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戰場上,由高度現代化武器裝備武裝起來的美國軍隊,碰上了各種武器都處於明顯劣勢但戰鬥力極強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這樣強勁的對手。為了擺脫困境,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美軍是不惜付出一切代價誓要與志願軍決一雌雄。為此,美軍除了沒敢使用曾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之外,是把能夠使用的很多大規模殺傷兵器都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來了,讓朝鮮戰場當成新式武器裝備的試驗場。例如在火炮方面,美軍就把剛研製出來不久,為數不多的203毫米重型榴彈炮就很快運送到朝鮮用於實戰。
203毫米重型榴彈炮與當時美國及其他國家軍隊的火炮相比,具有口徑大、射程遠和殺傷破壞威力大的特點,被美軍稱之為「志願軍對付不了的『王牌炮」。
1951年夏,抗美援朝戰爭經過五次大的戰役之後,交戰雙方都轉入了戰略防禦,並於7月10日開始停戰談判,而戰線基本對峙於「三八線」附近地區。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和當時被稱為南朝鮮軍趁中朝兩軍防禦尚未鞏固之際,於夏、秋季發動了有限目的的攻勢行動,企圖改變態勢,配合其在停戰談判中妄圖把軍事分界線劃在實際控制線以北,從而多得1. 2萬餘平方公裡土地的政治目的。而在夏季攻勢被粉碎以後,經過充分準備,遂於9月29日開始發動秋季攻勢。
敵軍的秋季攻勢首先是從中朝兩軍防禦西線打起的,但同時在東線也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中朝兩軍的防禦東線主要是由剛剛入朝不久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兵團所屬第六十七軍和第六十八軍堅守。一天,志願軍步兵第一九九師和炮兵第四十一團均向第六十七軍指揮所報告,發現美軍新調來一門大口徑火炮,經常向志願軍東線防禦陣地射擊。雖然只有一門這種火炮,但由於其射程遠、威力大,對志願軍防禦部隊造成很大的威脅。
正在第六十七軍協助指揮炮兵的第二十兵團炮兵主任李健,以其淵博的炮兵知識和豐富的炮兵作戰經驗,很快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他對第六十七軍代軍長李湘說:「這種火炮就是美軍所謂的『王牌炮』,口徑203毫米,最大射程在40公裡左右,是目前一種口徑大、射程遠、殺傷破壞力很大的火炮。我第一九九師,團指揮所和縱深內的防禦部隊、炮兵發射陣地均在它射程之內,如果不除掉這門『王牌炮』將對第一九九師防禦部隊的重要目標和作戰行動都有較大的威脅。」李軍長點頭贊同李健主任的判斷,用詢問的口氣說:「你的意見怎麼辦?」
李健主任果斷地說:「我建議,用炮兵第四十一團的一個炮兵連,以急襲射擊的方法,迅速將美軍這門『王牌炮』摧毀。」
李軍長同意了這一建議後,炮兵第四十一團一個122毫米榴彈炮兵連承擔了這一任務。該連在周密偵察、全面準備的基礎上,抓住戰機突然急襲射擊,發射了20多發炮彈,立刻覆蓋了這門火炮之王,使「王牌炮」受了重傷。
經過兩天的緊急「治療」,這門火炮又出現了,而且比以前更加瘋狂地向志願軍防禦陣地射擊。為了徹底摧毀這門王牌炮」,李健主任親自到炮兵第四十一團,與該團指揮員認真研究了新的作戰方案,決定加大兵力,靠前配置,增加彈藥消耗量。為此,炮兵第四十一團是動用兩個122毫米榴彈炮兵連,並且發射陣地前推靠近步兵防禦前沿,以集火急襲射擊,突然開火,在一次就發射50多發炮彈讓美軍「王牌炮」頓時被密集的炮彈所包圍,只見是轟轟一陣響聲後陣地上是硝煙直冒,火光四起,從而讓這門不可一世的「王牌炮」被完全摧毀,失去了再次維修啟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