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現實版「割地賠款」
在俄羅斯的不懈努力之下,自九月底持續至今的納卡衝突終於實現停火,目前已經進入了戰爭最後的交換戰俘以及陣亡戰士遺體的環節。
在外界看來,亞美尼亞在這場戰爭中,簡直就是「虧到家」了。首先,亞美尼亞方面此前公布該國的陣亡士兵人數為2317名,但如果按照亞塞拜然方面公布的數據,還遠不止於此。
要知道,到了戰爭後期,亞美尼亞一方甚至出現了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這並不是陣亡兩千餘人能造成的後果。
同時,按照最終的協議內容來看,亞美尼亞一方在此次衝突之後,必須要將本屬於亞方控制的拉欽等地區割讓給亞塞拜然一方,甚至還要向亞塞拜然一方繳納戰爭賠款,簡直就是一場現實版的「割地賠款」。
據悉,目前居住在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已經在陸續離開自己的家園,為了不讓亞塞拜然的人得到更多,有些人甚至還一把火將自己一直以來生活的房子給燒掉了,這是多麼令人無奈的舉動。
不僅割讓土地,還賠上4年GDP
而此次衝突帶給亞美尼亞的壓力還不止於此。據亞方總檢察長格沃爾克·科斯塔尼揚表示,亞美尼亞除了要將土地割讓給亞塞拜然之外,還要向亞方賠付500億美元,作為對亞塞拜然在衝突中消耗軍費的補償。
這件事本來就不甚合理,但自古以來的真理就是掌握在勝利者一方的,所以亞美尼亞籤下這樣的協議也實屬無可奈何。但問題是,亞美尼亞是個不折不扣的窮國,全境面積不到3萬平方公裡,人口數量僅300萬上下,2019年的GDP總值才136.7億美元。
按照這個結果計算,就算亞美尼亞不吃不喝,想要將這筆戰爭賠款付清,也需要近4年的時間。但不吃不喝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亞美尼亞的主要經濟產業是農業,在短時間內也根本就找不到好的出路,所以這500萬賠完,保守估計也需要20年左右。
不過,在國際社會對亞美尼亞的遭遇表示同情的同時,也有一部分聲音認為亞美尼亞落得如今的下場,完全是「自找的」。
結局告訴我們:不要輕信美國
早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衝突開始不久,就已經不僅僅是他們雙方之間的爭奪的,背後隱藏著太多大國的影子。土耳其對亞塞拜然明目張胆的偏幫,絕對是致使亞塞拜然迅速潰不成軍的最重要的原因。
不過,亞塞拜然這也確實是聰明人的做法,反觀亞美尼亞方,卻一直都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搖擺不定,立場一點都不明確。
事實上,早在衝突開始之前,亞美尼亞就已經在試圖脫離俄羅斯帶來的影響,並且一心想要加入西方陣營。可亞美尼亞顯然考量的不夠周到,畢竟該國的地理位置就在俄羅斯隔壁,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距離可以說是「十萬八千裡」,這是明顯的「遠水解不了近渴」。
尤其是,在亞美尼亞加入西方陣營的意圖如此明顯的檔口,美國方面卻依舊沒有表態,只是非常公事公辦地表示,亞美尼亞人民堅持作戰的熱情值得肯定,但是卻沒有為亞美尼亞提供任何實質性的援助,這樣的結局告訴了我們,絕對不能輕信美國。
這確實是走錯了一步棋,先不說亞美尼亞與俄羅斯也算同根同源,就算是看在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的強大影響力,亞美尼亞也絕對不能放棄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而如果此次衝突真的能有俄羅斯的強勢參與,恐怕亞美尼亞也走不到如今這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