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後重回故鄉!今天18:00檔,《動物來啦》帶您回顧朱䴉的「回家之...

2020-12-12 瀟湘晨報

今天18:00檔

鎖定CCTV-1央視綜合頻道

《正大綜藝·動物來啦》

精彩繼續

70年後重回故鄉

回望朱䴉返浙之路

我國江浙一帶

自古以來就是朱䴉的故鄉

但由於全世界範圍內

農藥的大量使用

以及獵人捕殺等原因

朱䴉逐漸在浙江省消失

今年4月份

中國南方地區的

第一隻野外朱䴉

在浙江德清縣

順利破殼而出

這意味著

從2008年開始的

朱䴉種群重建

邁出重大一步

1950年左右

朱䴉逐漸在我國銷聲匿跡

1978年

研究員開始苦苦尋找

3年後

終於在陝西省洋縣

發現當時世界上僅存的

7隻野生朱䴉

2008年

浙江德清從陝西引進5對朱䴉

展開了朱䴉異地種群重建工作

在浙江省

朱䴉從消失到回歸

歷經近70年

本周《動物來啦》

帶您一起回顧

朱䴉曲折的「回家之旅」

拯救北京雨燕在行動

每年4月

北京都會迎來一群「老朋友」

北京雨燕

它們是唯一一種

以「北京」來命名的鳥類

因為特殊的身體結構

北京雨燕只能選擇

位置較高且便於攀附的位置築巢

北京的正陽門、北海公園、頤和園等

內部的木製古建築

都為北京雨燕所偏愛

隨著一些古建築被拆毀

北京雨燕的數量

從20世紀的5萬隻

銳減到如今的3000隻

為保護北京雨燕

北京正陽門管理處的工作人員

在天花板吊頂中

安裝了夜視高清攝像頭

觀察北京雨燕的習性

這天

他們發現了一隻因塑料纏身

導致腿折的北京雨燕

馬上送去急救

這隻受傷的北京雨燕

還能重新飛翔嗎?

本期《動物來啦》

帶您一起關注

趣味實驗:貓咪究竟有多愛「搞破壞」?

相信養貓的人都知道

貓咪是天生的「花瓶粉碎機」

總喜歡把花瓶打翻

比如貓主人張雁就說

「我有八隻(貓)在店裡,

像花盆啊、花瓶啊,

平均兩三天可能就會打壞一個。」

貓咪「搞破壞」

究竟是無心之過

還是故意調皮呢?

我們用實驗來檢驗一下

在貓咪的必經之路

我們擺放了100多個多米諾骨牌

觀察一下

貓咪經過時

會對骨牌陣造成多大的破壞

帶上好奇

一起來本周《動物來啦》

尋找答案吧~

全國走一走

動物猜猜看

海兔螺、海鞭蝦、海膽、

科爾曼蝦、海蛞蝓……

在大海裡

都藏著哪些奇妙的海洋生物?

本期《動物來啦》來到了海南

由著名的水下攝影師張帆

擔任動物觀察員

帶我們欣賞水下的瑰麗世界

今天18:00檔

《正大綜藝·動物來啦》

與您相約,不見不散

【來源:央視一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天18:00檔,CCTV-1《正大綜藝·動物來啦...
    今天18:00檔鎖定CCTV-1《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精彩繼續北極熊生寶寶啦熊、人接力照顧新生命本周《動物來啦》,等您來看!羚王如何展現王的威風?正巧,新一輪羚王爭霸又開始了本期《動物來啦》帶您一起來看這場榮譽之戰「禿頭」企鵝脫單兩口子的甜蜜生活惹飼養員吃醋您還記得企鵝豆豆嗎?
  • 今天18:00檔,《正大綜藝·動物...
    今天18:00檔鎖定CCTV-1綜合頻道《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精彩繼續狼群搬家狼王狼後分居不忘本期節目帶您一探究竟「都市候鳥少女」仁心守護城市裡的「野湖」變身候鳥家園襟三江而帶五湖的南昌是我國自然湖泊保有量最大的省會城市也是自古以來
  • 今天18:00檔,CCTV -1《正大綜藝·動物...
    今天18點檔鎖定CCTV-1《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精彩繼續!本期《動物來啦》,為您揭曉!本期節目,為您解答!全國走一走,動物猜猜看!猛禽觀測志願者越冬化身本期動物觀察員在候鳥遷徙的季節帶我們走進廣西北海冠頭嶺森林公園尋找 「百變蜂鷹」鳳頭蜂鷹擁有強保護色的變色樹蜥全身亮白的白鷺和生活在池塘、湖泊周圍的池鷺今天18點檔《正大綜藝·動物來啦》與您不見不散哦!
  • 今天18點檔,《正大綜藝...
    今天18點檔,《正大綜藝·動物來啦》來找答案! 今天18點檔 《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繼續播出
  • 抓住夏天的尾巴,讓我們一起走進「朱䴉故鄉」——洋縣!
    抓住夏天的尾巴,讓我們一起走進「朱䴉故鄉」——洋縣!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被稱為       「漢上明珠」「朱䴉故鄉」的         洋縣!
  • 朱䴉 再度起飛在秦嶺(人民眼·人與自然)
    時針撥回到1978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劉蔭增受命尋找朱䴉,3年跋涉5萬餘公裡,1981年5月,在洋縣發現世上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由此,一場拯救朱䴉的行動迅即開啟。呵護備至,7隻朱䴉開枝散葉,如今已繁衍至5000餘只。
  • 從中國到日本,跨越海洋的朱䴉,保護動物的成功案例
    近日,從陝西漢中的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傳來好消息,該保護區今年出殼的朱䴉雛鳥已經滿月了,而耀州區也傳來喜訊:在沮河流域的柳林林場,到2020年繁殖季結束,沮河流域的野化放飛朱䴉當年共有9對18隻成功繁殖了20隻朱䴉幼鳥,這是自2013年7月在我區實施秦嶺以北首次朱䴉野化放飛以來,七年間在耀州區繁殖的朱䴉數量累計首次超過
  • 第二站打卡「朱䴉之鄉 生態洋縣」
    >>>>>>>>>>>華陽是國家4A級景區,當您從洋縣縣城出發,穿越70餘公裡崇山峻岭到達華陽古鎮所處的盆地時,一派田園風光躍入眼中,猶如置身傳說中的「世外桃源」。
  • 經近40年精心保護,一度瀕危的朱䴉已由在陝西洋縣發現時的7隻增至...
    前來覓食的朱䴉,掠過人的頭頂,長喙、鳳冠、紅首、白羽。行走陝西洋縣鄉野,這樣的場景不時可見。時針撥回到1978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劉蔭增受命尋找朱䴉,3年跋涉5萬餘公裡,1981年5月,在洋縣發現世上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由此,一場拯救朱䴉的行動迅即開啟。
  • 7年精心保護 「銅川籍」朱䴉數量已增加到105隻
    幾十年前,受環境汙染和人類獵殺等因素影響,野生朱䴉的數量急劇減少,一度降低到個位數。 「1978年起,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3年時間跋涉5萬餘公裡,1981年5月終於在陝西洋縣發現世上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王華強說,經過二十多年的精心保護,朱䴉數量持續增長,到2000年野外種群、人工種群數量雙雙破百,2005年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確立。
  • 人民日報記者調查:從7隻到5000餘只 朱䴉再度起飛在秦嶺
    前來覓食的朱䴉,掠過人的頭頂,長喙、鳳冠、紅首、白羽。行走陝西洋縣鄉野,這樣的場景不時可見。 時針撥回到1978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劉蔭增受命尋找朱䴉,3年跋涉5萬餘公裡,1981年5月,在洋縣發現世上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 由此,一場拯救朱䴉的行動迅即開啟。
  • 飼養員精心育雛,朱䴉翱翔江南
    飼養員精心育雛,朱䴉翱翔江南 2020-05-1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鳥類大熊貓」朱䴉重返四川
    1981年,中國科學家在陝西發現一度被國際認為滅絕的朱䴉種群,在中國西南地區,半個世紀前,四川廣元最後一次發現朱䴉活動痕跡。經30多年的搶救性保護和繁育,我國已將朱䴉的種群數量從7隻發展到2000餘只。2016年11月1日上午,消失了半個多世紀的朱䴉重回四川。
  • 「東方寶石」朱䴉
    朱䴉被譽為「東方寶石」,它也被人們稱為愛情鳥、吉祥鳥、和平鳥。巍峨的大秦嶺是它們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園。這一期我們請陝西省動物研究所所長金學林帶我們了解秦嶺精靈朱䴉。朱䴉,古稱朱鷺、紅朱鷺,是亞洲東部特有的一種鳥。它們棲息於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帶,在高大的樹木上築巢,在附近的溪流、沼澤及稻田漫步覓食小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以及昆蟲。朱䴉中等身材,體態秀美,通體羽毛潔白,後枕部有柳葉形羽冠,額至面頰部皮膚裸露,呈鮮紅色。
  • 舞劇《朱䴉》重回舞臺助力抗疫公益演出
    上海首位援鄂醫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在疫情後首次走進劇場。熱愛舞臺演出的他,來到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觀看經典舞劇《朱䴉》。作為「鄉田同井守望相助」抗疫公益演出季開幕劇,《朱䴉》代表著上海演出行業冰封期後的「再出發」。  舞劇《朱䴉》以環保為主題,通過悽美動人的故事情節和唯美浪漫的舞臺畫面,傳遞了人與自然界其他生靈應當平等共處的理念。主演朱潔靜很是激動:「朱䴉是吉祥之鳥,她代表著和諧、共生種種美好的祝願。能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廣大醫護人員獻演這部舞劇,也是想要將這份美好帶給他們。」
  • 復聞朱鷺曲 人來鳥不驚——「東方寶石」朱䴉的重生之路
    新華社西安12月18日電(記者李華)冬日時節,秦巴腹地,成群結隊的朱䴉在漢江和支流的河灘溼地上,時而覓食、時而戲水,一抹抹靈動的緋紅扇動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一度瀕危的「東方寶石」朱䴉,自20世紀80年代在陝西洋縣被發現後,經過我國政府和科研人員38年的搶救與保護,已由最初的7隻發展成擁有3000多隻成員的大家族;不少還「遠嫁」日韓,成為友誼使者。  朱䴉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鳥類之一,曾廣泛分布於俄羅斯遠東、朝鮮半島、日本和中國一些地區。
  • 陝西又有2隻小朱䴉破殼而出!記者直擊「育嬰房」裡的新生命
    >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破殼而出。救護基地的工作人員除了將食物打碎進行餵食外,還需要對朱䴉寶寶們生長環境的溫度溼度進行嚴密監測,「帶娃」的精心程度不亞於照顧小嬰兒。除此之外,救護基地好消息頻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曾經在這裡野化放飛的朱䴉進入發育期後,有個別朱䴉會回到熟悉的地方進行求偶、築巢和孵化。這一次,兩隻野化放飛朱䴉又回來了。
  • 瀕危動物朱䴉數量超過2000隻
    新華網西安10月21日電(記者楊一苗)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在此間表示,經過人工繁殖飼養,全球朱䴉數量已從34年前的7只,達到了目前的2000多隻。雖然朱䴉數量大幅增加,但其瀕危警報仍未解除。  「珍惜人類朋友 維護生態平衡」研討會21日在西安舉行,長期研究瀕危野生動物的浙江大學教授方盛國說,中國近年來保護、飼養及野化朱䴉成績顯著,但這一瀕危物種的現存種群都是近親繁殖,其抗病力及環境適應能力仍然不足。  方盛國說,雖然目前朱䴉數量已明顯增加,但這些朱䴉均是通過最初的7只朱䴉近親繁殖而來。
  • 埃及發現一座墓地,發現「聖朱䴉」木乃伊,破解這種鳥的滅亡之謎
    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遊地區,距今約有7400多年的歷史。以現代考古學家的眼光看來,古埃及是以法尤姆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而形成的國家。
  • 小學生作文讓老師崩潰,寧願挨批,也不想看《二十年後重回故鄉》
    比如說下面這篇題目為《二十年後重回故鄉》的小學生作文,就寫出了「糊弄了事」的最高境界。那麼,這篇小學生作文到底有多「糊弄了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因為是「二十年後重回故鄉」,所以這名小學生開篇就是,「今天我剛下飛機」,這可真是一點不拖沓啊!連點題都不帶點的,直接就奔了主題。再然後就是她下飛機後的所見所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