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開咖啡店當做自己的創業啟程,在上海就有很多開得很成功的咖啡新店,當你有一個很好的「頂層設計」,能讓咖啡店從一開始就變得很有生命力。
在探討開一家咖啡店的時候,我們主要分兩部分,新客和熟客。大家都知道,新客獲得成本比熟客獲得成本要高,假如想做得好,那就是讓新客進來+大量轉換熟客,本文也以這點為中心進行討論。當然,咖啡館首先要滿足的就是環境,人到咖啡館都是要交談或者享受這種環境;其次就是產品,包括咖啡衝泡跟點心質量是否好喝、好吃;再次是服務。
以上是傳統咖啡館的思路,以網際網路思維來看咖啡店,大家可以在這些要素中選擇並組合:1、極致體驗,2、品牌個性突出,3、微創新。包括:第一,學會以網際網路工具鋪開營銷範圍,讓自己的創意策劃通過網際網路遠播,吸引新客並通過新媒體做好老客戶。第二,適當讓利,不要說要賺幾百%的利潤,而是學會將一部分收入投入做口碑;第三,超出預期,可以在贈送、打折、客戶管理系統上做很大改進,努力做到雷軍小米式的超出預期;第四,抓住引爆點,學會取悅女性顧客,提供包括送吃、節日賀禮、生日優惠等體驗,在女性空間,開拓QQ空間、微博、朋友圈等私密渠道分享品牌。
I 自傳播力關於如何吸引新客,我覺得核心就是一家店的「自傳播力」,自傳播力就是一家店口碑相傳和在網際網路引起一定關注的能力,其結果就是口味、環境、服務、地段的綜合得分,我們來看一下。
口味
總體人群好評率:在所有來的人當中,有多少人認為是好吃的,中等的和差的
推薦/自己最愛好評率:很多人第一次來,都會點推薦的或者自己常吃的種類來測試這家店的實力
獲得用戶成本隨著客戶忠誠而降低,不能忽略咖啡店本質需求,甚至要以最高標準去做口味
預期與實際的落差:落差大容易惡評,落差小容易好評
雷軍曾說,口碑的核心是超預期,怎麼超預期,來源於一個好的系統策劃
假如牛皮吹得大,通過最好吃,最吸引人,最誘人來做新客,很可能導致落差太大引發惡評
好評(好吃):
來看一組大眾點評的好評
這家咖啡店在口味上就做得很好,明星產品被推薦那麼多次
以這家店為例,以下產品還是讓人很有興趣一遊的吧
預期差比如如下,有時候也是一種無奈。
環境
有沒有知識版權內容,假如做能不能規避智慧財產權風險?
在眾多風格中與熱點有無聯繫,是抓年輕群體,還是中青年白領,還是知識版權粉絲(精靈、復古、書香、藝術、花園)
所布置咖啡館女生滿意度如何,能不能讓大多數女生都說環境還好或不錯?
老友記咖啡店可以做成,紙牌屋、指環王、生活大爆炸、緋聞女孩、高達的咖啡店可不可以做,吸血鬼咖啡店能不能再變個樣子、形式。我們能不能多做做活躍的年輕女性,而不是把目光放在中年白領這種星巴克用戶?
你對環境布置是不是自說自話,自己覺得好就行了,幾個女生說這個好,幾個女生願意介紹給自己的男人或者其他女生?假如因此導致自傳播力不夠,花錢效率不高,你不覺得可惜嗎?
氣氛偏向哪種?(閨蜜、小資、白領、甚至是大學生?)能否贏得他們認同?
能否專注一類人群,把一類人做到極致?
道不同不相為謀,假如你不是星巴克COSTA,誰希望幾代同堂呢?
主題:
老友記
動物園咖啡館
用戶的反應是直觀的,以下為部分評價:
服務
網際網路視角下,一種做法是做到極致,一種做法是做到好,你的口碑隨著差評下降,如果熟客多,必然是因為口碑好
假如你有特色服務(不是特殊服務)或者服務本身高端大氣上檔次,那麼會成為核心的亮點
假如要等位的話,如何讓這些等了很長時間的人降低預期,能夠讓他們對過程很滿意
你開在跟星巴克一樣的地段,還比人家貴一點,人家有全球的品牌,你有什麼?
你周圍有一圈咖啡店,你比別人貴一些,你還想玩嗎?
高質低價、高質中價是王道
高質高價就要大幅度提高營銷成本,且咖啡店主打產品要跟星巴克差異化,並與周圍差異化,否則會陷入無人喝彩的境地
(附高質高價案例:泡妞教練賣蛋糕:「富二代商業模式」靠譜否?By i黑馬)
中質中價、中質低價都很好
低質、中質高價是大忌,基本就沒有口碑。永遠要相信顧客比你聰明
一般環境好、吃的東西也不錯的,被打差評的就是不穩定的服務水平了!
如果想做服務,就做好績效考核,把細節當做魔鬼,不斷找陌客來測試,好的獎勵低的懲罰。你不能指望有一堆天生高素質的員工,所謂高素質都是用制度的魔鬼逼出來的。想讓人成為天使,你必定要做魔鬼!
地段
你尋找是否方便?
能否在15分鐘內找到該處?
有沒有強需求即使很難找也堅持?
自傳播力的檢驗標準,就是女生會不會拉著男生或閨蜜過來。
是不是忠粉是看重複購買,最高程度的忠粉就是即便遠也一直來,這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是做社區還是做寫字樓的客戶,另外,你的定位跟裝修是否匹配
還是剛才說的,客戶一定是有所區隔的,不是星巴克,千萬別做大而全,全=空=無傳播點
目前來看,好吃 + 環境 + 正常價位是最好的組合。
總結下網際網路思維下的咖啡店:
1、極致體驗
高質低價,中質低價,高質中價(好吃沒商量,價格還可以)將極大帶動自傳播力
2、品牌個性突出
店面有特色,圍繞特定群體的主題店,有明確客戶群定位,氛圍做出來,女生要說好
3、微創新
主題、服務、特色,在每一個用戶體驗環節,請發揮無窮無盡的想像力組合出來
網際網路思維做咖啡館的核心就是微博微信了。不過有一點,維護微博微信實際上也是個細活兒,對於很多傳統店主來說也是件麻煩事,就像有些媒體指出的,單設人維護微博微信是一件成本不低的事情,但是不影響新派店主嘗試。
做微博微信有幾種做法:
方案一 強打品牌篇:
1、通過優惠、贈送、抽獎把人聚集到你微博微信上來
2、像個娛樂號一樣發各種娛樂內容,能帶一下自己就帶一下自己
3、夾雜廣告、活動、抽獎、定時回饋粉絲
這個方案的缺點是活動成本高、維護成本高。
假如不做連鎖,建議就做個微信號就行了。要發展微信號,只要送一份小東西或給予小優惠就可以讓人加微信。微信號分為訂閱號和服務號,訂閱號以推送內容為主,需要定期更新推送內容,諸如我們又有新變化了,我們這兒又發生了一些中國好故事,我們為了您又做了哪些改進等;服務號以客戶管理的服務為主,例如會員積分、優惠券等等,可以管理會員。而粉絲能否響應,完全是看你在第一部分做得怎麼樣,能否讓人真心喜歡你。
方案二 外推篇:
1、找本地號、本地美食帳號宣傳自己
2、加入本地推薦長單中,包括微博微信
3、可以用抽獎方式推送優惠券等,傳遞特色或地段等重要信息
比如:
本地推薦長單:
在做這種微博微信時切記:
1、 圖片要好看
2、 要跟本地人群結合
3、 提煉核心特點,充分發揮自傳播力
網際網路思維下的創意點:微博微信能否賦予人格?
對於傳播王顧客,對於反覆消費顧客是否有驚喜?
客人過生日,或者節日,或者情人節能否提高用戶體驗?
微博微信合集總量有限,能否通過與媒體溝通獲得更多推薦?
微博微信抽獎傳播是否還是只限於免費券這種,有沒有更多創意,傳遞特色和地段?
傳統使用的兩類微博號是美食類和本地號,能不能拓展大V號,大明星,熱門人物,考慮做一組有鮮明特色的材料去傳播?
怎麼能增加客戶故事的傳播?
結合熱點能否有更多傳播創意,體現在優惠券和團購活動的分發?
最後說一下O2O的事情,其實這些都不是新的東西。
1、 優惠券
通過大眾點評等渠道,通過本地區論壇或微博,通過合作媒體,都可以發出優惠券,其實吸引新客只是階段目標,最重要的是把他們轉換為忠誠用戶
建議:找分發量數一數二的渠道,適當增加門檻,儘可能在優惠券分發時傳遞地段、特色等核心概念
2、 團購
美團和大眾點評現在遙遙領先,團購選他們是相當不錯的,可以帶動大量新客戶。唯一的問題就是,不要讓大家覺得不團購太貴,這樣的話很多顧客不做團購就不來了
附一段知乎MIKE的回答:
對於餐飲行業來說,團購可以以比較低的營銷成本把潛在客戶吸引過來試吃,至於能否把潛在客戶轉化為固定客戶甚至是核心客戶,就看你的服務以及用戶體驗了。如果服務夠好,用戶體驗也很好,潛在客戶就會有好的印象,比較認可你的價值,然後才有可能轉化為固定和核心客戶,並給你免費做口碑營銷。
建議:不要一開始就做團購,先在本地或網絡打響品牌,中期可以做套餐留住下午茶用戶,做單品團購回饋老客戶。
3、 預訂、點餐、會員卡、支付系統
筆者諮詢了資深電商觀察員魯振旺,他認為現階段淘點點的訂座和點餐系統並不成功,還在摸索,對咖啡店來說,比較適合的是利用大眾點評來做宣傳,利用團購來做銷售,利用微信公眾號做用戶粘性和服務。
這是系列第一篇,其他作品上市陸續會上市。
附記:
本文是系列文章「網際網路思維開店」的第一篇
本文案例是一線城市開店,假如選擇二三線城市開店要靈活。本文主要針對中端以上店,不適合於小店。
隨著近年B2C的大量倒閉和淘寶小賣家經營難度高企,開實體店盈利或是很多創業者更好的選擇。
本文參考了電商專家魯振旺的建議,在此表示真摯感謝。
邱福男 I黑馬作者 網際網路資深研究者 微信:qiufunan
轉自:http://www.iheima.cn/thread-1435-1-1.html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