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吞象!該巨頭能否捲土重來?

2020-12-22 騰訊網

今天來說說天齊鋰業,一家憑一己之力改變世界鋰礦格局的公司。

聽完他的故事,相信你對天齊鋰業乃至價值投資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天齊鋰業創始人,叫蔣衛平。

他原本就是一個不甘寂寞的男人,早年畢業於西華大學,在1997年下海經商,從事鋰礦相關的商貿業務。

2004年,其客戶射洪鋰業瀕臨破產,蔣衛平出於對鋰業的看好,將其買入,改名天齊鋰業。當年蔣衛平49歲。

當時誰也沒料到,一個年紀快過半百的男人,帶著一家默默無聞、臨近破產的縣城小廠,後來居然改變了全球的鋰礦格局。

蔣衛平接手射洪鋰業後,通過管理改善,很快扭虧;沒用幾年,天齊鋰業居然躍居中國鋰礦加工第一名。

蔣衛平的企業管理能力,可見一斑。

2010年,天齊鋰業在深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不過,蔣衛平的挑戰才剛剛開始,老天爺很快給他一道新的考驗。

當時,我國約90%的鋰精礦都是從澳大利亞泰利森進口,泰利森仗著巨頭地位動不動就漲價,國內鋰礦加工商是苦不堪言,業內第一的天齊也不例外。

2012年,考驗來了。

美國鋰業巨頭洛克伍德(Rockwood)傳出,擬全面收購泰利森(Talison)。

泰利森是天齊鋰業鋰礦的主供應商,若被收購,天齊鋰業將面臨著鋰礦斷供的風險。

再次,對中國來說,洛克伍德已經是全球四大鋰礦巨頭之一,若拿下另一個鋰礦巨頭泰利森,全球鋰礦格局將進一步集中,對我國的鋰業發展極為不利。

但,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洛克伍德:400億資產,150億收入;

泰利森:21億資產,9億收入;

天齊鋰業:16億資產,4億收入;

憑藉天齊的體量,怎麼看都不可能改變殘酷的現實。

但是,蔣衛平硬是逆天改命,導演了一場精彩的蛇吞象大戲。當年蔣衛平57歲。

蔣衛平先是通過二級市場偷偷買入泰利森的9.99%股票,然後再通過場外收購10%,一舉拿下泰利森19.99%股權,成功狙擊了洛克伍德的收購。

進而在中投公司的幫助下,三個月湊齊30億,一舉拿入泰利森的股權,從而獲得了世界品位最高、儲量最大的鋰輝石礦場格林布希(Greenbushes)的控制權。

蔣衛平這一場極為精彩、以小吃大的狙擊戰,不僅成功化解了天齊乃至中國鋰加工行業的危機,也很快收到上天送來的慷慨回報。

2013年,我國推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此後,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激增,五年時間,從1.76萬輛狂飆至125.62萬輛。

同時期的碳酸鋰價格,也從2014年的不足4萬元/噸,飆升至2017年最高時的17.5萬元/噸。

坐擁全球最大鋰輝石的天齊鋰業,自然是賺的盆滿缽滿。

年營收:從2013年的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62億元;

淨利潤:從4000萬元暴增至22億元;

股價:翻了近10倍,市值一度逼近900億元。

當時的天齊鋰業,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蔣衛平超前的戰略眼光、過人的膽識和高超的資本運作能力,更是被江湖所傳頌。

很快,老天爺又給蔣衛平出了一道看似相同的試題。

大家都以為這是老天爺是對天齊的再次饋贈,誰能料到,看似相同的試題,結局卻截然不同。

2018年,鋰礦另一巨頭SQM要出讓32%股權。SQM擁有世界上第一鋰鹽湖--阿塔卡瑪湖的開採權。

若能成功收購SQM的股權,天齊鋰業將分別完成對全世界第一鋰礦和第一鋰鹽湖的布局,徹底奠定世界鋰業巨頭的地位。

對蔣衛平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誘惑。

果不其然,隨後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將以40.6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QM23.77%股權,而當時天齊鋰業的總資產只有178.40億元。

很顯然,又一次如法炮製的蛇吞象大戲,蔣衛平也成功做到了。當年蔣衛平63歲。

但不幸的是,接下來,老天爺給出的不再是豐厚的饋贈,而是殘忍的屠殺。

2017年之後,碳酸鋰價格從17萬元的高點,一路狂跌,直奔4萬元,一舉擊穿鋰礦運營商成本線。

一面是利潤的大幅萎縮,一面是巨額的貸款利息,與之同時天齊鋰業還在拼命地擴充產能,天齊鋰業的利潤和現金流迅速萎縮,很快出現巨額虧損。

曾經眾星捧月的天齊,就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雷區,天齊的融資也變得異常困難。

今年12月,高達近百億的銀團貸款到期,直接把天齊鋰業逼到破產的邊緣。

蔣衛平顯然低估了這場寒冬,對於如今已經65歲高齡的蔣衛平來說,這個冬天有點冷。

幸運的是,通過協商,銀團延緩了天齊的還款時間,同時天齊引來了新的戰略投資者,有望進一步緩解天齊的債務危機。

當然,天齊的幸運並非偶然,畢竟其旗下的鋰礦即使按當下的價格,估摸也有7000億的價值。

隨著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恢復,碳酸鋰的價格也開始回升,天齊有望迎來重生。

最後,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感謝蔣衛平先生,無論天齊後來結局如何。

若沒蔣衛平,上遊鋰礦或完全掌握在國外巨頭手裡,這對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大戰略來說,無疑是無法承受之痛。

回頭看看,我國全球絕對領先的鋼鐵行業,如今還被國外捏著鐵礦石的命脈,相比之下,蔣衛平先生還是受得起我們一句感謝的。

利益披露:本人持有天齊。同時本文,不代表推薦買入。

......

回顧天齊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兩點:

1、一家企業的成功和失敗,往往是因為同一個原因

2017年,天齊的成功,大家歸結於蔣衛平的超前戰略。

如今,天齊的困境,也是源於蔣衛平的超前戰略。

同樣是超前戰略,結局卻完全不同。

但是,我們研判一家企業是否牛逼,不就是依據他過去的成功嗎?

但你是否意味到,在未來的日子,曾經的成功有可能成為他未來失敗的根源

天齊並非個例。在《創新者窘境》一書裡,描述了大量這樣的案例,有興趣的朋友翻出來看看。

2、企業的成功,很多時候需要很大的時運

天齊的成敗,除了蔣衛平的個人因素外,很大部分是因為鋰電池的周期輪迴。

蔣衛平,也可以說是,時運不濟。

時運,可以說是客觀的周期使然,但即使周期是客觀的,有幾個人能精準預測並踩中周期呢?

尤其,對於企業來說,一旦做了判定,是要投入巨額資金,一旦押錯,很可能就萬劫不復。

豈非,簡單兩字「周期」或「時運」,所能解釋?

明白了這兩點,你就能明白價值投資是多麼不容易

買入並長期持有,簡簡單單的7個字,背後是需要多麼大的研究深度,才能坦然抱住並安穩享受其成功的紅利,豈是簡單的企業分析即可。

......

今天,終於等來了證券的企穩信號,介入者,接下來跟隨就是,今日的低點就是防守位。

之前布局的光伏和鋰電池表現良好,繼續捂住,跟隨交易就是。

接下來,就等果鏈企穩了。

敵不動,我不動;敵動,則隨之動。

就這。

相關焦點

  • 美國科技巨頭能否守住「230條款」
    全文共2567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上次是四大巨頭,這次是三大巨頭,上次是反壟斷,這次是平臺是否該為內容負責,雖然換了焦點,但其所傳達出來的核心信號卻始終如一:科技巨頭被盯上了。在過去數年的博弈中,監管瞄準科技巨頭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如今圍繞「230條款」所代表的法律保護該不該取消的討論,也只不過是科技巨頭面臨眾多麻煩中的最新一個。
  • 「捲土重來」的社區團購:該「避之」還是「擁之」?
    當「社區團購」再一次襲來,這次該如何往下走?
  • 「蛇吞象」收購釀下債務危機,天齊鋰業引澳洲戰投救場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兩年前一場「蛇吞象」式的收購,不但沒讓天齊鋰業成為「新能源車時代的沙特阿美」,還讓其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並面臨退市風險。在百億債務面臨違約的重壓下,天齊鋰業「賣礦自救」的傳聞不絕於耳。不過,最終結果相對樂觀。
  • 社區生鮮巨頭錢大媽入駐鄭州 能否破除「過客」魔咒?
    一個不足100平方米的社區生鮮連鎖店,開業首日銷售額44.1萬元,全天客流高達6490人,該記錄是由錢大媽開在鄭州的首店創下。11月28日,錢大媽入駐鄭州的首個社區生鮮店開門迎客,首店定在鄭州遠大理想城,在前期接龍預售和現場優惠促銷的加持下,一天時間賣出了70頭豬和30隻羊,排隊結帳的人排成了長龍。
  • 獨家|合景悠活「蛇吞象」,擬收購雪松控股旗下物業板塊
    據其官方微信介紹,該公司在全國範圍內服務面積近9億平方米,其中自營服務項目逾1300個,聯盟項目近8000個,擁有逾10家物業公司和物業聯盟「銀鑰匙聯盟」,並孵化出松雲科技等智慧城市科技企業。對於9億平方米這一數據,一位頭部物業企業負責人表示「不可信」,目前,萬科、碧桂園、保利等一線物管巨頭在管面積也僅有3億多平方米。
  • 漫威之父絕唱,復仇者聯盟能否捲土重來,4月24日凌晨即將揭曉
    復仇者們能否在初次戰敗之後能否捲土重來。就讓我們一起攜手期待漫威英雄們再次創造奇蹟吧。對於漫威宇宙的超級英雄們能否在「終章」為全人類創造「生」的奇蹟,你有什麼想法,可以留言評論噢!
  • 相思巖,巴蛇吞象,重慶市博物館!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成語是從「人心不足,巴蛇吞象」演變來的。它出自以古重慶為中心的巴國。屈原在《天問》裡就曾經發出過這樣的疑問:「巴蛇吞象,厥大如何?」意思是說,蛇能夠吞象,那麼,蛇該有多大呢?「巴」是一條盤著的蛇的形象。所以巴國也就是蛇國。據傳說,巴族人是太峰之後,太皞就是伏羲。伏羲和他的妻子女媧都是人首蛇身。
  • 英國硬脫歐風險捲土重來歐系貨幣承壓,美元指數反彈收復91關口;①...
    英國硬脫歐風險捲土重來歐系貨幣承壓,美元指數反彈收復91關口;① 美元指數在周一歐洲時段錄得快速回升,收復91關口,觸及上周三以來的新高91.24;因時段內英國脫歐突然傳出巨大負面消息,顯示英歐雙方會談破裂在即,令硬脫歐風險捲土重來,這一方面打壓了歐系對手盤貨幣,令美元走強,另一方面也令避險美元買需重新升溫;此外,市場對疫苗樂觀情緒消退,開始審視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 馬雲的大動作來了,整頓螞蟻金服與支付寶,不久後將捲土重來
    不用多說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今年對於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來說是波瀾起伏的一年,由於受到今年全球性衛生事件的影響,中國的很多網際網路巨頭都獲得了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就像是阿里巴巴、京東以及騰訊等與網際網路掛鈎的科技企業。
  • 貪心不足蛇吞象,印度「吞下」450億訂單,發現根本吃不下又退了
    此外,他們也經常做出一些貪心不足蛇吞象的行為,而且不止一次這樣做。前段時間,他們拿下期望已久的訂單,但是在發現根本消化不了之後,只能「灰溜溜」地退回去,這讓他們非常打臉。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印度「吞下」450億訂單,發現根本吃不下又退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影評:復仇者聯盟5《捲土重來》,滅霸復活,雷神能否再次阻擋
    但是復聯5先導片的捲土重來,就是滅霸靠原石復活,不知為什麼這麼多影迷希望滅霸回歸。。。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最終彩蛋滅霸把所有原石藏起來,被雷神索爾打死。
  • 博彥科技上演「蛇吞象」 社保公募潛伏大獲其利
    博彥科技發起的一場蛇吞象的併購遊戲引爆了股價。5月30日,繼前一交易日大漲5.22%後,博彥科技逆勢衝擊漲停,報收32.58元,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
  • 「人心不足蛇吞象」,蛇為什麼能吞下比自己大很多的獵物?
    註:本文中的CT掃描及三維重建工作完成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精度CT實驗室有句俗語叫「人心不足蛇吞象」,用來形容貪得無厭的人性。雖然,「蛇吞象」這一事件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但這生動地反映了蛇的吞食能力——大多數蛇類的確能吞下比自己頭和身體寬得多的獵物。
  • 巨頭競逐遊戲流媒體,Facebook能否脫穎而出?
    這對華爾街巨頭來說是正確的。Facebook (FB)正在尋找數十億美元的機會,比如通過Facebook Shops進軍電子商務領域。據Truist的分析師Youssef Squali說,雖然這一倡議在華爾街得到了相當多的關注,但還有一個不那麼公開的消息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 全球最大中式快餐巨頭進入中國!能否「攪局」中國快餐市場?
    又能否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站穩腳跟呢?年入203億,「永不在中國開店」的熊貓快餐進軍中國!熊貓快餐是一個近40年的老牌餐企,成立於1983年。它的創始人程正昌最初的目標,是要做「中餐館的麥當勞」,主打中國的小炒、炒飯、炒麵、餃子、春卷等等。
  • 巨頭該不該進駐社區團購與底層爭利?鳳凰民調引發共鳴
    網際網路巨頭們湧入社區團購,依靠補貼和低價獲取市場份額,先壟斷,隨後再提價。此種趨勢下,有人獲利,有人受損。巨頭們貪婪吮吸資本利益,百姓無法拒絕網際網路平臺提供的高額補貼、便利快捷,而對於以傳統方式售賣蔬菜水果的商販來講,網際網路巨頭高額補貼壟斷市場的行為令他們嗤之以鼻。在更多人看來,科技巨頭先壟斷再提價的方式十分不妥。
  • 「蛇吞象」的原因被找到!它們能吞掉龐然大物,只因擁有一個優勢
    提到蛇,大家都知道,它們是「細長」的形狀,即使是蟒蛇,也只是又粗又長的「一大條」,不過,蛇卻有一個非常奇葩的技能,它們竟然可以吞下很多比自己的頭和身體都要寬的獵物,所以,在民間也一直流傳著「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語,那麼,蛇真的能吞象嗎?
  • 網際網路巨頭下沉社區 千團大戰能否讓低價便利服務更近一步
    有自己的小超市並成為「團長」的「小老闆熊哥」通過對比多個平臺發現,巨頭入局都在「燒錢」。以美團為例,每天銷售30單獎勵60元,60單獎勵100元。他說,自己每天都會購買,有時也讓別人幫忙刷單,湊齊單量可以分得佣金。11月26日,有報導稱,字節跳動內部考慮自己孵化社區團購,在討論方案中,項目被命名為「今日買菜」。
  • 玩具反鬥城將於下半年捲土重來,再戰玩具市場!
    玩具反鬥城試圖在2019年捲土重來更不確定的是,玩具反鬥城將在假日在線銷售中扮演何種角色。這家玩具零售巨頭在經歷了多年的門店銷售下滑後,於2018年申請破產。不過網際網路零售商報告稱,在破產前的三年裡,玩具反鬥城的在線銷售額增長了兩位數。玩具反鬥城於2019年初重生,新成立的母公司Tru Kids Inc.具有20多個消費類玩具和嬰兒品牌。
  • 捲土重來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嗎?
    原標題:捲土重來,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嗎?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