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刺客跟其它朝代有何不同,光天化日之下刺殺宰相,如此囂張

2020-12-24 魚羊秘史

元和十年六月三日,黎明前的第一抹曙光剛照及朱雀門上,安靜的裡坊中就響起了嗒嗒的馬蹄聲,宰相武元衡已是出門上朝了。天色還很昏暗,在前方引路的騎從提著燈籠,漫不經心地打著哈欠。突然,空中傳來了羽箭破空的聲音,騎從手裡的燈籠霎時被射滅,還沒來得及呼喊,就又被一箭射下了馬。道路兩旁的大樹上跳下了一群身著黑衣的武士,用刀劍驅散了相府的家丁後,便重重地一棍子打在想要策馬逃跑的宰相腿上,不急不慢地牽著韁繩將他帶到了黑暗的巷子裡。等逃走的家丁領著執勤的金吾匆匆趕來,舉火看去,牆下的血泊中只躺著一具無頭的屍首……

唐憲宗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在上朝途中被刺客暗殺斬首。朝廷高官被刺殺這種事情,若是放在其它朝代,定要惹起軒然大波,但對唐人來說已是見怪不怪了。若是外來的旅客被這一事驚得目瞪口呆,長安人說不定還要鄙視地罵一聲「土包子」。無論是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或是元和中興,刺客都在大唐的政治生活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筆。那麼,為何強盛的大唐會允許刺客這種陰暗的角色存在呢?

01

「奸人遍四海,刺客滿京師」

派刺客暗殺那些不順眼的人,其實是大唐權貴的傳統玩法。後晉史官在《舊唐書裴度傳》中對此就有感慨:「奸人遍四海,刺客滿京師……苟非死義之臣,孰肯橫身冒難,以輔天子者?」武元衡、裴度所處的時期正是藩鎮割據,國家政令不行的中唐,刺客如此猖獗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不過,即使在貞觀、開元這樣千古難見的盛世,刺客們的生意仍然很好。這就很是讓人詫異了,難道朝廷都不管嗎?

長安城的胡人有在寒冬臘月互相潑水為樂的習俗,唐睿宗在位時聽到這件事,十分感興趣,想要微服私訪去看看。當時的左拾遺韓朝宗竭力勸諫,用的理由也並非臣子們常用的「有失天家體面」等儒家正言,而是「刺客卒發,大憂不測,白龍魚服,深可畏也」這樣出於安全的切實考慮。「白龍魚服」這個典故出自西漢劉向的《說苑》,講的是一條白龍因為好奇變化成魚遊在河水中,被漁夫射傷。白龍向天帝告狀,天帝卻認為漁夫捕魚是天理,白龍是咎由自取。韓朝宗用這個有些冒犯的典故勸阻皇帝,恰恰說明了當時刺客不可勝數,即使是天子出行,都難保萬全。

刺客也是要吃飯的,之所以會出現刺客滿地走這樣的情況,恰恰是因為那些達官顯貴們的飼養。有唐一代豢養刺客成風,上至天潢貴胄下至普通官僚在歷史上都有記載。刺客能夠幫助他們解決競爭對手,完成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沒有什麼事情是一次刺殺解決不了的,如果有的話,那就再刺殺一次。在這樣的情況下,刺殺成為了唐朝一種重要的政治活動,刺客也在陰影中默默影響著歷史的走向。

02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刺客看起來很酷,尤其是在下路苦撐他突然來幫你抓人的時候。但在現實生活中,若是真的遇到了一個刺客,我們大概都會避之不及。在唐朝時的情況也同樣如此,人們可以容忍刺客在黑暗中的存在,但絕不允許他們走到陽光之下。刺客和現代社會的殺手一樣,通常都用著一個見得了光的職業,在大唐,這個身份就是遊俠。

大唐的遊俠幾乎就是刺客的代言。唐代宗時,權臣李輔國專權驕橫,幾乎架空了皇權。代宗心恨之,每次見到他就想喚軍士把他拉出去砍了,但考慮到禁軍將領都是李輔國的人,這樣玩被砍的人是誰還說不定,於是就「遣俠者夜刺殺之」(《新唐書》),暗地裡搞定了他。唐代宗派遣的是俠客,但幹的卻是刺殺的活計,宋朝史官記敘時也沒覺得有什麼奇怪之處。

再看李白和張籍的《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百裡報仇夜出城,平明還在娼樓醉。」這分明就是刺客多於俠客,而在唐人眼中卻並沒有什麼區別。刺客多託名於遊俠,必然說明遊俠這個職業在大唐是能見光的,而且再看看唐詩中對俠客的溢美之詞,想必遊俠在大唐的地位還挺高,這又是為什麼呢?

遊俠在戰國時很活躍,諸侯們皆以禮待之,希望能「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關鍵時候上演一波無雙,起到回人性核彈的作用。但自從秦一統六國之後,「俠以武犯禁」的說法就成為了主流,肆意妄為的俠客很自然地就招來了崇尚秩序的朝廷的忌憚,但大唐卻是一個例外。大唐尚武,而這又可能是由於民族大融合時期「胡風」「胡化」帶來的影響。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於是,從皇室到文人,都有著股話不投機拔刀相向的氣魄,連大文豪李白都曾「少任俠,手刃數人」,更遑論不識字的人了。對武力的崇尚使得遊俠在大唐獲得了少有的寬容,這也使得大量刺客寄名遊俠,在其中藏身。

03

上可弒君禍朝廷,下可宰臣亂藩鎮

刺殺重要人物,向來就是扭轉政治局勢的常用手段。這也是刺客在唐朝被大量使用的最主要原因。刺客,其實就是權貴們用來自相殘殺的一把好刀。

自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外幹了一票大的以後,大唐的皇位繼承就充滿著血腥和殺戮。翻開史冊,幾乎每次皇位更迭都能見到刺客的身影。《舊唐書元吉傳》:「元吉伏其互軍宇文寶於寢內,將以刺太宗。」;《舊唐書于志寧傳》:「承乾大怒,陰遣刺客張師政、紇幹承基就殺之。」……就連貴為至尊的皇帝都沒能逃脫被刺殺的下場,開創了「元和中興」為大唐續命的一代雄主唐憲宗,晚年卻因為死得太慢,被自己的兒子唐穆宗被宦官陳宏志生生刺殺。

刺客能在內廷掀起了腥風血雨,在外朝同樣也能攪動乾坤。文章一開頭提到的宰相武元衡,就是由於支持對藩鎮動武才招來了忌憚,最終被節度使派人暗殺。不僅藩鎮和中央之間會互相派遣刺客,藩鎮兼併時同樣也有刺客出沒。著名的女刺客聶隱娘就是魏帥豢養的刺客,「魏帥與陳許節度使劉昌裔不協,使隱娘賊其首」,但聶隱娘在劉昌裔的厚待下變了心,反過來將刀對準了魏帥,不過這又是另一個傳奇故事了。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淮衣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古代的「刺客」都是一群什麼人,他們有專門的組織嗎?
    「士」,而刺客的來源,其實在各朝各代中也是大有不同的。 而且古代的遊俠的影響力也非常之大,他們並不是自己出手刺殺,而是都是手下有一幫刺客來進行刺客,所以說遊俠也是刺客的很大一部分來源。
  • 阿薩辛:中世紀最囂張的刺客組織,是如何灰飛煙滅的?
    刺客是一種古老而又特殊的職業,在世界各地歷史中基本都有他們的身影存在,甚至還出現過許多知名的刺客組織。其中就包括了一個令當時人們聞風喪膽的一個堪稱傳奇的刺客組織——阿薩辛派。據說英文單詞中的刺客Assassin就是由這個組織的名字而來的。
  • 唐朝為什麼是最強的朝代,我們從很多方面可以看出來
    雖然這和他的初心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他最起碼可以有這個機會來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件的價值的實現,可能在其他的朝代是不那麼可能實現的,但是在唐朝這個朝代裡面。很多的事情也是可以實現的,比如古代的重農抑商制度,人們對於商人的地位是排擠的,但是唐朝的商人的壓力沒有那麼的緊張。
  • 古代「丞相」與「宰相」有什麼區別?別再稀裡糊塗分不清楚!
    而我們知道還有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職,便是丞相。可以說,一個好的王朝,可以沒有一個英明的皇帝,但是不能沒有一個賢良的丞相。作為皇帝的「大腦」,丞相輔佐皇帝管理朝政,總領百官,對於朝廷統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這時候大家就有疑問了,有了丞相,不是還有宰相嗎?大家都聽過《宰相劉羅鍋》這部劇的大名,也有人總結中國的十大宰相,例如魏徵、狄仁傑、王安石等等名相。
  • 【法史故事】震驚朝野的大唐宰相遇刺案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控制了地方的軍政、財政和司法大權,朝廷權力日益削弱。唐憲宗李純即位後,為了改變這種局面,開始了遏制藩鎮勢力膨脹的削藩戰爭。而地方藩鎮竟悍然以武力相對抗,並發生了轟動一時的刺殺當朝宰相武元衡的案件。
  • 唐朝就有「碟中諜」了,一個外國人刺殺李世民,結果卻被大唐反殺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根據唐初「鴻臚寺」所統計的數據,長安城在貞觀時期總共有七萬名外來僑民。 就像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描述的那樣,在這些僑民中真有不少的外國「間諜」。他們來到大唐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在這片樂土上定居,而是要進行諜報活動,威脅唐朝的國土安全。 話說,李世民登基以後,先後發動過六次大規模對外戰爭。其中,有四場戰爭,李世民御駕親徵,且取得了完勝。
  • 《刺客信條》將推出唐朝背景的漫畫,反而讓粉絲們感到擔憂
    它的故事發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當時正值安史之亂時期,主角李萼為了挽救唐王朝,化身刺客誅殺安祿山等叛軍首領。這個題材非常危險,因為它稍有不慎就會「歪曲」唐朝的歷史形象,成為「歷史虛無主義」作品。中國漫畫家夏達的《長歌行》就是前車之鑑,在《長歌行》劇情裡,由於突厥的忽然入侵,唐軍不得不撤出朔州,朔州遭到突厥軍洗劫。
  • 「丞相」和「宰相」有何區別?雖然是一字之差,意義卻截然不同
    相信很多朋友看電視的時候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在不同的古裝電視劇中,有的大臣被稱作「丞相」,有的大臣卻被叫作「宰相」呢?就拿諸葛亮來說,世人均稱他為「諸葛丞相」,而沒有人叫他「諸葛宰相」;反觀劉羅鍋,都說「宰相劉羅鍋」,卻沒有「丞相劉羅鍋」的說法。
  • 夢回唐朝:一個興盛的歷史朝代,繁榮而又璀璨的歷史
    夢回唐朝:一個興盛的歷史朝代,繁榮而又璀璨的歷史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朝代,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之一。705年,神龍革命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
  • 明朝為什麼能成為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與其他朝代有何不同
    說明朝是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主要體現在明朝具有強硬的外交。這種強硬的外交,集中體現在幾件事情上。 如此密集的北伐行動,給予了北方的蒙古人最沉重的打擊。最終,元朝變成了北元,北元又分裂成了瓦剌、韃靼、兀良哈等很多部落,同時這些部落又不斷衰落,以至於根本沒辦法對明朝構成任何威脅。 明朝的北伐行動,可以說是繼漢武帝攻打匈奴之後,中原國家對北方少數民族的最沉重的打擊,其意義是非凡的。這是明朝最有骨氣的例證之一。
  • 公元639年,李世民遭40多名刺客刺殺,事後他如何處置這批刺客?
    他們身邊不僅有武功高強的大內侍衛,而且生活場所也布控嚴密,別說是人,就連蚊子也飛不進去。但事實上,歷朝歷代都有行刺皇帝的事情發生,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荊軻刺秦王。而清朝的雍正皇帝,據說也是被呂四娘割了腦袋,導致下葬時連頭顱都沒有。唐太宗李世民雖然被譽為「千古第一明君」,但也曾遭遇過刺殺事件。
  • 為什麼唐朝貞觀時期編撰的史書在「二十四史」中數量最多?
    不過有意思的是,「二十四史」雖然是由不同朝代的史學家分別編撰的,但其中唐朝貞觀時期編撰的史書多達八部(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在「二十四史」中數量最多。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首先,中國古代的慣例是以後的朝代為前朝修撰史書。
  • 如何區分丞相與宰相?唐朝沒有丞相這個稱呼嗎?
    兩者的區分,丞相多為正式官名,宰相多為俗稱泛指。唐朝沒有這「丞相」二字的正式官職,丞相或者宰相的的稱呼,是指對三省長官以及後來眾多帶「同平章事」等群相的俗稱。相的淵源無論宰相還是丞相,都涉及到了一個關鍵的「相」字。
  • 「追殺」媒人宰相,狀元駙馬滿心的不樂意,唐朝宣宗心知肚明
    宰相白敏中一定沒想到,自己一手促成的婚姻,竟然帶來了連綿不斷的麻煩。皇家的姑爺,也就是駙馬,竟然對其恨之入骨,多方搜集罪證,一路彈劾,鍥而不捨。白敏中憂心不已,畢竟人家是皇親,多有機會在皇帝耳邊吹風,一旦唐宣宗耳軟,就可能滅頂之災。他覺得這個仇家結得很冤!
  • 隋朝奸臣唐朝忠臣,也是宇文化及竇建德的宰相,此人還是魔門八大...
    這個人就是隋煬帝楊廣的奸臣,唐太宗李世民的忠臣,也是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玄妙人物,他的人生軌跡,讓後世史學家和文學家乃至諸多讀者也十分費解:被楊廣宇文化及李淵李世民委以重任,不但是隋朝奸臣唐朝忠臣,還當過許國和大夏宰相,這位魔門高手有何過人之處?
  • 丞相和宰相有何不同?誰的權力更大?弄懂二者區別,才不會鬧笑話
    這裡所說的「侯」自然就是指的侯爵的地位了,而「相」的含義為宰相、丞相。在人們印象裡,好像宰、丞2相基本就是一個類別的官員,似乎沒什麼區別。然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同樣是「相」,宰、丞不同。其中含義還真就存在細節上的不一樣。那麼「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其實仔細扒一扒他們的最早起源就能弄懂,就不會鬧笑話了。
  • 刺客信條本色刺殺攻略 必看的幾條刺殺技巧
    在刺客信條本色中刺殺是整個遊戲的中心,那麼玩家在什麼時候刺殺好,怎麼掌握刺殺的技巧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刺客信條本色的必看的刺殺技巧,幫助大家順利通關!1.假如遇到敵人聚集,例如4個5個一起,飛刀等遠程單體攻擊可以將其一個一個引來,然後將其殺掉。
  • 不同朝代的毛筆又有什麼不一樣?
    雖然現在的毛筆已經不再實用,但是作為書畫最重要的文具載體,還是有很多人對毛筆這種書寫工具青睞有加。白居易曾經有詩云「宣城之人採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說的就是紫毫筆繁瑣的製作工藝,足可見在古代人們對毛筆有多重視了。那麼毛筆到底是誰發明的呢?不同朝代的毛筆又有什麼不一樣?
  • 《刺客信條:英靈殿》跟前幾部比都有哪些不同?又能不能被接受?
    好了,說了這麼多鋪墊的話,那今年這部《刺客信條:英靈殿》跟之前的作品相比,都有哪些異同點呢?首先,相同的地方很好概述,英靈殿其實就是奧德賽的「換皮遊戲」,從所用的引擎、場景設置、遊戲玩法、界面設置、戰鬥模式、戰鬥系統都大同小異。還有就是跟「刺客8」一樣,遊戲開始,必須選擇男女主角當中的一個來進行遊戲。
  • 唐朝公主的地位比其它朝代公主的地位要高嗎?
    但是在唐朝,很多女性在家裡面都是要讀書學習的,不過,數字號明白很多道理,尤其是唐朝更是出了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唐朝的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甚至於在政治方面都有女性的一席之地,太平公主、上官婉兒、韋後、安樂公主,這些都是手握重權的女人們,自然可以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