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

2021-01-14 人民網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進行,科學謀劃、精心組織,遠近結合、整體推進,確保本次全會所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到位。」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根本保證。

  一、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各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到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其中首要的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

  (一)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黨的領導地位的政治界定。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人民才從根本上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中國發展才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才迎來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要始終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動搖,確保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二)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的根本制度,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的領導,關鍵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黨中央制定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依據和基礎。我們要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三)加強黨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領導,最根本的是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我們黨已經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在近14億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要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否則,大家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黨就會變成一盤散沙,什麼事情都幹不成。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從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戰略高度出發,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不折不扣、堅定有力地完成好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各項目標任務。

  二、著力提高制度執行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要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切實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還要在不斷提高制度執行力上狠下功夫。

  (一)切實強化制度意識,深刻認識提高制度執行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制度建設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在制度執行力方面也有顯著提高。但要看到,目前在實踐過程中,一些領域還或多或少存在著制度執行力不足的問題,這已經成為影響治理效能的「短板」。制度一經制定,就要嚴格執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抓落實,只是寫在紙上、貼在牆上、鎖在抽屜裡,就會形同虛設,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領導幹部要切實增強按制度辦事、依法辦事意識,自覺維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堅決防止制度成為「稻草人」「橡皮筋」。要善於運用制度治理國家,更好地把國家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二)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領導幹部要增強制度意識,善於在制度的軌道上推進各項事業。廣大黨員、幹部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引領全社會增強制度意識,自覺維護制度權威。」提高制度執行力,離不開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領導幹部的率先垂範。領導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給廣大黨員幹部樹立標杆、作出示範、當好表率。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防止「破窗效應」。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要求黨員幹部做到的,領導幹部必須首先做到;要求下級做到的,上級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要增強鬥爭精神,堅持原則、敢抓敢管,堅決同一切違反制度的現象作鬥爭,帶動全黨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

  (三)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堅決杜絕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的現象。嚴格監督是保證制度不折不扣貫徹執行的關鍵。要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明確各項制度執行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領導責任,形成制度執行強大推動力。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把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現象,對把制度當擺設、破壞制度、違法違規違紀的,都要嚴肅查處,確保各項制度落地生根。

  三、加強制度自信宣傳教育,引導全黨全社會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自覺地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不懈探索和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必須堅定製度自信。從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優勢不斷彰顯、不斷增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14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我們要加強制度自信宣傳教育,講好中國制度故事,引導人們充分認識我們已經走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成功之路,只要我們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進,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就一定能夠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經過長期實踐檢驗,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縱觀社會主義從誕生到現在的歷史過程,怎樣治理社會主義社會這樣的全新社會,在以往的世界社會主義實踐中沒有解決得很好。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深入思考和探索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怎樣治理中國的問題,雖然也發生了嚴重曲折,但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問題,實現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近百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在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因此必須倍加珍惜。

  (三)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必須堅持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這裡面最核心的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偏離了這一條,那就南轅北轍了。」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要在堅持好、鞏固好已經建立起來並經過實踐檢驗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不斷推進位度創新,抓緊制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既把握長期形成的歷史傳承,又把握黨和人民在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走過的道路、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不能照抄照搬他國制度模式,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幹部和人才支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黨的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加強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

  (一)突出提高治理能力,加強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新時代的幹部隊伍必須是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要政治過硬、改革意識強、能力水平高、敢闖敢幹。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廣大幹部堅定理想信念,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要注重培育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幹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要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幹部放到重大鬥爭一線去真槍真刀磨礪,強弱項、補短板,學真本領,練真功夫。要通過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推動廣大幹部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提高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各項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貫徹落實新時期好幹部標準。要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突出政治標準,提拔重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強化黨組織領導和把關作用,著力培養選拔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幹部。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改進幹部推薦考察方式,把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作為幹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建立崇尚實幹、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在選人用人上體現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導向,把敢不敢扛事、願不願做事、能不能幹事作為識別幹部、評判優劣、獎懲升降的重要標準,把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的幹部及時大膽用起來。

  (三)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創新,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全球範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世界各國都在搶抓機遇,優秀人才的國際爭奪日趨白熱化。要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建設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才的報國情懷、奮鬥精神、創造活力激發出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改進人才評價機制,創新人才流動機制,健全人才激勵機制,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支持各類人才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做好各類人才教育培訓、國情研修等工作,增強他們的政治認同感和向心力,實現增人數和得人心有機統一。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執行《決定》提出的各項要求,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5日 04 版)

相關焦點

  • 王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7)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8)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堅持並不斷完善政治制度和相關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西安翻譯學院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推動《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相關理論研究,營造學術創新氛圍,拓展學術視野,促進思政課教師的相互學習與交流,提高思想政治理論建設水平,12月11日下午,由西譯社科聯主辦、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根本政治制度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並對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提出總體要求、指明前進方向。
  •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本質特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就是發展人民民主新中國成立70多年、改革開放40多年,我國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制度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的顯著優勢不斷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及其相關制度越來越成熟、完備和定型。
  • 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
    這些年,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得到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國特色民主政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 (受權發布)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
    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協助黨委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
    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深入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和政治宣言書。
  •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
    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深入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和政治宣言書。
  • 楊傳堂:學深悟透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
    楊傳堂指出,去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重點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並作出《決定》,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政治上、全局上、戰略上作出的重大決策,將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產生深遠影響。
  •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憲法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根本保障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顯著優勢,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今天(16日)推出《憲法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根本保障》,解讀專家:中國憲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韓大元。 開篇立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明確要求「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要充分發揮憲法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
  • 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制度邏輯
    內容提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自主探索和內生演化,也是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前進以及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戰略性舉措。
  • ...黨課(213)|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顯著優勢的原因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能夠成就「中國之治」,主要在於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既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人民共同意志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這一理論體系,紮根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之中,符合中國人民根本利益,順應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潮流,具有鮮明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在當代中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堅定製度自信,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位度。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_時政...
    這一理論體系,紮根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之中,符合中國人民根本利益,順應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潮流,具有鮮明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在當代中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堅定製度自信,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位度。
  • ...化的重要論述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設者實施者捍衛者
    法治日報新媒體北京8月25日訊 記者張晨8月25日,司法部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2020年第八次集體學習(擴大)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論述,研討貫徹落實舉措。部黨組書記袁曙宏主持會議並講話,部長、黨組副書記唐一軍出席會議並講話。
  • 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環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這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大顯著優勢。因此,必須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 ...制度面對面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如何保證公平正義?
    法治是人類制度文明的發展方向,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70多年來,從頒布婚姻法到形成2萬多部法律法規,從強調嚴格執法到建設法治政府,從設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署到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普法運動到建設法治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恢宏圖景不斷繪就,法治中國建設伴隨著時代號角闊步前行。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環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這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大顯著優勢。因此,必須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 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豐富與發展的理論邏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立足於我國實際而形成的、能夠鮮明體現我國發展實際的特色制度,實踐證明,這一套制度和治理體系在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它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為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撐和根本治理保障。
  • 【六大學習專欄】人民法院報評論: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治理體系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把握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不斷提升司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