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
作者:陸鵬鵬
採訪 撰文:陸鵬鵬
「世碩返費高,我就是來賺返費的,在職90天能拿到12000元,這兩天進了3000多人,但我幹到春節就走......」
一位世碩員工向記者透露。
崑山世碩電子廠粗暴扔證 公司曾涉多起勞動爭議案
近日,網上一則崑山世碩電子公司給員工發放證件的視頻在社交媒體持續發酵。
視頻中,三位身穿紅衣自稱為公司培訓幹部的男子在工作檯前負責分發員工證。管理人員在念出員工名字的同時將一張一張證件全部丟在地上,員工只能在桌子下面低頭彎腰撿起證件。
該視頻發酵後引發網友的憤怒,公司被指「態度傲慢、缺乏尊重、不把員工當人看」,一時間世碩成為眾矢之的。
9月5日晚間,世碩公司公開致歉,並表示這件事是「招工旺季場地受限,現場管理不到位」導致的。
針對此事,世碩公司已立即調查並做出以下處理和承諾:
1.單位管理失職,主管率團隊向員工致歉。
2.重新審視及完善培訓人員的管理及訓練,把關愛員工的理念貫穿始終。
3.加強主管現場巡查與關懷。
據天眼查app顯示,世碩電子(崑山)有限公司座落於崑山開發區精密機械工業園,母公司為和聯集團。主要從事高科技電子產品的生產,為全球五大筆記本電腦生產企業之一,主要從事代工業務,既生產華碩品牌筆記本,也生產蘋果的iPhone、ipad等產品。
世碩電子(崑山)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月17日,註冊資本高達1.94億美元,法定代表人為張天寶,除了世碩電子外,張天寶還在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昌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凱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但仍執行董事的職位。
記者查詢發現,從2016年10月至今,與世碩相關的法律訴訟多達17條,且大部分都為「勞動爭議案」。不僅僅是世碩,張天寶旗下的名碩、昌碩等多家公司均涉有多起「勞動爭議案」。
而諷刺的是,在公司官網的首頁顯眼的標註著「承諾珍惜、關懷員工」等一系列標語。
工資4500、返費1萬2,工廠日招千人,流動性極大
粗暴扔證事件之後,世碩在一片罵聲中登上熱搜,工廠背後的真實一面也逐漸浮出水面。
今日有媒體報導稱,世碩公司出現員工集體性離職,3000名員工已有2900名離開。對此,世碩電子方面表示:「只是網上傳言而已」。
記者了解到,該工廠大量採取勞動派遣方式用工,並且招人的門檻極低,在世碩官網可以看到年滿18周歲(含)以上,初中以上學歷即可參與應聘。工作內容只要是從事高科技電子產品的生產。
藍鯨財經聯繫到一位世碩的勞務派遣工,對方稱向記者講述了工廠內的實情。
「我是9月5號來面試的,這兩天進來了有3000多人,因為面試的人太多了,所直到今天才分部門。面試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檢查紋身,還有26個英文字母,培訓的內容也多為一些廠規廠紀。」
近日來報導的廠內員工
這三天的經歷大概可以概括為:
第一天報到,工廠查個人的行動軌跡,並錄入系統;
第二天發識別卡、照相;
第三天培訓、發工作服、分部門。
在談到工資待遇時,該員工稱:「工資差不多一個月4000多,但世碩返費高,我就是來賺返費的,在職90天能拿到12000元,來的人越來越多,聽說馬上要降價了……」
與記者的交談中,對方提到最多的點就是「進來的人太多了」。當被問到為什麼這麼缺人時她表示,大廠都是這樣的。
因為返費的緣故,勞務派遣工在拿到返費之後都會離職,這也造成了此類代工廠超高的人員流動性。除了一些中高層管理幹部幹的時間長之外。百分之九十的普工一般幹活不會超過三個月,這三個月也正好是拿到返費的工期,此外,幹一個月走的人也不在少數。
而這種流動性大恰恰是工廠想要的,這也是早年間某些蘋果代工廠違規使用學生勞動力的原因。或許在他們看來,三個月的社會工和學生工在工廠裡幹活從本質上來看沒有任何區別。
「返費工」的背後隱情:曠工、請假、遲到、早退,有其中一項都拿不到返費
該員工稱,自己在昌碩、達豐、華碩都呆過,但是昌碩、達豐、華碩那個幾個廠的返費都沒有世碩的返費高,昌碩之前只有10500元,世碩返費高所以來的人多。不過要扣5%的個人所得稅。
所謂返費就是,勞務中介公司幫招人,工廠會給勞務公司一筆介紹費用,勞務公司為了吸引更多員工,會從中拿出一部分來回饋給幹滿一定工作期限的員工,給員工的這筆錢就叫做返費。
一家代工廠能否招到足夠的勞動力,返費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以世碩為例,與4000多的工資待遇相比,12000的返費更具吸引力,可以說大多數應聘的員工是衝著返費去的,這也是世碩能夠日招千人的原因。
雖然返費是一筆可觀的數字,但對於勞動員工來說,這筆錢並不好拿。
該員工向記者提供了入職時籤訂的合同,可以看到,在籤定的合同上,並沒有寫定有12000的返費,僅有7000元。當被問到為什麼會出這樣的情況時對方稱:「這是企業規定的,但是錢不會少,剩下的由勞務派遣公司發。」
有業內人士表示,返費步步是套路。
舉例來看, 比如有些工廠招人時寫明需求打卡55天便可拿到返費,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做滿兩個月這返費就可以拿到手,但其實沒這麼簡單。
一個月30天,周六周日上班不在打卡天數之內,相當於一個月打卡天數22天,那麼打卡55天差不多就需要3個月,當打卡天數滿了之後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核查考勤天數。此外,在拿返費期間不能有請假、曠工、遲到、早退(遲到一秒鐘也算遲到,早退一秒鐘也算早退),否則出名單會繼續延遲日期,萬一遇到黑中介還會以此名義吃掉返費。
因此返費步步是套路,幾乎所有電子廠都有相同的套路。不少勞動派遣工都戲稱每天工作都是:「挑戰拿返費第XX天。」
合同套路層出不窮,求職者仍絡繹不絕
除了世碩的員工外,記者還聯繫到一家為該工廠招聘的勞動派遣公司。
對方稱:「這兩天進的人太多了,每天面試5000人。」
「工資4500,你在電子廠做過應該就知道,電子廠都靠加班,平時加班17.5一個小時,禮拜六禮拜天24一個小時,節假日43一個小時。」
記者還從該勞動派遣公司了解到,現如今的返費價格都不穩定,你今天來可能有12000,明天來可能就沒有了,而昨天還有12500呢,返費的價格會隨著入廠的人數變動,進來的人越多後面給到的錢越少。
當記者要求看合同時,對方顯得不太耐煩並表示:合同不能看。
有業內人士表示,合同裡面貓膩很多,很多時候籤的合同根本不具有法律效應,並且解釋權歸公司所有,一些勞動工法律意識淡薄不在意條款細節,但一旦與公司發生糾紛,維權就變得十分困難。這也天眼查上為什麼能看到此類代工廠有如此多「勞動糾紛案」的原因。
世碩電子粗暴扔證事件發酵後,在網絡上引起了公憤,然而對於裡面的工人來說,似乎沒有太大影響,即便工資只有4500,返費套路重重,工廠仍然能日招千人,工人仍得以此謀生。
最後,上述員工對記者表示,自己大概會在世碩做到春節,然後拿著返費回老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