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留給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百姓燒掉房屋,撤離戰敗割讓地區

2020-12-22 電波論劍

11月13日,社交媒體上出現的不少視頻顯示,納卡地區的一些亞美尼亞居民開始放火燒毀自家的房屋和土地財產,以防止它們落入亞塞拜然人的手中。根據11月10日,亞美尼亞、俄羅斯和亞塞拜然達成的停火協議,除了這次衝突中亞塞拜然奪回的地區之外,原亞美尼亞建立的納卡共和國還必須把其控制的拉欣地區、阿格達姆地區和卡爾巴佳爾地區都要還給亞塞拜然。所以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亞美尼亞人為了防止亞塞拜然人的報復,很多都決定搬家轉移到亞美尼亞控制的地區,而對於留下的房屋和不動產,不少人就採取了燒毀的策略。

燒毀房屋,搬家離開

燒房子的人不少

雖然目前三方籤署的這份協議叫和平協議,但對於亞美尼亞人來說,這就是一份投降協議和戰敗協議。因為整個亞美尼亞一手建立的納卡共和國基本上只保留了1991年蘇聯解體時的納卡自治州的地區,其他控制區則是全部丟失和退回。不過從法理上來說,這些地區本來就不是亞美尼亞人的,甚至納卡自治州本來也不屬於亞美尼亞。原本的納卡自治州是不與亞美尼亞本土接壤的,按照蘇聯時期亞塞拜然蘇維埃共和國和亞美尼亞蘇維埃共和國的行政劃分,納卡自治州是屬於亞塞拜然的行政區。但是1988年就在蘇聯即將解體的前夕,納卡自治州進行了全民公投,由於州內絕大部分都是亞美尼亞族人,再加上亞塞拜然族人抵制公投不投票,所以最終州議會根據投票決定要與亞美尼亞統一。雖然這遭到了蘇聯中央政府的斷然拒絕,不過蘇聯本身都快完蛋了,天高皇帝遠的地區也管不住了。

這次和平協議規定亞美尼亞只能保留紫色地區,綠色地區都要還給亞塞拜然

1991年兩國獨立後法理上亞塞拜然的領土,納卡自治州是不與亞美尼亞接壤的

1991年蘇聯解體後,一直被壓制的矛盾終於爆發,隨之而來的就是第一次納卡戰爭,這場衝突一直持續到1994年才停火,最終以亞塞拜然戰敗而結束。而亞美尼亞則是除了控制納卡自治州之外,還奪取了9%的亞塞拜然領土,實現了納卡飛地與亞美尼亞本土的連接。這次和平協議中,亞美尼亞退回的卡爾巴佳爾和拉欣地區都是第一次納卡戰爭中,亞美尼亞奪取的亞塞拜然領土。不過當時的亞美尼亞也沒有正式吞併這些地區,而是支持納卡當地的亞美尼亞人建立了阿爾薩克共和國(納卡共和國),與亞美尼亞保持特殊關係。當然包括我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均不承認阿爾薩克共和國,只有幾個本身就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小國承認阿爾薩克共和國。國際社會仍然承認該地區為亞塞拜然領土。

俄羅斯維和部隊進入拉欣走廊

所以從協議上來說,這次和平協議基本就是讓納卡地區的整個態勢回到了1991年兩國獨立時的情形。俄國人還算給亞美尼亞留臉面,還保留了一塊比當年納卡自治州稍小的地給它,同時在拉欣地區爭取到了一條寬度5公裡的走廊,以便讓這塊保留地與亞美尼亞本土相連。當然,這份協議亞美尼亞國內肯定是不滿的,但是那些亞美尼亞人除了去打砸國會之外,也幹不出其他事兒了,畢竟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別想拿到。整個戰爭再打下去的話,經濟、軍事、人口和外援全面處於劣勢的亞美尼亞也耗不起了。其實如果拋掉所有的立場和情感,單純來看納卡地區的態勢演變的話,應該說亞塞拜然還是挺勵志的,用了30年時間恢復了國土態勢,抓住了周邊大國間矛盾的時機,突然就傾注全力開打了,不到兩個月就贏了,還是很令人意外的。

相關焦點

  • 絕不留給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百姓燒掉房屋,撤離戰敗土地
    11月13日,社交媒體上出現的不少視頻顯示,納卡地區的一些亞美尼亞居民開始放火燒毀自家的房屋和土地財產,以防止它們落入亞塞拜然人的手中。根據11月10日,亞美尼亞、俄羅斯和亞塞拜然達成的停火協議,除了這次衝突中亞塞拜然奪回的地區之外,原亞美尼亞建立的納卡共和國還必須把其控制的拉欣地區、阿格達姆地區和卡爾巴佳爾地區都要還給亞塞拜然。所以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亞美尼亞人為了防止亞塞拜然人的報復,很多都決定搬家轉移到亞美尼亞控制的地區,而對於留下的房屋和不動產,不少人就採取了燒毀的策略。
  • 亞美尼亞士兵從納卡撤離,炸毀營房-在「亞塞拜然軍隊」面前被大火...
    回顧一下,11月19日,亞塞拜然軍隊開始進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阿格達姆地區。阿格達姆原是亞塞拜然共和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周圍的地區之一。 蘇聯解體後,人口佔絕大多數的納卡地區宣布獨立,第一次卡拉巴赫戰爭由此爆發,最終亞塞拜然軍隊輸給了亞美尼亞軍隊。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亞美尼亞_軍事|卡爾巴賈爾|亞塞拜然_軍事|...
    回顧一下,11月19日,亞塞拜然軍隊開始進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阿格達姆地區。阿格達姆原是亞塞拜然共和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周圍的地區之一。蘇聯解體後,人口佔絕大多數的納卡地區宣布獨立,第一次卡拉巴赫戰爭由此爆發,最終亞塞拜然軍隊輸給了亞美尼亞軍隊。
  • 亞美尼亞公布戰敗原因:單挑亞塞拜然不難,土耳其參戰改變一切
    近期,在亞美尼亞在戰敗停火協議上簽字後,第一責任人帕希尼揚成為了「國家公敵」,被指責為喪權辱國的賣國賊,不但割讓大片領土給宿敵亞塞拜然,據稱還可能會賠償後者巨額的戰爭賠款。緊接著,不滿戰敗停火的大批亞美尼亞民眾開始清算「賣國賊」,要求帕希尼揚立即下臺,並為此次屈辱戰敗接受審判。
  • 亞美尼亞發動地雷戰!焦土抵抗炸毀軍營,亞塞拜然大軍露宿街頭
    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25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三,亞塞拜然國防部宣布,大批阿軍已經接管了亞美尼亞軍隊撤離的卡爾巴加爾地區,這是根據納卡協議向亞塞拜然割讓的領土之一。據悉亞美尼亞軍隊在撤退之前實施了「焦土抵抗」的戰略,將所有能帶走的財物搜羅一空,帶不走的則是就地摧毀,揚言「什麼都不留給侵略者」,與此同時,亞美尼亞軍隊還埋設了大量的地雷和其他爆炸物,這造成了接收地盤的亞塞拜然軍隊損失慘重,已經有包括上校在內的多名官兵觸雷喪生,此外還面臨著大批抵抗分子的襲擊。專家指出,亞塞拜然軍隊顯然高興太早了,對其而言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 爭奪納卡最大金礦,亞塞拜然威脅再次開戰,大批俄軍火速趕來
    近期,隨著亞美尼亞軍民從納卡割讓的地區撤離,亞塞拜然軍隊也迫不及待開始收割勝利的果實,然而亞美尼亞人在撤離之前「堅壁清野」,燒毀了房屋帶走了財產,實際上亞塞拜然人得到的只是一片荒涼貧瘠的山地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終於停火,但是亞美尼亞老百姓不願意!
    隨著俄羅斯軍方正式入駐納卡地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今年進行的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終於是漸漸的平息了下來。亞塞拜然這邊無論的土地人口還是錢糧賦稅都要比亞美尼亞多的多,再加上此次還有土耳其和以色列等國在背後援助撐腰,所以亞塞拜然在戰場上的進攻真可謂是勢如破竹。而亞美尼亞那邊呢,則是實力單薄,孤立無援,據悉,亞美尼亞為了阻止今年亞塞拜然的進攻,那是舉了全國之力,老少青年全扛槍,總統全家齊上陣。
  • 亞美尼亞被迫「割地」認輸,俄羅斯是不是偏袒亞塞拜然呢?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戰爭打了一個多月,最終以亞美尼亞戰敗為結果而結束。戰爭結束了,並不意味著一切都結束了。戰爭是殘酷的,亞塞拜然有多興奮,那麼,亞美尼亞就有多麼的痛苦。而在這場戰爭中,讓亞美尼亞最痛苦的不是戰敗,而是丟掉了大量的土地,而起是以書面條文的方式把土地「割讓」了,這讓亞美尼亞人陷入了無盡的痛苦。所以,在條約籤訂後,很多亞美尼亞人都非常的憤怒,就連軍隊都出現了一部分反對的聲音,這也直接導致了亞美尼亞後來政變的發生。
  • 前總理曝光亞美尼亞潰敗內幕:排擠俄方抨擊中方,卻慘遭歐美拋棄
    本月10日,歷時47天的高加索戰事終於在俄軍的介入下平息,根據俄亞阿三國籤署的和平協議,俄軍將部署至納卡地區雙方實控線附近,對停火執行情況予以監督,而亞美尼亞則必須將拉欽、卡爾巴佳和阿格達姆這三個地區割讓給亞塞拜然,並在10天內撤出位於其中的所有軍隊。
  • 撤退前亞美尼亞人含淚燒毀房屋:一磚一瓦也不留給敵人
    此前,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籤署停戰聲明。根據聲明,亞美尼亞於近日將包括拉欽區在內的多地控制權移交給亞塞拜然。據外媒報導,前不久,定居於上述地區的亞美尼亞人開始緊急撤離,他們含淚燒毀自家的房屋,不留下一磚一瓦,以免落入亞塞拜然人之手。納卡問題由來已久,亞阿兩族就該地區的歸屬爭執不休。由於該地區人口的80%是亞美尼亞人,因此亞美尼亞一直將其視為自己的地盤。
  • 亞塞拜然下達最後通牒,10天內清除亞美尼亞人,不走的全部剁手
    在這持續了超過40天的武裝衝突中,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居民算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不僅在戰鬥中飽受戰火的煎熬,還在戰後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因為停火協議規定,在納卡居住的亞美尼亞平民和軍人,必須在10天之內全部撤離納卡地區。
  • 老弱婦孺走向前線、居民焚屋絕不資敵,亞美尼亞的悲壯是一個教訓
    前幾天,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圍繞納卡地區的衝突,以一份「全面停火協議」暫時停止了,但是圍繞這份協議的爭議依舊沒有停止,因為在很多亞美尼亞人看來,這份協議就是一份投降書。根據停火協議,亞美尼亞必須將納卡的克爾巴賈爾、阿格達姆、拉欽等多個地區移交給亞塞拜然,當地的亞美尼亞人只能離開自己的故鄉,前往亞美尼亞。
  • 亞美尼亞割讓土地,還要賠上4年GDP
    同時,按照最終的協議內容來看,亞美尼亞一方在此次衝突之後,必須要將本屬於亞方控制的拉欽等地區割讓給亞塞拜然一方,甚至還要向亞塞拜然一方繳納戰爭賠款,簡直就是一場現實版的「割地賠款」。據悉,目前居住在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已經在陸續離開自己的家園,為了不讓亞塞拜然的人得到更多,有些人甚至還一把火將自己一直以來生活的房子給燒掉了,這是多麼令人無奈的舉動。不僅割讓土地,還賠上4年GDP而此次衝突帶給亞美尼亞的壓力還不止於此。
  • 亞美尼亞開始兵潰了!大規模撤離前線陣地,亞塞拜然中校被擊斃
    亞塞拜然國防部根據收到的資料,在戰鬥行動中,亞美尼亞武裝部隊第九軍團的部隊及大炮從哈德魯特方向撤退,該團第五營人員撤離後,將分配給他的軍事裝備留在了原來的戰壕裡。此外,亞美尼亞第5和第522軍團的人員也撤退了,將汽車和裝甲車留在原地。由於在吉爾米齊·巴扎爾定居方向進行了炮擊,在亞美尼亞第1團駐守該地時,一個地下掩體和兩臺敵軍設備被摧毀。
  • 亞塞拜然攻城略地,亞美尼亞求助俄羅斯無門
    納卡戰爭已經結束了很久,亞塞拜然作為戰爭的勝利者,也得到了納卡的大部分地區,本以為可以順利將這些地區佔為己有,沒想到居住在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卻根本不接受戰敗,自己自發的組建了遊擊隊,接著跟亞塞拜然打遊擊戰。這個直接導致了納卡局部再次燃起戰火。
  • 亞美尼亞士兵拒絕撤離!據守前沿陣地打遊擊戰,為敵人準備好墳墓
    在俄羅斯的調停下,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結束在納卡地區的交戰,確保衝突區實現和平狀態。但是數日來,卡拉巴赫接觸線附近地區仍然緊張,亞美尼亞一側有大批士兵拒絕撤離,仍然據守在前沿陣地試圖打遊擊戰,挫敗土耳其和亞塞拜然的陰謀,這些士兵已經為敵人準備好墳墓,將全力守住納卡首府等地區。
  • 不服就開戰:亞美尼亞拒絕戰爭賠款,真要和亞塞拜然魚死網破?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原本就因為歷史因素存在很多紛爭,關於納卡地區的歸屬問題更是一次次拉扯著兩國人民的神經,果不其然,在種種原因的推動下,納卡地區爆發了一個多月的軍事衝突,期間眼看戰局愈演愈烈,俄羅斯強勢介入,這才導致戰火漸漸平息。此次交火的結果顯而易見,根據協議內容,亞塞拜然擁有納卡地區的佔有權,亞美尼亞需要將此前佔有部分全數歸還,並在指定期限內全員撤離。
  • 亞塞拜然國土,為什麼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亞塞拜然的飛地從2020年9月底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為「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了武裝衝突,使得這兩個不起眼的外高加索國家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國際上普遍承認納卡是亞塞拜然領土,但納卡實際上是獨立狀態(亞美尼亞支持),亞塞拜然無法行使管轄權細看外高加索地區的地圖,亞塞拜然的國土被亞美尼亞分成了彼此不相連的兩部分,這部分飛地叫做「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面積5500多平方公裡,45萬人中有99%是亞塞拜然人。
  • 亞美尼亞打戰敗原因清晰,領導層需要負責
    亞美尼亞大軍打戰敗的原因清晰,領導層需要負責眾所周知,就在不久之前,亞阿兩國再次在納卡地區發生交火,雖然並沒有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但依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很顯然,戰敗的亞美尼亞人並不服輸,但面對強大的土耳其與亞塞拜然聯軍,亞美尼亞也是獨木難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為何亞美尼亞會在初期打得順風順水,而在戰爭的中期、後期卻越打越弱,並最終戰敗的呢?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同意在納卡地區「完全停火」
    9月29日,在亞塞拜然鄰近納卡邊境的塔塔爾地區拍攝的在衝突中受損的房屋。亞美尼亞:「痛苦決定」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希尼揚10日率先在社交媒體「臉書」宣布,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同意在納卡地區停止敵對。俄羅斯總統府克裡姆林宮、亞塞拜然總統伊爾哈姆·阿利耶夫隨後證實停火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