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搗蛋鬼氣質越發明顯?煩人行為是變聰明徵兆,媽媽別貿然阻止

2020-12-22 豆寶奶奶育兒經

「文/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人在懷孕的時候,非常期待寶寶的出生,然而寶寶出生後,卻常常被寶寶的調皮搗蛋所困擾

有一些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已經表現出「搗蛋鬼」的氣質,對於孩子這些「煩人行為」,家長常常是不斷阻止,但寶寶依舊我行我素

其實寶寶的「煩人行為」,有些是變聰明的徵兆,大家最好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別貿然地去阻止

寶寶調皮搗蛋話癆太頭疼?「煩人行為」是要變聰明,媽媽可別阻止

這段時間,閨蜜娜娜實在是頭疼,因為兒子太調皮搗蛋了,雖然小傢伙兒才剛剛學會說話,但是已經成為了一個「小話癆」

每天都要追著娜娜或是老公,嘟嘟囔囔地說個不停,如果大人不理他,他還會拿起桌上的東西扔出去,像是故意搞破壞一樣。

開始的時候,娜娜以為兒子只是想要引起家長的注意,後來她發現孩子的很多習慣,都像是「熊孩子」的表現

例如在她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孩子總會趁他一轉身不注意,脫掉一個袖子或是將襪子拽掉,無論怎麼斥責,兒子都會樂此不疲,幾乎是每天都要重複這類行為。

最近孩子又迷上了敲敲打打這件事,平時最喜歡玩的玩具,就是迷你架子鼓,整日裡嘣嘣敲個不停,一家人被吵得頭疼。

娜娜覺得自己簡直是生了一個「小惡魔」,她在寶媽群裡抱怨這件事,很多寶媽也都表示,自家的寶貝正處於調皮搗蛋階段,每天都要和孩子上演「你破壞、我阻止」的戲碼。

孩子哪些「煩人行為」,是變聰明的表現

實際上,家長不需要為孩子的這些行為感到困擾,對於小朋友而言,如果突然出現這些表現,很有可能是智力發育所帶來的向好性行為,通常是高情商的徵兆,最好不要貿然阻止

1)突然變成「小話癆」

孩子在會說話之後,常常會利用自己所懂得的詞彙表達情感,有些孩子有了比較強烈的表達欲望,會調動自己的大腦思維,不斷地組織語言,漸漸地變成了「小話癆」。

當孩子出現比較強烈的語言表達欲望時,家長最好不要加以阻止,這樣很有可能會打擾到孩子大腦活躍以及思考的過程,影響了孩子的智力發育。

2)「破壞」之中找樂趣

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一個從「破壞」中找樂趣的過程,在這一階段中,孩子對於外界的事物會有好奇心產生,他們會用一些破壞類的行動去探索世界,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例如把父母剛剛給穿好的衣服脫掉、把完整的玩具想方設法拆開等,對於孩子的這些行為,家長最好不要盲目阻止,孩子可以在動手探索的過程當中,鍛鍊自己的手腳協同性,有助於智力和思維的進一步發育。

3)敲敲打打,興致足

很多孩子都會突然之間對聲音開始敏感,有敲敲打打的習慣,如果沒有打擊類玩具,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地弄出各種聲響,而這些隨時隨地可能出現的「噪音」,往往會讓身為家長的大人感覺煩躁。

實際上這是孩子探索的一種表現,當他們對聲音感興趣時,大腦的活躍度也會隨之增加,更容易變得聰明

4)秒變「十萬個為什麼」

善於提問代表孩子正在思考,對於外界事物產生求知慾,正是孩子最常見的變聰明的表現。

在這一過程當中,家長最好能夠儘量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善答、巧答,對於一些事情,也可以通過引導孩子自己探索的方式,來尋找答案。

其實大多數寶寶,在智力發育的過程中,都會有過相類似的行為,而不同的家長在面對這些行為時,態度也大不相同,父母如果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智力發育,更上一層樓,不妨對於孩子的這些行為,適當「縱容」,給孩子留出智力發育的空間

今日話題: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幾種行為,家長誤以為是調皮搗蛋,其實是孩子在偷偷變聰明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成長到一定階段,孩子就會開始調皮搗蛋,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這時候可能都會做出一些讓家長摸不著頭腦的事情。 那麼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是阻止寶寶,還是順著寶寶的意思去做呢?
  • 心理學家:寶寶2歲前有以下行為,說明在悄悄變聰明,你家娃有嗎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在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提出:寶寶在2歲前的心理發展,屬於智力發展的感知運動階段。也就是說大腦在這個時期,處於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很多看似「煩人」的行為和舉動,其實是說明孩子在悄悄變聰明。
  • 2歲之前,孩子的搗蛋行為裡藏著智慧的密碼,你讀懂了嗎
    ,不撿就大哭,撿回來,他又會繼續扔掉……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家兩娃都有這麼一個搗蛋的過程,相信很多媽媽也都有這樣的經歷,可是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嗎?其實孩子的搗蛋行為裡藏著智慧的密碼。如果我們只把孩子的這些行為解讀為破壞、淘氣,你就會制止孩子的行為,因為在你心裡這是不好的行為,實際上這是寶寶認知不斷發展的表現。
  • 孩子的「搗蛋」行為其實是在「探索」,別再遏制孩子了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家有「熊娃」的父母們對孩子的「搗蛋」行為都身有體會。什麼撕紙巾,拆玩具、撒麵粉等等「情節惡劣」的行為都時有發生。寶媽們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屢屢崩潰。「搗蛋娃」和「爆炸媽」同事小劉姐家有兩個娃,每天都要面對兩個娃的「搗蛋」,小劉姐感到十分崩潰。
  • 為什麼寶寶愛打媽媽的臉?心理學家:這是娃聰明的表現,別動怒
    其實都不是,心理學家發現,「打臉」其實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表現,所以寶媽們千萬別動怒哦!寶寶愛打媽媽的臉,其實是聰明的表現:孩子用手去拍人並不是一種攻擊的行為,而是在不停地探索世界,嬰幼兒看到自己比較熟悉的東西之後,就會用手去觸摸。
  • 如果你的寶寶調皮又搗蛋,正說明他有大聰明!
    這裡是【新手媽媽帶娃記】,每天分享新手爸媽和寶寶的那些事兒~ 有時候看到寶寶一刻不消停,精力爆表,還破壞力十足就頭疼,但其實,如果寶寶的「調皮」背後,可能是他聰明的表現哦~ 場景一: 剛收拾好的玩具
  • 育兒家:1歲內寶寶有這幾種「小怪癖」是在變聰明,未來的小學霸
    育兒學家說,科學研究表明,越是調皮愛亂搞的寶寶越聰明,1歲內的寶寶如果有以下這幾種「小怪癖」,其實是在意味著孩子的腦力智力在發育,是寶寶在變聰明,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小學霸。有些父母覺得咬玩具是壞習慣,有細菌,容易生病,其實不然,寶寶咬的越多,牙齒發育越好,頭腦發育越聰明。如果父母嫌髒,那就多幫寶寶清潔消毒,幫寶寶買一些材料安全的牙膠玩具。
  • 寶寶兩歲左右愛打人,聰明的媽媽這樣做,每一點都很重要
    文|文兒想必媽媽們都聽說過「可怕的兩歲」,寶寶到了兩歲的時候就變的特別不聽話,不僅事事叛逆張嘴就是「不要」,急了還會動手打人,一向乖巧的寶寶突然性情大變讓不少媽媽傷透了腦筋。媽媽們當然知道這是因為寶寶自我意識覺醒,進入到了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雖寶寶的打人行為並非出於惡意,依然會讓別的寶寶敬而遠之,所以第一時間的管束很重要。所以說,寶寶兩歲左右愛打人,聰明的媽媽這樣做,最後一點尤其重要!
  • 想要寶寶越長越漂亮,這三個錯誤習慣家長千萬別做
    嘟著櫻桃小嘴,不停叫喊著,媽媽,媽媽……眨著水汪汪眼睛,向你瘋狂放電~揮著筆直白皙大長腿,翩然起舞時就連看到寶寶吃小手手,菌菌有時也會不禁大叫:OMG,簡直太萌啦!寶媽們的目光可都長遠著呢,本家寶寶不僅要現在好看,還要越長越出眾,將來成為男神女神。
  • 孩子這幾個調皮搗蛋的行為,別輕易訓斥,說明娃很聰明
    熊孩子就是人們對於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的統稱。前幾天和同學去餐廳吃飯,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去餐廳吃飯,朋友家的孩子在吃飯期間一直是說話說個不停。最後我同學捂著耳朵說:「求求你了小唐僧,咱能讓嘴巴歇會嘛,這熊孩子一天嘴巴就是停不下來,太愛說了。」在家長的眼中,孩子「話癆」是熊孩子的一種表現,那麼除此之外呢?
  • 你還在用「紗布」給寶寶刷牙?聰明媽媽早就用上了「矽膠牙刷」!
    此話一出,群裡寶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就算寶寶不配合,也得堅持刷,不能心軟!」「這麼小就刷牙,沒這個必要吧?」「不配合就別刷了,別太心急,等寶寶長大一點就接受了。」如果乳牙因為沒有護理好,而導致牙齒齲壞,不僅會影響寶寶吃輔食,還會導致日後恆牙長得不整齊、牙齒變黑。一口壞牙不僅會被同伴嘲笑,還會影響孩子正常飲食,說話漏風等問題。幾乎所有的權威機構,包括美國兒科學會、美國牙科學會、香港衛生署等,都建議從寶寶沒長牙開始,或者是快長牙的時候,就要適應刷牙這個動作。
  • 熊孩子趁著媽媽不在,就把廚房搞得一團糟,網友:太淘氣了!
    所以有些家長一到孩子搗蛋的時候就總是會想各種方法教導孩子。那麼我相信許多父母都有著處理寶寶搗蛋這樣的經歷,孩子不聽話搗蛋的時候你是怎麼處理的呢?我們可以看見這個媽媽一回到家,打開門走進廚房,看見這一片狼藉,孩子還坐在地上,周圍是一片亂七八糟的,這孩子將醬油在地上用手抹來抹去的,看著讓人生氣不已啊。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手指越靈活娃越聰明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生活中,父母常常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同齡孩子作對比。就連作為育兒專家的李玫瑾教授也認為: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1) 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較好什麼是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呢?說白了就是寶寶的手指靈活度。
  • NT值越小胎寶寶就越聰明?你想多了,這才是查NT的正確意義
    鄰居家四十多歲的大姐知道後,高興地說,NT值越小,寶寶就越聰明,看來你家孩子生下來智商不低呀!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不過,我還是有點疑問,NT值越小,寶寶就越聰明,這是真的嗎?NT值越少,生下的寶寶越聰明。,這個說法我也聽說過,身邊的好多準媽媽還把這奉為準則呢!那麼這一論斷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咱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NT。
  • 孕吐越厲害,暗示胎兒越聰明?答案和你想得不同,別被誤導
    可是,現在有人把孕吐情況和胎兒智商聯繫在一起,認為孕吐越厲害,暗示胎兒越聰明,也是讓人很無語。我嫂子今年7月份檢查出懷孕,這個月開始出現孕吐,嚴重的情況甚至不能進食。我在一旁看得很著急,所以一直在勸嫂子趕緊到醫院看看,結果沒成想嫂子說「孕吐越厲害,暗示胎兒越聰明」,聽得我一臉懵,問她是從哪裡聽說的,她說身邊有經驗的寶媽告訴她的。我趕緊打住她,讓她別信。
  • 2-3歲,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聰明媽媽這樣應對
    父母打得越用力,寶寶哭得越大聲,這樣惡性循環,真心不是辦法。然而這樣做的危害不容忽視,經常遭受懲罰的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因此自卑怯懦。二、面對叛逆期的寶寶,聰明父母這樣做 讓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其實並不難,我們要接受他們的這種行為。並且採用科學的教育方式。
  • 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是有科學依據的,父母別錯過
    讓大腦發育的好方法就是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產生新的突觸,突觸越多孩子越聰明。一、口的敏感期(0-1歲)孩子大約在1個月左右,就開始無意地將手塞進嘴巴裡,到了3個月的時候更明顯,經常吃小手。孩子每次用嘴嘗一嘗新東西,就會在腦子裡建立新的神經連接,建立的越多孩子越聰明。父母要抓住口的敏感期,做到這幾點,寶寶更聰明。1、堅持母乳餵養。
  • 準媽媽身體出現這幾個徵兆,寶寶要出生了
    文 | 小書蟲媽媽妹妹懷37周了,離預產期越來越近,心裡越是緊張的,她非常擔心寶寶開始發動了,而自己沒有準備好怎麼辦?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有過兩次生育經驗,我非常理解妹妹心情。我告訴妹妹,不用太緊張,快分娩的時候會提前發出信號的,現在只需要安心,用愉悅的心情迎接寶寶的到來。相信有很多準媽媽也會和我妹妹一樣,越接近預產期越來越近,心裡還是挺緊張的。其實,不用太過緊張,十月懷胎,預產期到了胎兒就會瓜熟蒂落。等待寶寶的日子即興奮又緊張,準媽媽不要著急擔憂,仔細留意臨產徵兆,靜靜等待那一刻的到來就好了。
  • 聰明的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有這3種表現,看看你家寶寶中了幾個?
    到底會不會聰明,但是對於媽媽來說,寶寶的健康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其次就是智商了,其實有非常多的媽媽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聰明或者是孩子不如別人,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其實在媽媽懷孕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就已經給媽媽發出了這一些信號,媽媽可以通過這些信號來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否聰明。
  • 媽媽聰明容易生兒子?父母智力跟寶寶性別到底有關嗎?
    民間一直有傳言:媽媽聰明容易生兒子,爸爸聰明容易生女兒,我一直覺得挺不可思議的。我家孩子爸聽了可得意了,因為我家兩閨女,心想他智商絕對碾壓我了。前陣子,因為寫一篇闢謠的文章,果真有不少網友給我留言說,相信媽媽智商高容易生兒子,爸爸智商高容易生女兒。智商什麼時候跟性別扯上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