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鼓勵居民垃圾分類家中備個發酵桶廚餘垃圾不出門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在海滄東孚街道過坂社區,不少居民家中都備了個大發酵桶,居民「洗菜、種菜施肥,都靠它」。記者了解到,因為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街道試點贈送了一批發酵桶,希望大家做好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減量的目標。

【典型】

廚餘用來做酵素,洗菜洗碗特別乾淨

每天,過坂社區都會有垃圾分類收運車輛定時經過每戶居民家,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投放垃圾了。林巧玲家有兩個白色大發酵桶,她和家人平時拎垃圾去投放,垃圾量其實並不多,主要是紙巾、塑料包裝袋等其他垃圾。林巧玲說,這是因為家裡的廚餘垃圾都進了發酵桶。

林巧玲和其他居民最早是從西坂菜地取經學會製作酵素,菜地老闆娘很熱心,免費教大家,還告訴大家,酵素可以留著自己用,等桶裝滿了,那些渣可以整桶提到菜地,換取青菜。不過林巧玲沒去換過,因為都自家用了,製作好的酵素按照一定比例加到洗潔精中,她說:「廚餘發酵出來的酵素有股淡淡清香,洗菜洗碗特別乾淨。」

記者看到,白色發酵桶中裝的主要是果皮、菜葉和茶葉渣等,湊近聞了聞,並沒有想像中的燻人臭味。林巧玲說,等過一段時間,整個發酵桶差不多快滿了,他們把這些優質有機肥扛到自家菜地,施過這些發酵後的肥料,菜地裡的菜不僅長勢喜人,而且特別好吃,更有農家菜的味道。

【推廣】

傳授環保酵素製作方法,承諾殘渣可以換青菜

「我們居民很多都還有種菜、養雞養鴨,所以果皮、菜葉以外的廚餘也很少全都丟掉,丟掉就浪費了。」林巧玲告訴記者,比如剩菜剩飯,這些比較油,一般不會丟進發酵桶,直接用來餵雞餵鴨,所以每次收運車來,其實家裡只有少量的其他垃圾。那些紙皮等可回收物則有專門的回收人員上門回收。

西坂菜地老闆娘蘇久娟從去年6月開始教村民製作環保酵素。「有人帶頭,環保行動就能推廣開。」讓蘇久娟驚喜的是,前來學習的村民有好幾十戶,街道提供的發酵桶一下子發出去五六十個。

蘇久娟不僅提供場地,現場教授環保酵素的製作方法,還向大家承諾,製作酵素後剩下的渣如果不要,可以直接拎到她的菜地。「菜地有什麼菜,就送什麼菜,五斤十斤,有多就多給,少了也不會讓村民空手回去。」蘇久娟說,只要有一個村民認為這個辦法好,就會影響下一個人,一傳十、十傳百,到時候會有越來越多人加入環保行動中,這樣就更好地實行垃圾減量。

村民學會製作酵素後,並沒有將酵素渣送到菜地換取青菜。「大家都利用起來,用來給自家菜地施肥了,這也是很好的。」蘇久娟說,她之所以特別支持環保酵素製作,是因為她受益於種植有機菜,很多企業單位都找她大批量訂購,所以她很支持垃圾分類工作進農村。

早在5年前,蘇久娟開始接觸環保志願者,每逢周末都會有很多環保志願者到她菜地開展公益活動,只要和別人聊天時聽說對方想了解環保酵素,她都會特別熱情地向對方介紹。蘇久娟說,一些賣水果的小販經常有爛水果,不知道如何處理,她經常將它們收到菜地,讓小孩子體驗農耕生活,將水果皮埋到土裡,等過好一段時間,那塊土壤中便會有好多蚯蚓,小孩子便可以從土裡挖出蚯蚓,去餵雞餵鴨,這種原始的農耕體驗,大人小孩都樂於參與。

【點擊】

如何製作環保酵素

東孚街道臺胞林倩如經常教居民製作酵素,她說,中秋快到了,柚子成熟,柚子皮是非常好的酵素製作材料,可以製作柚子皮精油清洗劑。環保酵素製作只需要紅糖、廚餘和水即可,比例為1:3:10,經過三個月時間,環保酵素就製作完成了,用紗布過濾出其中的液體,即可作為清洗液使用。

(文章來源:廈門網)

相關焦點

  • 生活垃圾分類4個月成績喜人,鼓勵「破袋」提高廚餘垃圾純淨度
    扔廚餘垃圾的時候是「破袋」還是「帶袋」最受市民關注。在昨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委召開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4個月新聞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當大部分人能準確進行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後,投放廚餘垃圾可以從「破袋」到「開袋檢查」再過渡到「帶袋投放」。
  • 別讓垃圾分類卡在「破袋難」上
    隨著垃圾分類深入推進,全市各區施展出「十八般武藝」:海澱居民發明掀蓋「神器」、破袋「神器」,輔助投放;大興亦莊居民鼓搗廚餘垃圾發酵桶,變廢為寶;西城區投放「人臉識別」智能垃圾桶,桶蓋自動開啟;懷柔區採用紅外感應設備,解決「髒手」問題……縱觀種種探索,「高科技」也好,「土辦法」也罷,無不折射出大家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也見證著一線人員的辛苦付出。
  • 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未按規定分類罰200?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你是否還有不少疑惑:「生活垃圾分4類,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嗎」「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就罰200元?」
  • 昆明市五華區垃圾分類綠色廚餘服務站啟動儀式
    2020年12月23日,「五華區垃圾分類綠色廚餘服務站啟動儀式」在春城慧谷A區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五華區垃圾分類辦公室主辦,昆明五華志達七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以「用心參與垃圾分類 建立優美社區環境」為主題。來自五華區政府相關單位、五華區城市管理局、五華區黑林鋪街道辦事處、超然紅色物業、春城慧谷A區小區居民近300餘人參加。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的任務是將廚餘垃圾桶裡所有的塑膠袋重新打開進行「二次分揀」,確保裡面沒有塑膠袋、玻璃瓶等物品。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給居民發放廚餘垃圾盒 分揀人員省時又省力
    面對這種情況,賽罕區人民路街道辦事處所轄多個社區嘗試了一個新方法,廚餘垃圾再也不用破袋處理,還沒有難聞的異味兒。這個新方法就是給居民發放密封的廚餘垃圾盒,居民使用後將垃圾盒放到指定地點可以換個新盒,既減輕了垃圾分揀人員的負擔,也節省了時間和精力。「請您到這邊領取一個家用型廚餘垃圾盒,以後廚餘垃圾不用往袋裡扔,直接倒到盒裡就可以,而且每天我們會為您免費換新盒,特別方便。」
  • 贈送500個家庭廚餘垃圾桶,寶龍垃圾分類又出新招
    「垃圾分類,這是好事,我肯定支持!」領取到家庭廚餘垃圾桶的居民阿姨們內心十分喜悅。 為激勵居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實現住宅小區人均分出家庭廚餘垃圾量0.1公斤/日的目標,龍崗區寶龍街道定製了一批「10L家庭廚餘的垃圾桶」贈送給轄區居民專用於廚餘垃圾分類。
  • 廚餘垃圾袋可避免破袋嗎?
    對居民而言,垃圾分類、投放的難點依舊是廚餘垃圾的分類、定點、定時不合理與破袋,其中破袋是矛盾最大的一項。只分類不破袋可以嗎?答案是目前大部分地區依舊是不可以的。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過,我國現在垃圾處理以焚燒和填埋為主。
  • 垃圾分類達人票選 家用分類垃圾桶
    近日,建國門街道在趙家樓社區居民議事廳舉辦垃圾分類達人座談會暨「兩桶一袋」居民徵求意見懇談會,來自轄區各社區的12位垃圾分類達人參加討論。垃圾分類達人投票選擇家用分類垃圾桶「『兩桶一袋』是指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兩種分類垃圾桶,以及再生資源回收袋。這是我們前期挑選的6種垃圾桶款式,請居民進行投票選擇。」聽過主持人介紹後,家住朝陽門南小街18號樓的大雅寶社區居民任美玲投票給了3、4、5號桶。「我是從2018年9月就開始在家中進行垃圾分類的。
  • 垃圾分類達人的「分類經」
    垃圾分類很快就要開罰了,很多人提起如何在家裡做好垃圾分類還是有一連串的「問號」要問:家裡到底要擺幾個垃圾桶才夠用,家中的小垃圾桶怎麼對接小區裡的大垃圾桶,不同的垃圾平時如何歸類,每類垃圾要怎麼樣處理才能達到分類的標準等等,急需要一位垃圾分類達人手把手來教教。
  •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垃圾分類|垃圾桶...
    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甜水西園社區多數居民主動參與分類 現場配備消毒洗手液5月1日上午,朝陽區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10號樓下的垃圾分類投放桶站設置了3個灰色其他垃圾桶、兩個綠色廚餘垃圾桶和1個藍色可回收物垃圾桶。
  • 廚餘垃圾最後去了哪裡?我市大力規範廚餘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
    據統計,截至目前,惠城區62個集貿市場已設置垃圾分類桶,8個街道的集貿市場、345家餐飲服務單位已100%完成垃圾分類桶設置、責任牌公示和臺帳記錄等工作,同時協助垃圾分類收運公司與345家餐飲服務單位籤訂了垃圾收運協議。廚餘垃圾「直收直運」漸成習慣入夜的惠州,忙碌依舊。
  • 有沒有必要在家中準備四分類垃圾桶?
    南京垃分辦工作人員魯斌山提醒,迎接垃圾分類,家中準備「兩桶一點」即可,即其他垃圾桶、廚餘垃圾桶,以及一個擺放可回收垃圾的點。手機電池、燈管等有害垃圾產生量非常有限,一旦有了,在投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時候,順便帶到投放點投進相應的垃圾桶就可以。
  • 3D彩繪漫畫體驗垃圾分類,積分創新模式,垃圾分類還能掙錢……
    3D彩繪漫畫垃圾分類體驗館館體由回收的廢舊貨櫃重新設計改造而成,採用3D彩繪漫畫形式的外立面生動形象地描述了實施垃圾分類前後居民生活環境的變化,外立面(正面)由落地玻璃組成,並張貼「四分類」標識及宣傳標語,烘託宣傳氛圍的同時為館外居民提供良好的觀感
  • 垃圾分類一體化箱房亮相 破解冬季廚餘垃圾結冰轉運難題
    黑龍江日報12月11日訊 近日,在哈爾濱市香坊區哈量二小區的庭院裡出現了一座綠色的小房子——垃圾分類一體化箱房。這個小房子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僅將生活垃圾投放點各項功能集成在一起,而且能有效解決冬季廚餘垃圾結冰的轉運難題。
  • 海澱這個小區厲害了:用蟲子消化廚餘垃圾,垃圾分類人人自覺
    今年5月,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垃圾分類開始走入了人們的生活,就在有些人還在抱怨這麼做太麻煩,不好管,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位於海澱區的蘇州橋西社區居民,早已把垃圾分類當做了一種常態,而且開始嘗到了甜頭。
  • 垃圾分類試點使用率不高「卡」在哪裡
    目前我市還無法單獨處理廚餘垃圾根據《濰坊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相關要求,對於城市居民生活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可以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來進行分類,鼓勵有條件的居民區實施廚餘垃圾分類。該負責人介紹,如果進行廚餘垃圾分類,首先居民在家裡就要將廚餘垃圾單獨裝,末端還要建設集中無害化處置、資源化利用項目,這樣才能及時對廚餘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目前,我市還沒有建成該項目,無法對廚餘垃圾進行單獨處理。
  • 農村廚餘垃圾難分類?廈門變廢為寶有高招
    廈門創新突破,因地制宜破解農村廚餘垃圾分類難的問題,逐步形成減量化、實用化、生態化、資源化等新模式,取得明顯成效,既節省了處理成本,又促進源頭減量,提高資源化利用率。農村廚餘垃圾處理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鑑。廈門市垃圾分類中心負責人表示,島外各區、各部門正積極探索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的好經驗、好做法。
  • 北京垃圾分類難在哪?
    在定點投放時間段,物業公司工作人員會在集中投放點指導居民垃圾投放。垃圾集中投放點小區裡設了8個,小區總共2600多戶,按照300戶一個集中投放點的要求,這已經是最高配置了。但對於現在的安排,新華聯家園南區物業公司負責人也有苦衷:「小區全是板樓,面積太大,集中投放點的設置也不順利,設在哪兒都有居民投訴,誰也不願意垃圾集中投放點就在自家樓門前。
  • 記牢「綠藍紅黑」 垃圾輕鬆分類(圖)
    廚餘垃圾投放容器一般採用綠色;可回收物投放容器一般採用藍色;其他垃圾投放容器一般採用黑色;有害垃圾投放容器一般採用紅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容器的配色宜與標誌配色保持一致,利於市民知曉垃圾分類,提高分類垃圾辨識度,促進分類垃圾投放準確率。根據《目錄》,規範了居民社區、單位、公共區域等垃圾分類投放容器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