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就有「碟中諜」了,一個外國人刺殺李世民,結果卻被大唐反殺

2020-12-15 騰訊網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中國城市建置市(商業區)與坊(住宅區)分設典型。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根據唐初「鴻臚寺」所統計的數據,長安城在貞觀時期總共有七萬名外來僑民。

當然,這些僑民中也有外國間諜。

就像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描述的那樣,在這些僑民中真有不少的外國「間諜」。他們來到大唐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在這片樂土上定居,而是要進行諜報活動,威脅唐朝的國土安全。

話說,李世民登基以後,先後發動過六次大規模對外戰爭。其中,有四場戰爭,李世民御駕親徵,且取得了完勝。在對突厥發動的反擊戰中,唐軍一舉掃清了邊境之患,給了東突厥可汗一個教訓。可以說,李世民造就了其他中原王朝統治者難以企及的盛世。

面對這樣一位中原統治者,東突厥的吉利可汗如鯁在喉。為了殺掉李世民永絕後患,吉利可汗決定進行「斬首行動」,派出突厥間諜人員探訪李世民的行動軌跡,伺機將其暗殺,讓大唐陷入群龍無首的困境。貞觀初年,一個名叫維尼撒的突厥商人來到長安城,做起了黃金生意。

由於,維尼撒的口才很好,又十分大方,沒過多久他便結交了許多漢人朋友。維尼撒以重金鋪路,籠絡了把守長安城門的契丹人庫賽,以及長樂公主的家婢胡蘭花。通過與他們的交往,維尼撒獲取了這樣的信息:每隔一年半載,唐朝皇帝肯定會離開長安,前往邊境巡視守軍,並巡查沿途的風土民情。

維尼撒認為:下次李世民離開長安之際,就是動手的絕佳時機。維尼撒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暗中進行的,所以他覺得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根本不會被任何人查知。然而,維尼撒和突厥可汗低估了大唐的情報能力。要知道,貞觀年間的大唐國力強盛,李世民培養了大量情報人員,並將他們安插在外國。

當吉利可汗擬定了「真神計劃」,也就是刺殺李世民的斬首行動時,這一消息已被吉利可汗身邊的大臣金水寬探知。沒人知道吉利可汗的近臣金水寬,正是李世民安插在突厥的間諜人員。所以,維尼撒還沒部署行動,大唐方面就已經想好了對策。

李世民安排杜如晦處理這樁案件,讓他來揪出刺客以及所有突厥間諜人員。杜如晦十分精明,他知道憑藉自己和手下幕僚的力量,根本無法將突厥間諜一網打盡。於是,他聯絡了大理寺和刑部,借調了大量情報人員和刑偵專員,針對突厥人的這起刺殺行動進行了部署,制訂了「反刺殺作戰」計劃。

短短幾天,被突厥人收買的胡蘭花、庫賽等人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了。維尼撒還以為這兩人在收了自己的黃金後逃走了,根本沒想到他們已經被押赴大理寺秘密審訊。杜如晦輕而易舉地撬開了庫賽和胡蘭花的嘴,弄清了維尼撒的情況。杜如晦決定將計就計,一切圍繞突厥人的「真神計劃」行事,徹底拔除突厥安插在長安的所有「釘子」。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杜如晦在審問了庫賽等人後,又將他們放歸原職。庫賽、胡蘭花見唐人已獲悉刺殺計劃,自己被突厥籠絡的情況已暴露,為了活命的他們以生命擔保自己絕不會背叛大唐,一定會配合杜如晦演好這一齣戲,蠱惑維尼撒。公元635年四月,唐軍擊敗了吐谷渾可汗伏允,並立伏允之子為新任可汗。為安撫歸降的部落,李世民帶著幾名大臣和禁衛軍前往邊境,親自主持新任可汗的冊封儀式。

維尼撒果然中計,在大唐情報部門的誘導下,他獲得了李世民北上的消息。維尼撒聯繫了吉利可汗,雙方制定了暗殺李世民的詳細計劃。吉利可汗認為,只要能摸清李世民的具體行動路線,再安排一隊由弓箭手和死士組成的百人「敢死隊」,必能將這位大唐皇帝一舉擊殺,使大唐王朝陷入混亂。吉利可汗早年在大唐境內已潛伏了一群偽裝成旅行家和客商的精英殺手,經過多年的經營這些殺手已成功混入大唐。

值此之際,吉利可汗啟動了這批殺手,準備讓他們完成使命。殊不知,吉利可汗的一切計劃早已被大唐情報機構獲悉,當年這批偽裝成客商和旅行家的殺手在入境之後就已暴露身份。

維尼撒和吉利可汗在書信中敲定了此次暗殺行動的執行地點——秦直道上的武功縣和扶風縣之間。因為,這兩座縣城的地勢平緩,村鎮眾多,殺手能輕而易舉地潛伏在房屋中,隱蔽性極強。

不過,當維尼撒將刺殺地轉達給殺手時,突厥殺手紛紛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認為,武功縣和扶風縣是大唐軍事要地,駐軍數量極多,在這種地方埋伏無疑是自尋死路。這些人覺得,應該將刺殺地點設置在距離長安較遠的寶雞和天水地區,這裡的地形以林地居多,道路蜿蜒曲折,而且駐軍的數量很少。

聽完了手下的反對意見後,維尼撒堅持認為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因為,越是地形複雜人煙稀少的地方,唐軍的守備力度就更大,刺殺的成功率越低。正所謂「燈下黑」,只有在天子眼皮底下的軍事重鎮,唐軍的防守意識才會越鬆懈。最終,殺手們決定使用維尼撒的計劃,於武功鎮擊殺李世民。

正當「斬首行動」在緊鑼密鼓地策劃時,杜如晦已獲知了維尼撒的全盤計劃。

大唐的探子將殺手名單匯報給杜如晦,杜如晦見此次暗殺行動的參與人員極多,規模十分龐大。於是,杜如晦找到了李世民,希望能採取「暗度陳倉」的辦法解決這夥殺手。

按照杜如晦的計劃,只需讓皇帝的親兵按照預訂的線路照常南下,用他們當作誘餌騙出突厥刺客,另一方面再安排一支精兵暗中跟隨。只要突厥刺客發動偷襲,這支黃雀在後的精兵必能將所有突厥刺客一網打盡。當然,為了防止出現紕漏,杜如晦覺得李世民並不應該出現在龍輦上,而是應該喬裝打扮混入附近的客商,這樣他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原本這是個天衣無縫的計劃,然而,杜如晦還是高估了庫賽的忠心。

這位擔任禁衛軍都統的契丹人竟又叛變,暗中派人將杜如晦的計劃匯報給維尼撒,此時維尼撒及其他殺手已知悉李世民將喬裝打扮混入波斯商隊中。

此時李世民及親兵已出發北上,正在武功縣地區進行修整。維尼撒則率領突厥刺客潛伏在附近的扶風縣中。維尼撒十分狡猾,此時的他想出了一個萬全的辦法,那就是:將波斯商隊和李世民的儀仗隊全部擊殺,這樣就能防止大唐皇帝魚目混珠。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武功縣的集市上人來人往,各地客商往來叫賣,十分熱鬧。李世民的車輦緩緩地走過集市。這時,大街旁突然傳來一聲大吼,街邊的房屋上突然出現一大群突厥刺客,這些殺手掏出弓弩,對準波斯商隊和李世民的龍輦瘋狂射擊。

隨後,潛伏在鎮上的胡人紛紛殺出,揮刀殺向手無寸鐵的商隊、一時之間,慘叫聲響徹雲霄,李世民的親兵紛紛中箭落馬,波斯商人均慘死刀下。維尼撒從人群中走出,見身穿龍袍的男人已身中數箭,眼看已「進氣多出氣少」,於是,他立即下令刺客撤退。

由於,杜如晦已在縣城旁邊安插了一支精銳部隊,所以,刺客根本無法逃出縣城,均被唐軍包圍消滅。維尼撒全程並未出手,所以,他偽裝成客商成功地混出小城,溜回了長安。維尼撒原以為,這場刺殺行動完美無瑕大唐皇帝一命嗚呼。然而,他萬萬沒想到李世民根本沒在龍輦中,也沒有偽裝成波斯商人。

杜如晦心思縝密,早在李世民登基時,他就已在民間挑選了一位唱戲的戲子,並讓他模仿皇帝的音容笑貌。這位「替身」十分盡職盡責,他扮演的李世民十分神似。在李世民北上期間,聰明的杜如晦早已與其暗中商量,將皇帝安排到突厥人的商隊中。不得不說,杜如晦的考慮十分周詳。

因為,不論將李世民安排在哪支商隊中,喪心病狂的殺手都有可能抓住機會。只有讓唐太宗喬裝打扮混入突厥人自己的商隊,才是萬無一失的。不過,畢竟這是一場以皇帝性命為籌碼的豪賭,杜如晦在實施計劃之前還是請示了李世民的意見。李世民一生如履薄冰,他願意走這一步險棋。

就這樣,李世民躲在突厥人的商隊中,安然無恙,在一旁目睹了整場暗殺行動。

最後,李世民出現在長安城,在百姓的簇擁中返回皇宮。在此期間,杜如晦向百姓揭露了突厥人的「真神計劃」。當聽說大唐天子未死,這場「斬首行動」徹底破產後,心灰意冷的維尼撒喝了一杯鴆酒,向他們的真神進行了最後的祈禱,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參考資料:

【《新唐書》、《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李世民:大唐何時亡?袁天罡:豬能上樹時!李世民大笑,結果預言成真
    李世民:大唐何時亡?袁天罡:豬能上樹時!李世民大笑,結果預言成真! 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明君聖主,這中間李世民就是相當有名的一個,在他在位期間更是開啟了唐朝的盛世,歷史上稱「貞觀之治」。
  • 李世民:大唐什麼時候滅亡?袁天罡:豬上樹時!結果真的被說中了
    由於當時的皇帝李淵偏心,使得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徹底決裂,最終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大唐天下就此易主。 時光飛逝,英雄也會老去,晚年時,李世民深知唐朝也終有滅亡的一天,便問袁天罡會何時滅亡、滅亡於何人之手。 滿朝文武聽後甚是驚愕,各個都俯首叩頭,大喊大唐國祚延綿不絕,然而,李世民也是經歷過世事變遷的人。
  • 胡人投降唐朝,魏徵大驚:不要接納,有亡國之禍!結果果然應驗
    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突厥和匈奴是有較近的血緣關係的,其強大的破壞性令強大的唐朝都頗為忌憚。 甚至有一次,因為李世民的一次錯誤決定,差點兩次導致唐朝滅國!
  • 誰說唐朝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沒有李建成的三大戰役,就不會有唐朝
    唐朝的幾個強大對手,如隴西薛舉薛仁杲,山西劉武周,中原王世充,河北竇建德,朔方梁師都,山東徐圓朗等人,都是被李世民殲滅的。因此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認為太子李建成是草包一個,在開國戰爭中寸功未立,讓他當這個太子是李淵有眼無珠,純粹沾了排行老大的光。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 草原強國要娶大唐公主,李世民:送四種動物做聘禮!該國因此亡國
    記錄,戰前薛延陀派的魔法師求雪,結果中原士兵不擅長,雪的作戰沒想到自己把搬來的石頭砸壞了,「求」來的雪被親人凍死了,真是滑稽至極與夷男可汗見本部一起唐朝的慘敗,將重蹈當年自貶自懼的顧頡剛的覆轍於是急忙派人向唐朝進貢大量牛羊濱駱駝,李世民求嫁給大唐公主對此,李世民對群臣說:
  • 唐朝皇帝列表前三位,李淵、李世民和李治在大唐開局所扮演的角色
    大唐足足經歷了二十個皇帝,儘管皇帝數量不能直接作為一個王朝堅挺與否的指標,但也有很高的參考性。一個王朝的皇帝數量可能會受到平均在位時長的嚴重影響,比如東晉那些短命皇帝,都傳了五六任了,開國皇帝的兒子才剛登基。
  • 李世民:大唐何時會亡?袁天罡:豬上樹時,李世民好像沒聽懂真正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推背圖》這本書,相傳此書是唐朝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為唐太宗李世民推演國運所作,融合易學、天文、詩詞、謎語、圖畫為一體。此書共六十幅圖像,每幅圖像下都附有讖語和律詩一首,講述了唐朝以後發生的主要歷史事件。因為天機不可洩露,所以李世民當初請二人推演國運還頗費了一番功夫。
  • 唐朝的刺客跟其它朝代有何不同,光天化日之下刺殺宰相,如此囂張
    有唐一代豢養刺客成風,上至天潢貴胄下至普通官僚在歷史上都有記載。刺客能夠幫助他們解決競爭對手,完成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沒有什麼事情是一次刺殺解決不了的,如果有的話,那就再刺殺一次。在這樣的情況下,刺殺成為了唐朝一種重要的政治活動,刺客也在陰影中默默影響著歷史的走向。
  • 唐朝日本留學生:傳說喜歡楊貴妃,後人是陰陽師,還有一個是首相
    因為持續了三年的自然災害結束了,全國上下迎來了久違的糧食大豐收;也因為唐軍擊敗了他最大的敵人突厥,並為李世民贏得了「天可汗」的稱呼;這一切的一切,讓李世民的地位變得更加鞏固,也讓整個大唐展現出「盛世強國」的苗頭。在這一年有很多周邊的國家前來朝拜,其中就有唐朝建立後,第一次派人前來的日本。
  • 公元639年,李世民遭40多名刺客刺殺,事後他如何處置這批刺客?
    他們身邊不僅有武功高強的大內侍衛,而且生活場所也布控嚴密,別說是人,就連蚊子也飛不進去。但事實上,歷朝歷代都有行刺皇帝的事情發生,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荊軻刺秦王。而清朝的雍正皇帝,據說也是被呂四娘割了腦袋,導致下葬時連頭顱都沒有。唐太宗李世民雖然被譽為「千古第一明君」,但也曾遭遇過刺殺事件。
  • 為啥沒有一個妖怪敢進入大唐?只因大唐境內有一人一仙
    唐僧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一共走了十萬八千裡,在一路上遇見了眾多的妖怪,要不是有孫悟空等人的保護,恐怕唐僧走到西天的一半就被妖怪給吞吃了。而且在西天取經路上的妖怪,有很多法力高強,連孫悟空都無法戰勝。但是在西遊記中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
  • 李世民和李建成,在唐朝建立的過程中,誰的功勞最大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皇帝之一,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為唐朝的建立付出了不少的功勞,他是李淵的第二個兒子,李世民十九歲時,在他的鼓動下,李淵在晉陽起兵反隋,李建為左領軍大都督,李世民為右領軍大都督。
  • 唐朝將士擁戴李世民的謊言
    唐朝將士擁戴李世民,和他的戰功一樣,是一個天大的謊言。擁戴他的,只是少數幾個,級別較低、想要亡命搏一把的親信部下,例如房玄齡、程咬金、尉遲恭等,在唐朝創業時期只是三流的人物。(作者李永航)你不要被凌煙閣給騙了。李世民搞的凌煙閣24個功臣,主要是紀念幫助他篡位的。對唐朝創業有大功,但不服從他的,就是他的敵人,都沒有寫上去。
  • 唐朝奪天下那麼難,為何大家沒啥體會?因為出了李世民這個Bug
    可以說,唐朝打天下這個副本原本是個地獄級難度,正常來講,是不可能實現的死局,但偏偏這個副本裡出現了一個重大bug——李世民,才最終讓一切不可能,歸於可能。 差點兒夭折的舉事 大業十三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而此時的隋煬帝遠在江都,朝廷對北面的影響、掌控力變得微弱起來。
  • 外國人為什麼死乞白賴留在大唐不回去?唐代的財富和機會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二》中有個有趣事情和統計。本卷是《唐紀四十八》,本來是寫大唐的。但此卷卻說了很多外國人的事情。當時已是安史之亂之後了,唐德宗的宰相李泌做了一番訓話,訓話對象是駐紮在大唐的外國使節們。
  • 他是唐朝一縣官,橫掃印度,卻沒用一個中國兵,印度至今仍有陰影
    更早之前的唐朝,中國和印度之間還是存在糾紛的。不過,這場糾紛僅憑一個中國人的力量就給解決了,甚至沒動用我國一兵一卒,這也是史書上記載的中印第一場戰爭。 事情是這樣的,唐朝初年,由於佛教在我國盛行,印度和大唐的關係原本十分和睦。唐太宗曾派玄奘法師前往印度取經,後來被明代小說家改編成家喻戶曉的《西遊記》。而印度也經常派出使者來到唐朝拜見皇帝,可以說兩國關係十分和諧。
  • 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許多的外國人在中國當官,你知道有哪幾個
    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許多的外國人在中國當官。這些外國人經由陸上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或經商,或留學,或從軍,有的甚至通過參加科舉考試,當上了中國的官。下面,我們來介紹下在唐朝這些有名的外國人。
  • 「原創」時代背景為唐朝的電視劇有哪些?
    今天我們說下唐朝為背景的電視劇有哪些?首先是《西遊記》雖然我們都知道《西遊記》的原著是明代人吳承恩所書但是西遊記運用的背景是唐朝所以還是 以唐朝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 版本有86西遊記,浙江西遊記,TVB西遊記,張紀中西遊記。
  • 天可汗李世民:渭水之恥到平滅東突厥,不修長城的大唐終成大帝國
    渭水北岸是突厥的二十萬大軍,渭水南岸是大唐的數萬精兵,兩相對峙、劍拔弩張,要麼兵戎相見、要麼就得有一方先退下來。李世民膽大包天、頡利可汗心虛不已,於是反倒是突厥給了大唐臺階,頡利可汗再派使者求和。這就有了渭水之盟。八月三十日,大唐與東突厥在渭水河畔斬白馬結盟。
  • 李世民到底有多強?
    是李世民打出來的!我們且看他22歲之前做了什麼?他在隋末統一戰爭中,經常披堅執銳,帶著玄甲軍衝陣殺敵,在對薛氏父子的戰爭中,統兵三萬滅了號稱擁兵二十萬的西秦,以八千追擊殲滅宋金剛數萬之眾,虎牢關之戰以三千精銳大破竇建德十萬大軍,順手滅了王世充,直接為唐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五隴阪之戰百騎衝虜陣,驚破突厥數萬大軍,看李世民的軍事生涯,簡直就是神兵天降,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