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朝鮮當新武器試驗場,美軍一巨炮威力極大,但被志願軍完全摧毀

2021-01-07 花熊出沒

在朝鮮戰場上,由高度現代化武器裝備武裝起來的美國軍隊,碰上了各種武器都處於明顯劣勢但戰鬥力極強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這樣強勁的對手。為了擺脫困境,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美軍是不惜付出一切代價誓要與志願軍決一雌雄。為此,美軍除了沒敢使用曾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之外,是把能夠使用的很多大規模殺傷兵器都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來了,讓朝鮮戰場當成新式武器裝備的試驗場。例如在火炮方面,美軍就把剛研製出來不久,為數不多的203毫米重型榴彈炮就很快運送到朝鮮用於實戰。

203毫米重型榴彈炮與當時美國及其他國家軍隊的火炮相比,具有口徑大、射程遠和殺傷破壞威力大的特點,被美軍稱之為「志願軍對付不了的『王牌炮」。

1951年夏,抗美援朝戰爭經過五次大的戰役之後,交戰雙方都轉入了戰略防禦,並於7月10日開始停戰談判,而戰線基本對峙於「三八線」附近地區。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和當時被稱為南朝鮮軍趁中朝兩軍防禦尚未鞏固之際,於夏、秋季發動了有限目的的攻勢行動,企圖改變態勢,配合其在停戰談判中妄圖把軍事分界線劃在實際控制線以北,從而多得1. 2萬餘平方公裡土地的政治目的。而在夏季攻勢被粉碎以後,經過充分準備,遂於9月29日開始發動秋季攻勢。

敵軍的秋季攻勢首先是從中朝兩軍防禦西線打起的,但同時在東線也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中朝兩軍的防禦東線主要是由剛剛入朝不久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兵團所屬第六十七軍和第六十八軍堅守。一天,志願軍步兵第一九九師和炮兵第四十一團均向第六十七軍指揮所報告,發現美軍新調來一門大口徑火炮,經常向志願軍東線防禦陣地射擊。雖然只有一門這種火炮,但由於其射程遠、威力大,對志願軍防禦部隊造成很大的威脅。

正在第六十七軍協助指揮炮兵的第二十兵團炮兵主任李健,以其淵博的炮兵知識和豐富的炮兵作戰經驗,很快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他對第六十七軍代軍長李湘說:「這種火炮就是美軍所謂的『王牌炮』,口徑203毫米,最大射程在40公裡左右,是目前一種口徑大、射程遠、殺傷破壞力很大的火炮。我第一九九師,團指揮所和縱深內的防禦部隊、炮兵發射陣地均在它射程之內,如果不除掉這門『王牌炮』將對第一九九師防禦部隊的重要目標和作戰行動都有較大的威脅。」李軍長點頭贊同李健主任的判斷,用詢問的口氣說:「你的意見怎麼辦?」

李健主任果斷地說:「我建議,用炮兵第四十一團的一個炮兵連,以急襲射擊的方法,迅速將美軍這門『王牌炮』摧毀。」

李軍長同意了這一建議後,炮兵第四十一團一個122毫米榴彈炮兵連承擔了這一任務。該連在周密偵察、全面準備的基礎上,抓住戰機突然急襲射擊,發射了20多發炮彈,立刻覆蓋了這門火炮之王,使「王牌炮」受了重傷。

經過兩天的緊急「治療」,這門火炮又出現了,而且比以前更加瘋狂地向志願軍防禦陣地射擊。為了徹底摧毀這門王牌炮」,李健主任親自到炮兵第四十一團,與該團指揮員認真研究了新的作戰方案,決定加大兵力,靠前配置,增加彈藥消耗量。為此,炮兵第四十一團是動用兩個122毫米榴彈炮兵連,並且發射陣地前推靠近步兵防禦前沿,以集火急襲射擊,突然開火,在一次就發射50多發炮彈讓美軍「王牌炮」頓時被密集的炮彈所包圍,只見是轟轟一陣響聲後陣地上是硝煙直冒,火光四起,從而讓這門不可一世的「王牌炮」被完全摧毀,失去了再次維修啟用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喀秋莎首秀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慨嘆:這威力足可以毀天滅地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僅僅數年之後,喀秋莎火箭炮又活躍於朝鮮戰場,只不過她的對手換成了比德軍更加強大的美軍。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拉開序幕,但志願軍在入朝作戰初期,仍然在使用著「萬國牌」武器裝備,尤其是在重武器方面更是與美軍存在巨大的差距,隨著蘇式裝備的換裝,志願軍的武器裝備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輕武器的火力投射方面與美軍相比已經絲毫不落下風。
  • 韓戰中,志願軍和美軍的武器裝備差距有多大?
    朝鮮人民軍一觸即潰,全線敗退,美軍快猛推進,一舉取下漢城,10月20日,美軍又攻佔平壤。 史達林要求中國增兵在東北布防,美國則開始注意新中國是否會參戰。但一直以「精通」東方心理學自詡的麥克阿瑟斷言,中國一定不會參戰。因此,他要求各部隊迅速北上推抵至達鴨綠江畔。 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
  • 在韓戰中,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在戰爭中真正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原子彈的威力美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清楚。在二戰時,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放棄了最後的抵抗,最終選擇投降。而美國在韓戰時,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卻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呢?
  • 韓戰,美軍的噩夢「喀秋莎」:齊射一輪,陣地基本沒活物!
    彭德懷司令決定來一場盛大的煙花晚會,為這次戰爭畫上句號,同時徹底摧毀韓國的野心。7月13日晚,20兵團的1100門火炮,對韓軍展開地毯式的轟炸,瞬間整個漆黑的夜晚明亮如晝,火光四射。而我們的洪學智將軍還調來10個汽車團,源源不斷的運輸炮彈炸藥,一戰下來,志願軍殲敵5.3萬餘人,韓國軍隊徹底被打服,這場璀璨的煙花表演圓滿結束。
  • 血戰長津湖:中國人民志願軍條件艱苦,是如何擊敗美軍的?
    12月14日,撤離到興南港的東線「聯合國軍」開始登船從海上撤離,到12月24日,朝鮮東北戰線的「聯合國軍」全部撤離興南地區,經由海上撤往三八線以南,臨走之前,美軍工程部隊使用400噸烈性炸藥將無法帶走的物資、裝備銷毀,並且摧毀了興南港,翌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進駐興南,長津湖戰役結束。
  • 喀秋莎首次出現在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慨嘆:這東西簡直毀天滅地
    喀秋莎威力巨大,而且射速極快,這件武器在蘇聯護國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世人第二次見到這件武器僅僅就在二戰結束的幾年後,在朝鮮戰場上,喀秋莎這次的目標也是從德國人變成了美國人。1950年,抗美援朝開始。中國百萬志願軍戰士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 韓戰: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是對美軍的一種「死亡的召喚」!
    在李奇微的回憶錄中,雖然存在著一些對中國人的偏見,但事實上,他仍然無法完全避開事實的真相,在他的一些吞吞吐吐、含糊其辭,甚至是惱火的敘述中,依然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描述,比如他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對美軍俘虜態度的描述中,就非常感慨地寫到:中國人釋放俘虜的做法與北朝鮮人對待俘虜的做法截然不同
  • 為志願軍提供上億張手紙,當年美軍宣傳戰被志願軍女兵一首歌完爆
    弗蘭克等人認為用紙張傳單、廣播來摧毀敵人,效果很可能會比戰場上直接的較量來的有效,這很可能會大幅降低美軍和其盟國的官兵傷亡。和二戰時一樣,這些傳單的內容由美軍情報機構的心理戰專家制定,隨後又讓翻譯將傳單文字改為中文和朝鮮文,最初這些傳單會印刷出一部分樣品,並被送往戰俘營,讓美軍衛兵裝作不經意的樣子故意丟給俘虜們。
  • 女神的怒火:喀秋莎火箭炮是如何在朝鮮戰場摧毀美軍信心的?
    這一點在志願軍入朝參戰與美軍交手時感觸頗深。受制於炮兵裝備水平,我軍只能發揮戰鬥力頑強的優勢,難以有效打擊敵方陣地。在這種情況下,由蘇聯方面提供「喀秋莎」火箭炮,中國組建了炮兵師入朝參戰,在戰爭中後期大大改善了我軍攻堅對抗能力,「喀秋莎」火箭炮用兇猛的火力在朝鮮戰場大顯身手,在上甘嶺和金城反擊戰中摧毀了美軍信心。
  • 朝鮮空戰中蘇軍爆錘美軍,擊落1106架美機,為何卻冒充志願軍
    朝鮮戰場上,蘇軍爆錘美軍,擊落1106架美軍戰鬥機,把美軍打得落花流水,明明實力這麼強,為何要冒充志願軍呢?一、韓戰中方志願軍實力有限1950年6月開啟的韓戰,使多少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倒在了他國異土上。
  • 李奇微剛到朝鮮,志願軍就給他當頭一棒,他發現了志願軍的弱點
    李奇微到達朝鮮戰場的時候,對美第八集團軍的第一感受是,這是一支被打怕了的、失魂落魄的軍隊,已經完全喪失了鬥志、沒有了信心的軍隊。原因很簡單,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中,美軍第一次和志願軍交手,對志願軍的打法感到非常驚訝,毫無心理準備。
  • 韓戰,美軍出動大量王牌部隊,為何與志願軍打了個平手?
    韓戰,美軍出動大量王牌部隊,為何與志願軍打了個平手? 韓戰,美軍出動大量王牌部隊,為何與志願軍打了個平手? 韓戰,美軍出動大量王牌部隊,為何與志願軍打了個平手?
  • 蘇聯若將繳獲的虎式坦克送給志願軍會如何,或和美軍上演巔峰對決
    另一方面,蘇聯在衛國戰爭時期曾大量繳獲德軍多種型號的坦克,甚至也包括曾讓美軍陷入高度恐懼的虎式坦克,而其他的德軍槍炮更是曾在後來的越戰中以一定數量提供給北越一方,這就說明理論上志願軍的確存在配備蘇聯繳獲的德式武器可能性,試想如果志願軍獲得了少量原德軍虎式坦克,會在朝鮮戰場上有什麼表現呢?
  • 美軍第一軍夢斷鐵原,志願軍63軍是如何在朝鮮打出中國人的風採的
    鐵原阻擊戰就是韓戰的一個小型戰役,這一次戰役志願軍成功的挫敗美軍的瘋狂攻勢。鐵原是朝鮮半島南部的一個戰略據點,在韓戰期間,是給前線志願軍運輸補給的一條生命要道,美軍為了快速地斬斷志願軍的生命線,於是策劃了鐵原攻堅戰。
  • 韓戰,志願軍、美軍的武器差距有多大?我軍戰士用的是啥?
    韓戰在一開始只是一場內戰,和我國唯一的關係就是戰場離我國邊境有點近,但無論怎麼想,朝鮮和韓國對打都不可能影響到我國。但在美國開始介入戰場後,情況卻發生了一些變化,美軍在登陸朝鮮半島以後我國的東北地區就經常受到美軍的騷擾,雖然美軍一直說是失誤,但是我國也確確實實感受到了威脅。
  • 美為何沒對志願軍動用原子彈結束韓戰?這些忌憚足以掀翻美國
    ,這下受到前後夾擊的朝鮮損失慘重,美軍這個時候並沒有收手,而是擴大戰爭局面,戰火更是燒到了三八線以北,佔領朝鮮首都平壤,這些囂張的美軍更是打算直接佔領整個朝鮮全境,戰局急轉直下,北朝鮮求助中蘇,隨著中國志願軍的加入,對於一個沒有強大火力支持的新中國,硬是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牢牢地拴在三八線附近。
  • 什麼,志願軍竟然和美軍打起了裝甲對戰?經此一役美軍刻骨銘心
    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再者,就對戰雙方來講,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對抗的是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大大小小也有16國之眾,這種在武器和交戰方都嚴重不對等的情況下,朝鮮戰場儼然成了區域性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戰場,而在這個殘酷的修羅地獄中,中國志願軍硬是憑著靈活的戰術戰略和鐵血意志擊潰
  • 志願軍在朝鮮留下的,不只是「火力不足恐懼症」
    (第五次戰役發起前朝鮮戰況,志願軍抵擋住了美軍的步步反攻)指揮部一到,吉普車還沒停穩,範弗裡特就急忙跳下去,揮舞著當天的報紙衝進指揮部。「馬特!一把手(Big Chief 指麥克阿瑟)下臺了!見鬼!這次媒體的消息比調令還快,完全違抗華盛頓的意思,看來杜魯門總統是真的生氣了!」
  • 韓戰的拐點:慘烈程度堪比上甘嶺,志願軍與美軍雙方損失慘重
    上個世紀的韓戰中,我國為了支援朝鮮成立了志願軍,當時的中華青年和將士們都熱血沸騰,想要投身於解放人類的偉大事業中。在志願軍參戰的多場戰役中,其中有一場戰役尤為重要,這場戰役甚至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 臨津江之戰,美軍竟為我志願軍指引目標,英軍紛紛大罵無恥
    引言:1950年,我志願軍進入朝鮮後,接連對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發起了兩次大規模的戰役,美軍完全沒有預料到,我軍發起的戰役規模和強度如此之大,一時之間被我志願軍打的潰不成軍、爭相南撤。而我志願軍則在兩次戰役中同樣傷亡慘重,隨著美軍逐漸撤回三八線,並且修整部隊準備反擊,一個至關重要的選擇擺在了我志願軍的面前。由於我軍在進入朝鮮之後對美軍發起了一連串的攻擊並且取得不小的戰績,美軍倉皇難逃,我志願軍則乘勝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