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飲食從乳製品到豆製品甚至於麵製品,都離不開微生物的發酵消解作用。經過微生物的發酵消解,食物中的一些難以消化的營養得以被我們利用,當然對於經常接觸的益生菌食品例如酸奶、養樂多常常宣傳聲稱為活菌製品,以及有些在包裝上會明確活菌數量,那麼這些宣傳的活菌食品飲料是否名副其實,真正的可觀益生菌又長什麼樣呢?
以養樂多為例,取其適量來做個簡單的小實驗,驗證是否如宣傳所說。首先採用培養法確認養樂多中是否含有活益生菌,整瓶養樂多搖勻取一滴約0.01ml,平鋪接種於培養平板上,置於37℃恆溫培養箱內培養2-4天。
若養樂多內含有活菌,接種於培養平板上培養後,活菌會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同時菌落的大小也會多少反應出該活菌的活性大小。
經過培養後出現了肉眼可見單位的益生菌菌落,圓形菌落表面光滑,呈淡黃色,與典型的益生菌菌落近似一致。對於益生菌含量,可根據雙平板菌落數粗略的估算。大致計算了下兩個平板上的菌落數,每個平板平均約有230個,1ml該養樂多約含23000個活菌。
宏觀的菌落一覽大概,微觀的益生菌模樣與之大不一樣。取菌落進行圖片顯微觀察,可見益生菌菌體為棒杆狀,無運動,與益生菌界內的常見乳酸桿菌的杆狀屬於同型。

作為活菌飲品/食品,其效期當然比不過經過特殊保質處理的食品,廠家在生產活菌飲品/食品時會綜合考慮風味口感和活菌含量,在保證活菌特質的同時擁有最佳的風味口感才是最好的產品。活菌飲品/食品儲存溫度一般要求低溫,低溫條件下可以使得菌體保持一定的活性不會大量增值消解食品內的營養物質,進而保證風味口感,這也是酸奶或者養樂多在脫離低溫室溫條件下一段時間後會有鼓包或味道酸味加重的原因,因此一般活菌食品包裝上都會有開口即食的提示。當然對於資深吃貨大咖,活菌食品除了食用外,也可以借用內含的活菌自己進行DIY活菌食品(酸奶、果酒等)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