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銀行的發展趨勢與展望

2020-12-19 雲掌財經

12月15日,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在京召開,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年報》(簡稱「年報」)。年報分析了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總體現狀,並分別對網絡支付、個體網絡借貸、網際網路保險、網際網路銀行、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網際網路證券、網際網路股權融資等細分領域進行了詳細梳理與展望。

年報指出,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銀行業通過應用新技術,徹底改變了傳統商業和業務運營模式。網際網路銀行是銀行業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的一種新的服務模式,也是商業銀行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下的一種實現形式。

狹義的網際網路銀行是將服務場所放到線上,不開設分支網點,完全通過網際網路渠道銷售產品為客戶提供服務的一類新型銀行,如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及新網銀行等。廣義的網際網路銀行既包括由民營企業發起設立的純網際網路銀行,也包括傳統商業銀行不設線下網點,通過搭建網際網路平臺等提供產品與服務的直銷銀行及獨立法人形式的直銷銀行。

2019年網際網路銀行的發展情況

一、我國直銷銀行市場已初具規模

作為網際網路銀行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國直銷銀行經歷了從起步到初創期,快速成長期,平穩發展期等階段,形成了百舸爭流的競爭格局,各現行探索直銷銀行的商業銀行,從落地實踐中國不斷探索自身優勢,並以此贏得了一定的市場地位。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底,國內推出的直銷銀行(或類似經營業態)的銀行近120家。其中,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等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已相繼開展直銷銀行業務。此外,數量眾多的農商行中僅有少數銀行推行直銷銀行業務,但隨著農村網絡普及率的提高,農商行的直銷銀行業務將迎來進一步的增長。

二、純網際網路銀行藉助金融科技踐行普惠金融

以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為代表的純網際網路銀行發展勢頭強勁,專注以數位化、技術化手段深耕普惠金融市場,持續提升服務質效。

截至2019年末,微眾銀行個人有效客戶數突破2億人,小微企業法人客戶達90萬家,管理貸款和管理資產餘額雙雙突破4400億元;網商銀行提供餘利寶等投資類產品,隨意存、螞蟻借唄等存貸款產品,信用卡還款等服務,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和個人經營者2087萬戶;新網銀行推出隨心存等投資類產品,智能存款、好人貸等存貸款產品,資金存管等服務,累計服務的客戶數突破3100萬人。

三、網際網路銀行以創新模式打造場景化金融

傳統商業銀行的直銷銀行、純網際網路銀行以及獨立法人形式的直銷銀行等廣義的聯網銀行不斷創新產品與服務模式,形成差異化優勢,並通過與政府、網際網路金融企平等的合作,打造場景化金融。

例如,中國工商銀行的融e行著力打造開放式掌上移動戶提供個性化的直銷銀行服務,並廣泛布局醫療掛號、交通違規罰款和水電氣費繳納等生活服務場景,加快推進金融與「網際網路+生活」的深度融合。新冠肺炎期間,融e行與「1藥網」平臺開展場景合作,提供疫情實時動態及在線問診服務,打造便捷的智慧金融服務新體驗。

廣州農商銀行積極挖掘利用行業「網際網路+」轉型機會,通過輸出e帳通電子帳戶切入專業市場、社區、高校教育等場景,向第三方輸出開戶、支付、理財、貸款、增值服務等標準化產品,並關聯合作方業務,開拓並深化智慧商圈、智慧社區、智慧校園等生態金融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不止於金融的一站式線上服務。

百信銀行依託網際網路和金融科技優勢,通諾「開放銀行+」的生態策略,發力場景金融,持續布局車生態,內容娛樂、新消費、大健康等場景生態,輸出可定製化API,賦能消費和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構建金融生活生態圈。

網際網路銀行的發展趨勢與展望

一、精細化的客戶經營體系

通過對客戶資源和銀行服務渠道的有效整合,精細化經營客戶,形成一體化的客戶經營體系。一方面,網際網路銀行的技術布局可以替代傳統客戶經理的人海戰術,快速拓展服務廣度和深度,推進金融服務觸達更廣範圍的客戶群體,挖掘客戶更深層次的金融服務需求;另一方面,開發「長尾客戶」潛力,並憑藉邊際成本遞減的優勢,批量經營客戶,降低獲客、活客、留客成本。

二、以數據為基礎的產品服務體系

賦能商業數位化轉型,要著力提升數據使用效率,挖掘數據內在價值,推動數據要素流轉和融合,從而更好地發揮其在消費金融、小微金融服務方面的積極作用。網際網路銀行將改變商業銀行的產品設計模式,從多個渠道和過程節點獲取客戶更多的數據,從而奠定銀行感知客戶、理解客戶的基礎。此外,網際網路銀行通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主動挖掘用戶需求、分析用戶偏好,開展數據驅動的產品設計活動,制訂精準營銷體系。未來,網際網路銀行將更加注重數據,依託數據資產,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下為客戶提供一體化、定製化的金融服務。

三、依託金融科技的智能風控體系

風控是商業銀行經營的根本,也是網際網路銀行現在以及未來經營的重點。網際網路銀行基於其風控技術和能力,將充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構建全新的智能風控體系,重塑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與傳統風控模式相比,智能風控體系可以搜集、積累、整合交易數據、經營數據及財務數據等,減少對人力和經驗的依賴,將有效提升銀行傳統風控算法和模型的效率和精度,建立全新的風險管控模式,在高度自動化的運營過程中真實現大數據風險管控。

四、基於數字生態的開放共享模式

未來,商業銀行競爭不再只是單一銀行之間的競爭,而是生態圈之間的競爭。

從生態系統的角度來看,網際網路銀行一方面要構建與同業、科技公司、政府、核心企業及上下遊之間的全鏈條、全平臺,與生態系統的夥伴形成更加緊密的耦合關係,嵌入客戶所在的各種生產生活場景中,並基於真實場景實現金融業務的線上實時交易,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銀行需要秉持「痛點」思維,實現開放共享。未來,網際網路銀行需要將思維轉向「開放共享」,感知客戶的「實際痛點」,利用API、SDK等技術實現方式搭建平臺,實現與第三方之間的技術和服務共享,讓客戶低成本、更便捷的獲取專業的金融服務。


相關焦點

  • 科技金融下商業銀行網點發展趨勢與轉型研究
    金融科技與銀行服務融合加速、金融交易去實體化特徵凸顯、銀行網點的價值創造能力下滑與網點員工工作負荷增加的矛盾日益加劇,客戶「離櫃化」「去網點化」已成為必然趨勢,但物理網點仍是商業銀行最重要的渠道資源、最核心的競爭優勢,物理網點價值不容替代。一、商業銀行網點發展趨勢1.
  • 微眾銀行案例分析及中美網際網路銀行與實體銀行差異對比
    Part 1 微眾銀行概況微眾銀行成立於2014年,是國內第一家民營銀行、網際網路銀行。目前,微眾銀行仍處於高速發展中。穆迪和標普評級分別為「A3」和「BBB+」,展望為「穩定」,在國內僅次於六大國有商業銀行。
  • 九卦|「十四五」期間銀行業金融科技趨勢展望
    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延續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量子科技、移動網際網路等前沿技術研發應用於服務數字經濟及數字社會建設。此外,銀行業金融機構將緊跟線上線下融合趨勢,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合理運用基礎公共信息數據,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 百信銀行陳龍強:未來十年,所有的銀行都將是網際網路銀行|WISE2020...
    在新經濟之王主會場,我們邀請十年裡乘風破浪的創變者們,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一起回望中國新經濟快速崛起的十年,共同展望新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無限可能。百信銀行副首席戰略官陳龍強在會上分享了對網際網路銀行的理解。他認為,網際網路銀行天然是數字銀行和開放銀行,與數字經濟天然適配。
  • 併入手機銀行成趨勢 直銷銀行App「失寵」
    華夏銀行近日表示,該行直銷銀行與手機銀行將於12月5日合併。在這之前已有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南京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對直銷銀行服務渠道進行了調整。作為傳統銀行機構向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延伸的代表,直銷銀行新生時一度被高光加持、行業追捧,但產品體系單一、同質化問題嚴重,也讓"網紅"直銷銀行走入了尷尬的境遇。
  • 2020-2026年中國有線電視運營商行業現狀全面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有線電視運營商行業現狀全面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是相關有線電視運營商企業、研究單位及銀行、政府等準確、全面、迅速了解目前有線電視運營商行業發展動向、把握企業戰略發展定位方向不可或缺的專業性報告。
  • 浦銀國際研究:2021年網際網路行業展望――全面擁抱數字時代
    企業也加速數位化進程,SaaS將迎來長期發展。  網際網路2021年整體趨勢展望――全面擁抱數字時代:1)全民數位化:「Z世代」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已培養良好的付費習慣,且付費能力逐步提升,將引領網際網路潮流;「銀髮經濟」――60歲以上的網際網路用戶增長顯著,值得關注;2)全場景數位化:指尖經濟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娛樂、生活和工作,在線教育和遠程辦公等將成為長期趨勢。
  • 中信建投2021年銀行業投資策略展望:ROE底部 估值向上
    一、2021年銀行業的確定性和行業趨勢  (一)2021年銀行業的確定性。  (二)2021年銀行業確定性帶來的行業趨勢。這些趨勢包括:底部、向上、穩定性增強後行業面變革更多,比如:不良資產處置加快、推進混業經營的試點、銀行理財子權益資產配置佔比回升、金融科技大發展。
  • 中行研究院王家強:中國銀行業要加快發展轉型 順應未來三大趨勢
    12月16日,和訊網舉辦的第十八屆財經風雲榜銀行峰會在京召開,本屆峰會以「價值、創新、責任」為主題,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王家強出席並發表演講。他表示,在全球經濟面臨大變局下,銀行經營管理都將發生巨大格局轉變,中國銀行業未來要順應大勢,加快轉型發展。
  • 微眾銀行推出實體儲蓄卡,網際網路銀行升級帳戶「曲線救國」
    因此,對於缺少物理網點的網際網路銀行來說,Ⅰ類帳戶需要藉助其他有網點的銀行代理開戶,但這並不容易,因此Ⅰ類帳戶一直是網際網路銀行業務的掣肘。」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12月15日向時代財經表示。「目前,掃碼支付、網際網路轉帳等日益流行,是否實體卡已不是關鍵所在,但Ⅰ類帳戶的功能卻非常重要。因此,對於缺少物理網點的網際網路銀行來說,Ⅰ類帳戶需要藉助其他有網點的銀行代理開戶,但這並不容易,因此Ⅰ類帳戶一直是網際網路銀行業務的掣肘。」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表示。
  • 【招聘】泰隆銀行招網際網路產品經理 薪資25-30K
    浙江泰隆商業銀行是一家自創辦起始終堅持「服務小微企業、踐行普惠金融」的股份制城市商業銀行。目前擁有近10000名員工,開設了台州、麗水、杭州、寧波、上海、蘇州、衢州、金華、嘉興、湖州、紹興、溫州、舟山等13家分行,在浙江、湖北、福建、廣東、河南、陝西等地發起設立13家泰隆村鎮銀行,擁有400多家網點。
  • 分布式微服務架構成確定性趨勢 撬動銀行新一輪IT改造
    令人矚目的是,中國工商銀行憑藉2014年起研發的「分布式技術體系建設」剛剛榮獲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科技發展獎一等獎,目前該行已經實現了分布式技術體系規模化應用。  隨著雲計算、虛擬化、網絡存儲技術的成熟與穩定,分布式架構正逐步瓦解集中單體式架構在應用架構中的壟斷地位,銀行核心系統採用基於開源技術、雲化部署的分布式架構,已成確定性趨勢,或將撬動新一輪銀行IT改造。
  • 中信建投證券:「銀行金融科技」系列深度之七:法人直銷銀行 零售...
    直銷銀行的定義為「以網際網路為主要渠道,通過計算機、手機、電話以及其他電子服務手段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銀行形式」。直銷銀行的組織形式主要包括:申請成立獨立網絡銀行、聯合成立直銷銀行、銀行內部組建子公司和事業部制四種形式。目前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發展直銷銀行,均採用事業部形式。比如:北京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之前都有直銷銀行部,部分銀行將直銷銀行併入到手機銀行中。而前兩種形式的國內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總計有21家,包括:19家民營銀行和2家銀行系的直銷銀行。預計未來更多的銀行也將陸續拿到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牌照。
  • 《銀行家》雜誌2019年第十二期目錄
    張春華 周君勃/ 不忘初心歸本源 砥礪前行謀發展 ——訪天津濱海農商銀行逯曉瑋/ 商業銀行「網際網路+」不良資產處置再思考 李新彬/ 商業銀行公司信貸業務戰略轉型的思考 白海晶/ 風從何處來
  • 風雨來襲:展望2020銀行業十大趨勢
    面對充滿未知的行業發展,筆者希望借鑑氣象學長期趨勢與短期變化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預測2020年銀行業的幾大趨勢。有一種觀點認為,金融危機後逐步恢復的銀行業和欣欣向榮的金融科技產業將在今年遭遇發展上的阻礙。也許這個觀點並不完全正確,但就行業趨勢而言,筆者認為,這個方向是值得探討、值得銀行管理者和投資者長期關注並做出準備的。
  • 行業展望:2020年建築建材行業十大趨勢
    展望未來,緊跟政策,緊扣市場需求,切看2020年建築建材行業十大趨勢猜想。全國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產業發展提出更高要求。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來臨,隨著人們需求的轉換,需求決定市場,市場決定行情,建築建材行業也將迎來新的趨勢:綠色環保、舊改政策、科技創新、精裝市場、從B端到C端等等,無一不是從業企業關注的焦點。
  • 3巨頭下架網際網路銀行存款,繼支付寶、騰訊之後,京東也動手了
    最近,理財圈裡最引人注目的事莫過於網際網路金融數據平臺陸續下架網際網路銀行存款。先是從支付寶開始,然後是騰訊理財通,緊接著京東金融也動手了。對此京東金融表示,根據監管對於網際網路銀行存款業務的要求,京東金融已停止新增網際網路銀行存款,並對已有的網際網路銀行存款業務進行相應調整,網際網路銀行存款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顯示,而新用戶是看不到這些產品的,也就無法購買,同時已購買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客戶的權益是不受影響的。
  • ...所董事總經理鮑海潔:香港交易所展望未來新經濟發展|WISE2020...
    在新經濟之王主會場,我們邀請十年裡乘風破浪的創變者們,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一起回望中國新經濟快速崛起的十年,共同展望新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無限可能。在本次大會的第二天,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環球上市服務部主管鮑海潔女士連線36氪主會場,分享了香港資本市場的過去十年的發展歷程以及香港交易所對未來的展望。
  • 甘肅銀行王文永:利用數字資源全面驅動銀行業務發展
    作為「西北銀行第一股」的甘肅銀行主動適應金融科技發展新形勢,積極打造場景服務和生態建設,充分激發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的「聚變」效應。有著三十多年銀行工作經歷的「老兵」——甘肅銀行行長王文永,在接受中國電子銀行網採訪時指出:數位化轉型已成為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深度融合的核心驅動力,是城商行轉型發展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