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國外玩家在油管上上傳了他將任天堂的經典遊戲N64版的《超級馬裡奧》移植到pc上的演示視頻。通過反編譯代碼,作者將《超級馬裡奧》移植到PC上,並且支持寬屏,4K解析度等現代遊戲畫質標準。果不其然,號稱擁有東半球最強法務部的任天堂迅速出手,聯合在美國的法律代理公司對該項目提出了版權要求。目前油管上的演示視頻已經被刪除,並被替換成了任天堂的版權聲明。
「《超級馬裡奧64》是任天堂受版權保護的遊戲作品,包括影視作品、軟體和虛擬的人物描述,受美國版權保護組織保護」。
作為一家遊戲公司,任天堂對於自家遊戲的版權問題相當重視,而在版權保護的問題上,任天堂法務部可謂是功不可沒,其參與的大大小小的任天堂版權官司中幾無敗績。至於為什麼被玩家稱為「東半球最強法務部」,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與環球影業的一場官司。
1、任天堂的一戰成名
1981年,任天堂在北美發行了街機遊戲《大金剛》,憑藉這款遊戲,任天堂在北美一炮而紅,各種衍生作品層出不求,各家廠商也積極和任天堂接洽,尋求合作。那時的影視行業巨頭環球影業也注意到了這款遊戲,於是以《大金剛》遊戲侵犯了自家作品角色「金剛」的版權為由,向任天堂提起了訴訟。
作為當時的影視行業巨頭,沒有人看好任天堂會在這場官司裡勝出。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任天堂的辯護律師找到了一個漏洞,就是這個漏洞,幫助任天堂打贏了這場官司,並且任天堂還反告一手環球影業授權的遊戲《金剛》抄襲自家的街機遊戲《大金剛》,因此獲得了180萬美元的賠償。
原來為了能夠翻拍《金剛》,環球影業在早前曾與雷華電影公司進行過關於金剛版權問題的官司,在那場官司中環球影業經成功證明了早在1933年《金剛》電影問世之前,金剛形象的創造者就已經與好友出版過一本關於金剛的劇本小說了,版權到期之後並沒有續期,金剛這個小說IP已進入公有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創作金剛相關的作品。這場官司原本是為環球為了可以翻拍金剛電影才去打的,沒想到會讓自己在後面起訴任天堂時陷入困境,可以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環球不服判決,多次提起上訴,但是一直上訴到美國的最高法院都沒有成功。任天堂法務部至此一戰成名,據說為了紀念幫助任天堂打贏這場官司的版權律師約翰·卡比,任天堂後來出的一部遊戲作品的名稱就是以這位律師命名,而這部遊戲作品就是《星之卡比》。
2、與世嘉的版權之爭
除了環球影業,任天堂與自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主機競爭對手世嘉也打過官司。1984年,俄羅斯人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發布了遊戲俄羅斯方塊,1985年,開發同伴之一的瓦丁·格拉西莫夫在ms-dos系統移植了這款遊戲,俄羅斯方塊迅速普及,風靡全球。之後任天堂從蘇聯的外國貿易協會(ELORG)那裡買到了俄羅斯方塊的主機版開發的版權,並且在FC主機上推出了俄羅斯方塊。後來,世嘉在他們自家的主機MD上也準備推出同名遊戲俄羅斯方塊,這讓任天堂大為惱火。
任天堂認為世嘉侵犯了他們的版權,隨後以侵權為由將世嘉告上法庭,而世嘉也拿出了他們的俄羅斯方塊的開發版權聲明。因為當時蘇聯的狀況比較特殊,俄羅斯方塊的版權問題比較混亂,任天堂專門遣人前往莫斯科諮詢世嘉的版權情況。在莫斯科,任天堂的獲得了這場訴訟的關鍵性證據。原來,世嘉取得的是俄羅斯方塊IBM-PC相關架構的版權,並沒有得到家用主機的開發版權。
之後,回到日本國內的任天堂法務部當庭出示了相關證據,一舉決定了這場官司的勝利,世嘉為此賠償了任天堂大筆費用,並且還銷毀了即將要在MD上發售的俄羅斯方塊。為了斷絕後路,任天堂還在莫斯科調查取證的同時花了一大筆錢買斷了俄羅斯方塊的家用主機開發的版權,世嘉就算是想要花錢購買版權也已經買不到了。
雖然直到最後MD版的俄羅斯方塊都沒有發售,但是當時已經壓盤了,市面上還是流出了一些實體盒和卡帶,因為數量極其稀少,即使只是個空盒子在收藏玩家眼中都非常值錢,2011年曾有人在ebay上開出100萬美元的價格售賣這個遊戲的實體卡帶。
這場與世嘉的官司為任天堂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後來任天堂在掌機Gameboy上推出了俄羅斯方塊,遊戲銷量達到了3500萬份,單份售價3.99美元,大約為任天堂賺到了1.4億美元。事實上任天堂因俄羅斯方塊賺取的利潤比這個1.4億要高得多,因為在美國市場上為了推銷gb掌機,俄羅斯方塊都是和gb捆綁銷售。為了買俄羅斯方塊的人買了gb掌機,許多人就會再去買別的gb卡帶,這種間接帶來的利益是無法計算的。
3、最強法務部新挑戰者出現了
經過大大小小無數的官司,任天堂法務部已經聲名遠揚,他們和迪士尼的法務部並稱為東西半球兩個最強的法務部,在遊戲界很少有人敢直接與任天堂對簿公堂。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還是有不怕死的敢直接挑釁任天堂法務部,沒錯,我說的就是手遊《白貓計劃》的開發商COLOPL。
《白貓計劃》是日本開發商COLOPL於2014年7月推出的手遊,一經推出便橫掃日本手遊市場,在2014年獲得App store日服精選遊戲榜單iphone年度遊戲,並且還獲得過日服暢銷榜和免費手遊榜的第一名。遊戲支持玩家單手操作,無論是遊戲的移動還是攻擊都可以使用一隻手完成。但是遊戲的人機互動系統卻涉及到了任天堂的專利技術,任天堂一紙訴狀將colopl告上法庭,索賠44億日元。當時控告colopl侵犯的版權的主要內容是:
1、在觸摸板(屏)上使用搖杆操作。 彈性操控
2、在觸摸板(屏)上長按後,鬆開手指時對敵人進行攻擊。 蓄力攻擊
3、從睡眠狀態喚醒時,出現確認畫面、從睡眠開始前繼續遊戲。 睡眠機能
4、玩家間互相關注,進行通信和合作遊戲。 好友功能
5、玩家角色被障礙物遮擋時通過顯示剪影來表示角色位置。 剪影顯示
這些都是2004年任天堂在NDS遊戲《幻影沙漏》之後申請的技術專利。上述的控告內容也許很多玩家看起來不理解,這些看起來很常見的系統都有專利?其實許多的遊戲內容與玩法都是有專利的,例如當玩家靠近牆壁等障礙物時,視角切換到牆壁一側,牆壁變成透明,這個視角的顯示方法就是科樂美的專利,還有上面提到的好友功能也是任天堂的專利,如果真要深究的話現在市面上的大部分遊戲都要給任天堂一大筆專利費。
但是為了讓遊戲市場更好的發展,任天堂並沒有像科樂美一樣對使用了相關專利技術的廠商一言不合就告上法庭,這些遊戲系統上的專利技術都是免費給別人使用的,如果不是colopl太過於囂張,任天堂也不會與他們打官司。早在16年任天堂就向colopl寄了律師函,但是在一年之後colopl不僅不認錯,還宣稱相關的專利技術屬於自己,還想向卡普空收取專利費用。
這下徹底激怒了任天堂,所以在18年任天堂才將colopl告上法庭,並且要求如此巨額的賠款。雖然直到現在這個官司也沒有一個結果,但是colopl在此之前曾宣布《白貓計劃》要改變遊戲的部分操作方式,而且白貓計劃的新作也會登陸NS,看來這起訴訟已經有了階段性的進展。
4、最強法務部也並非一帆風順
以上這些官司只是任天堂打過的官司中較為出名的幾個,雖然大部分官司都是以任天堂的勝利告終,但是他們也並非沒有輸過。比如在2013年美國的iLife就控告任天堂的wii和wii u侵犯了他們的六項專利,2017年9月美國德州聯邦法院宣布iLife勝訴,任天堂需要賠1000萬美元。還有電器巨頭飛利浦,美國加州的Creative Integrative Systems公司,任天堂都在他們手中敗訴過。
任天堂敗訴的官司主要是都是關於遊戲設備上的技術問題,比如iLife就是關於wii和wii u主機的體感操作專利,而與飛利浦的官司主要是關於Wii,DS,Wii U關於虛擬身體控制設備與基於定位設備的用戶界面系統兩項專利,而加州的Creative Integrative Systems公司則是關於DS,Wii的晶片技術專利,畢竟在電子設備上還是歐美的技術較為領先。
不僅是歐美,日本本土也曾有人就技術專利問題起訴過任天堂。前索尼員工富田誠次郎在索尼工作時期曾經註冊過裸眼3D技術,並且在2003年拿著這項技術找到過任天堂,不過當時任天堂並沒有採納他的想法。後來,任天堂推出了3DS,並於08年註冊了裸眼3D技術專利。富田誠次郎發現這個掌機侵犯了他的技術專利,於是在2011年,富田誠次郎將任天堂告上法庭。2013年法院判任天堂侵權行為成立,賠償原告3020萬美元。任天堂對此判決不服,提起上訴。2017年3月,美國聯邦法院二審之後,宣判一審判決無效,任天堂不構成侵權,到頭來富田誠次郎一分錢都沒有拿到。
5、總結
許多人稱呼任天堂「版權狂魔」,雖然打了無數場官司,但是與擁有西半球最強法務部稱號的迪士尼這種只考慮利益的商人不同,任天堂並不是什麼「版權法西斯」。之前國內米哈遊的《原神》高度借鑑塞爾達,對此任天堂依然沒有什麼反應,甚至還讓原神登陸了NS。許多人認為之所以任天堂不起訴米哈遊,是因為遊戲玩法不受版權保護。其實這不是唯一原因,玩法不受保護,但是任天堂可以將玩法與硬體綁定在一起申請專利,行走的專利局《時之笛》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任天堂不是沒辦法管,而是不想管這件事情,任天堂看重的是自家IP,除此之外對於他人使用自家技術專利的問題管的非常寬鬆。
對於遊戲玩法與內容上任天堂並不反對他人的模仿,相反,還鼓勵大家學習他們的遊戲開發與玩法創新,在2017年的遊戲界開發者大會上,任天堂還公開了《塞爾達傳授:荒野之息》的開發技巧,以方便更多遊戲開發者借鑑學習。
任天堂開創了多種遊戲類型,《時之笛》更是3D遊戲的裡程碑之作,旗下擁有一萬多項專利,但是為了遊戲界的發展默認開放了許多專利給他人使用,這些技術對遊戲業界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沒有任天堂,就沒有今天這麼繁榮的遊戲市場。正如噴神James所說,任天堂他媽的就是世界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