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融雲創在疫情期間,完成了客戶首單業務「雲競標」,並在激烈的競爭中拔得頭籌,與蘇州農商行籤訂本地化決策引擎技術服務協議。該項目從洽談,帳號測試,競標到中標,全部線上溝通完成,目前百融雲創與蘇州農商銀行就相關服務細節進行最後確定。
春節放假之前,百融雲創銷售人員曾與蘇州農商銀行相關人員聊到一些線上貸款的需求,為了滿足這塊業務線上風控需要系統平臺支撐,該行即將進行本地化決策引擎系統的招投標,而這個產品也正好是百融雲創的明星產品,在市場上有很高的佔有率和良好的口碑。
然而,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銀行原定計劃。一方面,社會各界都在響應國家全力對抗疫情、疫情期避免大規模人員流動的號召,見面溝通需等疫情結束;另一方面,疫情期間生活方式的線上化,讓金融機構也深刻感受到金融服務全面的線上化、智能化、數位化,金融服務徹底打破時空限制,實現金融資源的高效配置,將會是大勢所趨。
與此同時,以立足縣域經濟、服務本土城鄉居民的農商銀行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無論是綜合實力、客群規模和對金融科技的投入,農商銀行都無法與實力雄厚的大行相媲美,加速轉型勢在必行。
百融智能風控引擎系統
地處素有改革創新精神的蘇南地區,蘇州農商銀行自帶創新基因,疫情期間保持與服務商的溝通協商,期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決定採用遠程線上的溝通方式,不耽誤銀行轉型發展的節奏。這一決定為「雲競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百融雲創迅速與行方達成共識、積極參與配合,並最終競標成功。
對於本次中標,百融雲創項目組負責人表示:「遠程交流、遠程演示、遠程招投標、遠程談判,全程雲溝通,通過思路和模式的創新,最後成功拿下項目。相比過去線下競標,『雲競標』可以做到遠程快速響應,更高效,更便捷,溝通成本最小化。比如之前為客戶開通試用帳號從帳號申請到開通往往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而在遠程方式下部門人員全天在線,做到了小時級別響應,溝通、推進過程效率高,花費的時間更短。比如過去面對面溝通需求,心裡才覺得踏實。但此次嘗試,雙方發現採用遠程雲端技術的溝通,並沒有大幅影響溝通效率,反而使雙方溝通更加直接和有計劃性,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當然,百融「雲競標」的成功,一方面源於蘇州農商銀行的開放和創新,另一方面也源於百融雲創在風控服務的專業和敬業。
百融雲創具有深厚的風控理論積澱和豐富的客戶服務實踐。百融雲創將數據產品、專業模型和系統建設進行打通融合,將」諮詢、方案、產品、部署「的能力貫穿到信貸全生命周期,實現風控全流程的閉環服務。依託於數據和模型的優勢,百融為客戶提供多種本地化服務,例如專注於金融領域的「百小漁」智能化建模平臺,共享建模經驗、內置百融專家方案,幫助客戶進行一站式建模,同時支持決策引擎一站式部署,快速滿足客戶在各類場景、各個環節的線上風控需求。
隨著當下各類欺詐手段的層出不窮,在嚴密的規則模型難免有漏洞,關係圖譜的優勢越來越明顯,除了提供各類關係直觀的可視化展示,也可以從複雜的關係網絡中挖掘客戶潛在需求,識別關係中潛在風險,尤其在團夥欺詐行為的識別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此外,百融也提供數據方面服務,例如風險數據集市、營銷數據集市、數據治理、BI報表等,滿足客戶基於各類場景中快速建模的數據需求、靈活定製多樣化報表分析等。在業務流程上,百融雲創也可以提供線上進件、信貸審批、帳務核算、貸後管理和供應鏈金融平臺等系統,幫助金融機構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優勢,打造全流程的線上化業務。
本地化部署的優勢
百融雲創為客戶提供的本地化服務,除了幫助金融機構滿足監管要求、實現風險的自主可控,也有效彌補純線下風控模式的不足,提高銀行信貸風險防控能力和水平,真正打通「數據+模型+系統」一體化的服務方式。為確保系統穩定運行,百融雲創還將免費提供1年期系統運維保障,保證7*24小時聯機實時響應服務。
目前,百融雲創已為數千家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服務,合作客戶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銀行等銀行機構,以及消費金融、汽車金融、保險等機構。
針對此次投標,百融雲創本地化決策引擎系統的建立將大大縮短銀行傳統風控流程,提升風控效率,滿足數位化經濟形勢下農商銀行快速促進新業務的發展需求。相比傳統多部門配合開發、測試上線的複雜流程,本地化決策引擎系統幫助業務人員通過引導式的的簡單操作,就可以實現模型快速部署、優化上線,免掉了開發的繁瑣,全程可配置也節省了人工成本。
「讓金融普惠民眾」,是百融雲創的使命。農商銀行作為普惠金融服務的重要主體,百融雲創將充分運用自身優勢,成為蘇州農商銀行的技術後盾,共同助力普惠金融的發展。
- END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