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一個被稱為「神童」的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但是這個光環並沒有給他帶來更多的美好,雖然一生漂泊勞碌,歷經生活的磨難,但是在他的音樂世界裡卻是樂觀、清新、開朗的。有人認為莫扎特的音樂簡單明朗,但也有人認為在他的音樂作品深處卻像是平靜海面下的波濤洶湧。任何人在面對苦難的時候都不會視而不見,但是莫扎特對於生活的態度全部體現在了他的音樂作品之中,像是把苦難揉碎化作營養重新撒在泥土裡,生長出來的不是帶刺的荊棘,而是彩色芬芳的花朵。
莫扎特的音樂作品更傾向傳統曲式,運用靈活,用更巧妙地方式重新定義和塑造了古典音樂。莫扎特的音樂作品不同於貝多芬的激情狂放,也不像巴赫的作品那樣均衡完美,莫扎特更像是一位「老頑童」在他傳統沉穩的作品中有著一份童真的快樂。莫扎特的音樂曲式多樣,包括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也成為了後期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
相同的事物在每個人看來都有不同,莫扎特莫扎特更願意看到生活的美好,儘管正在經歷世界的不平等,莫扎特的生命雖然只延續了35個春秋,但他的音樂作品卻影響著後人,被他所吸引不僅僅是他的音樂才華,更多的是心靈的慰藉。有人說他的作品更接近上帝,其實這也是音樂的魅力所在,聆聽莫扎特的傾訴,用眼睛看到去看到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