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罹患腦瘤 水滴籌助他圓大學夢

2020-12-24 新浪VR

小周今年18歲,家住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自小命運多舛,小周的父親在他出生剛六個月時因海難意外離世,不久後,因家中生活艱難,母親選擇離家改嫁。不滿一歲的小周自此成了事實上的孤兒,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雖然從小歷經磨難,小周始終心懷感恩,努力學習,希望能夠考上一個好大學。2017年8月,他以優異的中考成績被師大平潭附中錄取。從此小周更加努力,他下決心一定要考入重點大學。自進入高中以後,每天教室——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埋頭學習。

可是磨難還沒有結束。今年4月,就在籌備考試的緊要關頭,意外再次降臨在這個不行的孩子身上。4月20日,小周左眼突然看不見東西了,於是趕緊前往協和平潭分院檢查。做CT檢查時發現顱內有佔位性病變。後聽從醫生的建議轉院至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最終確診,小周得的是生殖細胞瘤,惡性程度高。顱內蝶鞍區和松果體區均有佔位性病變,情況十分危急,必須馬上進行手術。

可是高額的手術費用,讓祖孫三人一籌莫展。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本就身體不好,奶奶的左耳已經聽不見聲音了,還有慢性病需要常年吃藥。爺爺雖然身體還算硬朗,為了小周上學,之前在運輸船上當炊事員,這兩年年紀太大了退休在家,白天打零工晚上在小區當保安值夜班,來補貼家用。

最終,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湊齊了初步的治療費用。5月13日,在經歷了長達8個小時的開顱手術後,切除了部分腫瘤。儘管疼痛難忍,但看到守護在身邊的爺爺奶奶,小周下定決心,再苦再難為了爺爺奶奶也要好好活下去。

因為腦部神經血管交錯,手術難度過大。為了小周的生命安全,沒有切除松果體區的腫瘤,蝶鞍區也有殘留。後續會採用,放療、化療、藥物控制的方式來治療。因此後續醫療費用依然是沉重的負擔。走投無路之下,小周一家決定通過水滴籌平臺發起求助。

6月11日下午,小周的求助項目在水滴籌順利上線。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他的情況迅速傳播開,僅一小時就籌到超過30萬元,三個小時後,就籌到50萬元的目標治療款。

因腦補神經血管交錯,雖然經過手術,但小周松果體區的腫瘤沒有切除,蝶鞍區也有殘留,按醫囑,他需要長期住院,放療、化療、藥物控制。因此,後續醫療費用依然是沉重的負擔。經過多方打聽,小周的家人決定為他通過網絡籌款平臺發起求助。

6月11日下午,小周的求助項目在水滴籌順利上線。他的情況牽動著老師同學們的心,很快傳播開來,僅一個小時就籌到超過30萬元,三個小時後,50萬元已籌滿。

小周表示,希望自己能夠早日康復,重返校園實現大學夢。未來報答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

相關焦點

  • 水滴籌·水滴公益愛心接力 圓花季少女上學夢
    今年7月份,麗麗(化名)因突然的頭暈、全身乏力在重慶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麗麗是來自重慶市武隆區滄溝鄉的一個高中生,父親任先生是村幹部,媽媽在麵包店打工,供她和正在讀研究生的姐姐上學。雖然日子過的緊巴巴,但是姐妹倆爭氣,學習都很好,一家人對未來的幸福生活也是充滿了希望。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正在向他們走來。
  • 5年13億 泛海助學行動照亮27萬寒門學子象牙塔之夢
    成東青的象牙塔之夢,最終被親戚們一點點拼湊起來,這並非電影的刻意渲染,現實裡因貧窮漸隱失於市井、被學費困住逐夢腳步的寒門學子,比比皆是。貴州山區風光旖旎背後的另一面將時間的指針撥回20年前,在貴州省坪地鎮的一個村莊裡,一聲嬰兒的啼哭打破村子的寧靜。
  • 「支教人」張懷禮圓喀什貧困學子傳媒夢
    他懷著教育扶貧的夢想,響應自治區黨委援疆扶貧的號召,不遠萬裡兩次來到喀什支教。為了圓喀什貧困學子的傳媒夢,他在喀什和深圳之間架起了深喀情深的「橋梁」,克服困難建立了特高傳媒班。問他為什麼甘願到邊遠的西部邊陲默默奉獻,他只有一個答案:「我本來就是貧困地區的農村孩子,黨培育和造就了我,我理當回報社會。」
  • 藏區高原學子圓了大學夢,愛心在延續……
    在當天的「金牛區政協助力石渠縣脫貧攻堅『一對一結對認親』」座談會上,金牛區政協有關負責人公布了由愛心政協委員資助石渠縣貧困學子的情況:從2016年開始,該區政協委員周愛群、王亮、葉尚瓊、楊茂廷、陽季舟、楊光平、付子川等愛心人士一直堅持資助石渠縣
  • 圓夢大學 逐夢遠航丨2020年「加多寶·學子情」愛心助學行動啟動...
    本次加多寶集團將向我會捐贈332萬元,用於資助全國600名寒門學子圓夢大學、逐夢遠航及相關活動的落地。加多寶自2008年與我會開啟合作,雙方攜手走過十餘載,也見證了加多寶參與扶貧的深度。合作領域涉及災害救援、教育扶貧、公益倡導。累計捐贈資金2.57億元。
  • 致寒門學子:學歷的本質是「發信號」
    本文獻給所有即將考大學的寒門學子,願我在復讀、選大學、選專業上踩過的坑,你不用再踩!什麼是寒門學子?所謂的寒門學子就是父輩沒啥權勢,既沒本事送孩子出國,也沒能力偷天換日,找人替考,更不能讓孩子在小學生的時候就發論文。
  • 7歲男孩白血病再復發,水滴籌、水滴公益15萬元助其繼續治療
    眼看兒子的治療就要不得不中斷,水滴籌、水滴公益兩個平臺上的愛心網友為他籌集了15萬多元,給了他繼續堅持下去的支撐。36歲的王旭,看上去分外疲累,比同齡人蒼老了許多。他把兒子的照片拿出來一遍一遍、一張一張地翻看,兒子的呱呱墜地、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喊他爸爸…………歷歷在目。淚水打溼了王旭的眼眶,他現在最期望的,就是能一直陪著兒子,看著他長大,健康成長。
  • 水滴籌籌款顧問張碧月:其實沒有什麼奇蹟,只是有人一直在堅持
    三湘都市報記者 李琪 通訊員 謝睿 實習生 孟凡佳 來自常德的張碧月在2018年3月加入水滴籌。在工作開始前,她在南嶽衡山上種了一棵小樹,由此,她的助人之路正式展開。 現在兩年半過去了,作為籌款顧問的張碧月已經累計幫助了700500多位患者,籌款金額3000餘萬。
  • 水滴籌凝聚社會力量,不讓希望破滅
    最近在水滴籌,一名小患者的經歷牽動著無數愛心人士的心。對於這名小患者的家庭而言,水滴籌成為他們全家最後的希望。在水滴籌上我們了解到這個小患者個人情況:他叫小靖宇,今年只有三歲,卻被確診為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白血病,這個年幼的孩子因為疾病整個臉、胳膊、腿全腫了,每一天還要經受化療的痛苦。即使醫生已經下了一級病危通知書,小靖宇的媽媽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這個小小的生命曾經給家庭帶來了喜悅和對未來的期盼,她不忍心孩子還沒有好好看看這個世界就離開。
  • 終於,那個被戲稱為「考研基地」的大學,暴露出了寒門學子的欲望
    時至今日,在人們的眼中,曲師大更像是「大學版本」的毛坦廠中學和衡水中學,培養高分低能的學生。在某乎上,對於曲師大「考研」的嘲諷無處不在。寒門學子,影子長短對於外界的質疑,曲師大的老師自然知曉,但他們從未動搖:讀書,是寒門學子最簡單的出路。在學校的生源結構統計裡,曲師大近8成的學生來自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也就是所謂的寒門學子。
  • 金穗圓夢助學行動讓貧困學生圓了大學夢
    截至2020年,雲南、青海、河北、貴州、江西、重慶、陝西、甘肅、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區的10264名建檔立卡家庭(含脫不脫政策)大學新生獲得資助,資助款超5千萬元。 以「教育扶貧」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 圍觀後浪愛心值,水滴籌籌款將破300億
    儘管80後素來被冠以「獨生子女」一代,習慣「吃獨食」、缺乏分享和共擔意識,但根據水滴籌平臺數據顯示,80後用戶的佔比高達36.5%,已經成為水滴籌獻愛心的主力人群。可見,隨著80後一代人逐漸邁入「不惑之年」,柔軟的內心也不斷彰顯,由於不願意被身邊人察覺,反而更樂意通過水滴籌這樣的平臺默默為身邊好友親朋提供幫助。
  • 朱槿花開| 是什麼圓他大學夢想?
    朱槿花開| 是什麼圓他大學夢想?它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刃,刺進了這個家庭的胸膛,然而黑暗中的微光忽隱忽現,母親深知教育能改變命運,篤定地對父親說:「咱咬咬牙也得供三個孩子上學呀,阿海多付出一年已經考上了,咱不更應該如了他的願望嗎?」庭院裡,父親蹲在朱槿花叢一旁低著頭不語,他撳滅了手中的菸蒂,緊接又點燃一支,只是看著它在靜靜燃燒。在煙霧繚繞中看到父親眼角流出那一抹潮溼的晶瑩,我知道那為了我們。
  • 開封120指揮中心與水滴籌籤署戰略合作,共助開封公益事業發展
    2020年12月7日上午,開封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聯合省慈善總會與水滴籌·水滴公益籤訂公益合作協議,攜手為開封市的貧困、大病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與公益善款籌集支持,助力開封地區醫療公益事業發展。依照該項目計劃,「水滴公益」2年內籌資100萬,用於支付開封地區合作醫院內貧困住院患者的醫療費用(每名困難患者不超過1萬元),大病救助專項基金主要救助四類病種患者:惡性腫瘤(肺癌、肝癌)、白血病、嚴重創傷、兒童先天性心臟病。
  • 什麼樣的寒門還能出貴子:人民日報點名表揚吉林寒門學子李東明
    都說現在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因為教育的發展越來越與家庭條件開始掛鈎,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被落下,就只能去報各種輔導班。可是,每年仍然有很多寒門子弟不向自己的命運屈服,他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在10月18日的時候,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了出生在吉林的寒門學子李東明,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窮不怕,只怕不爭氣。我們的古語常說:不爭饅頭爭口氣,李東明就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他的家庭真的是很「糟糕」,父親腿上有嚴重殘疾,母親生活不能自理,從小李東明就是非常懂事聽話,高考的時候他考上了揚州大學。從大一的時候他就在學習之餘做兼職、打工,而且打得還不止一份工。
  • 「網際網路+大病籌款」火爆全國, 水滴籌為何獨佔大頭?
    在網際網路思維的引導下,「網際網路+大病籌款」的模式的水滴籌成立了。「網際網路+大病籌款」可以說是目前最受網友歡迎的新興贈與模式,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獻愛心,幫助他人,何樂而不為呢!眾多網際網路理念的大病籌款平臺中,水滴籌受到了眾多籌款者和愛心人士的認同。在競爭激烈的網際網路健康保障行業中,為什麼水滴籌可以脫穎而出呢?
  • 水滴心願清單再出發 為白血病患兒圓樂高夢
    11歲男孩小勝就是其中之一,特殊的是,他還是一名白血病患兒。2019年底,中華兒慈會通過水滴公益為他發起募捐,籌得5萬多元,讓治療得以繼續。在幫扶期間,水滴公益了解到他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拼樂高玩具,於是,平臺聯合樂高集團,邀請小勝到位於北京王府井的樂高品牌旗艦店,為他實現小小心願。小勝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在2014年,當時他只有5歲。醫生告訴小勝的爸爸媽媽,病雖然來得突然,但如果積極治療,治癒率能達到80%。
  • 蘭州為農村學子填報志願「傳經送寶」 助圓「高考夢」
    圖為由蘭州市委統戰部聯合甘肅省教育考試院共同開展「金城學長」家鄉行助力高考學子志願填報輔導活動現場。 史靜靜 攝中新網蘭州7月10日電 (史靜靜)高三畢業生的徐弟霖拿著招考指南仔細翻看,不時和周邊同學商量著。
  • 水滴籌打造「小善日」活動品牌,促大病救助事業發展
    2016年7月上線的水滴籌,是國內首款零服務費網際網路大病眾籌平臺,一經問世就成為行業黑馬。截至2020年9月底,水滴籌已成功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免費籌得超過330億元的醫療救助款,近3.3億愛心人士支持了平臺的救助項目,共計產生超過10億人次的愛心贈與行為。
  • 鹿寨縣突擊隊雪中送炭 圓三江貧困學子上學夢
    鹿寨縣突擊隊雪中送炭 圓三江貧困學子上學夢 信息來源:鹿寨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0-12-14 08:40 【字體: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