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APP高端對話: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

2020-12-25 中國網浪潮新聞

  在智慧時代,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為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智能化應用帶來了發展良機,「智能計算中心」落地隨之加速,在推動區域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和智能化社會建設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近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浪潮信息副總裁、浪潮AI&HPC產品線總經理劉軍做客新華網客戶端「智者新時代——對話數字中國」欄目,就智算中心的內涵、定位和對產業賦能、區域經濟推動作用等熱點話題展開探討。

  打造智慧時代的產業賦能平臺

  今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對新基建的範疇做出明確界定:第一類是信息基礎設施,第二類是融合基礎設施,第三類是創新基礎設施。在這三大類別裡出現了新詞:智能計算中心。

  為此,國家信息中心聯合浪潮開展調研,發布了國內首份《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單志廣對於智能計算中心(以下簡稱:智算中心)的作用給出專業解讀:「智算中心的出發點是面向智能化浪潮所引領的產業和應用,滿足 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等現實需求。智算中心是在傳統計算中心基礎之上,提出的一種面向未來人工智慧所構建的新型算力設施,是智慧時代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和賦能平臺。」

  對於新基建智算中心,劉軍作出形象比喻:「數位化就像是人的軀體,網絡化是人的血脈,智能化是人的思想。如何使智能化賦能各行各業的產業創新,算力的基礎設施支撐非常重要。智算中心應該成為普惠型的公共基礎設施,讓各種行業、各類創新公司,甚至個人都能獲得智慧算力的支持,我認為這是智算中心對於產業的重要意義。」

  現代社會正在從數位化、網絡化走向智能化,產生了海量大數據,以及越來越強大的計算力,要把人的知識和經驗固化並賦能到千行百業,需要把算法、數據、算力三者有機融合起來,支撐智能家居、自動駕駛、智能製造等智能化場景的應用。

  智算中心作為新型算力公共基礎設施,符合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轉型需求,是促進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的重要引擎,在推動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實施,賦能實體經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促進人工智慧科研和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等領域發揮重大支撐和推動作用。

  催化區域競爭力革新和重構

  多年來,浪潮致力於「計算力就是生產力」理念的踐行和創新,在濟南建設了「中國算谷」,將其打造為智算中心的樣板工程,通過智算中心驅動當地產業創新,吸納更多AI關聯產業落戶,進而推動了當地智慧化的進程。

  對於智算中心的投資和建設回報,劉軍認為:「智算中心作為公共算力基礎設施,其回報要放到一個相對長的時間和產業基礎的角度上看,就像投資電廠,可能沒法當期產生回報,但隨著電廠建成投產,高速公路、高鐵等基礎設施隨之而來,對於區域經濟與產業創新產生深遠影響。所以,智算中心作為公共算力基礎設施,實際也起到同樣重要的作用。」

  單志廣表示:「智算中心是智慧社會的能力底座,是公共能力平臺,在很多方面改變了社會,重塑了社會,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基礎設施。智算中心就好比智慧社會的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修路肯定要先於買車和拉貨,它有很多不可量化的,經濟效益之外的社會效益。」智慧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通過數據+算法+算力去提升整個產業的競爭力,智算中心對於地域經濟競爭力的革新和重構起到催化作用和產業吸納、聚集作用。

  驅動智慧中國發展的加速器

  訪談的最後,單志廣對於智慧新基建的發展進行了總結:「新基建如果用三個字來概括,就是數據流。數字經濟發展就是要用數據流來引領我們傳統的物質流、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管理流,發揮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來發展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

  智算中心作為賦能智慧時代加速發展的公共基礎設施,將成為新基建中非常重要的建設領域,需要正確理解智算中心內涵和價值,協同政府和市場的力量,把智算中心打造成智慧社會、智慧中國的加速器。

 

 

 

 

 

 

 

 

 

推廣

來源: 消費日報    | 作者:王新文    | 責編:華曉梅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    

相關焦點

  • 智算中心注入時代新動力 推動智能化應用發展
    人閱讀 2021-01-08發布 來源:網際網路 相關關鍵詞 在智慧時代,
  •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智算中心築基產業數智化
    王洪添認為,看得見的智慧服務背後是看不見的基礎設施支撐。今年國家重點發力「新基建」,智算中心、5G、AI、工業網際網路等數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核心。無論哪種模式的數位化新業態,都需要智算中心等數字基建支撐。2020ICT企業家大會現場智算中心以融合架構計算系統為平臺,以數據為資源,以強大算力驅動AI模型來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斷產生各種智慧計算服務,應成為普惠型的公共基礎設施,讓各種行業、各類創新公司、個人都獲得智慧算力的支持
  • 扛起新基建算力設施大旗的智算中心是什麼?《指南》權威詮釋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聯合浪潮發布了《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這是首份對「新基建」數字基礎設施的主力軍——智能計算中心(即智算中心)進行全面深入解讀的權威報告。今年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範圍,並將智能計算中心作為算力基礎設施的重要代表,納入信息基礎設施範疇。
  • 新聞中心_新華網江蘇頻道
    新華網南京12月7日電(記者朱筱)以「青春創時代 動漫贏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長三角青年動漫創新創業大賽江蘇賽區複賽於6日在南京落幕。據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於灝介紹,天龍山石窟開鑿於東魏、北齊、隋唐時期,形成洞窟25個,造像500餘尊,在石窟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天龍山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攜程孫潔:擁抱智慧旅遊時代 加強數字基礎建設
    「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於11月13日在杭州召開。攜程作為在線旅遊代表,集團執行長孫潔在會上發表「新時期旅遊企業面對的挑戰與應對」專題演講,強調行業「擁抱智慧旅遊時代,加強數字基礎建設」的發展方向。
  • 災備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與基礎網絡架構的思考
    從數據中心的重要性與影響範圍來看,金融業中的銀行,保險公司及公共服務領域的政府機關及IT運營商,能源交通領域等用戶將更關注災備數據中心的建設,此類行業的日常運作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平臺,數據的安全性將成為企業生命。為了應對各種自然災難(火災、水災、地震等)和人為災難(誤操作、病毒等)對企業數據安全帶來的衝擊,災備數據中心的建設將是十分的必要。
  • 刷新OpenStack最大規模集群紀錄,智算中心作業系統有了新標杆
    所謂「新基建」也稱為新型基礎設施,主要是指融合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數位技術的城市基礎設施,2020年4月中央明確「新基建」範圍,包括5G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七大領域。新基建之所以重要,還在於它承擔了推動傳統基礎設施向新型基礎設施轉型的歷史重任,這在十三五與十四五之交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
  • 面向「十四五」謀篇布局統籌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依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開展,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門可以及時、全面獲取經濟社會民生領域的數據,促進社會治理決策精準化、科學化,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在政務、交通、應急等領域加速應用,提升公共服務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4)形成「雙循環」格局的重要抓手。
  • 中國電科助力上海打造城市治理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在國家大力推進「新基建」的背景下,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數據資源,積極推動政務數據資源對數字經濟、智慧社會建設的有效供給和充分挖掘、應用,明確提出了「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新終端」四大行動。吳曼青表示,中國電科作為黨和國家網信事業的戰略科技力量、國家安全的中堅力量、國家創新體系的骨幹力量,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網絡強國重要思想,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賦能「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雙方持續深化戰略合作,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 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火,它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我國的戰略目標,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體系,尤其成為了我國早期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開的更大,世界多國的企業都來我國投資設廠,開展經貿合作。此時,我國的基建目標也愈加明確,那就是在做好道路交通、公共設施的建設工作外,也要為多種信息技術的傳播與共享搭建順暢通道。
  • 以智能聯接使能智慧未來——新華三智能聯接戰略發布會隆重召開
    在「以智能聯接使能智慧未來」的主題下,本次大會匯集數百位業內專家、價值客戶一起探討產業發展方向,分享網絡技術演進趨勢以及新華三智能聯接戰略和實踐,共同挖掘數位化時代下的智能聯接之力。據新華三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助理吳楓介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來網絡團隊聯手新華三一同打造的「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已建設覆蓋8城市13個邊緣節點、5000個節點的合肥試驗站點,目前已經構成一個中心、三個系統、八個城市、三萬用戶的邊緣網絡實例,為研究未來網絡基礎理論、探索未來網絡技術演進、促進產業創新與發展,提供了簡單高效的試驗驗證環境。
  • 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信息消費若干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
    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是我國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重大戰略部署,既適應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又符合轉型升級需求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在補短板的同時形成發展新引擎。大家已經看到,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中,5G、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 前瞻「十四五」|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夯實文化強國基礎
    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專門用一個部分來部署「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並提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新要求。這是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跨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時代要求,是不斷夯實文化強國堅實基礎的新的階段性重要任務。
  • 睿思一刻 · 浙江:新華網思客年會——站在新起點,開啟新篇章
    在這初露微霜、層林盡染的美麗時節,一年一度的新華網思客年會到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政企學界精英齊聚,思想碰撞智慧交流,為中國經濟的下一程把脈探路。今年的思客年會有哪些熱點和亮點?讓我們一起睿思一下。新華網思客年會歷來都是專家薈萃、大咖雲集,今年也不例外。鄭永年、張軍、朱雲來……一個個耳熟能詳、如雷貫耳的名字。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奮鬥的一年。
  • 新華健康_新華網
    除此之外,金鳳區從最基礎的社會「細胞」抓起,深入開展健康社區、村莊、機關、學校等健康細胞建設工程,有效將健康事業融入各行各業工作之中。截止目前,金鳳區已累計評選健康家庭455戶,培育建設健康場所168個。
  • 2020中國服裝論壇高端製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在於都舉行
    峰會圍繞「數造雙循環」主題,就「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賦予的變革機遇,打造以創新為基礎、有創造力和設計力的高水平製造,服務於中國服裝品牌國際國內的市場需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展開深入探討與對話交流。于都縣委書記陳陽山致開幕辭。
  • 太極股份:構建智慧物聯體系,推動未來信息基礎設施優化升級
    具體而言,第一,在新設施發展方面,物聯網確保相關設施建設成效到位。第二,在傳統設施改造方面,物聯網是實現轉型的助推器,例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園區等傳統設施的智慧化升級。在巨大的投資金額刺激下,以及疫情期間物聯網的表現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未來幾年,物聯網將會伴隨新基建政策細水長流,並大展身手。
  • 「走進溪村」2020超算中國高峰論壇舉行,開啟融合智算雲新時代
    在抗擊病毒的過程中,智算對疫情疫苗的研發、新醫藥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此,華為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在論壇上表示:「正是因為超算發展到今天支撐了科學技術、生活各個方面的發展,我們看到了超算對於未來科學的實施或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 臨沂將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單位內部停車設施向社會開放……
    加強和改進城市停車管理工作是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城市運行效率息息相關。截至2019年底,我市汽車保有量達264.6萬輛,位居全省第2位、全國第19位。中心城區汽車保有量約82萬輛,停車泊位量約52萬個,停車供給缺口大、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日益突出,機動車亂停亂放現象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