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皇帝被稱「官家」而太后不稱「哀家」,原因很簡單

2020-12-24 子明文史

看過《清平樂》這部劇的朋友,想必有不少人都會對「官家」這個稱謂感到陌生。畢竟,平時看的劇都是稱呼皇帝為「皇上」、「陛下」、「萬歲爺」等,太后一般都是自稱「本宮」或是「哀家」等。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官家」這個詞。

三國曹魏蔣濟《萬機論》云:「三皇天下,五帝天下」。

南宋胡三省注《資治通鑑》云:「西漢謂天子為縣,東漢謂天子為國

二者兼之,就成了「官家」。所謂「官家」就是指做皇帝要至公無私的意思。

「官家」一詞始於魏晉時期。至趙匡胤建立大宋後,「官家」成了宋朝人口語中稱呼皇帝的主流叫法,比較正式的叫法還有「陛下」和「上」。至於「萬歲爺」這個稱呼,僅現於民間戲曲中,並非傳統稱謂,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也曾辯證過。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哀家」這個詞。

《禮記.雜記上》:祭稱孝子孝孫,喪稱哀子哀孫。古時居父母喪者的自稱為哀子,後來,父在而居母喪者自稱哀子。

近代人根據「哀子」杜撰了「哀家」這個詞,寓意就是死了丈夫的皇后,即太后。喪夫即為可憐之人,是為哀。

事實上,無論秦漢亦或明清,這些朝代的太后都不曾以「哀家」自稱。而是多以「老身」、「吾」、「予(餘)」或者「我」來稱呼自己。現在想來那些影視劇中連太后都沒當上的皇后,都一口一個「哀家」的稱呼自己,莫不是在詛咒皇帝早日升天不成。

結語:《清平樂》中的稱謂雖然比較陌生,但大多得當。只因原著作者在努力還原一個真實的北宋仁宗時期。

相關焦點

  • 為何《清平樂》中宋仁宗被叫「官家」?盤點皇帝稱呼進化史
    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劇中,宋仁宗被人稱呼為「官家」。這個稱呼對不對呢?答案是對,宋時確實可以稱呼皇帝為官家。那麼自秦始皇以來,中國歷史上對皇帝的稱呼究竟有哪些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吧。《後漢書》中多有體現,「國家以君知臧否,曉廢興,故以手書暢意。」「以立微功,皆自國家謀慮,愚臣無所能及」等,皆以「國家」代指皇帝。宅家這個宅家可不是宅在家裡的意思,而是指的皇帝。唐代李匡乂 《資暇集·阿茶》中有言:「公郡縣主,宮禁呼為宅家子。蓋以至尊以天下為宅,四海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
  • 為何只有宋朝把皇帝稱「官家」,而不是稱陛下或皇上
    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傳18帝,國禎319年,宋朝有一點和別的朝代不一樣,宋朝把皇帝稱「官家」,而不是稱陛下或皇上?這又是為什麼呢?對於這個疑問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也很好奇,《國老談宛》中記載:「徐鈺為散騎常侍,太宗謂曰:官家之稱,其義安在?曰: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蓋皇帝之謂也。」
  • 《長安十二時辰》紅了「聖人」,《清平樂》火了「官家」!
    《長安十二時辰》紅了「聖人」,《清平樂》火了「官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才德全盡謂之聖人」。聖人是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但是在古代,聖人也是皇帝的尊稱。唐代文人杜甫有一篇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聖人筐篚恩,實願邦國活。」
  • 為什麼有關宋朝的電視劇,大臣都稱皇帝為「官家」?
    「官家」一詞,實際上在唐朝就開始被用作指代皇帝,只不過這個時候,官家還可以指公家,指朝廷。看「官家」一詞,最早出自西漢文獻《西漢會要》:「官家之惠優於三代,豪強之暴酷於亡秦。」這句話裡面的「官家」並不是皇帝的特殊稱謂,而是多數古人對當時官府,即公家的代稱。從西晉末年,十六國時期,石虎稱當時的後趙皇帝石勒為「官家」開始,南北朝時期一直到隋唐,「官家」一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 後宮佳麗三千,太后自稱「哀家」,皇后為何只能自稱「本宮」
    如今的宮鬥劇裡,為什麼有的劇中太后自稱是哀家,而有的劇中皇后也自稱是哀家,或自稱本宮,也有稱臣妾。那麼究竟該怎麼自稱呢?哀家是子孫後代中國戲曲小說集中應用,並不會有於古時候與人相處中。「哀家」的含義是自稱可憐之人,無夫之哀,是古時中國戲曲中去世老公的皇后或皇太后的自稱,並並不是歷史名人常用的稱呼。
  • 皇太后獨有的稱呼哀家 皇宮中的女人稱本宮是什麼意思
    從字面解釋哀家是什麼意思哀家是什麼意思,從古代歷史中哀家一詞應該是太后用的,而且是皇帝已死情況下,其皇后也就是後來的皇太后用的,意思是未亡人,哀痛先皇.皇后自稱哀家應該是個笑話,否則豈不是詛咒皇帝?那可是死罪.電視裡的玩意兒不能夠當真的。
  • 古代都把皇帝叫「陛下」或者「皇上」,為何宋朝卻要叫「官家」?
    基於這樣的原因,趙匡胤不自稱「天子」,而是按照庶民的習慣,稱自己為「官家」。一來顯得比較平易近人,二來通過這個稱謂,向大臣們傳遞一出:皇帝願與百官「共治天下」的心聲。
  • 《清平樂》中的女性角色,任你萬般柔情,皇帝卻獨偏愛她
    #《清平樂》作為國內首部以宋朝仁宗時期為主線的古裝影視劇,在如今環境之中取得今天的熱度本是不易,無論是從服化道還是從角色的選取和立意上面都別出心裁,在還原歷史的基礎上也加以創作了不少,而這一點其實從與宋仁宗有關係的幾位劇中的女性角色就完全可以看得出來。
  • 宋代的皇帝為何可以叫「官家」?這是一種蔑稱嗎?
    有段時間,古裝劇《知否》、《清平樂》的收視率居高不下。巧合的是,這兩部作品的背景都是發生於北宋時期。 看過此劇的人,可能也會注意到一些細節。比如,裡面的皇帝被稱之為「官家」,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皇上」或者「陛下」等稱謂。 有人就懷疑,是不是編劇弄錯了?
  • 從泛稱到專稱:北宋「官家」稱謂的神聖化,是君權的回歸和重塑
    但唯獨趙宋一朝的皇帝在稱謂上顯得獨樹一幟,人人都稱他們為「官家」,有時皇帝也自稱「官家」。官家這一稱謂,並非宋代獨有也不是宋代首創。根據史料記載,至少東漢末年就已有用「官家」來指代朝廷、政府,後來又一度用於泛稱位高權重之人。然而趙宋皇帝為何會將「官家」一詞定為自己的專有稱謂呢?
  • 《清平樂》:什麼樣的皇帝男主閃閃惹人愛
    《清平樂》播到現在,評價兩極,好的評價集中在服化道、臺詞;壞的評價則主要在故事節奏。正所謂人間三大慢:樹懶、烏龜、張開宙。《清平樂》導演張開宙這次開局慢,功力高低什麼的見仁見智,但不可忽視的原因也在於這部劇的題材。
  • 同樣是太后,為何《清平樂》中的劉娥,不如《燕雲臺》中的蕭燕燕
    最近上演的《燕雲臺》雖然貶褒不一,但總歸是讓遼國的蕭太后再次刷了一次屏,其實即使沒有《燕雲臺》,駱以前駝也知道蕭太后叫蕭燕燕,而在《清平樂》中「嶄露頭角」的太后劉娥,駱駝以前是真的不了解。那麼同樣都曾臨朝聽政的兩位太后,為何在後世的知名度會相差那麼大呢?
  • 《清平樂》裡為什麼皇帝被稱為官家,官家是何意思?有什麼寓意?
    《清平樂》的開播使得宋仁宗趙禎這位歷史上著名的仁皇帝重新走到了人們的視線中。在這部電視劇裡面,都稱呼皇帝為官家,這是為什麼呢?官家到底什麼意思?蘇東坡在《初到黃州》中寫道: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這裡的「官家」指的就並非皇帝本人,而是指朝廷。這說明官家最早的意思可能指的是朝廷和皇帝的混用。直到宋朝,官家才逐漸變成了皇帝的專門稱呼。
  • 《清平樂》:教科書有誤,範仲淹是傑出文學家,卻不是優秀政治家
    所以,範仲淹是優秀的文學家、思想家,卻稱不上政治家。《清平樂》熱播,除了精美的服飾、化妝和道具,考究的臺詞也值得點讚。更令人欣喜的是:觀看《清平樂》的時候,讓很多人夢回學生時代。公元1029年,宋仁宗準備率領百官在會慶殿為太后劉娥祝壽,範仲淹認為這一做法混淆了家禮與國禮,就給宋仁宗進諫說:你是皇帝,如果想表孝心,你可以在宮內給太后行禮,但如果帶著百官朝拜太后,這就有損皇上威嚴了,於禮法不合。
  • 皇帝又稱「縣官」?各朝代稱呼皇帝五花八門,許多影視劇都叫錯
    接觸影視劇以來,發現許多古裝劇,不管是什麼朝代,皇帝都籠統地被大臣、嬪妃們叫做「皇上」或者「聖上」,殊不知,皇帝的稱呼各個朝代有各個朝代的叫法,不分青紅皂白一概稱為「皇上」顯然是不對的。隨著《清平樂》的熱播,我們已經知道宋代皇帝被稱為「官家」,那麼其他朝代皇帝都被稱作什麼呢?我們這就來列一列。
  • 《清平樂》節奏慢,電視劇秒變紀錄片?但幾處細節卻表明它是精品
    不靠流量藝人撈錢,憑著著出色的製作團隊,噱頭少營銷弱,可以說是把全力都放在提高劇作質量中了。王凱也算是正午陽光的御用演員, 很多劇中都有他出演,《北平無戰事》中的警察局副局長方孟韋,也是《琅琊榜》中靖王蕭景琰,轉身又成了《歡樂頌》中的趙醫生。只不過這次他擔任的是主演一角。
  • 皇帝獨寵,一生順遂,《清平樂》裡曹皇后的養女,才是人生贏家!
    高姑娘幼時被皇后選入宮,與十三團練一起同養于禁中。當時宮中人都稱十三團練為「官家兒」,稱高姑娘為「皇后女」。因二人同年,又性情相投,帝後都有意撮合他們。今上還常指著高姑娘逗十三團練說:「皇后女可以做你新婦麼?」後來因豫王出生,十三團練被送還汝南郡王邸,高姑娘也隨後出宮歸本家,皇后才又收養了範姑娘。十三團練與我擊丸時,高姑娘與公主同坐於一側觀看,目光始終落在十三團練身上。
  • 《清平樂》中知識多,墨勅魚符、佳人剪牡丹、浴兒包子都是啥
    可以說每集《清平樂》中都藏著很多知識點,張貴妃跳的「佳人剪牡丹」是什麼舞?皇帝生了女兒賞賜給大臣的「浴兒包子」又是啥?夜裡開啟宮門的墨敕魚符是什麼?張茂則的內東門勾當官又是個官?宋仁宗與曹皇后談論的佔城稻有什麼特別?撿幾個有趣的和大家分享。
  • 《清平樂》郭皇后失德被廢 宋仁宗為什麼不立喜歡的苗娘子為中宮呢?
    《清平樂》郭皇后失德被廢 宋仁宗為什麼不立喜歡的苗娘子為中宮呢?時間:2020-04-11 10: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平樂》郭皇后失德被廢 宋仁宗為什麼不立喜歡的苗娘子為中宮呢? 最近由王凱主演的《清平樂》在湖南衛視的黃金節目檔期開播了!!
  • 高宗皇帝李治——名義上坐了三十三年天下,可卻沒有當過幾天家
    那天,高宗皇帝李治終於走了,這個始終離不開女人扶持的皇帝,名義上也坐了三十三年天下,可卻沒有當過幾天家,一生政績,畫水無形,走時帶著滿腹的委屈,帶著終生的遺憾,忍看身隨名滅。三天後,新皇帝於樞前即位。裴炎這個唯一的顧命宰相的奏請,謂新皇帝並未正式冊封,不便發布詔令,眼前有要事須速決者,請宣太后令於門下省。這舉措,顯然有悖大行皇帝的遺詔,使武太后毫不費力地臨朝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