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500小時,重達60公斤,純玻璃材質打造,包含30000個部件,並且有24克黃金裝飾……
看到這樣的描述,你一定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貴重的藝術品。然而,這件藝術品的原貌永遠地定格在了照片上。
2020年5月30日下午,兩名熊孩子在博物館內嬉戲打鬧,期間無意撞到了這件展品的展示櫃,導致這件玻璃城堡的塔尖坍塌並且破碎,其餘部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位與破損,可以說這樣一個完美的藝術品幾乎難以還原。
看到這樣的消息我非常心痛,因為我非常能夠感受到,這件藝術品的作者在製作它時所花費的心血,500個小時相當於21天,除去每天休息的時間,那麼也要花費近兩個月的時間來打造這件藝術品吧。然而卻在兩位熊孩子的無心之失下,將藝術變成了殘渣。
孩子還小,他們也是無意之失?
的確孩子的年紀很小,他們或許沒有想到後果的嚴重性。當然他們的父母也必然會為他們的行為來買單,然而有些東西我們清楚地知道,金錢是彌補不了的。與其在事故發生之後誠懇地接受批評,誠懇地給予補償,為何在事情發生前不提高警惕?
博物館是大家欣賞藝術的場地,很多東西都異常寶貴,並且陳列在玻璃櫃中。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孩子的父母卻容忍孩子在此嬉戲打鬧,實在是難以平息眾怒。儘管你們的認錯態度再誠懇,卻永遠彌補不了這份遺憾。上海玻璃博物館7月10號的時候,在微博上公開聲明了這件事情,並且已表明當事人態度誠懇地接受批評,並且積極配合後續的一些補救措施。然而在評論區我們看到的是遺憾和心痛。
無獨有偶,熊孩子毀壞藝術品的事件不止一次了。
然而讓人極其憤怒的是,2016年的10月,上海玻璃博物館已經發生過一起惡劣的損壞展品事件。其中有一個名為《天使在等待》的展品備受遊客的關注,它是用羽毛製作成天使翅膀的外形。採用極簡主義的風格,極易引起人的無限遐想。然而由於熊孩子的頑皮和母親的縱容,導致這件藏品被嚴重損壞,以至於左翅膀被折壞一大半,導致整個作品殘缺。
博物館非常憤怒,隨即在微博上發出了一份兒聲明,要求遊客在今後欣賞展品時,一定要規範自己的行為。然而這份憤怒中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畢竟悲劇已經發生了,又有什麼方法能挽回呢?
在這份作品被損壞之後,博物館將其更名為《折》,並且把它放在了主館的核心位置,就是用來警示遊客,一定要正確的參觀。
此外,在去年武漢的某高校又發生過一起非常令人憤怒的熊孩子拆毀大學地標的事件。事情的起因是湖北工程學院為畢業生製作了一些新地標燈具。燈具花費了8個小時才得以建好,然而到晚上當用的時候,卻被當地居民帶著小孩子來隨意的破壞。熊孩子拿著燈具在校園內肆意奔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然而家長卻滿懷愛意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在盡情嬉戲,完全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直到後來相關負責人到達場地,聲嘶力竭地向家長譴責時,家長的反應讓人大跌眼鏡,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振振有詞地說"你們應該圈起來,孩子們不懂事"等。看到這一切,我非常痛心,參與製作的兩名大學生失聲痛哭卻無可奈何。
我們看到這樣的事情常常義憤填膺,甚至想要好好的修理這些熊孩子一番,然而我們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些飛彈行為的背後其實是家長的縱容和冷漠。我們可以不喜歡別人的勞動成果,但我們一定沒有權利去破壞。這篇文章想要呼籲大家,尤其是有孩子的父母,在帶著自己孩子去參觀遊覽時,一定要約束孩子的行為。我們只有共同規範自己的行為,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觀賞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