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日本留學生:傳說喜歡楊貴妃,後人是陰陽師,還有一個是首相

2020-12-10 貪吃的駱駝

遣唐使

公元630年,是唐朝的貞觀四年。這一年是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登基後,最開心的一年。因為持續了三年的自然災害結束了,全國上下迎來了久違的糧食大豐收;也因為唐軍擊敗了他最大的敵人突厥,並為李世民贏得了「天可汗」的稱呼;這一切的一切,讓李世民的地位變得更加鞏固,也讓整個大唐展現出「盛世強國」的苗頭。在這一年有很多周邊的國家前來朝拜,其中就有唐朝建立後,第一次派人前來的日本。

在公元630年,日本派出使團拜訪大唐之後,後續的年月裡,日本又曾多次派人前來大唐拜訪,後人給這一部分人,起了一個專有的名字,叫「遣唐使」。日本的「遣唐使」一般由一百多人組成,這裡面有前來拜大哥的官員,有其前來學習宗教的僧人,有前來學習各種先進技術的行業代表,有前來尋求商機的販夫走卒,也有前來學習知識文化的留學生。

這裡面最有名的一個,不是官員也不是僧人,不是行業代表也不是販夫走卒,而是一個留學生,他的名字叫——阿倍仲麻呂。

阿倍仲麻呂

對日本有所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在日本有正統姓氏的家族,大都來歷不凡,阿倍仲麻呂也是一樣。阿倍的另一種寫法是「安倍」,這個姓氏起源於日本的傳說「帝王」孝元天皇,孝元天皇的長子大彥命是這個姓氏的先祖。因為有「皇室」血統罩著,「安倍」這個姓氏的後人,大多身居高位,在阿倍仲麻呂之後,大家比較熟知的有「日本天師」安倍睛明,還有喜歡田園犬的日本首相安倍。

其實論起阿倍仲麻呂當時在大唐的名頭,卻一點也不比他兩人差。阿倍仲麻呂是第八批「遣唐使」的一員,當時和他一起來的人足有五百多人。當時的大唐的掌舵人,是「梨園祖師」唐明皇李隆基,因為仲麻呂在唐朝帶的時間足夠久(50多年),加上楊貴妃有逃往日本的傳說,所以「日本魔幻小說超級大師」夢枕貘,曾在自己的名作《 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中,讓兩人有了一些情感羈絆。

這本書後來被陳凱歌改編成了電影,名字叫《妖貓傳》,因為很多人不了解日本「神僧」空海的背景,所以這部有趣且魔幻的電影,只在豆瓣上得到了6.9分的評價。不過鑑於陳凱歌把一個70歲的李隆基,給拍成40歲的腹黑男,這個分數也算是死得其所。

晁衡

晁衡是阿倍仲麻呂的中國名字,這個名字由李隆基賞賜給他(也有說李隆基給他起了一個,後來他自己又優化了一下)。眾所周知,能讓一國之君賜名字的人,一般都不不是一般人,晁衡就不是一個一般人。晁衡能作為留學生來大唐,除了因為家世顯赫之外,還因為他自小聰明。他來到大唐後,把自己的聰明用在了學習上,在經過日復一日的刻苦學習之後,他做了一個改變一生的決定,他決定參加唐朝的科舉。

唐朝科舉的難度有多大,相信經常看駱駝碼文的大大都知道,聰明的李白、勤奮的杜甫,在面對唐朝科舉時,前面的形容詞只能換成悲催。而晁衡不光考了,還考過了,不光考過了,竟然還中了進士。他是第一個在唐朝拿到進士學位的外國人,也是唯一的一位,所以李隆基對他青睞有加,也非僥倖。

晁衡的第一,並不止這一項,他還是唐朝國家圖書館(秘書監)的第一任外國館長,第一位以進士身份入職,並能鎮守一方,軍政一把抓的外放大員(安南節度使);第一位憑藉個人實力,榮封國公(開國公)的外國人;第一位在大唐工作了一輩子的外國人……

除此之外,精通大唐文學的晁衡,還擅長吟詩作對,他和當時的李白、王維等人都有著深厚的友誼。要知道王維和李白,雖然同在李隆基執政時期,但是他倆並不是一個圈子的人,他倆基本沒有什麼交集。但是晁衡卻能和他二人都有交集,這就非比尋常了,說明晁衡的為人,和朋友圈,都足夠給力。

李白和王維跟晁衡的友誼,本來不會出現在史籍中,但是因為一場事故,才讓他們的友情千古留名。當時晁衡在大唐已經呆了很久,他決定回家去看望父母,然後回歸故土。但是一場海上的風暴,卻把他給卷離了方向,當時的船隊共有四艘船,其中三艘登陸點被刮到了安南(今越南)附近,其中一艘船上就有晁衡,而唯一沒有受影響,到達日本的船上,坐著一個第六次東渡的大和尚,他的名字叫「鑑真」。

事故發生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晁衡已經去世,長安很多人都自發悼念他。李白寫了一首《哭晁卿衡》以為祭奠,而王維曾經為晁衡寫的送別詩《送秘書晁監還日該國》,也因此而被流傳了下來。但是誰也沒想到,晁衡在經過長達兩年的跋涉後,又重新回到了長安,並再也沒有回過日本。

小結

駱駝之所以寫阿倍仲麻呂,不是想宣傳什麼國家大義之類高大上的東西,只是因為個人喜歡唐朝的歷史,不希望大唐的榮光,只屬於那些光耀千秋的主角。駱駝想儘可能多地挖掘唐朝的歷史人物,尤其是那些本該有一席之地,卻日漸被後人淡忘的「小人物」。

有大家想了解,或者想提醒駱駝去了解的,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楊貴妃到了日本之後,日本竟還有他的墓!山口百惠說是她的後人!
    之後,楊貴妃被愛慕她的唐朝大將放走,一路顛簸來到了日本,重新開始她的人生。此地不僅有關楊貴妃的雕像,還有楊貴妃的墓。楊玉環「墓碑」面朝著西方擺放,因為這是中國的方向,意味著死後的楊妃死也能「眺望」故鄉(日本的傳統墓碑一般都是朝南擺放,因此楊貴妃墓才顯得尤為特殊)。值得一提的是,楊貴妃還在日本山口縣生育孩子。死後,她也葬在當地。
  • 楊貴妃:唐朝盛世末班車中,香消玉損的美女
    在歷史上,唐朝被稱為最繁華昌盛的一個時代。我們後來給它起了一個特別唯美的名字—大唐盛世。只不過到了宋朝,國力愈來愈衰弱,不僅僅因為統治者優柔寡斷的原因,還有個原因是唐代的國力實在太過於強盛,以至於後代沒一個能比得上,尤其是到了動蕩飄搖的宋朝,經歷了安史之亂,想要恢復到大唐盛世那樣的狀況,是絕對不可能了。
  • 日本有「楊貴妃之鄉」,影星山口百惠自稱後人,楊貴妃去了日本?
    但事實究竟如何,為什麼近年來日本人會告知大眾自己有一個「楊貴妃之鄉」,甚至連著名影星山口百惠都要來認祖歸宗呢?一:日本人對盛唐文化的迷戀,是基於白居易的影響?日本人一直對唐朝都有迷戀之情。楊貴妃作為唐文化的一個代表,自然被日本人接受和推崇。不過讓日本人更狂熱的原因是白居易的作品對日本文化的影響。白居易的出現讓日本歷史有了漢詩文,在日本古典文學的黃金時段,他的詩歌被人引用的次數非常多,白居易寫了《長恨歌》描繪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自然也是日本上下爭相拜讀的經典之作。
  • 唐朝的安史之亂,唐玄宗忍痛殺了楊貴妃,楊貴妃真的死了麼?
    杜牧的這首絕句流傳千古,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也流傳了下來。但是歷史是不只有美好的這一面的,因為安史之亂,楊貴妃也受到了很大的非議,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在罵她,有說她禍國殃民的,有說她紅顏禍水的。在馬嵬坡兵變中,唐玄宗不得已還是忍痛殺了楊貴妃。
  • 大唐第一美人楊貴妃究竟有多胖?歷史上楊貴妃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楊貴妃究竟有多胖 關於楊貴妃究竟有多胖這個問題,真實的想必沒有人知道,只是從傳說和史書上的隻字片語上了解,楊貴妃是個體態豐腴的胖美人。自楊貴妃得唐玄宗寵愛以來,這天底下的女人們變都   原標題:大唐第一美人楊貴妃究竟有多胖?歷史上楊貴妃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 楊貴妃之謎:她究竟是死於馬嵬坡,還是逃到了日本?
    同時,如何對待這樣的世界也成了我們所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就像是擁有盛世美顏的楊貴妃,關於她的死,至今仍是一個迷,有人說她是死在馬嵬坡下,但也有人說她是去往了日本,最後藏身於一個道觀裡面。真相究竟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揭開楊貴妃的生死之謎!「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段千古佳句對我們來說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 日本人多愛楊貴妃?首相和她是「老鄉」,皇家畫師為她繪製20多米長卷
    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在日本流傳很廣,日本「古典文學雙璧」《枕草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長恨歌圖》畫冊 《長恨歌》中有一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還有一句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楊貴妃身材曝光,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眾所周知,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非常多的朝代,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強大的王朝,比如我們熟悉的唐朝就是其中最讓人懷念的一個。因為那個朝代是我國最開放的時候,不僅思想文化是開放的,連人也是很開放的,所以很多事情都會被得到寬容和理解,除此之外,唐朝的社會風氣也是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認可和讚美,比如唐朝的「以胖為美」就是一件看似很先進的事情。
  • 日本人為何喜歡泡溫泉?和一中國女人有關!
    甚至後來,日本形成了男女共浴這樣的習俗。喜歡泡溫泉的中國古代美女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形象深入人心。而楊貴妃,更是以其美貌著稱。據史書記載,楊貴妃非常喜歡泡溫泉,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這句詩是楊貴妃喜歡泡溫泉一個很有力的證據。
  • 楊玉環在馬嵬坡沒死,而是去了日本?山口百惠喊話:我是她後人
    楊貴妃,可以說是整個唐朝的縮影,她明媚動人,就如同盛唐萬千的氣象,然而安史之亂發生後,756年,隨著唐玄宗逃到四川,在馬嵬坡遭到了士兵譁變,唐玄宗只好將貴妃賜死以謝天下。讓人感到嘆息。
  • 揭開日本「陰陽師」的神秘面紗!這些神話傳說你未必知道
    陰陽師這個神秘的職業最早發源於中國。戰國時期從中國傳入日本,經過他們的創造融合,出現了陰陽道,成為神道的一部分,陰陽道大量借用道教的法術和信仰,其中最明顯的應該就是符咒吧。在日本的平安時代,妖怪跟人類雜居並存,有名的百鬼夜行這個傳說,就是出現在平安時代。
  • 「傳奇」大陰陽師安倍晴明,真的跟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是親戚嗎?
    到了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在位時,當時執政的聖德太子發現陰陽道在觀測天象、解讀曆法,佔卜運勢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正式將陰陽道運用到國家政治行為中。此後執政的大海人皇子、藤原仲麻呂、吉備真備等人也都藉助陰陽道來解釋日本歷史。在官方加持下,陰陽師逐漸成為日本最顯赫也最為神秘的一個群體。他們觀測天象、修訂曆法、驅邪祈福、算命佔卜,上至國運大事、下至庶民生死都能一言而決。
  • 你們真當唐朝是「以胖為美」?看到楊貴妃的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眾所周知,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非常多的朝代,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強大的王朝,而唐朝無疑就是其中最讓人懷念的一個。因為那個朝代是我國最開放的,唐朝人很是開放,很多事情都特別寬容,除此之外,還有唐朝的社會風氣也是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認可和讚美,其中就要數唐朝的以胖為美了。
  • 《晴雅集》裡的陰陽師,曾是日本的高級公務員,源自戰國諸子百家
    《晴雅集》改編自日本奇幻小說《陰陽師》,而陰陽師這個職業,在日本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是一種高級別的公務員,類似中國皇家的欽天監或太史令,漢朝的司馬遷、班固以及唐朝的袁天罡和李淳風都屬於這一職業。《陰陽師》的故事背景建立在日本平安時代,從794年桓武天皇將首都從奈良移到平安京(現在的京都)開始,到1192年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一攬大權為止,是一個橫跨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共四百多年的歷史。作者夢枕貘老師在《陰陽師》描繪,那是一個世界明暗未分,人鬼妖共處的時代,受平安貴族們信賴的大陰陽師安倍晴明,和自己的摯友、武士源博雅解決著一樁樁離奇事件。
  • 楊貴妃並不是胖子?唐朝的「以胖為美」,並非你想像中那樣
    引言無論在《新唐書》還是《資治通鑑》中,對於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都有著同一個描述詞,便是「玉豔」,意在形容楊貴妃體態美豔。眾所周知,楊貴妃雖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但只有她的體型微胖。也正是由於她的存在,唐朝才有了「以胖為美」的標準。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看看史上真正的楊貴妃體重
    文/行走天涯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看看史上真正的楊貴妃體重眾所周知,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胖為美的朝代。甚至哪怕放到現如今也是極其特別的。不得不說唐朝人的審美是非常超前的,這一切皆是因為一個美麗的女人。她就是楊貴妃了,楊貴妃進宮之後簡直榮寵數十年。而李隆基是歷史上後宮中妃子人數唯一一個超過1萬個的,但這麼多的美人竟然都抵不上一個楊貴妃。就知道楊貴妃究竟長得有多美了。那楊貴妃到底有多胖呢?接下來所說的事實可能讓大家傷心了。因為不要再被電視劇騙了,來看看真實的楊貴妃的體重吧。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專家表示同意,楊貴妃:你才胖!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朝代之一,其國力之強盛,經濟之繁榮,文化之燦爛,都是整個封建社會的巔峰,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最繁華的國家。日本、朝鮮等周邊國家在文化政治上都深受其影響。不管誰來到大唐,來到長安,都被其盛世之景所震撼。
  • FGO楊貴妃造型評價,個人對刻板印象爭議的看法
    FGO日服在2020年元旦實裝了新年從者降臨者楊貴妃,又有一個五星的中國女從者實裝,原本也是一件美事,不過卻由於楊貴妃的造型引起了玩家們的爭議,本期秋田君就說一說個人對楊貴妃造型的看法吧。早在從者公開前好幾天國內就已經把情報傳開了,所以大家包括秋田君在內對楊貴妃的月設都是非常期待的,楊貴妃不僅是日本人心中的世界三大美人,更是中國人心中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在近幾年的文藝形象中,她也更是唐朝盛世的標誌人物。
  • 唐朝「以胖為美」,那楊貴妃的真實體重是多少?你肯定不知道
    唐朝的「胖」其實是我們所定義的豐滿,是那種極為出挑的凹凸有致的性感美人,這象徵著一個朝代的興盛,也象徵著統治者所體現的民族特點。 眾所周知,唐朝的皇族李氏帶有鮮卑族血統,算是半個遊牧民族的他們,比起中原地帶的儒雅清瘦之風(這個特點主要體現於宋朝)來說,更是喜好身體健壯豐滿之美,這可以更直觀的體現他們的財富和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