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片上網絡(NoC)的新型FPGA數據架構賦能5G網絡和數據中心智能...

2020-12-18 電子工程專輯

ASPENCORE

概要

了解網絡基礎設施功能迅速增長的一種便捷方法是回顧一下過去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如下圖所示)。蜂窩網絡技術的創新,加上新型的數據存儲和搜索技術,正在轉變行業的發展模式。創新的技術不僅為公司和個人提供了全新的應用場景,也使他們去認真思考如何利用那些原本不屬於其產品組合的技術。也許最能說明問題的變化的是新的商業模式導致了價值從基礎設施轉向了服務。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聯網設備正在從2G向5G演進,以支持移動應用的爆發,並為不斷增長的用戶群擴展連接。一個日趨成熟的行業需要一種具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而這種模式可以被詮釋為優化帶寬管理。據估計,到2023年,聯網設備的數量將超過全球人口的三倍(如圖1所示)。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1:網絡基礎設施的演進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2:全球行動裝置和連接增長(來源:思科)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註:此圖表包括M2M。LPWA包括蜂窩LPWA(例如NB-IoT)和非蜂窩LPWA(例如LoRa)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數據(n)為2018 - 2023年網絡連接類型份額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5G的興起和數據中心的重構將更好和更多地集成和應用加速技術,這給通信和網絡設計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要求他們去打造每秒可處理和轉發萬億字節數據的系統。這些新的系統不僅必須要具備高度可靠性,而且還需要滿足人類思維級別的響應時間,以確保嚴格的性能保證(如圖3所示),這就需要全新的架構。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儘管可編程邏輯提供了最佳的功能組合,以支持新一代通信和網絡系統的複雜需求,但是傳統的可編程晶片產品無法滿足這些需求。為了平衡片上的處理、互連和外部I / O,必須對整個FPGA架構進行重新考慮。需要最先進的片上網絡(NoC)和總線布線能力,來實現所需的帶寬和性能。集成的NoC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來構建可支持高效計算、巨大數據吞吐量和深度內存層次結構的系統。大規模的並行性與FPGA獨特的卸載和加速功能相結合,以實現單位功耗可實現的最高的性能和最高的性價比。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3:5G性能指標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不斷變化的網絡技術格局

對由高帶寬連接提供的先進服務的需求正在重塑通信和網絡領域。數據中心、邊緣系統和接入設備中的新型應用正在推動對傳輸海量數據的需求,但同時又要滿足嚴格的延遲要求。FPGA正在成為所有實際網絡的核心,如下面的圖4所示。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4:各種實際網絡中的FPGA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例如,為了支持諸如增強現實和機器人控制等應用,與之前的蜂窩無線通信技術相比,5G基站及其背後的網絡設備必須保證極低的延遲。這項要求同時還與對更高的每用戶吞吐量需求相伴而來,因而它們利用了多種不同的技術,包括多天線、波束成形以及作為網絡密集化進程的一部分而增加使用的小基站。所有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在集中式基帶單元中進行更密集的處理,這些基帶單元通過光纖鏈路與多個遠程射頻單元進行協同。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智能網卡(SmartNIC)的興起

運營商已經採用了諸如軟體驅動網絡(SDN)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等技術來提高其系統的響應能力。為了運行這些服務,數據中心所有者正在為其伺服器添加智能網卡(SmartNIC),以便將許多網絡功能有效地卸載到加速器上。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智能網卡能夠處理傳入和傳出伺服器的大部分數據流,只有在需要處理異常情況時,才會請求核心伺服器上的處理器來提供幫助。藉助足夠的加速功能,此類智能網卡能夠以線速度執行一系列服務。這些服務範圍從對傳輸中的數據進行壓縮到詳細的數據流控制,再到能夠檢測異常和可能的安全漏洞的深度數據包檢查應用。隨著智能網卡技術的成熟,正在考慮引入諸如機器學習等越來越先進的功能,以最大程度地發揮數據流和數據包分析的潛力。下面的圖5顯示了智能網卡的一些功能。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5:智能網卡功能原理圖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對傳輸高速數據和快速響應不斷變化的條件的需求,要求系統能夠同時處理高吞吐量和低延遲。在傳統的架構中,很難同時滿足這兩個要求。現在,基於微處理器的架構集成了高度並行化的流水線,能夠處理高帶寬數據。但由於需要不斷地將數據從複雜的內存體系結構中傳入和傳出,結果使得確保低延遲變得極其困難。即使藉助於專用的卸載處理器,智能網卡也面臨著由不斷增加的數據速率和延遲要求所帶來的挑戰。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應對智能網卡設計的挑戰

在傳統的FPGA架構中,用戶需要設計電路來連接加速器,從而導致不理想的布局和布線。更新的FPGA架構使用了一種網絡,在邏輯陣列內的處理單元與各種片上高速接口和內存埠之間傳輸數據(如下面的圖6所示)。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6:在傳統的FPGA架構中連接加速器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7:先進的FPGA減少了所需電路的數量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硬連線架構極大地改善了處理的延遲和能效,但是缺乏應對需求變化的靈活性。對於數據壓縮和加密等應用,數據中心運營商希望能夠接納算法的改進,並更加容易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威脅態勢。對加速器進行(重新)編程以適應這些變化的能力是一個關鍵的需求。一種能夠實現這種重新編程的方法是通過部分重新配置,利用內置的地址轉換表來簡化實現(如下面的圖8所示)。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8:Speedster7t器件中的地址轉換表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一種可編程邏輯架構為實現靈活的控制和數據流結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從而可以為諸如數據包處理等多種通信操作提供高吞吐量。但是其他FPGA架構中的傳統方法仍然受到了許多限制,難以達到下一代5G和數據中心網絡設備所需的性能等級。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Achronix Speedster7t系列FPGA通過一種平衡的架構克服了這些限制,其結果是在計算密度和數據傳輸能力上都有重大改進。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Speedster7t系列中的第一款FPGA器件AC7t1500提供了一系列高速接口,包括可分段(fracturable)乙太網控制器(支持高達400G的速率)、PCI Gen 5埠和多達32個SerDes通道,其速率高達112 Gbps。AC7t1500器件是首款部署多通道GDDR6存儲器接口的FPGA,它滿足了需要高速緩存海量數據和存儲大型查找表的通信系統的需求。除了可編程邏輯架構採用的面向位(bit-oriented)的布線結構外,這些外圍設備還通過一個智能二維片上網絡(NoC)進行互連。因此,Speedster7t FPGA是第一款能夠實現太比特乙太網(TbE)交換功能的器件,對於數據中心、網絡和電信基礎設施提供商來說,這是一項關鍵的賦能技術。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這種架構使得網絡設計再向前更進一步成為了可能。例如,它集成的面向矩陣的算術單元可實現網絡內機器學習。使用諸如深度學習或更簡單的統計技術等技術,網絡設備可以分析數據流量模式,以觀察和增強通過網絡的數據包流量,並對不斷變化的情況作出快速反應。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針對性能而優化的Speedster7t架構

在通信和網絡中,對任何FPGA的關鍵要求是支持最新協議的密集I / O需求。Speedster7t系列FPGA通過在器件的I / O環中實現的全套硬體I / O控制器來滿足了這一需求,包括400G乙太網、PCI Gen 5和GDDR6接口。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為了避免由於需要將一些核心功能置入可編程邏輯而造成的瓶頸,Speedster7t FPGA提供了完整的400 Gbps乙太網MAC。這些MAC處理前向糾錯(FEC),支持400G配置的4×100G和8×50G選項。但是要充分利用這些功能,FPGA架構還需要更多的東西 —— 一個能釋放其全部性能的互連框架。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通常來講,FPGA已經使用了通過可編程互連來實現的超寬總線,以使高速串行通道與內核中可編程邏輯的處理能力相匹配。互連矩陣的可任意編程性質限制了數據在邏輯模塊之間的傳輸速度。為了彌補這種速度上的代價,從事網絡類設計的FPGA用戶經常採用極寬的總線——通常寬達1024位——這些總線是由面向位的互連矩陣匯聚合成。例如,在傳統的FPGA架構中,為實現400Gbps所需的總線寬度將需要2048位(運行速率為642MHz),或1024位(運行速率為724MHz)。如此寬的總線難以布線,因為它們會消耗FPGA架構內大量的布線資源。其結果是,即使在最先進的FPGA中,也不太可能用所需的時鐘速率來處理輸入數據並實現時序收斂。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Speedster7t架構通過提供一個聚合帶寬可高達20 Tbps的多級NoC層級化結構,消除了由於需要將高速I/O通道直接連接到以較低時鐘速率運行的可編程邏輯所造成的瓶頸。與採用FPGA邏輯陣列實現互連方式相比,NoC不僅在速度上有了巨大的提升,而且NoC還能夠在不消耗任何FPGA可編程資源的情況下傳輸大量的數據。內部NoC不僅提供了更高的帶寬,Speedster7t系列FPGA中的智能連接機制還簡化了將數據從NoC埠傳輸到邏輯陣列中的任務。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NoC有兩個主要部分。NoC的外部設備部分負責PCIe Gen 5接口、內存控制器和核心FPGA邏輯陣列之間的數據傳輸。NoC的另一部分由在FPGA結構頂部運行的行和列組成。NoC提供雙向的、256位寬的水平和垂直通道,這些通道在可編程集群之間運行。每個NoC行或列可以同時在相反方向上以512 Gbps的速率處理數據流。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基礎架構及其在Speedster7t器件上快速分發數據的能力,NoC還直接連接到片上400G乙太網控制器,並採用智能數據流分配策略,通過易於實現的256位寬接口,沿NoC通道將數據流劃分為並行的可編程邏輯集群組。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NoC數據模式

為了實現400 Gbps的性能,設計人員可以使用一種稱為數據包模式的全新處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傳入乙太網的數據流被重新排列(如圖9所示)成四個較小的32位元組的數據包。這些數據包在四條獨立的256位總線上以506MHz的頻率運行。這種模式的優點包括:當數據包結束時,浪費的字節更少;並且數據可以並行傳輸(前後相接),而不是必須等到在第一個數據包完成傳輸後才開始第二個數據包的傳輸。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對於運行在分組化數據上的典型網絡應用,每個模塊可以對其接收到的數據包報頭進行分類和標記,並通過調用NoC接口的服務來連接片外GDDR6或DDR4存儲器,將不需要進一步處理的工作負載卸載到外部存儲器的緩衝區存儲。對每個數據包的處理完成後,通過NoC引導來自外部和內部緩衝區的數據流,將必要的數據傳送到相關的乙太網出口埠。因此,許多操作並不需要調用FPGA邏輯陣列中的資源,並且可以充分利用NoC和乙太網埠之間的直接連接。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9:數據包模式(Packet Mode)下的數據總線重新排列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10:使用數據包模式(Packet Mode)的400 Gbps乙太網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通過NoC通道的數據分發也可以採用非數據包化的模式來完成,以支持目前在乙太網上使用的、儘可能多樣化的協議,例如5G系統中的eCPRI,並幫助設計人員避免在邏輯架構中不得已去創建超寬總線。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高速存儲接口

Speedster7t的架構師對存儲接口的選擇反映了乙太網和NoC連接可提供的巨大容量。一種可能的方法是在一系列設計中採用即將推出的HBM2接口。儘管這樣的接口可以提供所需的性能水平,但HBM2價格昂貴,這將迫使客戶去等待必要的組件和集成技術的出現。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與此不同,Speedster7t系列則採用了GDDR6標準,該標準為當今片外存儲器提供了最高的性能。Speedster7t FPGA是市場上首款支持該接口的器件,每個片上GDDR6內存控制器可維持512 Gbps的帶寬。在單個AC7t1500器件中最多可帶有8個GDDR6控制器,使總的內存帶寬可達到4 Tbps。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對PCIe Gen 5的支持

除了乙太網和存儲控制器,Speedster7t FPGA上提供的對PCIe Gen 5的支持還能夠與主機處理器緊密集成,以支持諸如sidecar智能網卡(SmartNIC)設計等高性能加速器應用。PCI Gen 5控制器使其能夠讀取和寫入存儲在FPGA內存層級結構中的數據,包括許多位於邏輯架構內的塊RAM,以及連接到FPGA存儲控制器的外部GDDR6和DDR4 SRAM設備。在FPGA邏輯陣列中實例化的數據傳輸控制器(例如DMA引擎),可以類似地通過PCIe Gen 5總線訪問與主機處理器共享的內存,而無需消耗FPGA邏輯陣列內的任何資源即可實現這種高帶寬連接,並且設計時間幾乎為零。用戶只需要啟用PCIe和GDDR6接口,就可以通過NoC發送事務數據。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下面的圖11展示了PCIe子系統與任何GDDR6或DDR4存儲接口之間的直接連接。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11:無需消耗FPGA邏輯陣列即可實現PCIe和GDDR6之間的數據傳輸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112-Gbps SerDes

AC7t1500器件搭載了400G乙太網通道用於物理層訪問,該器件可提供多達32個高速SerDes通道,它們可用於需要數據速率高達112 Gbps的其他標準,並完全支持PAM4信令。這些SerDes通道支持器件間實現極短距離(XSR)和超短距離(USR)通道,事實證明這些通道對一系列通信系統都非常重要。SerDes實現方式的靈活性加上對各種乙太網速度的支持(因為已集成了一個可分解型控制器)為設計提供了現成可用的支持,這些設計將能夠與任何規劃的CPRI和eCPRI格式(用於5G前端傳輸設計)一起使用。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機器學習處理器

對於計算密集型任務,在Speedster7t FPGA上部署的Speedster7t機器學習處理器(MLP)是靈活的且可分解的算術單元。MLP是高密度乘法器陣列,帶有支持多種數字格式的浮點和整數MAC模塊。MLP帶有集成的內存塊,可以在不使用FPGA資源的情況下執行操作數和內存級聯功能。MLP適用於一系列矩陣數學運算,從5G無線電控制器的波束成形計算到加速深度學習應用,諸如數據流模式和數據包內容分析。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12:機器學習處理器原理框圖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結論

從5G網絡的邊緣到數據中心內部的交換機,通信和網絡系統對晶片的功能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以支持其所需的計算能力和數據傳輸速率。傳統的可編程邏輯為這些系統提供了靈活性和速率的最佳組合,但是近年來卻因乙太網等協議的速度提高到100G和400G而面臨新挑戰。Speedster7t架構通過採用創新的、多層級片上網絡,使數據能夠在器件周圍輕鬆傳輸,而不影響FPGA的邏輯陣列,從而充分保障所有已集成在內的全球最先進的I / O接口,諸如400G乙太網、GDDR6和PCI Gen 5,以支持充分發揮核心的可編程邏輯結構的潛在能力。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文由Achronix半導體公司供稿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責編:Amy Guan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網絡架構--數據中心的「神經脈絡」
    如果把數據中心比作一個「人」,則伺服器和存儲設備構成了數據中心的「器官」,而網絡(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就是這個數據中心的「神經脈絡」。本文就針對數據中心的網絡架構和一般設計來說。
  • 災備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與基礎網絡架構的思考
    從數據中心的重要性與影響範圍來看,金融業中的銀行,保險公司及公共服務領域的政府機關及IT運營商,能源交通領域等用戶將更關注災備數據中心的建設,此類行業的日常運作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平臺,數據的安全性將成為企業生命。為了應對各種自然災難(火災、水災、地震等)和人為災難(誤操作、病毒等)對企業數據安全帶來的衝擊,災備數據中心的建設將是十分的必要。
  • 「網絡技術控」數據中心網絡走向Spine-Leaf架構
    但是,隨著網絡協議和技術發展的進步和先進的軟體定義網絡(SDN)技術的結合,網絡架構師重新構想應該如何構建網絡。數據中心網絡所服務的是端到端的終端有效和快速的連接,因此考慮到端到端的高轉發速度和低延遲,那麼Spine-leaf網絡架構是更好的選擇。
  • 數據中心網絡架構三層分析
    同時, 不同區域由於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需要相互訪問數據時, 只要終端之間能夠通信即可,並不一定要求通信雙方處於同一VLAN或二層網絡。傳統的數據中心網絡技術,STP 是二層網絡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協議。 用戶構建網絡時,為了保證可靠性,通常會採用冗餘設備和冗餘鏈路, 這樣就不可避免的形成環路。
  • 智算中心融合算力、數據和算法,全面支撐AI技術應用和演進
    智能計算中心是符合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轉型需求,促進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的重要引擎,現階段智能計算中心的建設目標和內涵主要包括:新型算力公共基礎設施,通過提供共性的算力、數據及算法服務,讓算力服務更易用,使得智慧計算像水電一樣成為基本公共服務;技術領先、生態成熟,採用先進的人工智慧晶片,面向新型的人工智慧場景,
  • 華為雲:賦能應用,使能數據,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近日,在2020年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雲首席戰略官餘虎做了《華為云:賦能應用,使能數據,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主題演講,介紹華為雲戰略和業務發展情況。餘虎表示:「結合過去三十年華為服務政企客戶和華為自身數位化轉型探索的經驗,我們發現,政企客戶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會遇到四大挑戰:敏捷、創新、安全、協同。
  • 數據中心及5G網絡建設加速,光模塊廠商上半年淨利提升
    受益於數據中心市場的高速發展和5G網絡建設的加速,光模塊景氣度持續向上。博創科技、新易盛、中際旭創和天孚通信等光模塊相關企業近期陸續發布2020上半年業績預告。儘管有疫情的陰影,上述企業業績均保持高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 伊頓發布全新一代 93PR UPS,以創新技術賦能數據中心
    CPU 和伺服器功率伴隨 IT 算力和 AI 算力的演進持續提升,從數據中心到計算中心,高密成為新常態。作為現代化數據中心的基石,供配電系統需要更加穩定可靠的 UPS 來保障數據中心的不間斷運行。同時,支持正面進風、上出風或後出風散熱方式,可以滿足新建或者改造數據中心、微模塊數據中心對 UPS 進行機櫃行、通道封閉、靠牆周邊擺放等不同的擺放方式。
  • 構築智能聯接底座 新華三400G交換機賦能數據中心超寬發展
    400G核心交換機是承載數位化時代的重要網絡設備之一,主要應用於數據中心、城域網或骨幹網等關鍵節點。隨著5G、雲、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的發展,網際網路流量呈現爆炸式增長,400G互聯技術已經成為未來數據中心應對數字洪流的關鍵技術之一,國內大型數據中心更逐步向400G乙太網絡過渡。
  • 5G網絡切片如何賦能?中通院41頁報告詳述5G端到端SLA行業需求
    網絡切片改變了過去「一刀切」和「盡力而為」的網絡模式,通過專用、隔離和 SLA 可保障的「切片」為各行各業提供差異化服務,從而推動車聯網、智能工廠、無人機等海量垂直行業應用,使能全社會數位化轉型。然而,我們的網絡,就是一臺臺硬體設備。網絡上,是飛奔的比特數據流。這切片,到底是咋回事呢?硬體設備能切嗎?數據能切嗎?怎麼切?
  • 智算中心:採用先進的AI架構 創建全新AI算力生產模式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海量的數據增加,對於算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智算中心就是承載這種算力的生產中心。現在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AI算力的基礎設施建設,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人工智慧的創新發展和質量,以及賦能實體經濟實現新舊動能的升級與轉型。2020年12月10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聯合浪潮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全文正式發布。
  • 軟體使數據中心SONiC網絡更快更可靠
    Apstra已經採用顯著的SONiC(雲中開放網絡軟體)運行和特性增強性功能,更新了其行業領先的數據中心網絡自動化、驗證和分析軟體。軟體增強性功能消除了複雜的部署和運行難關,這些都是SONiC進入的障礙。 Apstra不斷履行其SONiC承諾,大幅提高數據中心SONiC網絡的部署和運行的速度和可靠性,從而迅速滿足創新和業務需要。Apstra與Microsoft和開放計算項目(OCP)開發的SONiC集成,可輕鬆實現數據中心網絡部署和運行的配置和自動化。
  • 乘5G和大數據中心之風,力維動環監控業務提速
    以5G、大數據中心為首的「新基建」主要圍繞數字經濟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展開,為政府和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堅強助力。「新基建」也代表著新機遇,將會給相關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機會。例如,如火如荼的5G網絡和大型IDC的建設就為動環監控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動環監控為5G基站和數據中心的運維自動化、運行智能化和決策科學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 數據中心自動化與網絡可視性的作用
    事實上,推動自動化的目的是響應更廣泛、更複雜的網絡,並減少網絡管理人員。數據中心自動化通過為任何一組常規網絡管理流程或程序添加一定程度的自動化而提高效率。它採用了從腳本到網絡虛擬化和軟體定義網絡的技術,但它本身並不是一種技術,必須有人來確定自動化的關鍵領域,並確定在每種獨特情況下使用的最佳技術。
  • 中興研究院總工王德政:區塊鏈將賦能5G、增強電信網絡能力
    中興通訊中心研究院總工王德政發表主題演講中興通訊中心研究院總工王德政發表了題為「區塊鏈對新基建的賦能與支撐」的主題演講,分享了中興通訊對區塊鏈賦能新基建的思考。他表示,區塊鏈現在已經成為新基建的「新瓶子」技術,我們可以把原有的應用通過區塊鏈的賦能,裝到這樣一個新的瓶子裡面,賦予它新的特性。除此之外,他還談到了區塊鏈對5G以及電信網絡的賦能,區塊鏈技術本身不會改變電信網絡,包括5G基礎的架構。但是它會在共建共享、邊緣計算、資源管理這些領域,增強電信網絡的能力。
  • 華為胡克文發表署名文章 再談利用AI架構打造智能IP網絡
    在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HC 2019)上,華為正式發布了面向AI時代的智能IP網絡三層AI架構及全新系列產品。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總裁胡克文表示,「今天IP網絡能做到的只有智能聯接,而且還做得不夠。按其構思,智能聯接實現數據的產生、分析和部署;智能運營實現故障的感知、定位和決策恢復;智能學習通過模型和訓練讓整個網絡系統變得越來越聰明。
  • 中興通訊助力中國聯通構築智能網絡中臺體系
    新基建大潮要求新能力支撐  新基建大潮的興起,代表著產業數位化轉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新的能力需求,要求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因此運營商的雲網基礎設施需要順應新基建的發展要求,提供數位化、智能化、IT/CT融合等新能力,實現對千行百業的賦能,助力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高質量發展。
  • 美國西蒙亮相2019數據中心標準峰會
    美國西蒙公司作為中國數據中心工作組(CDCC)和綜合布線工作組(CTEAM)的副組長單位出席了本次大會,並由美國西蒙公司大中國區技術服務部經理陳宇通先生在主論壇上發表了專題演講,從五個方面向與會來賓深度解讀了「數據中心布線進化論」。
  • 2020開放數據中心峰會發布49項重要成果!
    在主會場上,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ODCC)發布了來自六大工作組的47項研究成果,並正式揭秘了兩項重磅研究成果—「中國數據中心大平臺」和《中國數據中心第三方運營商分析報告(2020)》。峰會設置了伺服器、數據中心設施、網絡、邊緣計算、新技術與測試、智能監控與管理、數據中心學術七大分論壇,在各分論壇上數百位數據中心技術專家進行了成果深入解讀、尖端技術交流、產業發展共話,內容豐富、精彩紛呈,吸引了眾多業界專家的參與。
  • OCP China Day:數據中心自動運行光網絡
    騰訊作為OCP中國社區的核心成員,在峰會現場介紹了當前數據中心互聯光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騰訊基於標準化單元構建的自動運行光網絡。目前,騰訊已將光網絡的標準單元快速複製到數據中心互聯應用中,有效應對數據中心互聯帶寬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