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直播催火桑坡村 「雪地靴第一村」的AB面

2020-12-15 天天基金網

摘要

【代購、直播催火桑坡村 「雪地靴第一村」的AB面】大約在2018年前後,桑坡村這個原本以羊皮加工為主的村莊因電商的帶動而聲名鵲起,成為遠近聞名的「雪地靴第一村」。靠著這雙「雪地靴」,周邊產業隨之升溫。貝殼財經記者在桑坡村發現,貼上「UGG」logo的雪地靴隨處可見且價格低廉,有檔口老闆告訴記者,「官網有的,我們都有」。(新京報)

  「今天算是人少的了。如果早半個月來的話,幾條通往村子的道路都擠滿了人,車都動不了。」計程車司機說。

  車窗外人潮湧動,數十輛掛著不同地方牌照的車將村子入口堵得水洩不通,來自江浙、東北等地的代購和主播湧入其中,舉著手機穿梭在各個店鋪檔口,不斷通過視頻向客戶推薦著最新的雪地靴、羽絨服。

  這裡是桑坡村,河南省西北部一個昔日寧靜的村落。

  「全國最大的雪地靴產地,幾乎每天都有上百名代購出入其中。」11月11日,代購張霞(化名)向記者表示。

  大約在2018年前後,這個原本以羊皮加工為主的村莊因電商的帶動而聲名鵲起,成為遠近聞名的「雪地靴第一村」。靠著這雙「雪地靴」,周邊產業隨之升溫。貝殼財經記者在桑坡村發現,貼上「UGG」logo的雪地靴隨處可見且價格低廉,有檔口老闆告訴記者,「官網有的,我們都有」。

  外來人群的掃貨實力讓當地商販看到「錢景」。在羊毛周邊產品的帶動下,與羊毛無關的其他品類也成為了桑坡村的出貨主力。不知從何時起,「大鵝」、「北面」、「Fendi」、「GUCCI」等貼著國際大牌標識的鞋帽服飾,從外地流入桑坡村,也從桑坡村賣向四面八方。

  「當一個地方的經濟快速發展後,如果在知識產權保護、原產地保護等領域出現紕漏的話,很容易砸掉自己的招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李長安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更有可能被那些假冒、抄襲品牌,甚至部分不良廠家給毀掉。」

  01

  小村莊裡的外來人

  代購、主播「月賺五六萬」

  11月12日,張霞不斷穿梭於桑坡村的各家檔口裡。每到一家,她就會通過直播向屏幕另一端的客戶熱情地介紹著當季的雪地靴。作為國內乃至亞洲最知名的羊剪絨加工基地,河南桑坡村因為盛產雪地靴,自然成為無數電商、代購以及各地商販進貨的首選之地。

  「這裡有多家雪地靴工廠,更有1000多家檔口在經營銷售類似商品。全國各地上萬名電商、代購、微商都在每年秋冬趕到這裡進貨,為雙11、春節等銷售黃金季囤貨。」11月11日,張霞告訴貝殼財經,「數以萬計的雪地靴經過他們的渠道發往全國各地。圈中甚至流傳著『澳洲雪地靴一年賣500萬雙,而桑坡村的雪地靴能賣2000萬雙』的說法。」

  張霞的手機不斷振動,各地的客戶們陸續發來訂單和貨款。她一邊記錄著客戶所需要的款式、鞋號和顏色,一邊安排檔口工作人員拿貨,「這幾天生意不錯,差不多每天都能賣出三四十雙鞋,按照每雙鞋賺50元計算的話,一個月能賺到五六萬。」

  這是張霞第二次來桑坡村。去年雙11,她第一次來到這裡時就被深深震撼,「款式太多了,品質也和澳洲的根本看不出任何差別,更重要的是價格卻不到1/3。」

  今年她早早地來到桑坡村並計劃待上一段時間。除了在檔口裡尋找雪地靴、羊毛圍巾進行代購外,她還準備去村子裡的鞋廠實地考察,從中挑選幾家作為自己的長期供貨商家,「畢竟從工廠到檔口再到代購手中,已把最終零售價抬高,如果能找到工廠直接供貨就能賺到更多的利潤。」

  和張霞抱著同樣想法的代購不在少數。在很多代購看來,桑坡村出產的雪地靴「品質不錯」而價格低廉。在東北開設代購網店的王珂(化名)說,「去年銷售雪地靴賺了20多萬,今年計劃加大進貨量。」

  事實上,直播的興起也讓當地檔口商家看到新的銷售模式,越來越多的主播開始活躍在桑坡村裡。

  在位於桑坡村商場路邊的「網紅直播電商中心」的兩層小樓裡,底層是各個商家的檔口,而二樓的一側被隔成多個單間,供主播們在此直播。

  不少單間裡堆滿了顏色、風格不同的各式雪地靴,主播們或坐或站在手機屏幕前,拿著當季熱門款式對著鏡頭詳細地講解著鞋子的材質和價格,就粉絲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並不時穿在腳上展示搭配效果。旁邊的助理則不時為其遞上下一款雪地靴進行直播介紹。

  這些主播大多和當地商家進行合作,甚至有的主播就是檔口的工作人員。

  一位開設電商直播的檔口老闆告訴記者,每天都會推薦十多款雪地靴和圍巾手套等產品,最高峰會達到上萬名網友在線觀看。

  02

  羊毛村就怕不冷

  從品牌代工到全村「造靴運動」

  桑坡村不怕寒冷,因為天氣越冷,生意越熱。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這裡便開始從事皮毛加工產業。

  上世紀90年代後,桑坡村開始轉型做羊剪絨。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來自青海等地的國內貨源越來越無法滿足當地需求,桑坡村開始向海外尋找原料和市場。經過多年發展,桑坡村最終形成從澳洲等貨源地進口羊毛羊皮,經過加工後再銷往美國、俄羅斯等地區的外貿產業。

  但由於生產環節汙染嚴重,桑坡村曾多次遭到環保衝擊。據公開報導,2018年,桑坡村的100多家皮毛企業曾被勒令關停和重新整合,剩餘10多家企業被集中到周邊的產業園區,年產值一度由25億元下滑到15億元。

  不得已之下,桑坡村居民們只能另尋出路。恰逢此時,他們發現當年同村的隆豐皮草公司因為知名雪地靴品牌「UGG」代工生產獲得盈利。對於當時急切尋求出路的當地村民而言,這似乎是一條「可複製」的便利捷徑。

  很快,大批雪地靴作坊出現在村子裡,越來越多的當地人進入到雪地靴生產、銷售當中。

  馬原(化名)正是其中之一。從小在桑坡村長大的馬原在自己的院子裡搭建了作坊,開始接觸起雪地靴生意來。

  現在,馬原只要將新款雪地靴拿到手上,就能大抵知道用什麼皮料和方法做出一雙一模一樣的鞋來。如今他為10多個檔口供貨,「普通的羊毛拖鞋成本不到70元,當下熱門的雪地靴根據做工複雜度,成本也在一兩百元。批發給檔口的價格也不能過高,最多就二三十元的盈利空間,主要以走量為主。」

  多位在桑坡村開設檔口的老闆向記者表示,如今村裡越來越多人都進入到這一行業。早在2018年轉型初期,村裡雪地靴產業還不成氣候時,只有10多家實體鞋店散落地開設在村子裡。但僅短短兩年時間,現在已有1000多家實體門店。

  如今每家檔口老闆都會和多家作坊進行著合作,檔口裡擺放著每個款式雪地靴的樣品,以供上門的客戶看貨。一旦客戶下單購買時再按照對方的尺碼、顏色臨時從作坊調貨。同時他們也主動尋求著和更多的代購進行合作,收到對方在外地所發來的訂單,他再進行代發。畢竟合作代購越多,意味著銷路就越多。

  03

  品牌同款成產業鏈

  「代購圈公開的拿貨地」

  入夜,街邊的招牌亮起。

  許多門頭滾動播放的LED屏幕上醒目地打出「UGG」「大鵝」等字樣,店裡貨架上,碼放著難以計數的UGG同款雪地靴,價格從數十到數百元不等。按照張霞的說法,「桑坡村如今早已是代購圈公開的雪地靴貨源地。」

  外來人群的湧入,讓桑坡村變成周邊一帶最為繁華的商圈。操著各地口音的行人穿梭往來,送貨小哥行色匆忙。

  燈火璀璨之下,並非沒有陰影。

  桑坡村雪地靴,以材質和做工接近品牌而著稱,這讓桑坡村大多數廠商將「UGG」這一Logo印在鞋上,貝殼財經記者在當地看到,不少商家店面裡的雪地靴上有UGG的Logo。

  「我們這邊沒有假UGG,都是真的。你可以直接告訴客戶就是桑坡UGG。」11月13日,當記者向一位檔口老闆諮詢貨源出處時,對方很肯定地表示,「官方用什麼料,我們就用什麼料。」一位檔口老闆介紹稱,此前所設計的一款名為「大喜慶」的雪地靴,還因為被主播和代購做火,被官網同步上新。

  在這些面積大多僅為20平方米的店鋪裡,記者發現其擺設的雪地靴無論款式、顏色還是品質都和澳洲UGG幾近相似。相對官網動輒近千元的價格,這裡銷售的雪地靴大多在幾十元到兩三百元不等。

  「只要是官網上有的,我們這兒都能找到,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更切合年輕人潮流的款式。即使沒有現貨,也能第一時間給你調貨。」一家檔口工作人員指著店裡擁擠的客人說,「這些都是老主顧了,每年都會來大量採購。」

  「嚴格意義上說,UGG是雪地靴的品類。很多雪地靴都打著這三個字。」一位身在澳洲的資深代購告訴記者,「只是UGG Australia 把UGG這個商標註冊了,所以讓外界以為UGG是雪地靴品牌。」

  該代購說,「有些檔口直接在朋友圈文案上不僅用著品牌的Logo,還寫著『官方正版1:1復刻』,這種情況可能存在涉假的嫌疑。」

  記者注意到,各家檔口除了雪地靴外,還掛著大鵝(CANADA GOOSE)、北面(The North Face)等品牌的羽絨服,以及印有Gucci、Fendi等logo的羊毛圍巾。當記者以「本地不產鵝絨,為何會有這麼多羽絨服」向一家檔口老闆諮詢時,老闆表示,這些羽絨服大多來自廣東和福建,是當地工廠看中桑坡村的人氣,特意過來開店銷售,甚至不少工廠還計劃在當地開廠,代購在選擇雪地靴進貨時,也就能一併將配套冬季商品買了。

  但檔口老闆同樣擔心,這些涉假的衣服是否會傷害到桑坡村的「雪地靴」品牌。當記者以貨商身份諮詢時,有檔口老闆私下建議,「可以進點沒有logo的擺在店裡,如果有人明確要帶有logo的再臨時進貨也不遲。」

  李長安則表示,平臺經濟、網絡經濟,確實是帶動鄉村經濟、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這種發展應當是規範地發展」,李長安稱,「當一個地方的經濟快速發展之後,如果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原產地保護方面出現紕漏,則有可能砸掉自己的招牌。」

  記者隨後以計劃給國外朋友寄衣服為由諮詢一位快遞員時,對方委婉地告訴記者很難寄出去,「除了疫情原因外,這裡的衣服都帶著大品牌的Logo,容易被海關查到。」

  04

  繁華背面轉型謎題待解

  桑坡村往何處去?

  「這裡是整個城市最熱鬧的地方。絕大多數來這座城市的外地人,目的地都是這裡。」11月12日,一位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不僅是鞋商,周邊的各種生意都被拉動了。」

  傍晚6點,桑坡村街道上燈火通明,一片喧囂。這是阿丹(化名)每天最忙碌的時刻。儘管曾經計劃如朋友般租下一家檔口銷售雪地靴,最終卻因為租金過高打消了這個念頭。但阿丹也找到了賺錢的方式,每天他都會推著擺滿肉串、小吃和飲料的三輪車出現在路口,熱情地招呼著每個路過的行人。

  蜂擁而來的代購讓村子裡僅有的幾家飯店人滿為患,代購們不斷穿梭於檔口,沒有太多時間享用晚餐,也給予了路邊攤盈利的機會。在桑坡村的幾條主要街道上,停滿了賣零食的路邊攤,不時被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埋怨太過佔道,「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就能賣一兩千塊錢」攤主們說。

  一位慕名而來的代購告訴貝殼財經,自己此前曾計劃在桑坡村找家小賓館住下,但發現每晚價格達到300到600元不等,這遠比很多二線城市的酒店價格還貴,而且進貨高峰期每天處於客滿的狀態,就連離桑坡村不遠的孟州市酒店價格也水漲船高,這讓他不得不匆匆結束了代購之旅。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不少桑坡村居民將以前的製鞋廠改造加工成為商城,人流量最多的一樓隔成80餘間門面房,按位置優劣以2萬到5萬元每間的價格出租出去。如今桑坡村新改建商城24家,發展門店2100餘間。自2020年10月份以來,已經先後有1萬餘名直播達人、帶貨主播、外地商家湧入桑坡,而每天前來購物、旅遊的人數則達到2萬餘人,預計今年交易額將突破20億元。

  桑坡的熱鬧從下午3點一直持續到凌晨兩三點。在送走大部分客戶後,檔口老闆開始清點當天要發出去的貨物。快遞員將載貨的電三輪停放在檔口外,熟練地接過包裹放在車上轉身前往下一家。「每天會跑上幾趟收貨,根本不可能一趟就全部拉完。」一位快遞員告訴記者,快遞公司最多的一天能達到上萬的發貨單。

  對這座村莊和它的村民而言,眼下正是他們記憶中有史以來最繁華的日子,人聲鼎沸、往來如織,這樣的景象已經持續兩三年。關於「明天」,多數作坊主和商販不曾想太遠。

  事實上,桑坡村也有著選擇堅持自有品牌經營的檔口。記者曾發現一家店鋪在包括雪地靴、床上用品等商品上掛著自有品牌進行銷售,但或許因為品牌知名度的欠缺,進店選貨、購買的人相對其他檔口較少。

  區域經濟打造自主品牌,確實存在多方面的難題。李長安告訴記者,「很多地方經濟,特別是農村經濟在發展中,對於品牌意識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還比較薄弱,所以需要自有品牌方在發展中高度重視品牌,在規範市場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前提下,提高發展質量,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

  凌晨3點,檔口門被陸陸續續拉下,LED燈也開始熄滅,桑坡村終於陷入寂靜的黑暗中。只有堆砌在檔口外的空紙箱、停靠在街道旁的拉貨三輪車,在證明著剛剛的繁華,以及迎接下一個夜晚的到來。

(文章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調查|代購、直播催火桑坡村 「雪地靴第一村」的AB面)

(責任編輯:DF526)

相關焦點

  • 「雪地靴第一村」:代購、主播「月賺五六萬」,繁華背面轉型成迷
    「全國最大的雪地靴產地,幾乎每天都有上百名代購出入其中。」11月11日,代購張霞(化名)向記者表示。大約在2018年前後,這個原本以羊皮加工為主的村莊因電商的帶動而聲名鵲起,成為遠近聞名的「雪地靴第一村」。靠著這雙「雪地靴」,周邊產業隨之升溫。
  • 起底UGG代購王國桑坡村:全國代購從這裡拿貨 打假過後生意依舊
    位於河南省焦作市的桑坡村,素有「皮毛第一村」之稱。
  • 揭秘代購王國桑坡村:憑代購爆紅網絡,電商年收16億元
    李戈來桑坡村已經5天,今年第一次來桑坡村。來之前,他心裡其實有些牴觸,他一向只做海外正品代購,「不想賣這些。」他說。桑坡村盛產的,是UGG同款雪地靴。在UGG專櫃,一款鞋子可以賣到1000元以上,在桑坡村,100元左右就能買到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店主和代購會告訴買家,這絕對是真皮,「在桑坡村,你想買假皮子都買不到」,每個人都這樣信誓旦旦的宣稱。
  • 電商年收16億的UGG第一村桑坡村到底缺什麼?
    天還沒太冷的時候,朋友圈就被桑坡村的代購發布的UGG廣告佔領了。UGG是近年來超級火爆的雪地靴品牌。但是對比專櫃動輒上千的價格,桑坡村的UGG價格實在低到令人髮指,一般一兩百就能擁有一雙與UGG同款的、款式精美,質量上乘的雪地靴,正中消費者下懷,這也吸引了眾多代購前往,桑坡村一時成為冬天的新晉網紅村。通過代購、電商等平臺,2019年桑坡村年售16億。
  • 揭秘「UGG」代購王國:135家工廠關閉之後 桑坡村憑藉代購爆紅網絡
    叄 || 從中國皮都成為代購之村後,不少之前去廣州打工的桑坡村村民都回村造鞋。引入代購後,「去年我們這一下子就火了!」肆 || 小林今年10月被京東從河南另一個城市派到桑坡村,他很樂意來,一個月可以賺一萬多元。在河南當地,這是一份高收入。
  • 揭秘「UGG」代購王國:135家工廠關閉之後,桑坡村憑藉代購爆紅網絡...
    代購李戈發出朋友圈,配圖是外套、短靴實拍特寫,他專門加上定位信息:河南孟州桑坡村。這樣的朋友圈,他一天能發出30條以上。桑坡村不僅在朋友圈知名,在抖音和小紅書等平臺上,桑坡村也成為新晉網紅村。抖音上的桑坡村話題有7000多萬閱讀,小紅書搜索UGG,排名第二的就是桑坡村UGG。
  • 揭秘「UGG」代購王國:135家工廠關閉之後 桑坡村憑藉代購爆紅網絡...
    代購李戈發出朋友圈,配圖是外套、短靴實拍特寫,他專門加上定位信息:河南孟州桑坡村。這樣的朋友圈,他一天能發出30條以上。  桑坡村不僅在朋友圈知名,在抖音和小紅書等平臺上,桑坡村也成為新晉網紅村。抖音上的桑坡村話題有7000多萬閱讀,小紅書搜索UGG,排名第二的就是桑坡村UGG。
  • 桑坡村的UGG
    各個微信代購群開始躁動,代購們整齊劃一的話術點亮了UGG女孩們的心:「UGG要嗎?河南桑坡UGG。足以亂真,質量一流。」關於UGG,一直有幾個誤解。第一大誤解是:所有的雪地靴都叫UGG。2010年UGG在中國火起來時,我們第一次被普及了雪地靴的概念,並將它稱作「油嘰嘰」。
  • 河南桑坡網紅村涉假:大量網紅湧入帶貨 不乏高仿潮品
    原標題:調查|代購、直播催火桑坡村 「雪地靴第一村」的AB面「今天算是人少的了。如果早半個月來的話,幾條通往村子的道路都擠滿了人,車都動不了。」計程車司機說。車窗外人潮湧動,數十輛掛著不同地方牌照的車將村子入口堵得水洩不通,來自江浙、東北等地的代購和主播湧入其中,舉著手機穿梭在各個店鋪檔口,不斷通過視頻向客戶推薦著最新的雪地靴、羽絨服。
  • 被疫情中斷的海外代購:直播賣庫存,有的開始炒股
    相比人肉代購,全球購海外買手的情況則好了不少,定居紐約的餘小喵,在當地疫情得到控制後,已經可以正常開始直播帶貨了;4月10日回到首爾的盛太也已經進入往常的東大門買手節奏;身在國內的義大利買手團長丹丹,也能遠程操控當地直播團隊開工。一切看起來都在恢復正常。
  • 被疫情中斷的海外代購:有的幫人直播賣庫存,有的開始炒股
    相比人肉代購,全球購海外買手的情況則好了不少,定居紐約的餘小喵,在當地疫情得到控制後,已經可以正常開始直播帶貨了;4月10日回到首爾的盛太也已經進入往常的東大門買手節奏;身在國內的義大利買手團長丹丹,也能遠程操控當地直播團隊開工。一切看起來都在恢復正常。
  • 江蘇-鎮江高橋:南方小鎮成「雪地靴之鄉」!
    為了拯救冰棍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入手一雙雪地靴。,「江蘇省皮革協會年會暨第四屆高橋雪地靴文化節」在「中國雪地靴之鄉」鎮江市區正式拉開帷幕。也許您會好奇少雪的南方小鎮為何成為了雪地靴之鄉呢?高橋鎮製作雪地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從雪地靴在歐美國家流行起,高橋人就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市場信息,由外貿貼牌加工開始,雪地靴生產在高橋迅速興起。
  • 哪種雪地靴好,質量好的雪地靴,三款雪地靴介紹
    這雙羊皮毛一體的雪地靴,保暖性很好,以前冬天都是要穿很厚的加絨款襪子,現在穿普通厚度襪子就好了。冬天在外面有很多結冰地面,容易打滑,這雙鞋子在走路時鞋底的抓地力就很強,防滑又耐磨。缺點:暫時沒有發現什麼缺點,總的來說物超所值,哈哈~羊皮毛一體雪地靴試用測評收到就迫不及待試穿,穿出去美一美啦,非常非常棒的鞋子,不輸大牌的鞋子,內裡羊毛暖和舒適,羊毛的皮質柔軟。鞋面防水。
  • 雪地靴怎樣才能穿出時尚美感?
    然而有一種鞋卻是奇葩的存在,樣子跟美絲毫不沾邊,頂多算是個呆萌可愛,但它就有讓人慾罷不能的魔力,自從它誕生以來就火遍大江南北,圈粉無數,它就是雪地靴。雪地靴最早起源於澳大利亞,最初叫做Ugly boots(醜靴子),澳洲人用兩塊羊皮包裹成鞋子穿在腳上禦寒,後來逐漸在澳洲流行開來,大家紛紛在腳上套上一雙澳洲雪地靴,再後來連眾多的好萊塢明星也穿起了雪地靴,雪地靴一下成為了風靡全球的時尚品。
  • 中國平安的AB面:蓄力2021
    A面的困難和挑戰,B面的新生和增長,均能給公司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出品|每日財報作者|郜融蓮英國經濟學家安東尼·道頓曾說過:「對經濟學和對任何一種事物一樣,都要冷靜地看到其兩面性。」2020年已進入最後倒計時,回望這一年,頗有一些魔幻色彩。
  • 姆明的日本代購 直播間等你!
    也因為新冠的影響 主營的民宿、旅館事業接近「破產💸」邊緣~再次調整好心態 已經是6、7月以後的事情了~「職業」代購?(從15年到現在 都沒敢給自己的代購事業冠名「職業」二字 因為深知自己真的真的太佛系..... 哈哈哈哈)好了、言歸正傳!9/16 (周三) 也就是明天!明天!明天!重要的事情說三次!
  • 微信群裡「報菜名」 村書記化身「代購小哥」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讓村民少出門、不出門,柏文臣建立了疫情防控微信群,自願地當起了跑腿代購,每天村民們通過微信或者電話點單,柏文臣逐一將村民們所需要的物品收集整理,之後上街集中採購,再開車分別送到村民家中,每到一戶,柏文臣不忘宣傳防疫知識,叮囑村民不要外出聚集,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