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因子T-bet區分具有明顯組織分布和抗體特異性的記憶B細胞亞群

2021-01-10 科學網

轉錄因子T-bet區分具有明顯組織分布和抗體特異性的記憶B細胞亞群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6 14:08:53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Michael P. Cancro小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發現轉錄因子T-bet區分具有明顯組織分布和抗體特異性的記憶B細胞亞群。相關論文於2020年4月29日在線發表在《免疫》雜誌上。

研究人員在流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背景下檢查了T-bet+和T-bet-記憶B細胞(MBC)的解剖分布、克隆關係和功能特性。在小鼠中,T-bet-和T-bet+血凝素(HA)特異性B細胞均在生發中心出現,從而獲得記憶B細胞標記,並無限期持續。譜系追蹤和IgH譜表分析顯示,T-bet-和T-bet+MBC之間的相互轉化最小,分析顯示出不同的組織駐留和再循環特性。T-bet+MBC可以細分為循環T-betloMBC和脾臟T-bethiMBC。人類的MBC具有類似的功能。條件性基因刪除研究表明,幾乎所有HA特異性IgG2c抗體和持久的流感中和滴度都需要B細胞中的T-bet表達。因此,T-bet表達可區分具有明顯不同的歸巢、駐留和功能特性的MBC亞群,並介導體液免疫記憶的不同方面。

 

據了解,表達轉錄因子T-bet的B細胞亞群與體液免疫反應和自身免疫相關。

 

附:英文原文

Title: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T-bet Resolves Memory B Cell Subsets with Distinct Tissue Distributions and Antibody Specificities in Mice and Humans

Author: John L. Johnson, Rebecca L. Rosenthal, James J. Knox, Arpita Myles, Martin S. Naradikian, Joanna Madej, Mariya Kostiv, Aaron M. Rosenfeld, Wenzhao Meng, Shannon R. Christensen, Scott E. Hensley, Jonathan Yewdell, David H. Canaday, Jinfang Zhu, Adrian B. McDermott, Yoav Dori, Max Itkin, E. John Wherry, Norbert Pardi, Drew Weissman, Ali Naji, Eline T. Luning Prak, Michael R. Betts, Michael P. Cancro

Issue&Volume: 2020-04-29

Abstract: B cell subsets expressing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T-bet are associated with humoralimmune responses and autoimmunity. Here, we examined the anatomic distribution, clonalrelationships,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bet+ and T-bet memory B cells (MBC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fluenza-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Inmice, both T-bet and T-bet+ hemagglutinin (HA)-specific B cells arose in germinal centers, acquired memory Bcell markers, and persisted indefinitely. Lineage tracing and IgH repertoire analysesrevealed minimal interconversion between T-bet and T-bet+ MBCs, and parabionts showed differential tissue residency and recirculation properties.T-bet+ MBCs could be subdivided into recirculating T-betlo MBCs and spleen-resident T-bethi MBCs. Human MBCs displayed similar features. Conditional gene deletion studies revealedthat T-bet expression in B cells was required for nearly all HA stalk-specific IgG2cantibodies and for durable neutralizing titers to influenza. Thus, T-bet expressiondistinguishes MBC subsets that have profoundly different homing, residency, and functionalproperties, and mediate distinct aspects of humoral immune memory.

DOI: 10.1016/j.immuni.2020.03.020

Source: https://www.cell.com/immunity/fulltext/S1074-7613(20)30133-3

相關焦點

  • T細胞記憶帶你認識新冠肺炎
    通過細胞表面受體CD4和CD8的表達可區分常規T細胞,它們使用克隆可變的T細胞受體(TCR)識別病原體蛋白質中與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MHC)相關的的抗原分子(表現為肽片段的形式,在人類中名為HLA)。這導致T細胞分化為一系列組織生物侵入細胞的特異性效應細胞(表1)。不同類型的病原體需要不同的免疫效應細胞類型加以控制。
  • 金斯瑞解讀|細胞因子風暴最新綜述解讀
    自分泌方式作用於分泌細胞自身(白細胞介素-2,IL-2),旁分泌方式對鄰近細胞發揮功能(白細胞介素-12,IL-12),內分泌方式指的是少數細胞因子通過循環系統對遠距離的靶細胞發揮作用(腫瘤壞死因子,TNF)。細胞因子具有多效性、重疊性、協同性和拮抗性等多種功能特點。
  • MYC-MYB轉錄因子調控擬南芥維管束鞘特異性基因表達
    多細胞真核生物的基本特徵是不同組織的功能特異性,其中一個突出例子是C4光合作用。在該過程中,碳最初被固定在葉肉細胞,然後釋放到維管束鞘細胞再固定,這種組織區分特徵是C4植物光合效率顯著提高的原因,因此對葉肉細胞或維管束鞘細胞特異表達的機制研究至關重要【1】。C4植物是從C3植物進化而來, C3模式植物擬南芥是揭示這種細胞功能特異性機制的優異材料。
  • 吳鵬團隊揭示檢測腫瘤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方法
    吳鵬副教授:如何精確和經濟有效的分離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腫瘤浸潤T細胞(TSA-reactive T cells)是使用過繼性細胞轉移治療癌症的主要挑戰。基於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T細胞與樹突狀細胞的抗原特異性相互作用,我們開發了一種化學生物學方法,稱為FucoID,用於快速探測和分離這些T細胞亞群。
  • 董晨院士團隊Immunity:細胞因子啟動Th17細胞分化的新機制
    ▲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論文過去研究表明,啟動Th17細胞分化,需要至少兩個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轉化生長因子- 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它們的共同作用能誘導Th17首要轉錄因子RORγt的穩定高表達,從而打開Th17細胞分化的大門,但其中的分子機理尚缺乏了解
  • 銀屑病中主要免疫細胞和相關細胞因子的研究進展
    Th17 細胞在 IL1β、IL-6 和 TGF-β 的協同作用下以及在主轉錄因子 RORγt 的調控下參與幼稚前體分化。它們的增殖 和存活依賴於骨髓細胞產生的 IL-23。Th17 細胞活 化能分泌特異性細胞因子 IL-17A、IL-17F、IL-22 等, 誘導角質形成細胞增殖,形成銀屑病的標誌性臨床 和病理學特徵。
  •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16:53:02 日本九州大學Katsuhiko Hayashi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利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 轉錄因子旁系同源物選擇性調控免疫發育
    轉錄因子旁系同源物選擇性調控免疫發育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7 13:23:02 英國MRC倫敦醫學科學研究所Matthias Merkenschlager研究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轉錄因子旁系同源物在免疫系統發育中選擇性調控基因表達
  • Science advances|3D列印具有雙因子釋放和梯度結構的軟骨組織
    其中,誘導軟骨形成的刺激包括具有多種生長因子釋放的生物化學刺激(BCS),和梯度化孔徑結構分布的生物力學刺激(BMS),以及同時具有因子釋放和梯度結構的雙重刺激組(DS)。基於此:在體外培養中,先用TGFβ3因子刺激2周,再繼續用TGFβ3因子刺激4周,此時BMSCs誘導分化的軟骨細胞能夠分泌聚集蛋白聚糖和II型膠原蛋白,同時軟骨組織的形態接近於成纖維細胞特點,即具有透明質軟骨細胞的特點;而先用TGFβ3因子刺激2周,再用BMP4因子刺激4周,BMSCs誘導分化的軟骨細胞能夠分泌出比對照組明顯更高的
  • Sci Immunol:COVID19患者體內產生病毒特異性T細胞
    總之,這些新數據解決了人們對SARS-CoV-2特異性T細胞應答是否隨疾病的嚴重程度而隨時間變化的問題,人們對此知之甚少,並有助於回答症狀更嚴重的患者是否可以產生保護性病毒特異性T細胞完全沒有(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該研究還提供了有關引起過度免疫反應的細胞的新線索,包括威脅生命的「細胞因子風暴」,也可能有助於疫苗設計。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近年研究發現,轉錄因子、轉錄中介體Mediator和RNA聚合酶等轉錄組份通過液-液相分離形成轉錄凝聚體(transcriptional condensates),激活下遊基因轉錄【1-3】。但是當沒有受到轉錄信號刺激時,這些液-液相分離的轉錄因子與其他轉錄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如何被調控的尚未被闡明。
  • 耐受性樹突狀細胞:治療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手段
    各種類型的tolDC可產生IL-10,並可在體外誘導效應和記憶CD4+T細胞無能,以及促進分泌IL-10、IFN-γ和TGF-β的Treg和Breg的分化。 樹突狀細胞耐受生成的途徑 免疫細胞分化包括樹突狀細胞的免疫原性或耐受性,需要精確的轉錄調控,這主要依賴於轉錄因子(TFs)和表觀遺傳機制。在小鼠細胞和體外人類分化模型中已經鑑定出不同的TFs,例如,在小鼠中,TF PU.1被認為是cDC發育的主要調節因子。
  • 新研究揭示一類Tfh細胞通過分泌SOSTDC1-WNT拮抗劑
    與傳統Tfh細胞功能不同,新型SOSTDC1+ Tfh細胞丟失輔助B細胞產生抗體的功能,其通過分泌SOSTDC1促進Tfr細胞分化,負反饋調節生發中心反應,為疫苗的研發、抗體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機制提供新的理論。
  • 【科技前沿】Protein & Cell綜述:前列腺癌中先鋒轉錄因子FOXA1的...
    諸如TCGA等大型腫瘤隊列分析顯示,與正常組織和其他前列腺腫瘤亞型相比,具有FOXA1突變的腫瘤具有更高的AR轉錄特徵,小鼠前列腺類器官研究進一步支持了TCGA中的發現。相反,也有研究報告指出FOXA1突變體導致AR信號轉導下調,表明存在抑制功能。
  • 科學家揭示人組織遷移CD8+ T細胞的特徵
    科學家揭示人組織遷移CD8+ T細胞的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14:43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Michael R.
  • 你了解體內的5大免疫細胞嗎?各司其職,為健康保駕護航
    每一個角落都充斥著細菌和病毒,不過人們仍然完好且健康的活著,這主要得益於身體上的免疫細胞,無時無刻抵抗細菌和病毒入侵,清除體內的危險因子。不同類型的免疫細胞在身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1、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是單核細胞分化生成的,雖然巨噬細胞數量少,不過其抵禦能力強。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18期)
    他們表明,使用該方法培養的CAR-T細胞在暴露於其靶標後會被顯著激活。這些細胞還顯示出更年輕的跡象,並具有記憶T細胞共有的分子特徵,當受到靶標刺激時,它們會迅速生長。科學家們之前發現IL-7處理可誘導產生多種細胞因子的多功能性CD4+ T細胞激活。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奧古斯塔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腫瘤特異性CD4 + T細胞中的轉錄因子STAT5持續激活驅動了多功能性T細胞的產生。
  • 《自然》新研究:對抗癌症不僅需要T細胞,B細胞也可能很有用
    Cabrita等人、Petitprez等人以及Helmink等人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三項研究現在證明,在被稱為三級淋巴結構(TLS)的人類腫瘤中,B細胞的存在與免疫治療的良好反應有關。這些補充研究提供了預測預後的新方法,為免疫治療增添了新的內容。腫瘤中B細胞的存在被認為是患者生存時間增加的一個預測因素,但也有報導稱B細胞具有抗腫瘤和促腫瘤作用。
  • T細胞免疫受損與危重症COVID-19無關
    實際上,已有研究證明了從COVID-19中恢復的患者體內具有可中和病毒的抗S蛋白免疫球蛋白(Ig)滴度12。鑑於在產生高親和力IgG抗體時需要T細胞輔助,這一發現表明在這些患者中形成了S蛋白反應性T細胞免疫13, 14。最近的研究發現,中、重症和危重症COVID-19患者也具有SARS-CoV-2 S蛋白反應性T細胞免疫應答8,15。
  • WAPL通過維持黏連蛋白周轉調控細胞類型特異性遠端基因
    WAPL通過維持黏連蛋白周轉調控細胞類型特異性遠端基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5 16:16:28 荷蘭癌症研究所Elzo de Wit研究團隊發現,WAPL通過維持黏連蛋白的加載周期實現對細胞類型特異性遠端基因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