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不易 物質生活參考
物質生活參考
作者:王不易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時尚界有兩大醜鞋——「夏季醜鞋」Crocs,「冬季醜鞋」UGG。
這兩大醜鞋的命運驚人的相似:最初都是衝浪愛好者鍾意的小眾鞋;剛出道時被群嘲;走相似的明星營銷路線,躋身時尚界;前後腳在中國市場掀起狂熱風潮,並山寨爛大街;每年都想要創新,但最熱單品還是最初的那個醜鞋……
時尚界最大的願望,就是驅逐這兩大醜鞋,但似乎「黑紅」才是這個魔性世界運轉的本質。
Crocs堅持了近20年,UGG時間更長,40年屹立不倒。這個夏天,Crocs憑藉它的舒適性,因疫情在家辦公的原因銷量上漲。而隨著寒冬到來,又到了UGG們出街的時刻,「25%的女士鞋櫃中,都有一雙UGG」。各個微信代購群開始躁動,代購們整齊劃一的話術點亮了UGG女孩們的心:
「UGG要嗎?河南桑坡UGG。足以亂真,質量一流。」
關於UGG,一直有幾個誤解。
第一大誤解是:所有的雪地靴都叫UGG。2010年UGG在中國火起來時,我們第一次被普及了雪地靴的概念,並將它稱作「油嘰嘰」。當「油嘰嘰」的發音終於被糾正為「阿哥」時,我們終於明白,原來UGG的意思是Ugly Boots,中國市面上最流行的那個牌子叫UGG Australia,它只是雪地靴牌子的一種,在澳大利亞,UGG還有SUTTONSUGG、MOU、LUXURY、FDUGG、YELLOWEARTH等多個品牌。
第二大誤解是:最火的那款UGG是澳大利亞的牌子。其實UGG Australia是美國牌子,1979年,美國人布萊恩·史密斯在澳洲衝浪勝地珀斯發現,當地人衝完浪之後穿的一種靴子,舒適暖和,羊毛還能吸水,保持腳的乾燥,史密斯就將這個靴子帶回了美國,並註冊了商標,1995年賣給了戶外運動服飾集團Deckers。Deckers就這樣佔有了澳大利亞的一大特產。
澳大利亞人應該很懊惱,後來澳大利亞本土製造商和美國UGG公司常年打官司爭奪UGG商標權。澳大利亞一家UGG製造工廠的老闆說:「自2009年以來,我們沒有出口一雙羊毛靴。」因為Deckers阻止澳大利亞UGG的全球銷售。有意思的來了:全世界都希望買到一雙澳大利亞本土製造的UGG,全世界都以為自己買的是澳大利亞的UGG,其實都買了個錯覺。
第三大誤解是:最正宗的UGG產自澳大利亞。中國掀起「UGG熱」時,一位在澳大利亞生活的中國人這樣評價這種現象:「那些在中國市場大熱的UGG雪地靴,大部分本就產自中國,這似乎是中國人自己在玩一種叫做』時尚』的遊戲。」
這個秘密直到2017年才被大眾知曉。因為那一年,UGG在中國最大的代工廠走到了臺前。隆豐皮草廠,位於河南焦作市孟州桑坡村,UGG80%的產品都產自隆豐。此前,UGG在中國的代工廠在鎮江和廣東,後來加工產業向內地轉移,河南接過了代加工的接力棒。
隆豐每年從澳大利亞採購羔羊皮,採購量佔澳大利亞供應量的65%以上,羊皮日加工能力達6萬張,加工後的成品再銷往海外。你若是買到made in Australia 的UGG,搞不好才是假的。所以去澳大利亞旅遊的人,跨越山海人肉背回來的UGG,其實是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
隆豐火了之後,代購圈一夜之間開始跟進,「去河南」一時間比「去日韓」更火爆。尤其碰上今年疫情,出國受阻,國內代購顯然更具性價比,人人都想在雪地靴的季節性消費中分得一杯羹。
不少代購都自稱拿到了隆豐尾單貨,以原價一半不到的價格出售。而事實上,隆豐只有生產加工權,沒有銷售權,不對任何外來的品牌或下遊客戶供貨,即便是殘次品,也不可能流出。隆豐的生產線也很少對外公開。隆豐為UGG專供的皮料,也不會對周邊供貨。隆豐才沒有傻到拿自己和UGG的合約開玩笑。所以代購圈內自稱是隆豐尾單UGG的,都是假的。
但隆豐火了之後,帶火了桑坡。拿不到隆豐貨的代購們,退而求其次開始主打桑坡UGG。
在因成為UGG代工廠而出名之前,隆豐所在的孟州市桑坡村便素有「皮毛第一村」之稱,上世紀九十年代,皮貨和地毯就很出名。隆豐除了是UGG的代工廠,還和LV等國際大牌有著合作關係,被稱作「奢侈品背後的巨頭」。2010年,桑坡年加工羊皮就能達1500萬張,是亞洲最大的羊剪絨加工集散地。
視頻博主許亞軍在他的節目《偉大的製造》中,造訪了桑坡村的皮草廠,每家必備單品就是雪地靴。
因UGG而大火之後,代購、網紅、主播集體趕赴桑坡,流量衝向這個人口數不足一萬的小村子。桑坡有一個商業街,2018年時,這條街上的實體鞋店才10多家,到今年11月,實體門店多達1300家。
雪地靴銷售旺季為10月到來年2月。從10月開始,人們從全國各地飛來,從鄭州坐車到孟州,再到桑坡,有的一住就是一個星期,有的甚至租房常住。今年10月以來,已經先後有1萬多名直播達人、帶貨主播、外地商家湧入桑坡,每天前來購物、旅遊的人數則達到2萬多人,桑坡村委會預計今年交易額將突破20億元。[1]
人流也帶動了當地的快遞業、餐飲業和酒店業。
在雪地靴銷售旺季,桑坡街上一家奶茶店一天能賣出三五千杯奶茶,每天的毛利潤就有1萬多元。酒店、招待所房價漲到甚至超過了孟州市的星級酒店。不少快遞公司通宵營業,順豐快遞小哥旺季每天收入最高能達1800元。[1]
桑坡本地人也開網店,2016年時,村裡就有1000多家網店,旺季平均每天發貨量超6萬件,單月銷售額達3、4億元。
「UGG熱」攪動著桑坡。桑坡產的雪地靴通過各種渠道賣向全國各地。不管是UGG,還是非UGG,冬天走在路上,你看到的雪地靴,幾乎都產自這個小村子。
桑坡貨曾經最大的詬病是假冒,頂著UGG的品牌,冒充UGG。但近些年來,桑坡的企業開始探索自己的雪地靴品牌,隆豐就推出了三個雪地靴品牌。
但桑坡本地的雪地靴品牌,明顯名氣還是不夠大。《偉大的製造》中,博主採訪的老闆也承認,工序都是差不多的,咱們弱就弱在做品牌上。
今年的雙十一,UGG的銷量似乎還是耐打,在鞋類排行榜前十之中。但UGG和Crocs一樣,是以舒適而出名的,靠的是強度營銷出圈,UGG的創始人寫了一本《逆勢銷售》,充分說明了這類鞋品的溢價對營銷的依賴性。如今,UGG和Crocs都面臨著產品單一化的問題,每一年都在不斷地折騰聯名、配飾等,只為了創新。但看上去,創新成果並不可觀。
25%的女士鞋櫃中都有一雙UGG,但大多數擁有了UGG的女士不會再買第二雙。
桑坡的火熱與UGG的流行程度掛鈎。如今代購們已經改變了話術,直接將桑坡作為賣點——一半的價錢,你能買到和UGG差不多品質的雪地靴。但如果UGG的潮流過去,醜鞋只是醜鞋,桑坡的下一個單品又是什麼呢?
參考資料:
[1].《「買買買」催火「中國皮毛之都」,桑坡村隱憂如何消解》,第一財經。
*頭圖來自UGG官網
原標題:《UGG made in 河南》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