂紙整圈拉磨,使表面粗糙度可以達到Ra=0.4um。可以避免燃瓦。
滑動軸承軸套
軸承特性數〔Pm×ψ2/η×ω〕越小,能形成的滑動軸承最小油膜厚度越大。由於ψ與軸頸的形狀誤差有關,由製造因素決定,到使用現場無法改變;ω與轉速有關,轉速為工藝參數,一般不變;η為潤滑油粘度,改變時要考慮到經濟性。因此可以通過降低Pm及平均壓強來提高滑動軸承最小油膜厚度,現場檢修中,採用保證主軸與軸承接觸點數的方法,即在25mm×25mm面積內不得少於2—3點。可以增加為在25mm×25mm面積內不得少於3—5點。
軸承套
軸承特性數〔Pm×ψ2/η×ω〕中,η為潤滑油粘度,改變時要考慮到經濟性。現在潤滑油已發展到合成潤滑油時代,可以加入各種添加劑來改變潤滑油的性能。從而達到穩定的油膜形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