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解憂雜貨店》想要告訴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2020-12-12 奔跑的背包歡

電影《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由王俊凱、迪麗熱巴、董子健領銜主演。作品主要講述了一個關於人生矛盾與羈絆該如何救贖的故事。

在一家開在僻靜街道旁的雜貨店裡,只要在前面捲簾門附近的投信箱投入寫好的煩惱信,第二天就會得到相應的解答。某個夜晚,三個報復房地產商的年輕人,小波(王俊凱飾)、彤彤(迪麗熱巴飾)、阿傑(董子健飾)在逃難途中無意闖入,沒想到的是,三人無意間開啟了雜貨店擱置多年的時光隧道,由此切入故事的正題,他們做起了原雜貨店老闆(成龍飾)的解憂工作,從回復第一封來自過去的煩惱信開始,在一次次解答煩惱信的過程中,不斷地在過去和未來間穿插。在解憂他人煩惱的過程中,三人也找到了自己的心靈方向,不經意間將所有人的人生串聯起來。他們對自己的煩惱做出了解答,從而在煩惱中成長。

一、小說與螢屏改編的碰撞

(一)時間線的碰撞

原著通過強有力的邏輯性對人性進行描畫,以愛與溫情為基底,通過過去和現在的時光交錯寫法,描述了三段故事。小說沒有涉及犯罪和推理,但是作者東野圭吾的寫作功底給小說加上了一筆懸疑的色彩。而在電影改編中,多次採用時空交錯的表達手法,容易讓觀影者思維產生混亂,那些觀看過原著的讀者又會不自覺地將其與原著進行下意識的比較,特別是時空交錯片段更會使人聯想到原著,幫助自己領會電影情節。在原著中,作品被分為五個章節,在敘述煩惱來信內容的同時,還穿插了雜貨店大爺和三個小偷的故事,內容多而又冗雜。而在電影中,由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創作者需要對小說的內容做出取捨。在一部以時空交錯為核心的電影中,縮減時間段成為關鍵,這一點很考驗導演和編劇的專業能力,因此這也成為筆者觀影前最好奇及關注的問題。

(二)文化的碰撞

小說《解憂雜貨店》不僅僅被改編成了中文版同名電影,早在中國改編前,已有日本本土改編的版本,這也無意間使得二者形成了對比。

由於原著《解憂雜貨店》的作者是日本人,作品的背景又定在了日本,因此內容、思想都偏於日本化。中國和日本存在文化差異,這為文藝作品改編增加了不小的難度。因此,在觀看中國版《解憂雜貨店》時,筆者不僅關注時間線的安排,也關注如何將原著中的內容和背景進行本土化轉變。這也使得作品的情感共鳴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因此,這也成為跨國文藝作品改編的一大難點。

二、如何選擇即將啟程的路

電影《解憂雜貨店》以三個主人公為中心,通過三個類似的煩惱經歷,分為三部分展開,分別是猶豫是否應該繼續堅持音樂夢想的秦朗、是否應該和家人因躲債而遠走他鄉的浩博和是否應該為了尊嚴而放棄舞女工作的晴美。三個煩惱分別對應了三種情感,即夢想、親情和尊嚴。而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芸芸眾生,面對生活的種種不易,又何償不是面對著上述三者的抉擇,人生處處充滿著矛盾和羈絆,關鍵是人們該如何做到自我救贖,走完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影片中,雜貨店老大爺在看報紙時發現了一篇報導,報導的內容是一家三口在逃債的過程中遭遇車禍而亡。老大爺懷疑遇害的人正是他當初回信解憂的一個小男孩。這使得他憂心忡忡,不知道自己的回信是否對他人起到了幫助。這個問題一直引人深思,究竟他的回信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嗎?這是一個很讓人覺得矛盾的問題,起到了,也沒起到!

(一)看清青春的迷茫

在第一個故事中,主人公秦朗是一個從小懷揣音樂夢想的少年,他一直沉浸在煩惱中——是繼續堅持在北京創作音樂還是回老家接病重父親的班陪在父母身邊,做一個普通的工人。三個主人公給出的回覆從剛開始時帶有一絲的調侃讓他去做直播、網紅到最後建議他回老家,告訴他「雖然夢想是要有的,但是生活還得繼續。也許回家接你爸爸的班,不是壞事」。但是,秦朗並沒有聽從三人的勸誡。而秦朗的父親也明確表示並沒有想讓秦朗回老家接他的班,他支持兒子的夢想,讓他在北京全力打拼,即使失敗了也不要回頭,否則不要回來見他。雖然在此期間,秦朗也猶豫過,考慮過放棄,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堅持。正因如此,在彩虹孤兒院的火宅事故中,他為救一個小女孩而失去了生命,但是他的歌曲被這個被他解救的女孩子在長大後唱紅了大江南北。因此,大家不僅僅記住了這個女孩子的名字——張維維,同時也記住了這個歌曲的原創作者——秦朗。從另一個角度看,秦朗實現了他的音樂夢想,雖然為此付出了生命。但是挽救了一個女孩,他不僅給了這個女孩第二次生命,更給了她音樂的生命。就像該段結尾處的旁白那樣:「你對音樂的執著追求,一定不會白白地付出。相信我,將來一定會有無數人因為你的歌得到溫暖和鼓舞。堅持走你自己的路吧,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二)道破世間的羈絆

而在第二個故事中,小男孩浩博(董李無憂飾)因為家裡借了高利貸,要和父母舉家討債,去南方生活。但是,他不想離開,甚至想要離家出走,離開父母。在寫信諮詢雜貨店大爺之後,雜貨店大爺給出的回信是這樣的:「孩子,無論如何,家人都是最值得信賴的人。不要和家人分開,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可以戰勝一切。」再加上新聞上報導自己的偶像麥可·傑克遜有性侵嫌疑,他感覺世界都在欺騙他。父母騙他說去南方旅遊,實際是躲債。自己的偶像又欺騙了他的夢想。多重打擊下,在躲債途中歇腳時,浩博離家出走。他沒有聽取解憂雜貨店大爺的勸誡,因此倖免於難並躲開了追債人。但是,也是因此,他的父親在他母親死後陷入深深的自責中,最終選擇了自殺。

這件事一直持續到了浩博(秦昊飾)長大成年,此時的他已經不再叫浩博而是叫張默,也不再是那個充滿叛逆、懵懂的少年,而是一名成功的知名畫家。在一次採訪中,他回憶起了小時候的點點滴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回到了小時候住的地方,回到了當時買傑克遜光碟的那家音像店,而音像店早已物是人非。老闆已經將它改為一家酒吧。在酒吧老闆的口中得知,他的父母並沒有成功躲債,而是和追債人一起死於車禍中。這使得他痛苦萬分,但是為了讓雜貨店老大爺安心,他在回信中仍舊寫道:「我是二十五年前寫信給您的麥可·傑克遜,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我當初說,爸媽因為有些奇怪,要帶我離開。但我討厭父母,不想和他們在一起生活。謝謝你沒有把我的漫畫當作是玩笑,給了我認真的回覆。您說,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能戰勝一切。我相信您是對的,度過了美好的一生。這一切都是拜你所賜,謝謝。」而雜貨店老大爺在看完回信之後,也高興地說:「我這個老頭子啊!太可笑了。我總以為給人家回信,會給人家帶來不幸。其實我哪有這麼大的能耐……」殊不知,這只是一句善意的謊言。

(三)洞悉人性的虛假

最後一個故事作為電影的收尾不僅需要將觀眾悲傷的心情收回來,更需要給電影中的人物線和時間線做一個連接。這裡,時間又一次回到現代,三人收到的是一個舞女(陳都靈飾)的煩惱信。她不想做一個舞女,一個老闆向她拋出了一個「橄欖枝」,想讓她做自己的情婦。但她疑惑了,她知道這是不光彩的,是被人唾棄的。在收到三人的回信後,她得知被自己誤解,在回信中對自己的遭遇做出了解釋。電影中,回信的原文是這樣寫的:「你誤會我了!我有這個想法並不是貪慕虛榮,而是為了照顧我的家。我們家的狀況不太好。做舞女收入雖多,但很不穩定。而那個男人說,可以在他投資的商城中幫我開一家店。我省吃儉用已經有一筆存款,也一直在等待這麼一個機會……」收到回信的三人,了解了她的具體遭遇。而活在當下的三個人很清楚地知道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於是在回信中指點著這個舞女的人生,沒想到的是,她竟然真的獲得了成功。而這個成功的女孩叫作張晴美(郝蕾飾),也是小時候生活在彩虹孤兒院的一名孤兒。

電影由此把所有出現過的任務線和時間線做了一個整體的總結。這樣首尾相接的圓環式情節設計手法,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故事塑造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電影通過收信和回信的交流方式,體現了在交流中溝通的微妙。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邏輯是複雜的,更有可能會是一個悖論,沒有明確的答案。前兩個故事都在證明一個結論,就是煩惱者的理解並不忠於勸誡者的初衷,甚至有時候會是完全相反的。

在這部電影中,最突出的亮點是時間線索。在一個已經被廢棄的雜貨店中,收到多年以前的來信是可以解釋的。但是,在進入雜貨店看了信件之後,無意間回復的信件竟然也能被幾十年前的人收到。這就為電影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它是一部文藝電影,其實也有科幻電影的韻味。

電影用雜貨店老大爺的死來虛化時間,弱化觀眾的時間觀念。然後,電影讓時間不再僅僅是定義在手錶上的計時刻度,而是鮮為人知的三維空間的時間原理,因此引出了「穿越」這個詞。

三、結尾

結尾處以雜貨店老大爺回復給三人郵寄的那張白紙為結局,這也是雜貨店老大爺回復的最後一封信,將整部電影推到高潮。在時間線上,這封信正好是雜貨店老大爺在將自己的後事交付給親戚小軍的那天晚上,於是,三人收到了老大爺的回信。那封信穿越了時間的隧道,打破了常規約束的同時,深情而又兼有力量。他勸誡著說:「致白紙朋友!我歲數大了,思考了很久才明白你為什麼寄來一張白紙。也許是我老糊塗了,我猜你是不知道自己想問什麼。來找我諮詢的人吶,通常都有明確的問題。或者說,他們手上都會帶有自己明確的地圖。大部分情況下,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但你只是寄來了一張白紙,這說明你手上沒有地圖,這的確讓人苦惱。不過我想和你分享的是,在回答了這麼多的諮詢信之後,我發現每個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才走向了更好的人生。諮詢信的答案只是在鼓勵一顆已有決定的心而已。白紙的美好在於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你的人生地圖。換句話說,你擁有的是無可限量的未來。去描繪自己的地圖吧!衷心希望,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的去創造,去燃燒,這是我回答的,最後的一封信了,謝謝!」這段話是如此的引人深思,又是如此的打動人心。是啊,三人也明確表示三個故事的回信不僅僅寫的是別人,同時寫的也是他們自己,這就是寫給他們自己的回信。因此,他們從解憂雜貨店讀懂了人生的答案。

四、結語

看完《解憂雜貨店》後,筆者內心留下的其實只有平靜的思考,沒有對人生恍然大悟的感覺,也沒有被感動得痛哭流涕。原因是在內容上,它顯得格外真實但又摻雜著虛幻,看似荒唐離奇卻又深思熟慮。在筆者看來,一部好的電影就是每個情節相輔相成,隨意拿掉一個或者加入一個都會影響整部電影的格局,任何一個情節的喪失都有可能導致結局發生變化,達不到原本的效果。而在觀影后,影片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哲理,這哲理興許不是高談闊論,但是絕對可以讓人深思,引人回味,時刻警醒自己,繞梁許久而不絕。

總結來說,整部電影可以分為兩種人,一種為煩惱者,一種為解憂者。在彼此之間收信和回信的過程中,影片詮釋了人與人之間的羈絆。看到最後,人們會驚奇地發現,一些完全毫無聯繫的事物卻在影片中巧妙地聯繫在一起,彼此互相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在這個過程中,每個故事的主人公卻從未發覺。無論是解憂者和煩惱者之間,還是煩惱者和煩惱者之間,彼此都有屬於自己的牽連。而把他們牽連在一起的中心點便是解憂雜貨店和彩虹孤兒院。將兩點連成一條線,影片的故事便沿著這條線展開。對於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來說,興許不經意間的某個選擇或行為都將如同爆竹一般在空中從小變大,精彩綻放;而在熄滅時,其又消失得無影無蹤,像一切都沒有發生一樣。

但是,無論是怎樣的羈絆,主人公都是富有年輕氣息的角色。因此,可以看出,電影想表達的思想是「青春」二字。年輕就是青春,可以多去嘗試,即使失敗了也有機會重頭再來。一切都遵循內心,從未有過拘束。雖然路坎坷,但是走著走著,人們說不定就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人們在年少時大都有自己的夢想,越長大越會發現自己被現實磨平了稜角。在成長的過程中,人們將面臨無數的抉擇,這個抉擇興許會決定一生。電影中的故事其實就是一連串生活的縮影。無意間的羈絆把社會縮小到一個維度。在這裡,每個人都不受時空的限制,一切好似冥冥中命運的安排,卻又與人們的選擇脫不開關係。無論是秦朗、張浩博、張晴美還是誤闖解憂雜貨店的三人,在他們的身上,人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在解憂雜貨店中,人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疑惑,解自己的憂。

相關焦點

  • 《解憂雜貨店》主要想給我們表達的是什麼?
    意識到了這間房子的異樣,阿傑告訴小波和彤彤趕緊離開,卻並未得到小波和彤彤的同意。氣得他自己走了出去。不一會,阿傑的手機來了一個來自於雜貨店的消息,原來在今晚,解憂雜貨店將會開門,並且他希望所有受到他幫助的人能寫信告訴他一切是否都好。正當阿傑想細看時,手機卻沒電了。
  • 影評來襲,找到自己的目標很重要,《解憂雜貨店》告訴你如何做
    有需要就往信箱裡投遞自己的信件,寫清楚自己想要問的問題,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在店後面的牛奶箱裡收到專屬於自己的回覆信。聽起來都覺得溫暖和感動,雖然現實生活中沒有這麼神奇的事情,但是在書裡我們也可以收穫一些答案。今天要提到的這部影片是翻拍的,中國版本的《解憂雜貨店》,那這部電影究竟如何呢?一起去看看吧。
  •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山田涼介主演
    東野圭吾在全球累計銷售超800萬本的小說——《解憂雜貨店》的電影版公開了預告片,主演山田涼介(Hey! Say! JUMP)淚流滿面等場景也正式公開。《解憂雜貨店》被稱為是東野圭吾有史以來就令人感動的作品,由負責了《生命最後一個月的新娘》的導演廣木隆一負責拍攝真人電影。
  • 山田涼介憑《解憂雜貨店》榮獲《電影旬報》新人獎
    去年山田涼介還主演了《鋼之鍊金術師》《解憂雜貨店》等電影。據悉,山田涼介憑藉《解憂雜貨店》獲得了2017年第91屆日本《電影旬報》最佳男新人獎。《解憂雜貨店》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奇幻溫情小說,在2011年於《小說野性時代》連載,2012年3月由角川書店發行單行本。在去年《解憂雜貨店》被改編為了兩部真人電影。
  • 不是我對王俊凱迪麗熱巴有偏見,《解憂雜貨店》我更愛日本版
    文/追劇者們溫暖治癒,動人心弦,日本版《解憂雜貨店》電影讓人淚目!日本版《解憂雜貨店》,即《浪矢解憂雜貨店》,這部電影是根據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小說《解憂雜貨店》改編,並由山田涼介、成海璃子、林遣都、尾野真千子、西田敏行等明星主演的日本奇幻溫情電影。
  •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書評,在人生的岔路口不再迷茫!
    《解憂雜貨店》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圍繞一家「投進去疑惑就能得到答覆」的雜貨店展開,講述了主人公幫助了人們走出困惑,並讓自己走出了困惑的故事。《解憂雜貨店》主要講了什麼故事?最主要的故事是什麼?
  • 《解憂雜貨店》改編成話劇,比起電影版有什麼不一樣
    《解憂雜貨店》作者:東野圭吾譯者: 李盈春 版本:新經典·南海出版公司 2014年5月而在2017、2018年,這本小說更是表現出「大IP」的實力。中、日兩部改編電影接連上映,雖然評價似乎存在一些爭議,但也正說明讀者對於這一題材的期待與苛刻。
  • "解憂雜貨店"東京開店 山田涼介門脅麥為眾解憂
    共12張 1905電影網訊 據日本媒體報導,由東野圭吾原作小說改編、Hey! S今日,這間現實版「解憂雜貨店」舉辦開業慶典,主演山田涼介和門脅麥出席慶典並擔任「一日店長」,為顧客「分憂解惑」。 電影《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東野圭吾同名小說,由廣木隆一(《P與JK》)掌鏡,敦也(山田涼介飾)三人偶然來到「解憂雜貨店」,收到來自32年前的煩惱諮詢信,開始代替雜貨店老闆浪矢雄治(西田敏行飾)回信的故事。
  • 看完《浪矢解憂雜貨店》意猶未盡?那就別錯過這6部超暖心電影
    大家都說秋冬交界是耍憂鬱的好時機,如果說最近的心情跟氣溫一樣溜滑梯,陽光一兩天然後持續探底,那就讓《浪矢解憂雜貨店》帶來點必要的溫暖吧。根據推理大師東野圭吾最感人的神作改編,《浪矢解憂雜貨店》有奇幻也有人性,讓人笑也能讓人哭,不知道是電影太好看,山田涼介太帥,還是大家真的有太多愁煩?
  • 無愧最催淚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溫暖治癒心靈空洞
    轉眼間,日語版的《浪矢解憂雜貨店》也已面世。我相信很多影迷都是第一次去看這部電影,所以讓我們今天一起談談這部電影,看看你對他的看法。電影介紹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日本第一懸疑作家東野圭吾同名小說《解憂雜貨店》。這個故事講的是三個青少年在做了壞事後躲在廢棄的雜貨店裡。原來,雜貨店的郵箱裡有一些寫給雜貨店老闆的信,都是32年前的。那晚也成了改變他們生活的「奇蹟」之夜。
  • 《浪矢解憂雜貨店》:如果是動畫片,一定是灑滿金色陽光的糖果色
    他的很多小說如《白夜行》、《放學後》都是適合搬上熒幕的,但是《解憂雜貨店》不適合,無論是交錯的時間線,還是穿插的情節遞進,都會一定程度上給觀眾帶來觀影困惑。不同於其他小說的高潮迭起,《解憂雜貨店》將溫暖進行到底,就連真相大白的小高潮也是相對比較平淡的。種種原因交織,我們現在才等到了《浪矢解憂雜貨店》。
  • 東野圭吾治癒系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暖心來襲,網友:催淚啊!
    所以,我們渴望溫暖,渴望暖心。但面臨的春節回家的「難題」,這又如何破解呢?我想今天要說的這個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或許能夠解憂!解憂雜貨店其實,根據東野圭吾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解憂雜貨店》在元旦期間就已經上映過一個國內版本了,而《浪矢解憂雜貨店》是日版的,雖然是同一本小說改編而成,但改編的方式卻大不相同,因為日版的《解憂雜貨店》更接近原著。
  • 東野圭吾《浪矢解憂雜貨店》 國內定檔2月2日
    日本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今日宣布定檔2018年2月2日。本片剛剛入圍了素有「日本奧斯卡」稱謂的日本電影學院優秀作品獎。為了區別於此前上映的國產版《解憂雜貨店》,日版在內地上映特別更名為《浪矢解憂雜貨店》。片方今日曝光了定檔預告及海報,傳統的日式風格配樂搭配熟悉的故事內容,讓人立刻沉浸在電影的畫面中。
  • 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真的可以解憂嗎?
    從這個意義上也就有了如題的疑問:《解憂雜貨店》,真的能解憂嗎?像個男人一樣做選擇:選擇是自由的,但要承擔責任《解憂雜貨店》是一部關於選擇的小說,當迷途的孩子們,站在人生十字岔路,不知如何抉擇時,他們就會寫信給浪矢雜貨店,那裡有一個浪矢爺爺,會認真傾聽他們的煩惱,無論巨細,哪怕是胡編亂造的惡作劇,浪矢爺爺也會認真回復,仔細斟酌後,再給出自己的建議。
  • 《解憂雜貨店》山田涼介放下偶像包袱
    片中老戲骨西田敏行最開始的「解憂」經常來自小朋友的惡作劇。東野圭吾的溫情推理小說《解憂雜貨店》自2012年發行以來一直是暢銷榜上的熱門作品。這部被稱為東野圭吾寫作史上「最催淚」的小說,在日本國內曾三次被改編成舞臺劇,這樣一個熱門IP也終於在今秋登上日本大銀幕。
  • 話劇《解憂雜貨店》最大程度還原原著 設計有創意
    此次是《解憂雜貨店》首次改編中文話劇在中國的演出,東野圭吾先生還親筆書寫,為這部話劇題詞,這也是他首次為中文版話劇親筆題詞,溫柔的筆觸就仿佛故事中的浪矢爺爺的回信--「我喜歡煩惱的人,我喜歡困惑的人」。 在中日兩版電影上映後,卻依然延續票房神話。此前上海的首輪演出時,早在開演前一個多月,18場演出的官網售票就被搶購一空,創造了近幾年話劇市場的又一神話。
  • 《解憂雜貨店》,黑暗中的暖陽!
    《解憂雜貨店》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寫作的長篇小說。——東野圭吾 《解憂雜貨店》2、 滿腦子天真想法的人,在社會上吃點苦頭也是好事。 ——東野圭吾 《解憂雜貨店》3、 就算是恨,也是一種很抽象的感情。 ——東野圭吾 《解憂雜貨店》4、 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
  • 小說《解憂雜貨店》改編成電影,豆瓣分5.4,期待太高跌得太重?
    首先因為導演韓傑很不錯,他曾多次在賈樟柯的電影中擔任副導演,更憑藉自己的文藝片《Hello樹先生》獲得過上海電影節最佳導演。影片《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而《解憂雜貨店》是他所有作品中最特別的一部作品,書裡沒有兇手,沒有傷痛,這是一本溫柔的書,由很多美好的小故事巧妙精緻地連接起來。讀到最後,才突然發現原來前後都是有必然聯繫的,人生就是如此奇妙。
  • 《解憂雜貨店》|感受東野圭吾有靈魂的文字
    01 偶遇《解憂雜貨店》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看完了。合上書,心卻捨不得走不開。這本小說能讓人回味的東西太多太多。其實很久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但是一直沒有機會看。02 《解憂雜貨店》講了什麼故事這間「廢棄屋」就是解憂雜貨店。之所以說是「廢棄屋」,是因為這間雜貨店33年來都沒有人居住。在一天夜裡,翔太、幸平、郭也三個故事主角,入室搶劫完後,躲到了這間雜貨店。
  • 《解憂雜貨店》要拍電影演員會有哪些?山田涼介將搭檔西田敏行
    ­  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 2012 年與 1980 年,在不同時空的時代,絕對無法有交集的人憑藉信件相連接。山田涼介將飾演敦也,他之前主演了《暗殺教室》的真人版電影,他也是《鋼之鍊金術師》真人版"愛德華"的飾演者。­  電影將由《再見歌舞伎町》的導演廣木隆一執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