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備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與基礎網絡架構的思考

2021-01-16 中國IDC圈

前言:

當前全國範圍災備數據中心的的建設處於高潮階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災備數據中心的建設是用戶對數據中心的可靠性的要求上升到新的高度的產物。那麼什麼類型的用戶最需要建立獨立的災備數據中心呢?從數據中心的重要性與影響範圍來看,金融業中的銀行,保險公司及公共服務領域的政府機關及IT運營商,能源交通領域等用戶將更關注災備數據中心的建設,此類行業的日常運作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平臺,數據的安全性將成為企業生命。為了應對各種自然災難(火災、水災、地震等)和人為災難(誤操作、病毒等)對企業數據安全帶來的衝擊,災備數據中心的建設將是十分的必要。

一個典型的容災備份系統由災備中心基礎設施、網絡通信系統,、數據備份系統、災難恢復計劃等組成,本文將重點介紹從災備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與網絡通信基礎架構的角度來談談災備中心建設需要思考的內容。

一、災備數據中心的容災備份評價指標:

RPO:(Recovery Point Obejective,恢復點目標)是指業務系統所允許的在災難過程中的最大數據丟失量,用來衡量容災系統的數據冗餘備份能力。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恢復時間目標)是指信息系統從災難狀態恢復到可運行狀態所需的時間,用來衡量容災系統的業務恢復能力。

我國的國家標準《GB20988-2007-T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範》對災備數據中心根據RPO與RTO兩項指標分成了6個相應的等級,如下所示:

在上述的6個災難恢復級別的中,RTO與RPO的等級的提升,需要由各個系統的協調升級才能達成,如基礎設施,網絡通訊系統、伺服器系統、存儲系統、應用系統等,相對來說,大部分的系統是可以根據用戶災備等級要求提升後,可以在原先的災備系統增加設備作相對較便利與快速地進行災備能力的升級,但是對於基礎設施的來說升級相對來說較為困難,投置大且周期可能會相對較長,所以建設一個災備數據中心來說,建設初期儘可能思考今後該災備數據中心的今後發展可能需要達到的災備等級,基礎設施儘可能思考到應用的終極目標,以支持相當長的時期為容災能力的持續升級達到相應的RTO與RPO的相應等級的要求。

二、災備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思考

災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應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1)災備數據中心的選址。應避免選點在洪水高發的平原、有地震危險的區域、氣候惡劣區域或政治動蕩的地區。同時也應儘可能避免選擇在軍事目標區域。有便利的交通網絡是非常有幫助的。周邊環境情況也需要思考,比如與高電力消耗企業接近可能存在電力供應問題或電氣方面的幹擾。而如果與醫院在同一供電路由上則是反而有好處的,因為恢復電力供應時對醫療事業單位是優先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與雷達站或微波站接近的話可能會受到電磁波幹擾。

2)災難備份中心與生產中心之間距離合理。應避免災難備份中心與生產中心同時遭受同類風險。

3)綜合考慮生產中心與災難備份中心交通和電訊的便利性與多樣性,以及災難備份中心當地的業務與技術支持能力、電訊資源、地理地質環境、公共資源與服務配套能力等外部支持條件。

4)災備數據中心的基礎條件。機房環境要求與主中心相同,各項建築基礎環境(如防雷、防火、防靜電、承重、分區隔離等)、供配電環境、溫溼度空調環境、消防和監控安全環境等,都應參照生產數據中心機房環境設計,至少達到生產數據中心機房環境所屬等級要求。考慮到災備恢復情況下額外的外部技術支援,災備中心在工作人員容納方面應作適當考慮,以保證有足夠空間容納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集中協同辦公。

三、災備數據中心的基礎網絡架構思考

(一)災備模式

災備模式主要有「同城災備」、「異地災備」以及「同城一異地災備」三種主要方式。同城災備,是指災備中心與生產中心處於同一城市內,可同時採用同步備份與異步備份技術。其具有最低的投資成本,最快的災難恢復速度,極高的數據保障,但無法應對區域性的災難風險。異地災備,是指災備中心與生產中心在不同的城市,一般只能實現異步備份。其投資成本較高,災難恢復速度與數據保障能力略低,但可應付廣泛的災難風險。同城一異地災備則是兩者的結合,投資成本最高,但同時具有前兩者優點。

災備數據中心由於相對傳輸距離較遠,網絡傳輸主要採用基於單模光纖組成的光網絡通信方式來實現,可以採用光纖專網或租用運營商骨幹網光纖資源的方式。DWDM密集型光波分復用技術可以大大光骨幹光網絡傳速效率,光纖網絡是形成當前重要災備數據中心的最基本的基礎網絡架構,根據不同的災備中心的距離有可能應用到不同的光網絡,如同城備份相對距離較近,有可能採用光纖接入網,異地災備距離較遠,可能需採用光纖城域主幹網。

(二)災備模式的網絡架構

1)同城災備網絡架構:

同城災備直接可以採用SAN的FICON的通道對數據進行鏡象與複製到災備數據中心。可實現同步或異步的備份,可快速實現數據備份,同時這種模式可以不用佔用伺服器的資源,不會影響現有生產網絡,相對投置比較節約。網絡架構如下圖1所示

圖1

2)異地災備網絡架構:

異地災備數據中心相對安全性較高,由於距離較遠,需要採用WAN廣域光傳輸網技術架構的支持,可採用DWDM密集波光波分復用技術,以提高WAN的傳輸效率,由於相互傳輸協議需要時轉換,且將會佔用部分生產數據中心的伺服器資源。備份抗風險能力相對同城備份更廣泛,投置大於同城備份。網絡架構圖如圖2所示。

圖2

3)同城-異地災備網絡架構:

同城異地災備方式是對數據可靠性與災難恢復最好的方式之一,同時具備了同城與異地災備的優勢,相對投置最大。同城一異地模式也分兩種實現方式,一種是首先建立同城災備中心,然後異地災備中心實現對同城災備中心的備份。另一種是同城災備中心與異地災備中心分別獨立為數據中心實施備份。如下圖3所示。

圖3

結束語:

在數據電子化進程中,新一代數據中心的應用處理系統大都採用數據集中處理,集中存放,大集中先進處理模式代替數據分散式存儲與處理方式,這種新模式對於加強監管,數據共共享,降低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有極大好處,然而這種大集中的模式對於系統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量災難發生,受影響的將是大面積大範圍的應用,如果涉及某些國家公共領域的數據中心,甚至有可能起社會的不安定。基於數據中心這樣特性,數據中心的容災與備份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作為災備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與基礎網絡架構將是災備數據中心建設的所思考因素中的重中之重,由於災備數據中心的發展通常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建設的過程,而網絡有源備份與支持設備的增加升級相對是更為便利的,非常關鍵是建設初期要對所建設災備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與災備基礎網絡架構有一個完善的評估。基礎設施與基礎網絡架構是數據中心建設的第一步,一經確立相對不易經常更改,因為糾錯的成本會非常大,所以一個可靠安全的災備數據中心從基礎架構開始,合理的基礎設施與架構是成功的災備數據中心建設的關鍵因素。

相關焦點

  • 數據中心已死的說法誇大其辭了,數據中心,雲SAAS都是基礎架構
    【51CTO.com快譯】對雲滿懷熱情導致一個常見的誤解:以為數據中心死了,或者很快會死。實際上,數據中心是大多數組織基礎架構中一個越來越重要的部分,在可預見的將來也是如此。
  • 愛數災備雲服務為廈門市信息中心打造省市級政務雲異地災備
    現有政務雲環境存在4種不同的雲服務平臺,環境和架構各不相同,統一化的災備建設技術和運營管理難度非常大,同時還需滿足安全可控、等保2.0三級等安全保障措施,實現異地數據備份和統一災備管理。「N+1」多雲異構異地災備建設聯合創新的災備雲服務愛數與生態夥伴廈門電信聯合運營,共同為廈門市信息中心的政府外網數據提供安全可靠的災備雲方案。
  • 阿羅構建去中心化的金融基礎設施——ORION
    金融基礎設施需要全方面的,更接近真實環境的驗證。拋開現實意義的指導去天馬行空的暢談一項技術,乃至於一個數字生態,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今天來說,對於任何一個矢志於成為全球下一代分布式金融基礎設施的網絡,必須經過各個方面的考驗,要放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多層次,深層度的考驗,比如說在穩定性上,在安全性上,在可擴展性上,在以上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在一定的框架內進行——包絡政策,用戶體驗,生態兼容等等。
  • 數據中心網絡架構三層分析
    數據中心區域規模和業務處理需求的增加, 對於集群處理的應用越來越多, 集群內的伺服器需要在一個二層 VLAN下。同時,虛擬化技術的應用,在帶來業務部署的便利性和靈活性基礎上, 虛擬機的遷移問題也成為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為了保證虛擬機承載業務的連續性,虛擬機遷移前後的 IP 地址不變,因此虛擬機的遷移範圍需要在同一個二層 VLAN 下。
  • 廣東省交通集團數據(災備)中心明年建成
    11月17日上午,廣東省交通集團數據(災備)中心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開工儀式在樂廣高速清遠管理中心園區舉行,至此,籌備已久的集團數據(災備)中心鳴錘開工,數據(災備)中心建設項目部同時正式揭牌。
  • 基於SRv6性能的大規模400G測試完成,為網絡基礎架構奠定可靠基礎
    打開APP 基於SRv6性能的大規模400G測試完成,為網絡基礎架構奠定可靠基礎 佚名 發表於 2020-05-08 17:09:37
  • 數據基礎架構如何演進,威騰電子有話說
    如果說用戶在業務層最直觀地感受到應用層的變化;那麼,數據基礎架構廠商則在最底層敏銳地體驗到了新應用所帶來的變革。正如威騰電子公司副總裁兼中國區業務總經理劉鋼所言:「如今業務場景的多樣化帶來了對於底層數據存儲的不同需求,不同應用對於性能、容量、時延、功耗、成本等也是不盡相同。」
  • 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遙感數據異地備份系統改造」通過專家組驗收
    利用存儲系統提供的數據複製軟體,複製的數據流通過存儲系統之間傳遞,和主機無關。這種方式的優勢是數據複製不佔用主機資源,不足之處是需要災備中心的存儲系統和生產中心的存儲系統有嚴格的兼容性要求,一般需要來自同一個廠家的存儲系統,這樣對用戶的災備中心的存儲系統的選型帶來了限制。基於光纖交換機。
  • 安恆信息:打造安全、彈性、智能的智慧醫院基礎架構
    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安全保障和基礎支撐。  經過大量調研分析,發現當前在智慧醫院發展建設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痛點:  1、傳統IT基礎架構難以滿足智慧醫院業務發展需要  隨著智慧醫院以集成平臺為核心進行建設,醫院的數據中心也需要不斷升級。
  • 英特爾Asha Keddy:構建下一代通信基礎設施以支持網絡新需求
    在很大程度上,網絡的運轉還是不錯的,但需求的增加將繼續對現有的基礎設施構成新的挑戰。例如,ABI Research①在今年4月表示,網絡上傳流量增長了80%,而這只是這一波新需求的一個例子。服務提供商正在改進和優化他們的網絡,來應對這一爆炸性的數據量和多樣化的網絡數據流。他們需要能夠以靈活和經濟高效的方式幫助應對這一挑戰的解決方案。
  • 中國電科助力上海打造城市治理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在國家大力推進「新基建」的背景下,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數據資源,積極推動政務數據資源對數字經濟、智慧社會建設的有效供給和充分挖掘、應用,明確提出了「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新終端」四大行動。吳曼青表示,中國電科作為黨和國家網信事業的戰略科技力量、國家安全的中堅力量、國家創新體系的骨幹力量,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網絡強國重要思想,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賦能「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雙方持續深化戰略合作,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 成功沒有捷徑,但雙中心數據讀寫有「捷徑」
    基於NAS的雙中心架構掣肘業務發展隨著監管日趨嚴格,為了滿足數據集中治理和靈活災備的要求,多數金融機構(尤其中小型金融機構)採用主備雙中心運營架構。由於IT架構演進的歷史性,現有的IT基礎設施多採用傳統NAS作為底層存儲,本地部署NAS承載生產業務,異地部署NAS實現容災備份。圖1.基於傳統NAS的雙中心架構在雙中心架構下,由於NAS只支持主備模式,部署在災備中心的業務數據需要跨中心寫入到主NAS,容易造成單點壓力過大、帶寬不足;而且讀數據時同樣無法本地讀取,業務響應慢。
  • 網絡架構--數據中心的「神經脈絡」
    如果把數據中心比作一個「人」,則伺服器和存儲設備構成了數據中心的「器官」,而網絡(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就是這個數據中心的「神經脈絡」。本文就針對數據中心的網絡架構和一般設計來說。
  • 【基礎架構】不同場景下的數據存儲技術,你用對了嗎?
    在企業的IT基礎架構體系中,數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而數據又都是存在存儲設備裡面,故存儲設備的選型及相關的技術,便顯得非常重要。 提到存儲,首先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需要存儲? 假如有100TB的數據,買來100GB大小的磁碟來存放,則需要1000個。 那麼,如何將1000個硬碟連接起來呢?如果用一般的PC,則需要250臺。 數據存放起來了,如何管理和使用?性能如何?
  • 新華網APP高端對話: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
    在智慧時代,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為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智能化應用帶來了發展良機,「智能計算中心」落地隨之加速,在推動區域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和智能化社會建設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 東華軟體子公司中標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IT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工藝...
    東華軟體(002065)(002065.SZ)發布公告,近日,公司資子公司北京東華合創科技有限公司收到招標代理機構福建省天海招標有限公司(受福建省數字福建雲計算運營有限公司的委託)發出的《中標通知書》,項目名稱為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IT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工藝施工總集成項目,中標項目金額為人民幣199,023,231.00
  • 採用片上網絡(NoC)的新型FPGA數據架構賦能5G網絡和數據中心智能...
    數據中心、邊緣系統和接入設備中的新型應用正在推動對傳輸海量數據的需求,但同時又要滿足嚴格的延遲要求。FPGA正在成為所有實際網絡的核心,如下面的圖4所示。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智能網卡(SmartNIC)的興起運營商已經採用了諸如軟體驅動網絡(SDN)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等技術來提高其系統的響應能力。為了運行這些服務,數據中心所有者正在為其伺服器添加智能網卡(SmartNIC),以便將許多網絡功能有效地卸載到加速器上。
  • 2019年中國聯通甘肅天水雲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新建工程10KV增容供電...
    2019年中國聯通甘肅天水雲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新建工程10KV增容供電項目材料採購項目招標公告2019年中國聯通甘肅天水雲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新建工程10KV增容供電項目材料採購項目招標公告甘肅海科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受天水天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委託,對2019年中國聯通甘肅天水雲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新建工程
  • 埃及力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埃及總統塞西近日發表聲明稱,作為國家公路建設項目中的重要一環,政府將在全國主要道路網推動建設服務中心,擴大公路兩側土地開發範圍,以此進一步改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促進經濟發展。 近年來,埃及政府高度重視並全力推動國內基礎設施建設。
  • 「網絡技術控」數據中心網絡走向Spine-Leaf架構
    傳統的數據中心網絡一般基於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的三層設計,不少情況下,數據中心網絡會省去匯聚層,因為大部分的企業數據中心都是位於同一物理位置。所謂的大二層也多由生成樹協議控制。但是,隨著網絡協議和技術發展的進步和先進的軟體定義網絡(SDN)技術的結合,網絡架構師重新構想應該如何構建網絡。數據中心網絡所服務的是端到端的終端有效和快速的連接,因此考慮到端到端的高轉發速度和低延遲,那麼Spine-leaf網絡架構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