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12月18日訊(通訊員 錢羅權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聚焦產教融合,關注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業……近日,機械行業高鐵裝備製造職業教育產教聯盟2020年年會、湖南省軌道交通裝備製造與運用職業教育集團2020年年會、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雙高計劃」建設推進會在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
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曉明,中國中車人力資源部副部長、中車大學副校長吳新林,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勝躍,湖南省教育廳職成處副處長彭文科,株洲市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株洲市職業教育學會會長楊宋虎,校長方小斌等領導出席會議。全國各產教聯盟、職教集團、職業院校、知名企業負責人代表共計120餘人與會。第一階段的會議由學校黨委副書記楊利軍主持。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方小斌表示,學校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兩年來,各方面工作都有新的進步,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成績、學校人才培養實現新提升、專業建設實現新成效、「三教改革」開創新局面、產教融合取得新突破、社會服務能力獲得新提升、內部治理形成新局面、國際交流邁上新臺階。
在學校未來的建設發展中,方小斌指出,要乘「全面從嚴治黨」之勢,強化政治保證;要乘「三全育人」之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乘「三教改革」之勢,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要乘「產教深度融合」之勢,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要趁「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之勢,加大"開放辦學"力度;要乘「改革創新」之勢,加大綜合改革力度;要乘「十三五」發展之勢,全面繪製好「十四五」藍圖;要乘「決戰決勝」之勢,確保「雙高」目標務期必成。方小斌強調,到2023年,學校要形成「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終身教育、社會服務、國際合作、文化傳承」六位一體的辦學格局;到2035年,學校要建成行業領先、國內一流、中國特色、世界先進水平的專業群和高等職業院校,為軌道交通產業和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提供優質人力資源支撐。
會議審議並通過了《機械行業高鐵裝備製造職業教育產教聯盟工作報告》、《湖南省軌道交通裝備製造與運用職業教育集團工作報告》、《聯盟增補成員名單》,大會審議增補了7家理事單位。據了解,14日,參會代表在九方酒店石峰廳召開了機械行業高鐵裝備製造職業教育產教聯盟2020年會、湖南省軌道交通裝備製造與運用職業教育集團2020年會預備會。
會議現場,湖南鐵道職院分別與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校企合作框架協議書,籤約雙方將充分發揮強強聯合作用,打造校企合作的樣板與標杆,為發展國家軌道交通民族產業協同發力。其中,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內容,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將在學校成立教師實踐流動工作站,並現場為教師實踐流動工作站揭牌。
同步揭牌的還有,由中車株洲所電氣技術與材料工程研究院副院長陳高華、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樊運新、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師劉國友在學校設立的中車首席技術專家工作室;校級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校級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分別是陶豔、嚴俊、陳湘舜、粟慧龍名師工作室);株洲國家高新區田心高科技工業園中小微企業智庫;田心社區學院;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馬來西亞「一帶一路」產業學院;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軌道交通裝備智能製造技術應用中心;軌道交通裝備運用技術研究所;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天一實業有限公司企業技術創新中心。
湖南省教育廳職成處副處長彭文科強調,要持續提高現代化治理能力,將聯盟和集團建成集約集群發展標杆;要深化產教融合,將聯盟和集團建成產教協同創新標杆;要強化校校合作,將聯盟和集團建成人才培養立交橋標杆。彭文科指出,在聯盟和集團新一輪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從政策、機制還是投入,省教育廳一定會加大支持力度。聯盟各個成員單位要齊心協力、攜手並進,走出一條創新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為中國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經驗,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做出貢獻。
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勝躍表示,這次聯盟和職教集團2020年年會和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雙高校建設推進會在株洲舉辦,既是對株洲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更是對株洲加快發展軌道交通產業的鼓勵和鞭策。楊勝躍指出,希望藉助本次活動,圍繞軌道交通人才培養發展戰略、產教融合模式、人才培育機制、如何吸引和培育高端創新型人才等方面,聚集各方智慧和力量,進一步推進株洲軌道交通產業加快發展、提升株洲軌道交通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知名度、擴大我國軌道交通產業國際影響力產生重要而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二階段的主旨報告環節由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楊翠明主持。中國中車人力資源部副部長吳新林從「以體系構建釋放人力資本價值」「以人才評價驅動技能人才培養」「以平臺提升培育新時代工匠」三個方面,作了題為《構建技能人才育成體系 支撐中車高質量發展》主旨報告。在主旨報告中,吳新林詳細介紹了中車技能人才標準體系、健全技能人才的發展機制、拓展技能人才的培養;吳新林表示,要面向實踐,充分發揮中車高鐵工匠學院的功能。發揮知識管理功能、人才育成功能、文化傳承功能……吳新林指出,我們要進一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更多大國工匠、高鐵工匠。
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曉明作了題為《面向未來製造的高職優質專業特徵與要素體系》主旨報告。陳曉明從「製造業變革態勢與特徵」「產教融合的基理與路徑」「未來專業特徵與建設策略」「服務先進位造的行業行動」四個角度開啟了主講報告。陳曉明指出,「十四五」重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裝備製造業發展戰略要轉變思路抓創新、聚人才;要堅定不移強基礎、提質量;要集中力量攻高端、補短板;要全面推進信息化、智能化;要優化機制促開放、謀共贏;要綠色發展降能耗、倡環保。
下午,在學校學術報告廳舉行了產教協同育人和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論壇。產教協同育人論壇由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竇新順主持,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吳慧媛、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張瑩、中國鐵路廣鐵局集團公司職培部副處長郭煉純分別作了題為《產教融合、協同創新,為學校雙高建設賦能》《基於雙高校建設的「三教」改革》《探索實施「2+1」培養模式,構建新職人員快速成長有效途徑》的主題報告。
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論壇由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蔣榮良主持,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副院長陳高華、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國友、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科技部部長李智宇、北京大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恆分別作了題微為《尋找藍海Ⅱ——再談軌道交通產業鏈空白區及技術無人區》《軌道交通SiC功率半導體技術與產業化》《鐵路信號系統產教融合發展方向》《城市規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技術及應用》的主題報告。
為期兩天的會議,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會議涉及到產業、行業、專業建設等多方面,既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先進研究成果,又有對國家產業發展態勢的現實思考,對學校雙高建設和「十四五」發展規劃、辦學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指導貫徹始終。學校也將認真學習與會專家在行業教育中的先進理念,學習專家治學的方法論和做學問的嚴謹、系統和務實,在雙高建設和「十四五」規劃中走出一條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之路,為湖南打造職教發展改革高地提供寶貴的「湖南鐵道經驗」。繁忙的會議過後,學校組織與會代表參觀了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核心設備製造中心。
據了解,作為會議的東道主,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主要面向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業辦學的高職院校,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全國首批28 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湖南省首批卓越職業院校建設單位。辦學69年來,學校秉承著「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堅持走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現代學徒制培養辦學之路,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為契機,大力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有效服務中國軌道交通產業和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努力為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