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志願軍入朝作戰七十周年,在三年的血火較量中,不但有雙方真刀真槍的正面拼殺,更有文化為主導的心理宣傳戰攻勢。長久以來自詡熟知人類心理學和人性弱點的美國在戰爭初期就熟知志願軍物質條件的極度匱乏,所以針對性制定了一套傳單戰術,希望由此達到戰場上難以達到的目標。然而事實證明,美軍的心理宣傳戰卻成了經久不衰的笑話。
美軍為開始宣傳戰,還研發了專門容納傳單的投放器
早在二戰中,美軍就開始用海報傳單來進行心理戰,在歐洲美國情報機構認為德軍大多數官兵因常年徵戰,厭戰情緒開始增長,而且這些人到後來也愈發厭煩希特勒和納粹集團的統治。所以美軍心理戰機構專門印發大量海報,他們聲稱無數德軍官兵的生命被希特勒嗜血的本質消耗掉,徒留下他們的父母,兒女和戀人。當時一首流行曲《莉莉瑪蓮》曾成為軸心國和同盟國士兵共同熱愛的一首情歌,美軍經常用留聲機向德軍陣地播放這首歌,久而久之很多德軍士兵的士氣直線下降,以至於在西線作戰後期經常大量向盟軍投降。在太平洋戰場,美軍情報機構聘請了不少熟悉日本文化的日裔美軍官兵,專門結合東方風格詩情畫意的文化,繪製了針對性傳單,這些美軍飛機播撒的傳單上湧日語寫著:春天帶著下一個花季來臨後,落在你們頭頂上的不會是美麗的櫻花,而是無窮的美軍炸彈。相比於美國,日本要貧弱的多,武士道精神再頑強又怎麼可能敵得過世界頭號超級大國的戰爭機器,你們的生命不該白白被碾碎。
讓美軍沒想到的是,其傳單攻勢在志願軍面前淪為笑話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不久的1951年初,美國陸軍部長弗蘭克主導下的美軍宣傳戰正式開始,此時美軍已逐步感受到志願軍的厲害,他們萬萬不敢相信這些一把炒麵一把雪,武器簡陋衣著寒酸的對手居然屢屢痛擊自己。弗蘭克等人認為用紙張傳單、廣播來摧毀敵人,效果很可能會比戰場上直接的較量來的有效,這很可能會大幅降低美軍和其盟國的官兵傷亡。和二戰時一樣,這些傳單的內容由美軍情報機構的心理戰專家制定,隨後又讓翻譯將傳單文字改為中文和朝鮮文,最初這些傳單會印刷出一部分樣品,並被送往戰俘營,讓美軍衛兵裝作不經意的樣子故意丟給俘虜們。美軍心理戰專家認為,如果俘虜們能夠認真看下去就說明這種傳單有意義,並會針對性改進並將量產修改版傳單的設計和大量生產交給日本和韓國的印刷廠。和太平洋戰爭時一樣,這些傳單上重要的內容都是渲染美軍的飛機重炮坦克如何厲害,火力如何強大,而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如何弱小,同時,美軍還會極力渲染美國的物質生活如何優越,他們試圖煽動志願軍戰場投降,聲稱只要投降過來就會享受這種他們此前祖祖輩輩都未曾有過的天堂生活。最初階段,這些傳單是依靠戰鬥機和偵察機進行飛行員手動空中拋灑的,但美軍認為這會導致大量傳單被風吹散,所以後來美軍就靠運輸機投擲捆好的傘包,將大量傳單放入其中,有時一同被投下的還有各種糖果和點心,他們試圖以此引誘長期被飢餓折磨的對手意志動搖。
美軍炫耀自身武力試圖威懾志願軍的計劃也徹底失敗
後來,美軍又在集束炸彈基礎上改裝出傳單拋灑器,這可以避免風向幹擾,一次性可以投擲成千上萬傳單。在戰場上,雖然有極少部分意志不堅定者叛變投敵,但絕大多數人依靠堅定意志和決心直面強敵和困苦環境,所以縱觀朝鮮戰場上美軍投下的2.4億張傳單,幾乎都成為志願軍的手紙。而志願軍空軍和秘密參戰的蘇聯空軍到來後,一度奪取了局部制空權,也導致美軍拋灑傳單的飛機不斷被擊落。雖然美軍一線空軍官員認為在局勢變化後冒著飛行員和飛機損失的危險執行此類無聊任務屬於愚蠢行為,強烈要求停止此任務,但中情局高層最終遊說五角大樓和白宮,使得該任務得以繼續進行。在這一階段,美軍飛機將投放高度提升到4.5千米,而且多半轉為夜間進行。然而即使如此,在1953年一架隸屬於美軍581空中補給聯隊的改造型B29還是在宣川附近被蘇軍和志願軍依靠探照燈和米格15戰鬥機配合擊落,其殘骸落在了中國的安東地區,阿諾德上校等11人也紛紛被中國民兵擒獲,後來他們作為交換籌碼換回了中國兩彈一星之父錢學森,這是後話。而米格15的出現,也讓美軍感到十分棘手,這種戰機在當時是堪比美軍主力戰機F86的先進武器,美軍急於試圖了解其性能,所以就展開了一個賞金計劃,他們通過無線電廣播和傳單方式宣傳,第一個駕駛該機投奔美軍的飛行員,無論他是蘇聯人、中國人還是朝鮮人,都會獲得十萬美元的獎金,這幾乎等於當時一個美國普通工人三十年的薪水!而且他還會得到美國的保護甚至國籍,其真實身份也會被徹底保密。1953年4月27日,美國將軍克拉克親自在無線電短波頻道裡講話,而他的話很快又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並向志願軍方向廣播。就在同時,2架美軍改裝版B29再次對朝鮮多個駐紮米格15的機場播撒相應內容的傳單。
志願軍的傳單對美軍的宣傳效果要好得多
然而直到板門店籤署停戰協議,美軍也沒有盼來所謂的駕機投誠者。直到1953年9月21日,一名朝鮮飛行員盧金錫才駕駛編號紅2057的米格15逃到駐韓美軍基地,但讓美軍情報人員大失所望的是此人根本不知道美軍的賞金計劃,也沒有看過傳單,他之所以投奔美軍是由於個人被排擠等不公待遇。然而韓國等盟友看在眼裡,美軍情報機構也急於找回面子,如果此時沒有給盧金錫傳單上保證的待遇必然等於雙重自打臉,所以美軍也只能不情願地發給盧金錫十萬美元並答應他的移民要求。雖然此時距離停戰已過了兩個月,但美軍情報機構事後依舊喋喋不休地宣稱盧金錫事件是戰爭中自己的巨大成就。然而一些參戰的美軍卻對該說法嗤之以鼻,後來他們總結對志願軍宣傳戰失敗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對方雖武器寒酸但竭力用手頭武器提升防空效率,導致美軍飛機無法降低高度投放,就算有改進型投放設備也難以避免傳單撒到他處;第二,很多志願軍士兵出身貧困,外加多年戰亂所以壓根沒上過學,甚至看不懂傳單上的字,傳單對他們來說無非是畫片;第三,志願軍士兵成長環境和歐美同齡人完全不同,傳單上的內容完全是歐美思維的產物,志願軍根本不會有認同感;第四,志願軍中絕大多數人的意志十分堅定且視死如歸,經歷多次戰火考驗的他們不可能輕易被美軍武器和火力優勢嚇倒。正如一位曾參與二戰的美軍老兵所言:這種根本不了解對方的宣傳幾乎就是可笑的鬧劇,美軍自己在二戰阿登戰場上被優勢德軍裝甲部隊圍攻時,101空降師指揮官嚴詞拒絕了德軍提出的投降要求;瓜島戰場上美國海軍陸戰隊面對日軍巨炮和飛機的輪番轟炸,也沒有膽怯。美軍在逆境下可以頂住,為何就判斷別人不行,而志願軍能頂住巨大壓力向美軍挑戰,就說明他們不是那種膽小鬼,美軍炫耀自身力量試圖威懾對方的宣傳自然白搭。
志願軍女文藝兵一首美國民歌的效果勝過美軍2.4億張傳單
另一方面,志願軍的宣傳戰成效卻明顯超過美軍,一些上過大學精通英語並較為熟悉歐美文化的戰士以及一些曾在緬甸戰場上接觸過英美官兵的前國民黨官兵為此出力很大。在一次聖誕節時志願軍用迫擊炮空包彈將聖誕賀卡和宣傳單,上面寫著,美軍士兵們,你們在這裡受凍,隨時可能戰死,而高層巨頭和資本家卻在花天酒地。你們的父母在萬裡之外的家中急切等待你們,想想你們多年暗戀卻未曾表白過的鄰家姑娘,她們此時在幹什麼?如果你失去生命,一切你們期盼的事物都將遠離你們;如果你們傷殘,回國後連工作都找不到,只能被富人們壓迫。中國人不是你們的敵人,你們的敵人是把你們送來的人,讓我們攜起手來,面向我們共同的敵人。不少美軍士兵看了之後士氣更為低落,他們直言這場戰爭本就和自己無關,而所有的戰爭都是掌權的大人物宣戰並享受由此帶來的榮耀金錢和地位,無數不知名的小人物無聲無息送命。另外志願軍的宣傳戰在美軍黑人部隊那裡也取得了重大成效,當時志願軍也熟悉這些黑人官兵被白人百般歧視壓迫的悲慘命運,所以經常用英文喊話表示有色人種是一家,志願軍不會歧視和虐待黑人。一名美軍黑人士兵後來回憶:在雲山以南的九洞地區防禦戰中,我聽到一個女孩在對面用英語唱著美國民歌《故鄉的親人》,所有人都停下來認真地聽,熟悉的歌詞和曲調讓我們都淚如雨下。我一輩子都無法忘卻的事,就是在朝鮮聽到對面中國人陣地上那個甜美的嗓音。最終,這些隸屬於美國陸軍24團C連的一百多名黑人士兵主動在戰場上向志願軍投誠,讓美軍高層頓感顏面掃地。從志願軍女文藝兵一首美國民歌的效果完勝美軍2.4億張傳單來看,在沒有硝煙的宣傳戰中,美軍同樣被志願軍迎頭痛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