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夏天的尾巴,讓我們一起走進「朱䴉故鄉」——洋縣!

2020-12-12 澎湃新聞

抓住夏天的尾巴,讓我們一起走進「朱䴉故鄉」——洋縣!

2020-08-24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炎熱的夏天,

​       好像只有在離開的時候才會被懷念。

       明明剛才還在抱怨著天氣好熱,

       下一秒夏天就準備悄悄離開了。

       果然,

       現在就已經開始捨不得了。

       所以,小編要帶著你們出門轉轉,

       一起抓住夏天的尾巴。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被稱為

       「漢上明珠」「朱䴉故鄉」的

         洋縣! 

       

       在「中國中央山脈」大秦嶺南麓,有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歷史上曾因「紙聖」蔡倫封地聞名於世,現代又作為世界珍禽朱䴉最後的家園而蜚聲中外,這個地方就是陝西的洋縣。洋縣古有「漢上明珠」美譽,如今更是享有「朱䴉之鄉」之稱,這裡還是陝西省第二批旅遊示範縣,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長青華陽景區

       陝西長青華陽景區,它橫亙東西,兼容並蓄著北方的壯美和南方的柔美,雄偉又不失靈秀,廣袤又極盡雅致,原始的質樸中充滿神秘的氣息。

       華陽景區不僅山川秀美,樹林蔥鬱,而且還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華陽古鎮至今已有2000餘載的歷史。它是歷史上有名的古道驛站、古軍事要衝、古經濟政治重鎮。

       這裡有明清時期的老街群、戲樓風格獨特,古城牆、古棧道等人文景觀歷史悠久。遠山近水、樓臺、紅色的木板門鋪面,灰瓦,恬靜的街道,奇異的版畫,精湛的木雕,青磚灰瓦,槅門垂花,無處不散發著濃鬱的人文氣息。

       地址:漢中市洋縣華陽鎮

       自駕路線:

       1、西安→西漢高速(龍亭或洋縣出口)→洋華公路→華陽景區

       2、西安→太白→華陽景區

       3、漢中(西漢高速)→洋縣(108國道)→洋華公路→華陽景區

       金沙湖風景區

       洋縣金沙湖景區位於漢江河南岸磨子橋鎮西南部,距洋縣縣城8公裡,距高速出口5公裡,是集生態觀光、水上娛樂、水上運動、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濱水溼地開放性公園。

       這裡還生活著138隻野生朱䴉,是城市居民休閒度假的世外桃源。

       地址:漢中市洋縣磨子橋鎮

       交通:從西漢高速公路洋縣出口到磨子橋街,靠右手行駛,約1公裡再左拐進入磨五公路。注意:路兩邊有一大片白楊樹林,然後到張山下村,轉過一個彎,就到了金土村,能看到江南養殖場的魚塘,然後靠右手拐過去即到。

       蔡倫墓祠

       蔡倫墓祠景區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蔡倫墓祠分為南、北兩部分,南為蔡侯祠,北為蔡倫墓。蔡侯祠坐北朝南,沿著中軸線修建,從南向北依次為山門、拜殿、獻殿和正殿。

       在正殿的大門上,懸掛著唐德宗御書的「蔡侯祠」匾額,殿內供奉著蔡倫的塑像。除此之外,兩側還有鐘樓、鼓樓、廂房、戲樓等古建築。

       這裡古柏參天,殿宇櫛比,碑石林立,風景秀麗而幽靜。千百年來在這裡接受著子孫的頂禮膜拜,是海內外一切追求文明與進步的參觀朝拜聖地。

       地址:漢中市洋縣龍亭鎮

       自駕路線:

       1、西安—西漢高速—龍亭出口—蔡倫墓

       2、漢中—漢洋高速—龍亭出口—蔡倫墓

       3、漢中—國道108—龍亭鎮洋華路口—蔡倫墓

       朱䴉梨園景區

       朱䴉梨園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古有「漢江明珠」之稱的漢中洋縣,是以朱䴉之鄉、萬畝梨花為特色的旅遊休閒園林。

       景區依山傍水,溝壑縱橫,綿延起伏,生態絕佳。當你仰望天空時,你會有驚喜的發現,被稱為「東方寶石」的朱䴉;它們時而展翅翱翔,時而停在枝頭休憩;優美的身影,吸引人們駐足觀看。

       

       梨園景區的夜景,時而活潑時而靜謐,噴泉廣場上,華燈初上,隨著樂曲跳躍的噴泉,走在梨園大道上,微風拂面,令人舒暢。或是站在山頭上俯瞰全景,或和家人、朋友,拿起手機,拍下這溫暖時刻。

       地址:洋州鎮北環路梨園大道(朱䴉梨園)

       自駕路線:

       1、西安→西漢高速(龍亭或洋縣出口)→洋華公路→梨園大道

       2、漢中(西漢高速)→洋縣(108國道)→洋華公路→梨園大道

       洋縣,除了美景

       美味佳餚也是不容錯過的!

       ▽▽▽

       華陽臘肉

       棗糕饃

       洋芋餈粑

       漿水面

       菜豆腐

       麵皮

       熬肉

       神仙豆腐

       小城洋縣

       這裡美麗、古老、恬靜

       這裡碧水微瀾,樹木成蔭

       潺潺河流,與田野、天空,交相輝映

       品美味佳餚,聽鶯歌燕語

       你還不來嗎?

       來源:陝西旅遊資訊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二站打卡「朱䴉之鄉 生態洋縣」
    第二期:走進洋縣洋縣位於漢中市西南部名稱來源於古洋州世界上最後幾隻朱䴉在這裡被發現古為「漢上明珠」,今稱「朱䴉之鄉」DAISY華陽地址:漢中市區東北方約130公裡,漢中市洋縣華陽鎮(距離洋縣縣城約75公裡)交通:乘坐高鐵至洋縣西站,換乘公交至洋縣汽車站,站內有發往華陽鎮的班車,全程約75公裡。
  • 經近40年精心保護,一度瀕危的朱䴉已由在陝西洋縣發現時的7隻增至...
    劉蔭增微微一笑,指向地圖上秦嶺南麓的洋縣——他要到「朱䴉故鄉」守望。定居洋縣,「秦巴小江南」暖溼溫潤的氣候,劉蔭增早已適應。洋縣感念這位老人,授予他「榮譽市民」。他則為自己的微信暱稱取名「䴉叟」。說起朱䴉的前世今生,老人眼中有光,話裡含情。
  • 朱䴉 再度起飛在秦嶺(人民眼·人與自然)
    它們飛出洋縣,飛越秦嶺,飛向全國,飛到海外,種群瀕臨滅絕的命運得以逆轉。命運被改變的,不只朱䴉。自從看到朱䴉的第一眼,劉蔭增似乎與之有了約定。3年前,在北京生活80年後,他決定搬家。「搬哪兒去?」孩子們一愣。劉蔭增微微一笑,指向地圖上秦嶺南麓的洋縣——他要到「朱䴉故鄉」守望。
  • 70年後重回故鄉!今天18:00檔,《動物來啦》帶您回顧朱䴉的「回家之...
    >回望朱䴉返浙之路我國江浙一帶自古以來就是朱䴉的故鄉但由於全世界範圍內農藥的大量使用以及獵人捕殺等原因朱䴉逐漸在浙江省消失邁出重大一步1950年左右朱䴉逐漸在我國銷聲匿跡1978年研究員開始苦苦尋找3年後終於在陝西省洋縣發現當時世界上僅存的
  • 朱䴉 山林中的「東方寶石」
    2012年我開始接觸鳥類攝影不久,第一次認識了朱䴉。那年3月末我和朋友一起到陝西漢中的洋縣拍攝野生鳥類。朋友的介紹,緊緊抓住了我好奇的心。對此,中國政府給予高度重視,建立了4230公頃的朱䴉生態保護地。2013年,世界上僅有陝西洋縣及周邊地區分布著近400隻野生朱䴉,其他人工種群均來自重新發現的7隻個體的後代。而且,它們現已不再遷徙,已成為洋縣當地的留鳥了。親鳥之愛孕育無限希望了解到這些情況後,我的心被震撼了。
  • 人民日報記者調查:從7隻到5000餘只 朱䴉再度起飛在秦嶺
    劉蔭增微微一笑,指向地圖上秦嶺南麓的洋縣——他要到「朱䴉故鄉」守望。 定居洋縣,「秦巴小江南」暖溼溫潤的氣候,劉蔭增早已適應。洋縣感念這位老人,授予他「榮譽市民」。他則為自己的微信暱稱取名「䴉叟」。 說起朱䴉的前世今生,老人眼中有光,話裡含情。
  • 走進綠色秦嶺
    「我們生態好嘛,村裡發展鄉村旅遊。我的農家樂,一年能掙10萬多元!」走進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長角壩鎮沙窩村,農家樂老闆代輝樂呵呵地說,村裡現從事鄉村旅遊服務的有100多人。2019年,佛坪縣旅遊創收7.07億元,躋身「省級旅遊示範縣」。
  • 「東方寶石」朱䴉
    朱䴉被譽為「東方寶石」,它也被人們稱為愛情鳥、吉祥鳥、和平鳥。巍峨的大秦嶺是它們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園。這一期我們請陝西省動物研究所所長金學林帶我們了解秦嶺精靈朱䴉。朱䴉是與人共生的物種,它對自己的築巢地要求很嚴格:首先,得有高大茂密的樹木,可供它築巢;其次,附近一定得有水田、河流,可以覓食填飽肚子;還有一點,距離住處不遠的地方一定要有人家,它喜歡與人類比鄰而居。在陝西洋縣等地,農民房前屋後的水田旁、樹叢中,經常會看到朱䴉嬉戲相伴。在很多攝影愛好者的鏡頭中,或者畫家的筆下,我們都能看到朱䴉與人和諧共處的動人畫面。
  • 復聞朱鷺曲 人來鳥不驚——「東方寶石」朱䴉的重生之路
    一度瀕危的「東方寶石」朱䴉,自20世紀80年代在陝西洋縣被發現後,經過我國政府和科研人員38年的搶救與保護,已由最初的7隻發展成擁有3000多隻成員的大家族;不少還「遠嫁」日韓,成為友誼使者。  朱䴉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鳥類之一,曾廣泛分布於俄羅斯遠東、朝鮮半島、日本和中國一些地區。
  • 野生朱䴉唯一種源地:舊時瀕危鳥 飛入百姓家
    自1981年陝西洋縣發現7隻野生朱䴉,至今的30多年間,洋縣在對朱䴉野外種群進行有效保護的同時,加強朱䴉救助和人工繁育研究,目前保護區內朱䴉繁殖數量年增長21%,總數約2000隻,已基本擺脫極危狀態。圖為「國寶」朱䴉(資料圖)。
  • 陝西洋縣:野生小朱䴉健康成長 父母輪流值班精心哺育
    陝西洋縣:野生小朱䴉健康成長 父母輪流值班精心哺育 時間:2020-06- 陝西洋縣:野生小朱䴉健康成長 父母輪流值班精心哺育 6月20日,17歲高齡的漢中洋縣野生朱䴉紅紅和火火今年的第二次孵化終成正果,一隻朱䴉寶寶順利破殼。
  • 日本的朱䴉是如何滅絕的?又是如何「重生」的?
    朱䴉,這種被國內網絡謠傳為「日本國鳥」的鳥類,在日本江戶時代曾被當作「害鳥」捕殺,日本農民用下網子、撒毒藥、驅趕等方式來消滅朱䴉。但這不是朱䴉滅絕的主因,日本19世紀下半葉的工業化使朱䴉數量急劇減少,20世紀的森林開發、環境汙染和大量使用農藥將朱䴉逼上了絕路。
  • 4隻朱䴉打架打了8分鐘 還有一隻喜鵲圍觀……
    自然界裡因為爭奪地盤你追我打的事情並不少見不過您要是想親眼看見那就不一定有這個運氣了沒關係我們替您拍下來!3月23日下午,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洋縣文同村工作中,意外見證了一場長達8分鐘的朱䴉「爭巢」大戰。
  • 「朱䴉藝術館」滬上揭牌:畫布上的愛情鳥
    「凡是適合朱䴉生存的地方,就適合人類生活,」耕樂堂創辦人、作家陳歆耕說,花鳥魚蟲是中國繪畫藝術不變的題材,之所以將目光聚焦朱䴉,是有感於朱䴉的美和忠貞,也希望能藉由藝術的方式讓人們關注到這種吉祥鳥。朱䴉藝術館中的展品。
  • 朱䴉——日本山林間的中國吉祥鳥
    這是5月3日在日本新潟縣佐渡島朱䴉森林公園拍攝的遊人觀看朱䴉標本的照片。(新華社記者馬平攝)1981年,為搶救朱䴉,日本將佐渡僅存的5隻野生朱䴉(一雄4雌)捕獲,送至佐渡朱䴉保護中心進行人工飼養。這宣告了日本野生朱䴉的絕跡。22年後,這批野生朱䴉中的最後一隻倖存者「阿金」在36歲高齡(相當於人類百歲以上)老死,標誌著日本血統的朱䴉徹底滅絕。
  • 野生小朱䴉健康成長 父母輪流值班精心哺育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陳雯婷) 6月20日,17歲高齡的漢中洋縣野生朱䴉紅紅和火火今年的第二次孵化終成正果,一隻朱䴉寶寶順利破殼。目前,朱䴉夫婦正輪流哺育小朱䴉,愛心滿滿。朱䴉夫婦紅紅火火的愛巢坐落在漢中洋縣文同村的這顆30多米高的大榆樹上。新生命的到來,讓這個家庭充滿了新的生機。由於剛剛出殼,小朱䴉的體溫調節機制還不太健全,大部分時間都被爸爸媽媽護在肚子下方,隔一段時間,爸爸媽媽會起來看看小朱䴉的情況,替它梳理羽毛。
  • 7隻到4000隻,瀕危的朱䴉絕處逢生了
    還記得當年日本境內朱䴉滅絕來中國,中國工作者找朱䴉的艱辛,當時都以為中國境內滅絕了,結果峰迴路轉!智康低碳之前看過紀錄片說洋縣的農民為了朱䴉連農藥都不敢打。1981年,我國發現僅發現7隻朱䴉,一度瀕臨滅絕。
  • 上海首隻朱䴉寶寶在野生動物園破殼而出[組圖]
    據悉,朱䴉被列入瀕危世界物種,在我國跟大熊貓、金絲猴、金毛羚牛一起並稱「國家四寶」。  闊別上海近半個世紀的第一隻朱䴉寶寶即將誕生。    相關新聞:朱䴉寶寶"六一"破殼 小鳥"胎位不正"人工捅殼"助產"  東方網記者曹磊6月1日報導:有著鳥中「東方寶石」之稱的朱䴉,2012年3月22從陝西來到上海野生動物園落戶。
  • 漢中洋縣方言:「碎慫」這個詞對一個人是一種怎樣的評價?
    漢中市東部縣城洋縣在民風民俗、語言上和漢臺及南鄭、鎮巴、寧強等地有明顯的差異。特別是在語言表述上,很多洋縣以外的人說不太聽得懂洋縣話,特別是洋縣方言。當然對於這些人來說,正是因為聽不懂所以他們更能通過語言辨認出說話的人是不是洋縣人。
  • 抓住夏天的尾巴,北野武最治癒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來華上映!
    最新消息,由日本著名導演北野武執導的名作《菊次郎的夏天》宣布:將於9月25日在中國上映!這也是北野武作品首次在中國上映,《菊次郎的夏天》在中國有著大量的影迷朋友,那首耳熟能詳的經典音樂經常在耳畔響起。官方發布海報上寫的「2020夏末重逢」,看來《菊次郎的夏天》是要抓住夏天的尾巴,讓中國觀眾享受一場夏天最治癒的電影。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講述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正南,年幼喪父母親離家出走,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尋找母親一直是他的心願。這個夏天,在鄰居菊次郎的幫助下尋找母親,兩人在烈日炎炎的馬路上,開啟一場充滿未知的夏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