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音樂基礎也可以創作音樂嗎?其實,人人都是作曲家。
「尋找莫扎特」海報
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今年推出全新項目「尋找莫扎特」,讓每個人都有成為作曲家的可能,作曲不再是一件無法打破專業壁壘的難事。
「尋找莫扎特」集結了3位導師,特設了6期音樂創作課程,共有14個實驗性創作思維遊戲,請來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出終極考題。
7月18日起,每隔兩天,課程會在B站「SSO上海交響樂團」和微信公眾號「上海交響樂團教育中心」更新一集。
「尋找莫扎特」課程錄製現場照片
每期課程會有不同的主題和方向。在「互動+創作」的模式下,循序漸進引領大家,在「玩」的過程中走進音樂世界,了解節奏、旋律、和聲、曲式結構、音樂結構等。
「疫情給了一個契機,我們有了開發線上課程的想法。」上海交響樂團教育拓展中心主任張毛弟說,「我們每天的生活充滿各種各樣的聲音,當這些聲音被作曲家發現和提煉出來時,就產生了音樂。這些無窮無盡的聲音素材,等待著我們發現並打造屬於自己的音樂,每個人都有成為作曲家的可能。」
「尋找莫扎特」課程錄製現場照片
「尋找莫扎特」給那些有創作欲望的人開了一扇門,即便你沒有音樂基礎,沒有學過樂器,只要對創作有足夠的熱情和想像力,就能創作出有趣的音樂。
近年來,上海交響樂團一直努力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從委約創作、舉辦比賽到海外巡演,傳遞的都是中國作品、中國元素、中國聲音。
「尋找莫扎特」希望延續這一點。上完6堂課躍躍欲試作曲時,「尋找莫扎特」將邀請大家巧用中國元素去表達,並請來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出終極考題。
「尋找莫扎特」課程錄製現場照片
雲門舞集在東方美學的表達上獨樹一幟。當上海交響樂團和林懷民取得聯繫,溝通想法時,他覺得非常有意思,親自挑選並剪輯了《狂草》的片段,授權給上海交響樂團使用。
《狂草》是雲門舞集「書法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此前,《行草》和《行草2》都來大陸演出過,唯獨《狂草》沒有,沒想到竟以這樣的形式在大陸「首發」。
在林懷民挑選的9分鐘視頻裡,一群黑衣舞者翩翩起舞,舞步時而柔美,時而充滿力量。林懷民說,這段視頻可以是「創作獨立樂曲的跳板,也可以為它譜寫舞蹈的音樂。」
「尋找莫扎特」課程錄製現場照片
「尋找莫扎特」邀請大家為這段視頻作曲,可長可短,只需運用6堂課中學到的技巧,充分發揮想像力。
活動期間,大家可以在B站或微博帶話題#尋找莫扎特#上傳創作。9月10日,上海交響樂團將公布5份優秀作品,交由上海交響樂團的音樂家們演奏,奉上一場線上作品公演。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