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刺刀永遠不會背叛你,冷兵器在現代戰爭中究竟有什麼價值?

2020-12-22 騰訊網

1836年,倫敦的制槍師格林爾先生改進了諾頓上尉的彈丸,在它的底部又加進了一個錐形的木栓。儘管英國的軍事部門拒絕採用這兩項發明,而法國人卻採取了另外的態度。1849年,法國米涅採用了格林爾的設計,生產出一種威力可怕的米尼式彈丸。

法軍奧爾良獵兵隊上尉克勞德·愛迪爾內·米涅

這種子彈的設計絕對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隨著射擊精度遠遠高於滑膛槍的線膛槍的普及,彈藥裝填變成了一個困擾全世界射手的大問題。由於槍管內凸起的膛線導致彈藥難以裝填,直接影響了線膛火槍的射速和射擊效率,但極高的射擊精度又讓射手們無法放棄,於是你就看到了一群精英射手隨身攜帶木槌,並用木槌敲擊推彈杆來裝填的景象,改變這一切的正是米尼彈。

米尼彈的出現極大的改善了射手的效率,熱兵器逐漸變成戰爭舞臺的主角

可以說是米尼彈讓膛線槍真正開始發揮效果,軍事泰鬥杜普伊也認為米尼彈的發明是具有深刻的革命性影響的。米尼彈最直接的價值體現在了它讓膛線槍的實戰價值提升,而膛線槍則讓射手們的射擊距離從100碼提升到了500碼。燧髮式滑膛槍的年代,炮兵的葡萄彈與榴霰彈都能輕易超過步兵,敵方騎兵在與我方步兵的對峙中還處於五五開的局面,然而1861年,米涅式來復槍的出現讓平衡被打破,高效且射程遠的來復槍讓白刃格鬥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1854年克裡米亞戰爭中,大量裝備米涅步槍的英軍戰場死傷僅不到5000人,而仍舊採用老式滑膛槍的法軍付出了陣亡3萬人的代價

時至今日,世界已經完全進入了現代戰爭,熱兵器才是王道是這個時代不容置疑的真理,科學技術果然是第一生產力,在不斷的研究下催生出一大批前人難以想像的武器,生化兵器、分子級武器、核武器等等,這些武器的威力自然不用多說,如果戰爭真的來襲,這些動輒就能毀滅地球的武器毋庸置疑會成為主力。然而在這個充滿著熱兵器,武力與兵力不成正比的時代冷兵器就真的毫無用武之地了嗎?

何為冷兵器?

人類社會的發展初期,工具和兵器是不可分的,隨著社會的複雜化以及工藝的進步,工具很自然地因用途的不同而有了形形色色的改變,兵器於是在此時產生了較為明確的定義;它與獵具、工具所不同的是:兵器專門意指人與人武力鬥爭的器具。除了弓箭沒有穩定的遠程活力的古代,本著「一寸長一寸強」的設計理念,冷兵器的發展方向除了材質上有所改變,也在向著大面積和高效率發展,畢竟短兵相交的勝負很可能就取決於誰的武器長那一寸。

影視作品雖有一些誇張成分,但在冷兵器當道的年代,長短很重要

「刀槍劍戟斧鉞勾叉,鏜棍鑠棒鞭剪錘抓拐子流星」,十八般兵器只是冷兵器的一個縮影,真正的兵器鋪上有多少種冷兵器誰都說不清。這些不需要熱力動能機械系統與現代技術的兵器在曾經的戰場上大放異彩,尤其是我國在冷兵器方面不但製作工藝豐富,還專門針對冷兵器設計了各種招式。

然而再強的招式也很難擋住子彈,不要被那些影視作品裡的橋段迷惑,在現實世界裡刀劈子彈斷然是不現實的,即使是特種隊員也是優先選擇熱兵器,這麼做的道理固然也很簡單,當你有了打火機之後為什麼每次點菸還都要鑽木取火?效率才是一切,明明就是一梭子撂倒的事,何必非要上刺刀與對方拼個你死我活呢?不管你是否承認,熱兵器在殺傷效率上確實比冷兵器強太多。

你不可能是瑞安·雷諾茲,也加不了5毛特效,所以刀劈子彈這種事還是省省吧

說了這麼多,我們為啥還要練習冷兵器?

即使效率不高,這些冷兵器也沒有變成「時代的眼淚」,它們變成一種戰場上的輔助兵器。不同於真正的冷兵器時期,現代戰爭中的冷兵器不再需要大殺四方,傷敵無數,它們更多的開始向便攜、輕巧方向發展。首先冷兵器的性價比極高,製造一把手槍的錢足夠造出N把軍規級別的匕首。並且隨著製造水平的提升,冷兵器的殺傷力絕不容小覷。

冷兵器同樣擁有致命的殺傷力,很多現代冷兵器通過科學的設計完全有可能一擊斃命。比如帶有血槽的軍刺,很多人並不了解著這設計的意義所在,其實這種設計的好處很多。首先節省材料,減輕刀身重量,不要因為每把刺刀很小就忽視掉,量變引起質變,當數量基數足夠時,這個數字同樣驚人。其二,增加刀刃強度,為什麼在刀上掏出條血槽反而能增加刀刃強度?大家試一下同樣直徑的鐵棍和厚鐵管哪個更能承重就知道了。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的青銅劍上就有血槽,不過劍上的血槽主要在劍脊兩側,或者是雙脊都有,而環首刀的血槽則在刀背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平衡壓力和放血,一把沒有血槽的刀刺入人體後,如果不拔出來,暫時不會導致大出血,搶救及時還可以生還。有血槽的刀具刺入後,會順著血槽向外冒血甚至噴血,導致迅速大量失血致死。

《CODOL》這種以真實戰爭為背景的遊戲中,軍刀軍刺上自然也布滿各種血槽

沒有血槽的刀刺入人體後,由於人體內部壓力和外部大氣壓的原因,會產生把刀往體內吸的力量。此外當刀刺入人體之後,會刺激神經感覺疼痛,神經會指揮肌肉在受傷部位立刻收緊,以減少出血,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所以這時,沒有血槽的刀具會被緊緊包住,很難以拔出。有血槽的刀具,在肌肉收緊之後,由於有內凹的槽,不會被完全包住,而且身體內外空氣連通,也不會產生向內吸刀的力量,故很容易拔出。

你見過噴血的場景嗎?四稜軍刺會讓你了解什麼叫血流如注

我們可以看出,冷兵器擁有著不俗的殺傷力,並且輕便小巧,現代戰爭中雖然不會作為主力武器,但是他們的位置無法取代。在執行一些暗殺、潛行任務時,冷兵器的效果遠比想像的要好的多,畢竟軍刺斷刃可比子彈卡殼的機率小的多,加上沒有彈藥的限制,冷兵器更能打持久戰。不要相信電影裡的一些鏡頭,即使有消音器也無法完全消除聲音和火光,但如果你在暗殺時有一隻弩,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你幾乎不會發出任何聲響,就能輕取敵人,還不必擔心火光會暴露自己,弩箭還可以回收節約彈藥。

我們雖不會遇到行屍,但影片很好的詮釋了弩箭無聲的效果和不俗的殺傷力

機械總會出現故障,越是精密的設計越是如此,但冷兵器一般不會有這樣的詬病。就像星河艦隊中士兵與長官的對話一樣:「長官,我不明白,在核戰爭中我們只需要按下一個按鈕就能解決戰鬥,何苦要練匕首?」長官轉身用一隻匕首將士兵的手緊緊釘在牆上,並對他說:「敵人的手掌受傷就不能按按鈕」。對此我們看的出冷兵器的成功率能達到多高。

冷兵器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不容易出現失誤

當然在特殊環境下,冷兵器也具有極強的作戰能力,比如密林裡的夜間戰,槍械在這種環境中完全失去用武之地,而且還有可能會傷及隊友。這是一把塗黑了刀刃的軍刺搭配上不錯的身手絕對是敵人揮之不去的夢魘。當然也有一些冷兵器有這更加傾向於輔助的作用,你可以在匕首握柄的空槽裡塞一個指南針,可以用手裡的刺刀代替開罐器來打開罐頭,也可以利用手裡的軍用鏟來做上一頓飯。

《CS:GO》中以BUCK阿爾法獵手直刀內臟鉤版本為原型的穿腸刀漸變之色,在現實中可以用來清理獵物,勾出消化系統和內臟

我軍士兵正在用軍用鏟煎雞蛋

當然除了作為刺殺以及彈盡糧絕後殊死一拼的手段,平日裡冷兵器的訓練還有一點重要的作用就是鍛鍊軍人的氣質。在和平的年代,真刀真槍的格鬥術訓練能讓軍人保持一定的血性,這是靠槍械的練習絕對做不到的。

《CODOL》中這種白刃戰與現實戰爭無異,需要你又出色的觀察力和極大的勇氣

未來冷兵器將何去何從?

有人說,隨著科學的發展,冷兵器會慢慢真正的消亡,未來戰爭會朝向自動化發展,這些無法在短時間大量消減敵人有聲力量的武器難有用武之地。但筆者的看法卻不同,雖然未來的戰爭主打遠程戰爭,誰掌握的技術更高,電子幹擾的能力更強,自然就能在戰爭中佔的先機。但未來科學會發展成什麼樣我們無從預言,就好像1876年的貝爾無法想像150年後電話會變成現在這樣,我們同樣無法預知未來。

雖然不能被原力加持,但我們應該可以造出來一把光劍

或許在未來,我們常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那些武器會真實存在,高周波劍、動力錘、分子振動刀等等。不過這些武器應該不是直接讓普通士兵應用,我們打開腦洞的話會猜到這樣一種可能,未來的人類士兵可能真的會像《強殖裝甲》中的卡巴一樣,利用一身完整的先進裝備去加入戰鬥,而這些冷兵器在那個時候可能會發揮出難以估計的效果。

原諒筆者的腦洞,不過在筆者看來,這種裝備了高周波劍的殖裝體很有可能在未來戰爭中出現

那時的戰爭可能出了大規模的武器戰之外,這些精良裝備的戰士也會投入到戰鬥中去,同樣的原理,攜帶的武器越精細,就越容易出現故障。如果在科學技術的促使下,我們能夠讓一些冷兵器的殺傷力達到一定的高度,那麼在這些未來的先進兵器中大規模裝配一把作為副武器應該也是未嘗不可。這樣做最起碼不會因為主武器失靈而完全報廢,戰鬥力這種東西永遠都是不嫌多的。

或許以我們現在的技術已經可以造出重力錘,只是人類的體質無法使用罷了

結語:

冷兵器拉開了人類戰爭的帷幕,並促使著科學不斷進化,而科學又拉動著冷兵器的進化。雖然時代的演變讓冷兵器逐漸退出了主舞臺,但這些曾經孤傲的殺器卻在專屬於自己的領域散發著自己獨特的光彩,我堅信,冷兵器擁有著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冷兵器在現代戰爭中,究竟有沒有用武之地?
    冷兵器在現代戰爭中是有用的。
  • 刺刀其實是冷兵器墊底?為啥一把短刀能讓其他冷兵器退出歷史舞臺
    各種類型的刺刀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算是講過不少,不過有一個堪稱靈魂拷問的問題卻一直沒怎麼過多著墨。這個問題便是,為什麼刺刀能在火器時代,淘汰掉絕大多數冷兵器呢?在講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說明一個問題,那便是冷兵器發展中所存在的一種發展邏輯。
  • 校場:刀劍棍棒等冷兵器如何在現代軍隊中大發神威
    最近,由於種種原因,樸刀一類的冷兵器又開始在軍迷群體中流行起來。從石器時代的簡單石塊,再到超高音速武器俯瞰地球的21世紀,武器的發展已經今非昔比,那麼是什麼能讓有著悠久歷史的冷兵器重新煥發第二春呢?冷兵器在人類文明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我們熟悉的有:刀槍劍戟斧鉞勾叉,鏜棍鑠棒鞭剪錘抓拐子流星。
  • 刺刀、武士刀,這些殺傷力強勁的奇門冷兵器,你更喜歡誰?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熱動力機械系統和現代技術殺傷手段,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武器裝備,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
  • 《戰意》做一款全新冷兵器戰爭遊戲究竟有多難?
    對於冷兵器戰爭遊戲來說,必須擁有一個完整且宏大的世界,針對這一點很多遊戲都曾考慮到。但是事實上,大多數冷兵器戰爭遊戲在這一點上,都做得不錯。不過玩家們並非只想要一個只是看上去規模很大的世界,畢竟這個世界整體是否真實、飽滿、富有靈魂才是他們能否被吸引絕大因素。現在很多戰爭遊戲宣傳的時候非常有吸引力,誇大其效果,但實際體驗之後,就會發現其內容重複、空洞。
  • 冷兵器進化論:盤點現代警用器械
    當槍械全面列裝部隊之後,冷兵器迅速被淘汰出軍事領域,除了刺刀還在部隊略刷一點存在感之外,現代軍隊裡已經幾乎已經看不到冷兵器了。但這並不代表冷兵器的消失,相反,近年來各國的警察正在不斷的發掘警用冷兵器並進行列裝。
  • 為何對越反擊戰後,「三稜刺刀」被禁用?這是為什麼?
    有戰爭的地方就有武器,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古代,人們的武器屬於近身攻擊的武器,一般都是刀、劍、長槍這類的武器,這些武器再當時來說,都是殺傷力特別重的冷兵器。卻也僅僅是冷兵器,而與近代的槍、炮、飛彈、核武器這類熱兵器相比,殺傷力確實不值得一提的。
  • 現代最知名的三大軍用冷兵器!中國這款武器因殺傷力太強而被禁!
    雖然在現代戰場上槍械已經非常普及,各種科技武器更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初的冷兵器卻也從未被各國放棄,不僅因為在近身戰中冷兵器威力巨大,也因為隨著戰場環境的多樣化,軍刀的多功能用途也成了必備。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世界知名的三大軍用冷兵器!
  • 戰場上日軍拼刺刀,我軍為什麼也要跟著拼刺刀?用槍不是更好嗎?
    戰場上日軍拼刺刀,我軍為什麼也要跟著拼刺刀?用槍不是更好嗎?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看過一些抗日劇,在這些抗日劇當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旦日方準備和我軍拼刺刀,我軍也會停止開槍,跟著敵人一起拼刺刀。那這個時候你會不會也會想到,如果用槍枝擊殺對方,那不是更方便更痛快嗎?那為什麼當時沒有那麼做呢?主要有3個原因。其一,歷史條件不允許。
  • 抗日戰場上,為何日軍近戰中不用衝鋒鎗,反而喜歡拼刺刀?
    但令人們不解的是,抗日戰場上為何日軍在近戰中不用衝鋒鎗,反而喜歡拼刺刀呢?冷兵器相比於衝鋒鎗而言殺傷力小,形成的打擊力度也根本不夠。 而日本軍人也在長期的訓練中,把拼刺刀的技巧練的爐火純青。而當時我軍士兵也是因為常常吃不飽飯,身體素質永遠無法與日軍相比,所以在使用白刃作戰中,也在體力上面吃了大虧。
  •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抗戰時期大量裝備冷兵器的部隊往往都是槍彈武器稀缺,但以肉搏為補充,刻苦練兵的部隊,這些部隊往往有系統的劈刺訓練,甚至有些部隊早就引進日式護具作為拼刺與劈刀的對抗用具了,這樣不論是冷兵器這塊的基本功還是對抗經驗都不遜於鬼子了。
  • 戰場上刺刀為什麼不能打磨太鋒利?老兵:越鋒利,涼得越快!
    說起冷兵器,是戰場上很重要的一件武器裝備,不管是古代戰場還是現代戰場,有一款冷兵器是很重要的。在古代戰場上冷兵器的種類很多,有弓,箭,棍,鐮,戈等等。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也都被慢慢的淘汰了,但是有一款冷兵器是沒有被淘汰的,那就是「刺刀」。
  • 大砍刀壓根無法劈斷日軍刺刀,我們都被騙了,帶你了解真實戰爭
    大砍刀壓根無法劈斷日軍刺刀,我們都被騙了,帶你了解真實戰爭 在侵華戰爭期間,日軍依靠他們在武器裝備以及戰鬥力上的優勢,對我們發動了侵略,還放話說要在三個月內拿下中國。一般日軍使用刺刀居多,軍官使用的是武士刀,八路軍則使用砍刀,體積較大,但比刺刀短了很多,全力揮舞的威力很誇張,要把樹砍成兩半,但要說想砍斷在日軍手中的刺刀,顯然不是那麼容易。在影視劇中,手持砍刀的八路軍都能做到這一點,但在現實中根本做不到。
  • 揭秘:世界殺傷力最強7大冷兵器,中國有一種竟被全球禁用!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現代科技化戰爭,拼的就是武器,誰的武器厲害,誰就能站在勝利的制高點。古代的冷兵器時代,雖然打仗更重要講究的是計謀,但是兵器也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古代歷史上威力巨大的那些冷兵器。
  • 對越作戰,我軍56半刺刀無敵,卻暴露弊病,戰後一度忽視刺殺
    ——八路軍老戰士渠吉堂晚年回憶平型關戰役,口述的與敵人拼刺刀時驚心動魄的一幕 冷兵器時代早已遠去,但冷兵器並沒有從現代軍隊的裝備序列中完全退出。如今舊時代的寶劍大刀長矛早已走進博物館供人們回顧歷史,但單兵用的刺刀卻依然活躍在一線,仍是普通步兵必備的武器。
  • 抗戰時期,中國大刀完勝日軍刺刀?老兵一聽直搖頭:胡說八道
    大刀與刺刀的優劣勢在抗戰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中國大刀的影子,在我們的觀念中大刀貌似是駕輕就熟的武器,戰士們拎著大刀毫不費勁就能夠把敵人解決,但中國的大刀果真有傳說中如此厲害嗎?其實每個人觀點不同,冷兵器時代長矛從未取代過大刀。熱兵器之所以取代冷器靠的是火力而不是刺刀!把熱兵裝上把刺刀就可以跟冷兵器打肉搏戰一定是頭腦發熱的表現!以上說的是兵器優劣不是抗戰。抗戰時期任何中國人只要有血性敢於抵抗日軍的侵略,即使身體不如對方,沒有訓練,甚至打起來還畏懼敵人強大,只要他不逃不降甚至沒能殺傷一個日軍就死掉了,他仍然是英雄。
  • 這就是所有刀類的祖宗,元老級的冷兵器
    自從石器時代原始人用鋒利的薄石片製成了石刀這種原始工具開始,歷經幾千年的發展,砍刀已經由農業工具演變成了最重要的冷兵器時代戰爭武器。比如我們熟悉的關公大刀——青龍偃月刀 。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在文明國家這種冷兵器逐步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在部隊中仍保留有匕首、戰鬥撬等道具武器。砍刀,又稱長刀、背刀、挎刀。一般約一寸多寬,一尺多長,齊頭,非常鋒利。其鋒利的程度能將直徑一米的圓木剖成木板。中國古代也曾用作作戰的兵器之一,又叫大刀,大砍刀,很多少數民族也使用砍刀,用來砍柴,狩獵等,後有傈僳族木板房的寬大木板,都是用砍刀劈成的。
  • 二戰日軍拼刺刀自稱「世界最強」:吹牛還是真的?
    二戰期間,日軍有一項軍事技術自稱全世界最強:白兵戰,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白刃戰。而白兵戰中,日本軍引以為豪的就是他們的「銃劍突擊」——刺刀突擊。自打18世紀初法國人第一個發明刺刀後,裝在槍管上的冷兵器——刺刀就成了戰場的標配。十九世紀末,日本軍隊全面配裝刺刀。圖為日本陸軍刺刀一覽。
  • 一將功成萬骨枯 做一款好的冷兵器戰爭遊戲有多難?
    在各個領域,都有一些經典作品名留青史,成為遊戲裡程碑的一部分,冷兵器戰爭遊戲也是如此。但相較於一些其他更加熱門的遊戲,雖然冷兵器戰爭遊戲也有佳作,但卻為數不多。並且,在屈指可數的幾款經典遊戲背後,是無數曾試圖挑戰、拓寬該類型遊戲邊界,但卻倒在路上的「勇士」。 對於冷兵器戰爭遊戲來說,一個完整且宏大的世界是必要的,針對這一點很多遊戲都曾考慮到。
  • 三稜刺究竟可怕在哪兒?挨上一下基本沒救,二戰德軍視為「死神」
    作為步槍的固定配件,刺刀依然在各國軍隊中出現。這是一種專門用於白刃戰的利器,但隨著現代戰爭的發展,白刃戰已經成為了歷史,現如今的刺刀基本上都以裝飾作用為主,在實戰中的價值不大。要說刺刀中的佼佼者,那無疑是俄國人發明的三稜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