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這個數據給我看一下……」在天津科技大學化工與材料學院實驗室內,剛剛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的天津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王正祥教授,正帶領科研團隊進行乳酸單體製造用新一代菌種的選育,為推動實現乳酸單體綠色製造等方面產業「中國智造」奮力攻關。
王正祥(左二)在指導學生
天津北方網訊:「這個數據給我看一下……」在天津科技大學化工與材料學院實驗室內,剛剛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的天津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王正祥教授,正帶領科研團隊進行乳酸單體製造用新一代菌種的選育,為推動實現乳酸單體綠色製造等方面產業「中國智造」奮力攻關。
王正祥邊指導學生邊說,由於疫情原因,他沒能到現場參加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眼下正帶領團隊做發酵實驗,與合作企業聯合進行乳酸單體產業化技術的推進。
以聚乳酸為原料的可降解材料產業已實現產業化多年,然而鏈條的最前端──乳酸單體的發酵生產技術處於技術空白。王正祥領銜的研發團隊,在乳酸單體製造技術方面擁有四項國際發明專利和四項中國發明專利,以及兩種乳酸單體規模化製造所需的優良生產菌種和成熟的發酵生產技術。他系統研究了13年的第四代乳酸單體製造技術,被我國化工行業的龍頭企業看中,校企共同填補乳酸單體工業化生產技術產業空白,打通聚乳酸產業完整鏈條,為我國可降解塑料產業鏈發展和守護綠水青山貢獻力量。
除了乳酸單體綠色製造,王正祥還在重大澱粉酶品、功能糖關鍵酶製劑、功能糖規模化製造技術創新與應用等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推動實現上述產業「中國智造」,其技術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目前我們已實現了17種工業酶的技術創新和工業化應用,對我國製造業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撐性核心作用。」王正祥說。
「王老師工作繁忙,但對學生的指導從來沒有鬆懈過。實驗室進行發酵生產時,需要整夜監控數據、及時調整參數,王老師常常整夜為學生進行實時指導,大家都稱他是團隊成長進步的『加油站』。」團隊成員、科大化工與材料學院碩博連讀的2020級博士生王彩喆說。
「得此殊榮,我十分感動。我將以此為契機,影響和帶動身邊更多的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王正祥說。(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天津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