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正式進入了冬季。許多市民都會在室內開空調、暖氣取暖。記者連日來走訪家電市場發現,進入12月份由於溫度下降,帶旺南方空調銷售。數據顯示,12月蘇寧廣州空調銷售同比增加38%。市面上,格力、美的、海爾等品牌的空調機型,主流熱銷的一匹變頻價位段在2500元~3500元。如果帶上「無風感」、「防直吹」、「自清潔」、「空氣淨化殺菌」等五花八門概念的新品,價格往往要高達4000~5000元以上。
市民李女士表示,五年前追時髦買的一款美的「無風感」空調最近打算使用時,無法制暖,被迫要換新的。「當時這個概念的空調剛出,價格很貴,要4000多元。幾年就壞了」。據報導,今年7月,一位貴陽消費者公開實名舉報美的「無風感」空調涉嫌虛假宣傳,經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調解下,美的方面向消費者全額退還空調購買費和安裝費。
概念五花八門 相同匹數價格差距千元
「同樣是大一匹變頻空調,為什麼價格足足相差了2700元?」,日前,記者在廣州某家電賣場看到兩款美的旗下的大一品變頻空調時,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據銷售人員介紹,這款價格高達5299元的美的「領鮮者」,除了擁有新風系統外,還具有無風感、自清潔等當下最熱門流行的功能,而價格僅為2599元的美的「冷靜星II」,就是功能最普遍簡單的變頻空調。而同樣有無風感功能的相同匹數機型,舊款與新款價格相差接近1500元。
記者走訪發現,近年來,眾多空調廠商喜歡主打的概念包括了自清潔、無風感、防直吹、智能感應等。今年受疫情影響,廠商們都趁機推出了所謂主打「健康殺菌」等概念的新品,大部分是新風系統、空氣過濾淨化等。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變頻空調,都是可製冷與制暖」,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消費者在選購時,要制暖效果好最根本要看匹數與能效比。在同等面積下,匹數大的制暖效果更明顯。
據了解,目前空調主流的制暖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壓縮機制暖,一種是壓縮機+電輔熱制暖。目前國內主流品牌,例如格力、美的、海爾、松下等都是使用後者方式制暖。走貴价高端路線的,三菱、大金等的則通過壓縮機制暖。空調業人士解釋,這跟壓縮機功率有關,中低端空調的壓縮機能效比較差,電輔熱相當於加了一個電加熱裝置。如果功能開啟是否更耗電?上述人士表示是肯定的。
對此,有品牌銷售人員說,「在南方地區通常不需要開啟電輔熱功能,一般只有氣溫在零下的地方才需要使用」。
資料顯示,空調的電輔熱技術是PTC電輔熱技術。PTC是一種半導體發熱陶瓷,當外界溫度降低,PTC的電阻值隨之減小,發熱量反而會相應增加。依據此原理,採用了PTC電輔熱技術的空調,能夠自動根據房間溫度的變化以及室內機風量的大小而改變發熱量,從而地調節室內溫度,達到迅速、強勁制熱的目的。
數據顯示,12月份,蘇寧廣州地區空調銷售同比增加38%。銷量前五位分別是美的、格力、惠而浦、海信、三菱電機。
「無風感」、「防直吹」……消費者「蒙圈」
作為普通消費者,走進賣場選購空調時,很容易被各種概念弄到頭昏眼花。上述市民李小姐告訴記者,當初就是因為相信了廠商的宣傳,花4000多元買了這款「無風感」功能的空調。「這兩天降溫就打算開空調,一打開才發現不制暖了。冷得只能和家人蓋兩床被子睡覺」。
記者觀察發現,除了美的「無風感」外,其他廠商則主推「防直吹」。一些品牌有「防直吹」功能與沒有該功能的同匹數產品,價格相差至少數百元。
經過一輪諮詢後了解,這兩個擁有不同名字的功能,它們主要達到的目的是要解決傳統空調直接出風,尤其是老人家、孩子們容易吹出「空調病」。
據悉,2015年美的推出「舒適星」系列新品,是業內首款的「無風感」空調。經過多代的更新,不少消費者對這個概念仍有疑問,甚至有用戶提出質疑。從網上搜索結果看到,對於「無風感」,有消費者提問是否真的「無風」;有消費者直接表示,使用該功能製冷效果不好,上下掃風幅度太小;有消費者吐槽,開了等於沒開空調;有部分消費者則反饋,找專業師傅上門清理,師傅只能清理濾網,掛機內部清洗不了。
據了解,「無風感」空調要在特定的溫度、溼度等條件下才能達到。品牌銷售人士表示,「無風感」打開空調不是馬上就開啟,而是根據設定溫度。例如設置在26攝氏度,等室內溫度到達26攝氏才會啟動功能。
業內提出疑問,空調的製冷量和送風量關係很大。送風量越大製冷量越大。「無風感」只能說當空調設定溫度與環境溼度差異很少時,採用弱送風模式,送風量減少。這樣比較省電,但製冷也會減少。
對於這些概念,即使對家電行業有深入研究的用戶亦難以區分,「既然都是避免冷風直吹患空調病,有的機型3000多元,有的貴到5000元,究竟怎樣選?」資深家電人士說道。
空調巨頭陷入對「風」的爭議 消費者指廠家銷售中涉嫌虛假宣傳
空調市場近幾年競爭進入白熱化,巨頭們的專利戰、價格戰頻發,甚至不時對簿公堂。
2018年,美的與格力兩位家電巨頭,就因為一句「有涼感無風感」的廣告語,鬧上了法庭。當時,格力空調在自家一款空調使用過「有涼感無風感」的廣告語,此條廣告語被美的集團指控侵權。最終,據法院判令,格力公司立即停止使用 「有涼感無風感」廣告語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美的公司50萬元;駁回美的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對於「風」的爭議,兩家巨頭至今未消停。據悉,今年格力電器啟用全新廣告語「空調必有風,無風非空調」。業內表示,明顯是針對美的的「無風感,有涼感」空調而言。
今年9月,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一檔訪談節目指出,無風感空調是格力已經研發近10年的專利,而競爭對手的無風感空調之後被大量投訴,背後原來另有原因。並稱,「美的無風感是偽技術」。
媒體報導稱,今年7月,一位貴陽消費者購買了一臺美的「無風感」空調,購買前曾多次向銷售人員強調要購買無風的空調,銷售人員也再三確認空調無風,結果安裝使用後發現該空調有明顯的風感。在網上實名公開舉報,稱美的在宣傳銷售過程中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廣告法》的規定,涉嫌虛假宣傳,並提出「退一賠三」的賠償請求。隨後,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介入協調,美的方面自行拆除收回售出的空調,並按照空調原價賠償了消費者4699元的購機費和340元的安裝輔材費。
美的空調市場部相關工作人員回應媒體稱,無風感的原理,源自層遞式氣流柔化科技。「無風感」空調,不等於「無風」空調。根據《具有無風感模式的分體式房間空氣調節器》標準規定,無風感空調器的空氣流動速度平均值不應大於0.3米/秒。上市5年來,美的「無風感」系列空調市場累計銷量突破500萬套。
格力電器2020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前三季報,公司實現營收1258.89億元,同比下降18.8%;淨利136.99億元,同比下降38.06%。第三季度淨利為73.37億元,同比下降12.32%。
美的集團的2020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前三季報,公司實現營收2167.6億元,同比下降1.88%;淨利220.18億元,同比增長3.29%。第三季度淨利為80.9億元,同比增長32%。
截止至12月21日A股收盤,美的集團股價為88.81元,市值為6239.7億元。格力電器股價為60.70元,市值為3652億元。
近日,太原市消費者協會就溫馨提醒消費者,消費者在選購空調時,要綜合考慮產品的性能價格比,不應盲目跟風追求時尚,花錢買回一堆「花哨」的功能。要注意查看製冷量、能效比、噪聲三大性能指標。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文靜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文靜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龍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