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非藥物、不得誇大收益……重慶出臺直銷行業合規經營指引

2020-12-19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日15時30分訊(記者 李華僑)今(2)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為引導我市直銷行業相關經營主體和營銷人員合規經營,進一步規範直銷市場秩序,促進我市直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在充分調研論證和吸納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日前,重慶市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出臺了《直銷行業合規經營指引》。

不能招募這些人群成為直銷員

《指引》對申請成為直銷企業應具備的條件做了明確規定:投資者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在提出申請前連續5年沒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外國投資者還應當有3年以上在中國境外從事直銷活動的經驗;實繳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8000萬元;依照規定在指定銀行足額繳納了保證金;依照規定建立了信息報備和披露制度。

未滿18周歲的人員;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員;全日制在校學生;教師、醫務人員、公務員和現役軍人等均不得被招募成為直銷員。

同時,直銷員的報酬應以其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的產品的收入為依據計算,報酬總額(包括佣金、獎金、各種形式的獎勵以及其他經濟利益等)不得超過其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收入的30%。

此外,直銷企業、經銷商和直銷員不得利用研討會、激勵會、表彰會、產品推介會、業務溝通會、健康諮詢、美容或者營養講座等任何形式,對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製作成份、用途、生產者、產地、來源、生產日期、有效期限、銷售狀況、用戶評價、獲獎情況、售前售後服務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明確銷售用語不得將保健食品與藥物混淆

據介紹,該《指引》主要具有以下特點。突出系統性。《指引》圍繞直銷行業招募、培訓、計酬、宣傳、銷售、售後六個環節,對我市直銷行業經營活動作出全鏈條系統性經營指引。

突出針對性。該《指引》針對當前直銷行業容易出問題的領域,作出了重點指引。如規定直銷企業招募經銷商和直銷員時,不得將個別從業者的收益誇大成行業普遍現象,欺騙、誤導經銷商、直銷員;規定直銷企業、經銷商和直銷員銷售保健食品時,應明確告知消費者,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適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等。

突出實踐性。該《指引》不少內容源自於日常直銷監管工作實踐,是對一線直銷監管工作實踐經驗的概括、提煉和總結,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突出指導性。該《指引》雖然不是法律規範,但它是監管部門開展直銷監管的重要參考,是對直銷行業分類監管的重要基礎,可有效指導我市直銷行業相關經營主體和營銷人員開展合規經營管理。

重慶市市場監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指引》的出臺,為我市直銷行業相關經營主體和營銷人員開展合規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引,有助於我市直銷行業相關經營主體和營銷人員深化對《直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理解和認識,有效預防和降低法律風險,共同塑造直銷行業良好形象。

下一步,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直銷領域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不斷更新監管理念,完善監管方式,進一步健全直銷行業長效監管機制。

相關焦點

  • 重慶率先出臺直銷行業合規經營指引,限制保健品「包治百病」等違規...
    為引導我市直銷行業相關經營主體和營銷人員合規經營,進一步規範直銷市場秩序,促進我市直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在充分調研論證和吸納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11月30日,我市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出臺了《直銷行業合規經營指引》。
  • 2019保健品業十大熱點事件:監管趨嚴 市場仍被看好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盤點2019年保健品行業十大熱點事件:監管趨嚴,市場潛力仍被看好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對於我國保健品行業來說,2019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 重慶郭家沱長江大橋南北主塔即將封頂 預計2022年實現通車
    人民網重慶12月3日電 近日,重慶市南岸區發布消息,今年底到明年初,重慶郭家沱長江大橋項目將成功實現南北主塔封頂和南北錨碇主體澆築完工。屆時,項目將全面進入上部結構施工,2022年有望實現通車目標。
  • 全國各地市監局開展直銷監管工作會議:河北金木集團遭曝光引關注
    今年12月份初以來,社交財經注意到,隨著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率先出臺了《直銷行業合規經營指引》以後,全國各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紛紛響應並召開相關直銷監管工作會議。這意味著時隔兩年之後,各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於直銷行業的監管力度仍沒有放鬆。
  • 不麻不辣不重慶 《重慶調味農產地圖》了解一下
    重慶的美食與美景一樣聞名四方,以重慶美食的代表火鍋來說,「麻、辣、鮮、香」垂涎欲滴,除了火鍋,辣椒、花椒、蔥、姜、大料等農作物調料組成了重慶江湖菜的基本味道層次,那麼到底什麼才是重慶美食的味蕾秘方呢?
  • 保健品中都有哪些禁用藥物隱患?
    身體亞健康、免疫力差,不少人會想到吃點保健品來增強抵抗力。減肥、護腎、調解血脂血糖、緩解體力疲勞等這些保健品宣稱的五花八門的功能,都成了吸引消費者購買的關鍵所在。但是,這些保健品真的有效嗎?不少商家看到商機,為了讓保健品有效果和產品利益會非法添加對人體有害的有毒有害藥品,那麼市面上那些保健品都有哪些禁用藥物隱患?
  • 權健只是保健品亂象冰山一角,大學生口述:我媽現在還信權健
    事實上,權健只是保健品行業亂象的冰山一角。「我媽現在還不信這是真的」「丁香醫生報導的那個小女孩本來就到了晚期,不吃權健也會死的。」廣東一家權健火療館的店主向老顧客蘇女士這樣解釋近期的風波。不少保健品的推銷卻把保健品描述成不是藥品勝似藥品的存在,甚至要求消費者「吃保健品不要吃藥」。保健品宣稱吃藥有害2018年5月15日,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投訴:一曾姓老年人在巡司鎮光明街17號名為「紫薇星」的店鋪購買了保健品後,停用了服用多年的高血壓藥物,以至腦梗塞復發。
  • 「調查」公務員從事直銷事業?東方紅航天生物公司為何頻遭投訴...
    2020年年末,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直銷行業促進就業作用的研究報告》。報告稱,在電子調查問卷及企業實地走訪基礎上,根據中心的計算並以城鎮私營企業職工工資收入為參照,直銷從業者就業係數直銷員為0.32,經銷商為1.41。目前直銷從業者相當於為社會提供了170萬個正規的就業機會。
  • 薪寶科技:疫情後的下半場 社交電商如何合規經營融合發展?
    2020年疫情後的下半場,社交電商的風向標似乎發生微妙的變化,社交電商在「野蠻生長」的過程中,如何合規經營創新發展?9月18日,由廣州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廣東直銷企業協會指導,薪寶科技、新零售觀察網、社交新零售工商領袖聯盟主辦的2020年社交新零售工商領袖聯盟——「合規經營 創新發展」——2020社交新零售工商領袖聯盟沙龍暨企業風控私董會在廣州舉行,與會行業專家、行業企業掌舵人以合規化實操建議、典型案例、財稅合規化解決方案、社交電商融合創新發展等角度進行交流探討。
  • 網際網路銷售模式助長保健品市場亂象
    然而,中國保健品行業在歷經30年高速發展的同時,一些亂象也逐漸浮出了水面。其中不乏經營多年的大品牌。2018年12月28日,權健集團涉嫌虛假宣傳、傳銷等問題被集中曝光,天津市武清區市場監管局已對其涉嫌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 中國保健品行業分析報告
    本文根據「樸門投資」行業報告整理而成關注新消費財經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保健品,即可獲取報告完整版本2019年中國保健品市場整體在2755億元左右,過去五年複合增長率為8.3%。受「權健事件」及百日整頓行動影響,國內保健品行業增速有所減緩。
  • 保健品行業難做,因為營銷無道,只圖賺錢
    縱觀當前與保健品相關的營銷模式,無論是直銷、會銷、電銷還是體驗營銷等,幾乎都是一個目的——如何賺錢、多賺錢、賺快錢。為達這一目的,許多營銷策略和營銷技巧撲面而來,許多營銷智慧和營銷點子也應運而生。對此,本無可厚非,不賺錢還做什麼營銷呢?
  • 揭秘天價「長壽藥」:60粒賣2.2萬元 連保健品都不是
    ▶現象 60粒「長壽藥」能賣2.2萬元  保健品行業概念每年換,熱點隨時炒。新晉成為網紅的「長壽藥」,以β-煙醯胺單核苷酸(簡稱NMN)為主要成分,自稱是能夠延緩並抗衰老的「長壽基因藥」。  ▶質疑「長壽藥」真實身份疑點多  到底是藥品還是保健品?「長壽藥」的真實身份至今存疑。  一家國家級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文女士向記者介紹,對於藥物來說,必須有確切的臨床試驗數據,去證明它具有某些實際的臨床功效。然而從現階段來看,尚未發現有國內外各界公認的相關人體臨床實驗數據。
  • 想當「偉人」的天津首富失聯,致155人死的保健品帝國依舊
    作為另一個保健品帝國權健的「師傅」,李金元的傳奇不比束昱輝少。 02 致155人死的保健品帝國還在 李金元失聯,但天獅還在。作為倒掉的保健品帝國權健的「師傅」,天獅的「直銷」模式引起的爭議更大。
  • 《中國直銷》丨太陽神 迎戰
    太陽神作為保健品行業的開拓者,經過三十二年的蓬勃發展,已形成了多元化的營銷模式,其中直銷作為太陽神的銷售渠道之一,始終迎著時代的浪潮不斷進取和創新。太陽神是中國保健品市場最早的拓荒者之一,業績曾經佔中國保健品市場總額的63%,在經歷了中國保健品市場亂象之後,太陽神又因直銷而再度興起,當面臨中國直銷的亂象之後,太陽神將何去何從?這場會議給出了答案。人的一生,對自己來說可以劃分成很多段,如果有其他參照物,那麼就是許多的點。面對太陽神,本刊記者就有4個印象時刻。
  • 抗衰逆齡「長壽藥」被熱炒 60粒售價2.2萬元連保健品都算不上
    ▶現象 60粒「長壽藥」能賣2.2萬元保健品行業概念每年換,熱點隨時炒。新晉成為網紅的「長壽藥」,以β-煙醯胺單核苷酸(簡稱NMN)為主要成分,自稱是能夠延緩並抗衰老的「長壽基因藥」。▶質疑「長壽藥」真實身份疑點多到底是藥品還是保健品?「長壽藥」的真實身份至今存疑。一家國家級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文女士向記者介紹,對於藥物來說,必須有確切的臨床試驗數據,去證明它具有某些實際的臨床功效。然而從現階段來看,尚未發現有國內外各界公認的相關人體臨床實驗數據。
  • 無限極陝西分公司被立案調查,直銷背後藏著什麼秘密?
    而就在昨天,無限極公司總部所在地的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媒體回應稱,就近日媒體反映的無限極保健品有關的輿情事件,廣東市場監管局正在調查了解中。權健剛走,無限極又來,直銷背後到底藏著什麼秘密?無限極產品缺少明確標註 家長被告知加大劑量也沒有任何副作用近日,中國之聲持續關注報導陝西省商洛市市民田女士3歲的女兒被診斷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在當地一名「無限極指導老師樊樂」推薦下,每日大量服用無限極多種產品,後被多家醫院診斷為心肌損害、低血糖等病症,致病原因是藥物過量。
  • 「直銷」背後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繼權健、華林、天獅相繼被查之後,直銷公司無限極再「爆雷」。2018年無限極銷售額達249億,超過安利成中國為最大直銷公司。然而,就是這麼一位行業老大,和權健一樣,一直身陷醜聞和爭議。17日,無限極方面最新回應,樊某是公司經銷商的法人,而非直銷人員,經銷商確實存在誇大宣傳的情況。公司會取消經銷商資格,責令其對消費者進行補償。(北青報)3歲女童的身體傷害到底是如何造成的,需要專業的醫學和司法鑑定,亟待司法調查介入,而不能僅是取消經銷商資格了事,甚至私下談判進行恐嚇、威脅。無論是對企業還是消費者,都需要一份確鑿的證據來得出結論。
  • 兩年淨利為負 「保健品第一股」交大昂立的退市危機
    來源:北京商報因連續兩年淨利潤均為負值,「保健品第一股」交大昂立股票4月30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從上市之初以4.8億元銷售額步入保健品行業第一梯隊到如今主營業務持續下滑,交大昂立的日子也越發艱難。交大昂立試圖通過申請直銷牌照拓展銷售渠道、延展醫養業務等方式來緩解經營情況,但效果並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