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老虎,野豬、狼、猞猁、熊等誰能稱霸王?

2020-12-25 鍾銘聊科學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許多地方的森林裡,野生老虎的數量越來越少,甚至有許多原本是老虎的棲息地,現如今已經沒有了老虎的蹤跡。

我們知道,老虎屬於頂級掠食者,當老虎數量減少,甚至完全消失時,當地的生態鏈也會重塑,那麼問題來了,當山中的老虎消失後,究竟哪一種動物會崛起,又有什麼動物開始稱霸王了呢?

山中無老虎

在過去我國南方地區有許多野生華南虎,但在最近幾十年,人類再也沒有從野外發現過野生華南虎的個體,以至於很多人認為華南虎種群已經野外滅絕。

華南虎曾經是在我國分布最為廣泛的老虎亞種之一,也對許多地方的森林生態鏈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由於它們的存在,使得森林裡的食草動物難以泛濫成災,數量變化並不大。

當老虎消失之後,當地的人類又迅速取代了老虎的生態位,通過打獵的方式繼續控制著當地的食草動物數量,甚至還造成了許多食草動物數量銳減,以至於出現滅絕的危機。

但是在最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對動物的保護性加強,以及禁止盜獵的法令頒布,才使得野生動物的數量有所上升。其中繁殖能力強,對環境適應能力更強的野豬,首先開始崛起。據統計,一對野豬每年可以生育4-11隻幼崽,在食物充足的年份裡,野豬的幼崽成活率非常高,短短幾十年裡野豬數量不斷攀升,甚至造成局部泛濫。

但是野豬數量的增多並沒有讓當地人們感到欣喜,反而是頭疼不已。這是因為野豬的食性較雜,且嗅覺豐富,它們會嗅出農民播種在田裡的種子,並把它們吃掉。除此之外,它們喜歡結對生存,並且喜歡在農田裡尋找食物,給當地農民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還有,野豬的食量較大,一頭成年野豬和3隻幼崽在一天之內就可以破壞當地1畝農田。再加上偶爾有野豬傷人事件,導致當地人對野豬的怨念非常深。

從某種程度上說,由於老虎的消失,當地的野豬開始稱王。但科學家表示,野豬並不能取代老虎的生態位置,原因是因為野豬雖然是雜食性動物,但它們很少攻擊大型食草動物,也就是說野豬無法像老虎一樣控制當地的食草動物數量。

但是豬數量的增加並非都是壞事,野豬的局部泛濫有利於恢復食肉動物的數量,比如:狼雖然不能攻擊成年野豬,但可以以豬崽為食。除了狼之外,豹子、熊以及猞猁等都可以以體型較小的野豬為食。

狼和猞猁能取代老虎的位置嗎?

既然雜食動物野豬無法取代老虎的生態位,那猞猁和狼能取代嗎?

猞猁非常兇猛,雖然它們個頭不大,也不依靠數量取勝,但獨居的猞猁經常會獵殺森林裡的食肉動物狐狸、獨狼以及狼獾等。猞猁殺食肉動物並不是為了獲取食物,而是為了清理對手。研究表明它們殺死的獵物之中,有3/4沒有被取食,猞猁殺這些食肉動物是為了控制當地的食肉動物數量,以便提高自己幼崽的成活率。

猞猁最喜歡的食物是兔子,儘管它們偶爾會獵殺一些大型的有蹄類生物,但總體而言它們對大型動物的影響力有限,不如老虎那麼高效,因此猞猁也無法取代老虎的生態位。

狼屬於群居生物,通常情況下,狼群可以依靠團隊協作的能力來獵殺體型較大的有蹄類生物,比如:鹿、野豬等。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狼可以取代一部分老虎的生態位,但如果當地森林中猞猁數量較多時,狼就會受到猞猁的抑制,種群數量很難提升。

如果說最有可能取代老虎位置的生物,可能會是熊。不過,熊屬於雜食動物,而且在有些季節,它們幾乎以素食為主。

熊雖然會主動捕食獵物,不過它們更喜歡尋找腐肉或者是搶奪別的動物的獵物,在過去我們認為遇到熊時裝死就可以,因為熊不吃死亡的生物,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對的,在面對免費的午餐時,熊也會積極地進食。

不過,相比於老虎的主動捕獵,且對能量的需求量較大之外,熊顯然無法取代老虎,它們的存在無法抑制當地的食草動物數量,尤其是大型食草動物數量。

正因為如此,在缺乏老虎的森林裡,野豬、羚牛、馬鹿、巖羊等生物才會數量提升,甚至局部泛濫,給當地人們帶來較為嚴重的損失。

但幸運的是,在我國一些地方,野生老虎逐漸回歸,比如:近些年來不斷有東北虎從俄羅斯回遷到我國境內,並在我國紮根,改造當地的生態環境。

而且,我國的華南虎也在進行著野化訓練,如果未來時機成熟,它們或許會重返野外,虎嘯山林。

相關焦點

  • 山中無老虎,誰來稱大王?棕熊、狼、猞猁和狼獾上演四強爭霸!
    在亞洲東部的叢林裡,老虎是獸中之王;在非洲的稀樹大草原,獅子是無可爭議的王者。然而,在歐洲和北亞廣袤的亞寒帶針葉林中,似乎沒有一種食肉動物能佔據絕對優勢。這裡有四種大型食肉動物:棕熊、狼、歐亞猞猁和狼獾,它們習性各不相同,在生態系統中分別飾演不同角色,形成了「一超三強」的多極化格局。
  • 狼和狗怕老虎不怕熊,是真的嗎?為什麼?
    不過,在自然界中,狼對虎的恐懼確實要大於熊,這一點從狼群敢在熊進食時過來圍觀,甚至上去趁熊不注意偷吃幾口,而從來沒有過狼敢在老虎進食時打擾就能看出來了。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沒有範冰冰的紅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沒有範冰冰的紅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每次一到年末,各種時尚活動和各大電影節的紅毯,就開始各種熱鬧起來,女明星的紅毯豔壓比美也開始安排上了。她從出道開始,就是以盛世美顏著稱,不管什麼角度,什麼濾鏡,什麼禮服,仿佛楊穎都能駕馭,也都能表現出美感。範冰冰不再走紅毯之後,楊穎更是成為了紅毯上的顏霸,豔壓比美的通稿裡,她永遠是豔壓別人的那一個。
  • 農村老話:「一豬二熊三老虎」是什麼意思,野豬比老虎還厲害嗎?
    文/玉濁清農村老話:「一豬二熊三老虎」是什麼意思,野豬比老虎還厲害嗎?每次一談及農村的時候,都會讓人浮想聯翩,並且會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就會讓人想到那一張張淳樸的臉,還有那些不修邊幅的話語,總會讓人感覺那麼的親切。
  • 狼見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裡究竟有多恐怖?
    而且,如果猞猁每隔一段時間會定期清理自己領地內的狼,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猞猁 提到猞猁殺狼事件,我們不得不介紹一下猞猁。猞猁家族分為四種,分別是歐亞猞猁,伊比利亞猞猁,加拿大猞猁以及短尾貓。除了短尾貓之外,其他的猞猁光聽名字就知道它們的分布位置。
  • 大興安嶺出現3條腿走路的狼!狼搶走猞猁的獵物,猞猁常咬死幼狼
    大興安嶺的北部,有一片我國面積最大的原始林區,這裡向來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生活著棕熊、灰狼、猞猁、黃鼬、貂熊、麋鹿、猞猁、野豬與狍子等各種珍禽異獸近500種,其中,以鹿科動物最為出名。當然裡面少不了美麗的黑嘴松雞,自由自在奔跑的紫貂,可愛的松鼠,狡詐的赤狐,還有長著大大的眼睛的傻狍子。
  • 猞猁真的是狼的天敵嗎?教你正確使用天敵的概念
    那麼,猞猁是狼的天敵嗎?白俄羅斯的研究表明,猞猁會積極地殺死狼,猞猁密度高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幼狼都被猞猁殺死,近年來森林狼的繁殖停滯了,猞猁並不是為了捕食,而是為了排除未來的競爭對手而殺死幼狼,這也符合廣義的predator概念,被猞猁殺死的小狼因此,猞猁無疑是捕食者(predator)的天敵,因為幼狼也是狼,所以猞猁和狼有一定程度的天敵關係。
  • 南方有什麼動物,能在林中沒有虎豹的前提下,扛起了獸王的大旗?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這句俗語通常指的是沒有了能人,普通人也能充當主要的角色。但不少人將其理解為表面的意思,這是不對的。在現實生活中,即便是山林中沒有了虎豹等大型猛獸的存在,百獸之王的位置,也仍然輪不到猴子來坐,因為在虎豹之下,不少中型食肉動物也是「狠角色」。
  • 老虎和棕熊都是頂級猛獸,狼為什麼更怕老虎,而不那麼怕熊?
    狼怕老虎甚於怕熊是事實。首先,雖然在競爭的總體態勢上,老虎和棕熊都對狼佔優,但競爭的最終結果有很大差異。在烏蘇里地區,老虎能完全將狼從其生境中排擠出去。而在北美,棕熊是做不到將狼完全排擠的。
  • 老獵人總說「一豬二熊三老虎」,若在野外遇到野豬,該怎麼保命
    很多老獵人都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指,野豬的戰鬥力要強於熊和老虎,而是獵人們總結下來的經驗,人們在野外遇到野豬的危險性,要大於遇到熊和老虎,所以老獵人總是用這句話提醒後輩們,在野外遇到野豬要小心。
  • 兔猻vs猞猁,誰更勝一籌?
    猞猁也屬於貓科,但體型要比家貓大得多,體重25-40千克左右,體長80-130釐米,耳朵很尖,頂部有一團黑色的毛,除了增添了幾分氣勢外也能起到收集音波的作用,四肢又粗又長,身手矯健,喜歡獨居,它們的性情狡猾而又謹慎,遇到危險時會裝死,聽力和視力也很強,擅長攀爬及遊泳,以鼠類、野兔等為食,廣泛分布於歐洲和亞洲北部。
  • 亞洲虎非洲獅,美洲豹歐洲狼,誰才是陸地之王?
    唯有東北地區,東北虎生存之境,存在著灰狼及棕熊兩種動物,才能與老虎一戰。首先我們來看東北虎與灰狼之間的拉鋸戰,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基於食性分析,灰狼與東北虎的競爭是最大的。老虎的主要獵物前三名分別是:馬鹿、野豬和狍子,灰狼的主要獵物前三名是:馬鹿、香樟和野豬。
  •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這兩年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農村的山上有很多之前不常見到的動物現在很常見了,像野豬在我們村的後山上,偶爾運氣好就能碰到。聽村裡的老人說,現在山上不僅野豬有了,而且還有點多,它們經常成群的到莊稼地裡來禍害糧食,讓農民對其也是十分的反感,想起幾十年前還沒有禁獵,每個村子基本都有幾個獵人,在不忙的時候他們就會上山去打獵,來改善一家飲食。以前就聽老獵人說起過「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這句俗語。你知道它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熊,老虎,獅子,三個互相單挑,誰是最後的王者?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獅子老虎,一去動物園就要看這兩種動物,都很威風,從沒想過誰更厲害!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無論獅子還是老虎都不是熊的對手,我被動物園看似可愛憨厚的熊整整欺騙了27年!誰強誰弱,你看看他們的分布就知道了,有獅子的地方沒有老虎和熊,說明有獅子存在,熊和老虎就無法生存;而北美有熊的地方,比較小的美洲獅都能生存,說明美洲獅與熊能共存,也就是誰也不能絕對戰勝誰。一豬二熊三老虎,指的的是獵人進叢林的時候, 這三隻對獵人的傷害排行吧!因為野豬長大到500斤的變態豬如果暴怒了, 就會使出野蠻衝撞 ,對獵人傷害排第一。
  • 比特犬能否「秒殺」體型相近的猞猁?為什麼?
    猞猁通常主要棲息在森林之中,由於其分布區域與老虎、花豹、熊以及灰狼有一定的重合,所以猞猁在野外非常的小心,一旦聞到陌生的氣味或者聽到一些動靜,它立即會爬上附近的大樹躲藏。當然,猞猁在原生環境中除去被一些動物威脅外,它本身也是許多食草動物的威脅。
  • 猞猁是狼的天敵?單挑的話能秒殺狼!說出來你別不信
    猞猁是狼的天敵?單挑的話能秒殺狼!說出來你別不信 狼是非常有耐力的動物,它們經常能夠進行遠距離追擊獵物,他們非常靈敏狡詐,面對獵物毫不手軟,此外狼還喜歡群居,當它們遇到危險或者覓食時,它們的合作共贏就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 闢謠:猞猁真的是狼的天敵?能捕殺並不意味著能成為天敵
    猞猁是狼的天敵?這個說法顯然是個謠言。因為天敵的定義為動物A主要危害或者捕食動物B,那麼我們說A是B的天敵。而在自然界中,猞猁和狼都是兇猛的食肉動物,它們各自都有相對固定的獵物,且獵物中都不包含對方,因此,說猞猁是狼的天敵是錯誤的。
  • 很多人都說猞猁是狼的天敵,老農反駁:難道你沒有見過山貓嗎?
    很多人都說猞猁是狼的天敵,老農反駁:難道你沒有見過山貓嗎?現在,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傳言越來越多,有時候我們都不知道該不該選擇相信。今天就再給大家分析一個古老的傳言。有很多有「經驗」的人都會告訴大家,雖然狼比較厲害,但是猞猁卻是狼的天敵,有位老農卻反駁道:你沒有見過山貓嗎?
  • 在灰狼與猞猁的戰鬥中,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灰狼,那就是慘
    就是這種似貓非貓在北溫帶寒冷地區喜歡獨來獨往的動物,被一些人認為比生活在同一區域,體重平均55公斤左右的灰狼戰鬥力還要強悍,甚至有人認為猞猁是狼的天敵。但另一些人卻不認可這一觀點,於是兩方人馬在網上吵得不可開交,恨不得能找出一段它們真實對戰的視頻來為己方佐證。然而遺憾的是,如今這兩種動物在野外非常罕見,想要看到它們在野外相遇對戰的圖像記錄了也是難上加難。
  • 高效的「屠狼機器」!歐亞大猞猁,長期打壓狼群的發展
    猞猁貓亞科戰力的天花板現代貓科動物一共有40種,主要分成兩個亞科:豹亞科及貓亞科,多數大型厲害的猛獸都屬於豹亞科,比如老虎、獅子、美洲虎、花豹等等,而多數小型可愛的萌獸都分在貓亞科,比如兔猻、沙丘貓、虎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