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志願軍提供上億張手紙,當年美軍宣傳戰被志願軍女兵一首歌完爆

2020-12-25 騰訊網

今年是志願軍入朝作戰七十周年,在三年的血火較量中,不但有雙方真刀真槍的正面拼殺,更有文化為主導的心理宣傳戰攻勢。長久以來自詡熟知人類心理學和人性弱點的美國在戰爭初期就熟知志願軍物質條件的極度匱乏,所以針對性制定了一套傳單戰術,希望由此達到戰場上難以達到的目標。然而事實證明,美軍的心理宣傳戰卻成了經久不衰的笑話。

美軍為開始宣傳戰,還研發了專門容納傳單的投放器

早在二戰中,美軍就開始用海報傳單來進行心理戰,在歐洲美國情報機構認為德軍大多數官兵因常年徵戰,厭戰情緒開始增長,而且這些人到後來也愈發厭煩希特勒和納粹集團的統治。所以美軍心理戰機構專門印發大量海報,他們聲稱無數德軍官兵的生命被希特勒嗜血的本質消耗掉,徒留下他們的父母,兒女和戀人。當時一首流行曲《莉莉瑪蓮》曾成為軸心國和同盟國士兵共同熱愛的一首情歌,美軍經常用留聲機向德軍陣地播放這首歌,久而久之很多德軍士兵的士氣直線下降,以至於在西線作戰後期經常大量向盟軍投降。在太平洋戰場,美軍情報機構聘請了不少熟悉日本文化的日裔美軍官兵,專門結合東方風格詩情畫意的文化,繪製了針對性傳單,這些美軍飛機播撒的傳單上湧日語寫著:春天帶著下一個花季來臨後,落在你們頭頂上的不會是美麗的櫻花,而是無窮的美軍炸彈。相比於美國,日本要貧弱的多,武士道精神再頑強又怎麼可能敵得過世界頭號超級大國的戰爭機器,你們的生命不該白白被碾碎。

讓美軍沒想到的是,其傳單攻勢在志願軍面前淪為笑話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不久的1951年初,美國陸軍部長弗蘭克主導下的美軍宣傳戰正式開始,此時美軍已逐步感受到志願軍的厲害,他們萬萬不敢相信這些一把炒麵一把雪,武器簡陋衣著寒酸的對手居然屢屢痛擊自己。弗蘭克等人認為用紙張傳單、廣播來摧毀敵人,效果很可能會比戰場上直接的較量來的有效,這很可能會大幅降低美軍和其盟國的官兵傷亡。和二戰時一樣,這些傳單的內容由美軍情報機構的心理戰專家制定,隨後又讓翻譯將傳單文字改為中文和朝鮮文,最初這些傳單會印刷出一部分樣品,並被送往戰俘營,讓美軍衛兵裝作不經意的樣子故意丟給俘虜們。美軍心理戰專家認為,如果俘虜們能夠認真看下去就說明這種傳單有意義,並會針對性改進並將量產修改版傳單的設計和大量生產交給日本和韓國的印刷廠。和太平洋戰爭時一樣,這些傳單上重要的內容都是渲染美軍的飛機重炮坦克如何厲害,火力如何強大,而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如何弱小,同時,美軍還會極力渲染美國的物質生活如何優越,他們試圖煽動志願軍戰場投降,聲稱只要投降過來就會享受這種他們此前祖祖輩輩都未曾有過的天堂生活。最初階段,這些傳單是依靠戰鬥機和偵察機進行飛行員手動空中拋灑的,但美軍認為這會導致大量傳單被風吹散,所以後來美軍就靠運輸機投擲捆好的傘包,將大量傳單放入其中,有時一同被投下的還有各種糖果和點心,他們試圖以此引誘長期被飢餓折磨的對手意志動搖。

美軍炫耀自身武力試圖威懾志願軍的計劃也徹底失敗

後來,美軍又在集束炸彈基礎上改裝出傳單拋灑器,這可以避免風向幹擾,一次性可以投擲成千上萬傳單。在戰場上,雖然有極少部分意志不堅定者叛變投敵,但絕大多數人依靠堅定意志和決心直面強敵和困苦環境,所以縱觀朝鮮戰場上美軍投下的2.4億張傳單,幾乎都成為志願軍的手紙。而志願軍空軍和秘密參戰的蘇聯空軍到來後,一度奪取了局部制空權,也導致美軍拋灑傳單的飛機不斷被擊落。雖然美軍一線空軍官員認為在局勢變化後冒著飛行員和飛機損失的危險執行此類無聊任務屬於愚蠢行為,強烈要求停止此任務,但中情局高層最終遊說五角大樓和白宮,使得該任務得以繼續進行。在這一階段,美軍飛機將投放高度提升到4.5千米,而且多半轉為夜間進行。然而即使如此,在1953年一架隸屬於美軍581空中補給聯隊的改造型B29還是在宣川附近被蘇軍和志願軍依靠探照燈和米格15戰鬥機配合擊落,其殘骸落在了中國的安東地區,阿諾德上校等11人也紛紛被中國民兵擒獲,後來他們作為交換籌碼換回了中國兩彈一星之父錢學森,這是後話。而米格15的出現,也讓美軍感到十分棘手,這種戰機在當時是堪比美軍主力戰機F86的先進武器,美軍急於試圖了解其性能,所以就展開了一個賞金計劃,他們通過無線電廣播和傳單方式宣傳,第一個駕駛該機投奔美軍的飛行員,無論他是蘇聯人、中國人還是朝鮮人,都會獲得十萬美元的獎金,這幾乎等於當時一個美國普通工人三十年的薪水!而且他還會得到美國的保護甚至國籍,其真實身份也會被徹底保密。1953年4月27日,美國將軍克拉克親自在無線電短波頻道裡講話,而他的話很快又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並向志願軍方向廣播。就在同時,2架美軍改裝版B29再次對朝鮮多個駐紮米格15的機場播撒相應內容的傳單。

志願軍的傳單對美軍的宣傳效果要好得多

然而直到板門店籤署停戰協議,美軍也沒有盼來所謂的駕機投誠者。直到1953年9月21日,一名朝鮮飛行員盧金錫才駕駛編號紅2057的米格15逃到駐韓美軍基地,但讓美軍情報人員大失所望的是此人根本不知道美軍的賞金計劃,也沒有看過傳單,他之所以投奔美軍是由於個人被排擠等不公待遇。然而韓國等盟友看在眼裡,美軍情報機構也急於找回面子,如果此時沒有給盧金錫傳單上保證的待遇必然等於雙重自打臉,所以美軍也只能不情願地發給盧金錫十萬美元並答應他的移民要求。雖然此時距離停戰已過了兩個月,但美軍情報機構事後依舊喋喋不休地宣稱盧金錫事件是戰爭中自己的巨大成就。然而一些參戰的美軍卻對該說法嗤之以鼻,後來他們總結對志願軍宣傳戰失敗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對方雖武器寒酸但竭力用手頭武器提升防空效率,導致美軍飛機無法降低高度投放,就算有改進型投放設備也難以避免傳單撒到他處;第二,很多志願軍士兵出身貧困,外加多年戰亂所以壓根沒上過學,甚至看不懂傳單上的字,傳單對他們來說無非是畫片;第三,志願軍士兵成長環境和歐美同齡人完全不同,傳單上的內容完全是歐美思維的產物,志願軍根本不會有認同感;第四,志願軍中絕大多數人的意志十分堅定且視死如歸,經歷多次戰火考驗的他們不可能輕易被美軍武器和火力優勢嚇倒。正如一位曾參與二戰的美軍老兵所言:這種根本不了解對方的宣傳幾乎就是可笑的鬧劇,美軍自己在二戰阿登戰場上被優勢德軍裝甲部隊圍攻時,101空降師指揮官嚴詞拒絕了德軍提出的投降要求;瓜島戰場上美國海軍陸戰隊面對日軍巨炮和飛機的輪番轟炸,也沒有膽怯。美軍在逆境下可以頂住,為何就判斷別人不行,而志願軍能頂住巨大壓力向美軍挑戰,就說明他們不是那種膽小鬼,美軍炫耀自身力量試圖威懾對方的宣傳自然白搭。

志願軍女文藝兵一首美國民歌的效果勝過美軍2.4億張傳單

另一方面,志願軍的宣傳戰成效卻明顯超過美軍,一些上過大學精通英語並較為熟悉歐美文化的戰士以及一些曾在緬甸戰場上接觸過英美官兵的前國民黨官兵為此出力很大。在一次聖誕節時志願軍用迫擊炮空包彈將聖誕賀卡和宣傳單,上面寫著,美軍士兵們,你們在這裡受凍,隨時可能戰死,而高層巨頭和資本家卻在花天酒地。你們的父母在萬裡之外的家中急切等待你們,想想你們多年暗戀卻未曾表白過的鄰家姑娘,她們此時在幹什麼?如果你失去生命,一切你們期盼的事物都將遠離你們;如果你們傷殘,回國後連工作都找不到,只能被富人們壓迫。中國人不是你們的敵人,你們的敵人是把你們送來的人,讓我們攜起手來,面向我們共同的敵人。不少美軍士兵看了之後士氣更為低落,他們直言這場戰爭本就和自己無關,而所有的戰爭都是掌權的大人物宣戰並享受由此帶來的榮耀金錢和地位,無數不知名的小人物無聲無息送命。另外志願軍的宣傳戰在美軍黑人部隊那裡也取得了重大成效,當時志願軍也熟悉這些黑人官兵被白人百般歧視壓迫的悲慘命運,所以經常用英文喊話表示有色人種是一家,志願軍不會歧視和虐待黑人。一名美軍黑人士兵後來回憶:在雲山以南的九洞地區防禦戰中,我聽到一個女孩在對面用英語唱著美國民歌《故鄉的親人》,所有人都停下來認真地聽,熟悉的歌詞和曲調讓我們都淚如雨下。我一輩子都無法忘卻的事,就是在朝鮮聽到對面中國人陣地上那個甜美的嗓音。最終,這些隸屬於美國陸軍24團C連的一百多名黑人士兵主動在戰場上向志願軍投誠,讓美軍高層頓感顏面掃地。從志願軍女文藝兵一首美國民歌的效果完勝美軍2.4億張傳單來看,在沒有硝煙的宣傳戰中,美軍同樣被志願軍迎頭痛擊。

相關焦點

  • 志願軍女兵26年後訪美,遇到當年被她審訊過的美軍俘虜兵。
    志願軍女兵26年後訪美,遇到當年被她審訊過的美軍俘虜兵。 我的青春年華是在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上度過的:劉祿曾
  • 志願軍戰歌
    這首來自前方的詩,迅速在志願軍戰士中傳開。正在炮兵部隊採訪的新華社記者陳伯堅在其撰寫的戰地通訊中引用了這首詩作為開頭。那時,陳伯堅還不知道詩的作者是誰,只是記下:「這是記者在前線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聽到的廣為流傳的一首詩。」
  • 志願軍被俘女兵楊玉華,戰俘營裡縫五星紅旗,回國後中將前去慰問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女戰俘營後楊玉華才明白,原來管理女戰俘的都是一些美國女兵。這也讓她鬆了一大口氣,至少不用為傳聞中的性暴力而擔心了。雖然是被關押在朝鮮戰俘營中,但楊玉華並不孤獨,因為裡面有很多女兵都是中國朝鮮族人,還有不少是曾在四野中任過職的女戰士。
  • 「一把炒麵一把雪」都算奢侈的志願軍,如何把美軍打得灰頭土臉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吃的炒麵實際上不是炒的白面,高粱面玉米面口感並不好,也不好消化,只有不好消化的東西飽腹感才比較強且抗餓,而且這東西炒不炒得熟沒那麼好判斷。志願軍炒麵是用麥粒玉米粒高粱等先炒熟,再加鹽磨成粉。
  • 曾在歐洲戰場上不可一世的美軍坦克,被志願軍繳獲
    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解放軍報微信將陸續推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文物背後的故事」系列文章,一起回顧那段英雄歲月。在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作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略決定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參戰,10月25日,第一次與美軍交戰。
  • 美軍打造一支超級精兵,欲挑戰志願軍最強領域,志願軍吃驚後樂了:找死
    答案在上一篇文章中,190.8高地戰鬥志願軍打了一個敗仗,卻分出了戰爭的勝負,從此美軍再無獲勝機會,志願軍雖然沒有守住高地,但遠比戰爭初期強大的志願軍炮兵把進攻的美軍步兵打得哇哇叫,美軍戰史承認,損失了8個步兵連的兵力。而戰爭進入到1952年,這成了普遍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規避志願軍越來越強大的炮兵火力,美軍除了在白天發起進攻,更廣泛地與志願軍進行夜戰。
  • ...援朝戰爭後,美軍對中國的志願軍戰士讚不絕口,稱之為「奇蹟軍隊」
    當年的抗美援朝也讓中國進入了世界的眼中,也讓世界看到了什麼是戰爭?而要說他為什麼不一樣呢?那就是這場戰爭註定是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上說?抗美援朝戰爭後,美軍對志願軍讚不絕口,稱之為「奇蹟軍隊」。
  • 美軍精銳瞧不起志願軍,我軍戰士卻嗷嗷直叫:老子打的就是王牌
    雖然此時它早已改編為重型機械化步兵師,但為保持傳統,該師一直保留「騎兵師」番號,官兵人人佩戴一個馬頭圖案的臂章。現任師長霍巴特·蓋伊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雖然軍銜只是個少將,但他卻是「二戰」中巴頓將軍的參謀長,是美軍公認的「裝甲幹才」。
  • 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美軍騎虎難下,志願軍一戰成名
    1950年10月,朝鮮內戰一觸即發後,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趁機進行了仁川登陸,一路北上,眼看就要逼近中朝邊境。解放軍高層經過激烈的思考,最終決定出兵朝鮮,這一舉動讓當時的美軍遠東總司令官麥克阿瑟驚訝不已。因為按照他的計劃,解放軍是不敢趟這片渾水的,這一點他曾經向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保證過。
  • 喋血上甘嶺,美軍被志願軍打服了
    面對"聯合國軍"的挑釁,志願軍和人民軍採取了堅決的反擊。尤其是在志願軍15軍反擊391高地時,埋伏敵人的部隊遭到敵人偵察燃燒彈的攻擊,埋伏部隊戰士邱少雲不幸被火苗點燃,為避免全部暴露,邱少雲用驚人的毅力忍受住了火焰的燃燒,最終壯烈犧牲。
  • 志願軍小莫,獨創英語喊話歌,退役教英語,四川高考奪第一
    浴血三八線191作者:莫孤煙當初在抗美援朝戰場,志願軍50軍裡曾經流傳一首用東北小調演唱的「英語喊話歌」,堪稱實用英語速成教學的範例——見到敵人叫「哈羅」,「薩暖得兒」(surrender)是「投降」,「漢志阿普」(Hands up)是「舉起手」,「法羅米」(Follow me)是「跟我走」……異國作戰的志願軍面對的是十七國聯軍,語言不通是開展敵工工作的一大難題
  • 美軍當運輸大隊長!11門最強火炮被志願軍繳獲,轉頭用來打美軍
    在《遊擊隊員之歌》中就有「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的歌詞。 很少有人知道,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志願軍裝備的性能最好的、口徑最大的、最先進的火炮,其實是從美軍手中繳獲的M1A1型155毫米榴彈炮。 M1A1型榴彈炮是美軍在1944年才剛剛研製成功裝備部隊的,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大口徑火炮。
  • 志願軍武器落後?志願軍老兵:我們的槍曾經讓美軍聞風喪膽
    50式衝鋒鎗重3.63千克,全長840毫米,有效射程250米,射速每分鐘70-100發,在緩衝器的製造上,也表現出了志願軍適合穿插作戰、近戰、夜戰的特點。當年戰士們手持衝鋒鎗,一次次擊退敵人,將布滿彈孔的戰旗插在上甘嶺主峰上的豪邁,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 志願軍戰士說的一句話是什麼?美軍士兵為何聽了後卻喜出望外?
    最近,在湖南電視臺播出的一檔節目中,已經88歲的志願軍老兵慄緒華在採訪中提起抗美援朝戰爭時激動不已,他豪邁地說道:「我們當年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Hello!Laydownyourarms,Wewon′tkillyou。』」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然而,彭德懷顯然不會想到這一點——自從30歲那一年率平江起義部隊上井岡山與「朱毛」紅軍匯合,一路徵戰的彭德懷早就不記得自己的生日是哪天了。 此時此刻,作為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彭德懷,正在為打好出國作戰第一仗排兵布陣。 第一軍情作者:賈永、院浩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美軍敗退500公裡,志願軍是怎麼做到的?
    但問題是,志願軍在戰鬥中打得太猛了,一舉將美國從鴨綠江邊趕回三八線,美軍敗退500餘公裡。 志願軍取得的勝利震驚了世界,它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在國際舞臺上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在近代一直落後挨打的形象。 在裝備遠遠落後於美軍的情況下,志願軍是如何擊敗強大的美軍呢?
  • 美軍拍攝志願軍冰雕連「珍貴影像」?疑為電視劇花絮鏡頭
    這場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極端嚴寒天氣中艱苦作戰、多人被凍傷凍死,他們被後人譽為「冰雕連」。近日,一則被傳是「美軍拍攝的珍貴長津湖戰役影像」在網絡平臺上引發廣泛關注。 影像片段中,白雪皚皚的場景、伏擊在大雪中的「冰雕」志願軍身邊,站著幾個外國樣貌身穿外國軍裝的人士。然而,這則影像片段並非所謂「美軍所攝的歷史影像」。
  • 臨津江之戰,美軍竟為我志願軍指引目標,英軍紛紛大罵無恥
    而我志願軍則在兩次戰役中同樣傷亡慘重,隨著美軍逐漸撤回三八線,並且修整部隊準備反擊,一個至關重要的選擇擺在了我志願軍的面前。由於我軍在進入朝鮮之後對美軍發起了一連串的攻擊並且取得不小的戰績,美軍倉皇難逃,我志願軍則乘勝追擊。
  • 志願軍鐵血二人組:8小時殲敵150人,美軍1個營寸步未進
    戰役第一階段,志願軍在西線發起猛烈進攻,迫使「聯合國軍」撤退至北漢江、昭陽江以南地區,並且殲滅敵軍2萬餘人;隨後志願軍東線方向發動圍殲戰,趁機殲滅了南韓3師和第9師,圓滿完成了第五次戰役的大部分任務。5月下旬,志願軍為進行補充休整,主動向北轉移,美軍第24師趁機在北漢江地區進行瘋狂反撲,而位於松羅山一帶的238高地及其附近的372.2高地等幾處戰略要地便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區域。
  • 志願軍繳獲的美軍「王牌飛行員」的手槍等
    戰後,志願軍戰地巡邏隊在博那郡三光裡北面的山坡上,發現了一架支離破碎的美軍F-86飛機殘骸和飛行員屍體及遺物。遺物中有:柯爾特型警用轉輪手槍一把、戰鬥機航向機槍一挺、頭盔一隻、軍號牌一枚等等,其中軍號牌上刻有:喬治•阿•戴維斯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