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歐洲戰場上不可一世的美軍坦克,被志願軍繳獲

2020-12-14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曾在歐洲戰場上不可一世的美軍坦克,被志願軍繳獲

編者按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

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解放軍報微信將陸續推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文物背後的故事」系列文章,一起回顧那段英雄歲月。

在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作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略決定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參戰,10月25日,第一次與美軍交戰。

雖然志願軍在武器裝備上與美軍有著巨大的差距,但是通過機智勇敢的戰術穿插和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取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挫敗了美軍向鴨綠江邊進軍的作戰計劃。

M26「潘興」重型坦克,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製造的。在同納粹德國的一系列戰鬥中,美軍發現自己裝備的M4「謝爾曼」坦克面對德軍裝備的虎式坦克、豹式坦克戰鬥性能嚴重不足,於是從1942年開始設計新式重型坦克,即M26型坦克。

1945年1月,新生產的20輛M26型坦克投入戰場,由於改型坦克火力強、機動性好、裝甲厚重,因而在與德軍坦克的多次交鋒中佔據上風,證明了該型坦克強大的作戰能力。

第一次作戰失利的美軍並沒有放棄進軍鴨綠江,佔領朝鮮邊境的企圖。「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認為,中國只是出動了小規模的兵力象徵性地參戰。因此,他調整部署,陸續命令「聯合國軍」向鴨綠江前進,並叫囂著在1950年聖誕節前結束戰爭。

為了挫敗美軍的總攻勢,志願軍進行了第二次戰役。在西線戰場上,志願軍通過大規模的包抄迂迴,在清川江重創美軍主力第9軍,完全挫敗了美軍試圖發動的大規模進攻,使「聯合國軍」全面潰退。同時,東線戰場的志願軍在長津湖擊敗美軍精銳部隊海軍陸戰第1師,並在新興裡地區全殲美軍1個團。為了防止被志願軍包圍並各個擊破,「聯合國軍」全面退卻至「三八線」以南地區。

在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共殲敵3.6萬人,其中美軍2.4萬餘人,繳獲「聯合國軍」坦克和裝甲車200餘輛,其中就包括M26「潘興」重型坦克。

曾經在歐洲戰場上不可一世的美軍坦克,面對英勇善戰的志願軍戰士們,仍然無法挽回美軍失敗的命運。戰場上,武器的因素固然重要,但是人的因素是決定性的。美軍的武器裝備比志願軍先進得多、強大得多,面對志願軍超強的戰術素養和積極勇敢的戰鬥精神,即便手中的武器更先進,後勤補給更充足,仍然士氣低落,不斷潰退。

志願軍全體將士在大大小小數次戰鬥中,充分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頑強作風,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與敵進行殊死搏鬥,這其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長津湖之戰時,首次參戰的第9兵團在凍傷嚴重,戰鬥力受到較大削弱的情況下,依然英勇頑強地取得了東線作戰的偉大勝利,圓滿完成了作戰任務。還有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在40多名美軍即將登上他堅守的山頂時,毅然決然拉響10斤炸藥包向敵人衝去,與敵人同歸於盡,血灑長津湖畔。

正如毛主席在第二次戰役之後指出:「(能不能打的問題),兩三個月就解決了。敵人大炮比我們多,但士氣低,是鐵多氣少。」

(特別鳴謝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轉載請註明來源解放軍報微信;參考資料:《抗美援朝戰爭史》《清江地區圍殲戰》《「陸戰之王」裝甲兵:從硝煙中走來》、中國軍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抗美援朝紀念館 等)

編者按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

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解放軍報微信將陸續推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文物背後的故事」系列文章,一起回顧那段英雄歲月。

在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作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略決定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參戰,10月25日,第一次與美軍交戰。

雖然志願軍在武器裝備上與美軍有著巨大的差距,但是通過機智勇敢的戰術穿插和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取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挫敗了美軍向鴨綠江邊進軍的作戰計劃。

M26「潘興」重型坦克,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製造的。在同納粹德國的一系列戰鬥中,美軍發現自己裝備的M4「謝爾曼」坦克面對德軍裝備的虎式坦克、豹式坦克戰鬥性能嚴重不足,於是從1942年開始設計新式重型坦克,即M26型坦克。

1945年1月,新生產的20輛M26型坦克投入戰場,由於改型坦克火力強、機動性好、裝甲厚重,因而在與德軍坦克的多次交鋒中佔據上風,證明了該型坦克強大的作戰能力。

第一次作戰失利的美軍並沒有放棄進軍鴨綠江,佔領朝鮮邊境的企圖。「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認為,中國只是出動了小規模的兵力象徵性地參戰。因此,他調整部署,陸續命令「聯合國軍」向鴨綠江前進,並叫囂著在1950年聖誕節前結束戰爭。

為了挫敗美軍的總攻勢,志願軍進行了第二次戰役。在西線戰場上,志願軍通過大規模的包抄迂迴,在清川江重創美軍主力第9軍,完全挫敗了美軍試圖發動的大規模進攻,使「聯合國軍」全面潰退。同時,東線戰場的志願軍在長津湖擊敗美軍精銳部隊海軍陸戰第1師,並在新興裡地區全殲美軍1個團。為了防止被志願軍包圍並各個擊破,「聯合國軍」全面退卻至「三八線」以南地區。

在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共殲敵3.6萬人,其中美軍2.4萬餘人,繳獲「聯合國軍」坦克和裝甲車200餘輛,其中就包括M26「潘興」重型坦克。

曾經在歐洲戰場上不可一世的美軍坦克,面對英勇善戰的志願軍戰士們,仍然無法挽回美軍失敗的命運。戰場上,武器的因素固然重要,但是人的因素是決定性的。美軍的武器裝備比志願軍先進得多、強大得多,面對志願軍超強的戰術素養和積極勇敢的戰鬥精神,即便手中的武器更先進,後勤補給更充足,仍然士氣低落,不斷潰退。

志願軍全體將士在大大小小數次戰鬥中,充分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頑強作風,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與敵進行殊死搏鬥,這其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長津湖之戰時,首次參戰的第9兵團在凍傷嚴重,戰鬥力受到較大削弱的情況下,依然英勇頑強地取得了東線作戰的偉大勝利,圓滿完成了作戰任務。還有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在40多名美軍即將登上他堅守的山頂時,毅然決然拉響10斤炸藥包向敵人衝去,與敵人同歸於盡,血灑長津湖畔。

正如毛主席在第二次戰役之後指出:「(能不能打的問題),兩三個月就解決了。敵人大炮比我們多,但士氣低,是鐵多氣少。」

(特別鳴謝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轉載請註明來源解放軍報微信;參考資料:《抗美援朝戰爭史》《清江地區圍殲戰》《「陸戰之王」裝甲兵:從硝煙中走來》、中國軍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抗美援朝紀念館 等)

相關焦點

  •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來《坦克世界》體驗志願軍繳獲的美帝坦克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共同抗擊侵略者。雖然志願軍在武器裝備上與美軍有著巨大的差距,但第一次戰役過後就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第一次作戰失利的美軍並沒有放棄佔領朝鮮邊境的企圖,麥克阿瑟認為中國只是出動了小規模部隊參戰。因此,他調整部署,叫囂著在1950年聖誕節前結束戰爭。志願軍進行了第二次戰役。在西線戰場,志願軍大規模包抄迂迴,在清川江重創美第9軍。在東線戰場,志願軍在長津湖擊敗美陸戰1師。
  • 蘇聯若將繳獲的虎式坦克送給志願軍會如何,或和美軍上演巔峰對決
    抗美援朝時,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不但在多數時段和戰場上擁有制空權和火力優勢,而且坦克部隊的質量和數量也具有很大優勢。另一方面,蘇聯在衛國戰爭時期曾大量繳獲德軍多種型號的坦克,甚至也包括曾讓美軍陷入高度恐懼的虎式坦克,而其他的德軍槍炮更是曾在後來的越戰中以一定數量提供給北越一方,這就說明理論上志願軍的確存在配備蘇聯繳獲的德式武器可能性,試想如果志願軍獲得了少量原德軍虎式坦克,會在朝鮮戰場上有什麼表現呢?
  • 賽過鐵血蘭博,志願軍英雄射手曾用繳獲的美軍武器殺敵超120名
    而在當年美國頭號精兵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營中,熟練掌握白朗寧系列重機槍的操作也需要至少一周以上,然而曾有這樣一位叫餘新發的志願軍戰士,他曾以讓人無法相信的速度在一天內迅速掌握了繳獲的美式M1919A6重機槍操作方式,並在戰鬥中先後殺敵超過120名!
  • 美軍當運輸大隊長!11門最強火炮被志願軍繳獲,轉頭用來打美軍
    很少有人知道,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志願軍裝備的性能最好的、口徑最大的、最先進的火炮,其實是從美軍手中繳獲的M1A1型155毫米榴彈炮。 M1A1型榴彈炮是美軍在1944年才剛剛研製成功裝備部隊的,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大口徑火炮。美國從來沒有出口給中國過,朝鮮戰場上我軍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新型火炮。
  • 志願軍的武器:美制155毫米榴彈炮,直接從敵人手裡繳獲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在朝鮮戰場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長達2年零9個月的艱苦戰鬥,付出了重大犧牲,最終贏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 志願軍的武器:步兵打坦克的新裝備——國產51式90毫米火箭筒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在朝鮮戰場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長達2年零9個月的艱苦戰鬥,付出了重大犧牲,最終贏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也就是說這個北極熊團在寒區作戰能力非常強,要知道西伯利亞可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但是在朝鮮戰場,這個寒區作戰能力強,武器裝備好的精銳部隊卻被手持簡陋武器裝備、基本無防寒設備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殲滅,而指揮27軍殲滅北極熊團的則是農民出身的第27軍副軍長詹大南。
  • 志願軍光復漢城 美軍戰場表現如何 為撤退打照明彈暴露盟友位置
    還沒有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國的餘暉中返過勁來美國大兵們,顯然不太適應志願軍不畏犧牲前撲後續的戰爭方式,這些比太平洋上日軍的萬歲衝鋒還要剛烈強悍的風格,讓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聯合國的大兵們感到了戰爭真正的殘酷與恐懼。1950 年 12 月 31 日,麥克阿瑟的那一句「我能讓孩子們在聖誕節後回家。」
  • 二戰戰場上的「暴力收割機」,志願軍曾用它重創美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索姆河戰役,德國士兵在42千米的陣地上架設了240挺MG08馬克沁機槍,對著衝鋒的英法聯軍瘋狂掃射,每個機槍陣地正面都留下了一地屍體。1916年7月1日這天,共計5.7萬人倒在了馬克沁MG08重機槍的陣地前,其中2萬人當場死亡。
  • 英軍坦克營3小時覆滅,質疑志願軍使用殺手鐧,事後痛斥美軍套路
    撤離前,美軍第8集團軍還用汽油和炸彈對機場、城市交通、醫院、學校等進行了瘋狂的破壞。志願軍總部依據戰場形勢,迅速決定乘勝追擊。美軍不管盟友的安全,自己跑得飛起,使得和美軍配合作戰的英軍第29旅後路被切斷,皇家重坦克營就在其中。
  • 美軍瘋狂增援砥平裡,步兵騎坦克上強衝志願軍防線,全成了活靶子
    砥平裡是美軍開展反攻的一個重要支點,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要求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這裡。以美軍23團為主的「聯合和國軍」6000餘人被志願軍包圍後,美軍開展了瘋狂的增援行動。從原州方向增援的英27旅4個營在途中被志願軍阻擊,寸步難行,美軍又派出騎兵第1師第5團從酈州方向增援。美騎5團的增援行動,是砥平裡之戰中非常精彩的一場戰鬥,不亞於許多好萊塢大片。
  • 志願軍繳獲的美軍「王牌飛行員」的手槍等
    戰後,志願軍戰地巡邏隊在博那郡三光裡北面的山坡上,發現了一架支離破碎的美軍F-86飛機殘骸和飛行員屍體及遺物。遺物中有:柯爾特型警用轉輪手槍一把、戰鬥機航向機槍一挺、頭盔一隻、軍號牌一枚等等,其中軍號牌上刻有:喬治•阿•戴維斯少校。
  • 不怕美軍原子彈!衝鋒鎗手榴彈黃金組合讓志願軍在上甘嶺重創強敵
    手榴彈大量興起於一戰時期,被視為單兵手中最主要的支援武器,對火炮力量貧弱的中國軍隊而言至關重要,而志願軍曾裝備過的手榴彈包括引入的蘇聯RG42和F1兩種攻防用型號,也包括繳獲的美式Mk2手雷,但使用最多的還是德式M24手榴彈(木柄手榴彈)以及其國內仿造型號。
  • 韓戰初期,不可一世的美軍為何連吃敗仗?這4個原因很重要
    舉個例子,當時美軍的一個軍就擁有作戰坦克430餘輛,而我軍入朝作戰的時候,一輛坦克都沒有。此外,美軍的一個師還有數百門火炮,而我軍一個師僅有12門小山炮。 除了軍備落後之外,我志願軍在後勤補給上面也遠遠落後於美軍。就拿單兵吃的口糧來說,美國大兵吃的是罐頭,喝的是可樂,而我軍只有炒麵和白雪。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我軍與美軍的差別!
  • 最好的戰利品:在安齊奧戰役中被美軍繳獲的「象」式坦克殲擊車
    1944年,在安齊奧戰役中,美軍第5軍的士兵們在打掃戰場時,發現了被德軍遺棄的「象」式自行反坦克殲擊車、「黑豹」坦克與「黃鼠狼」突擊炮。其中「象」式自行反坦克炮被美軍格外重視,這款生產數量極少,甲堅炮利的重型反坦克在戰鬥中對美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美軍認為非常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
  • 志願軍王牌對決美軍王牌,一場「人海戰術」,被日本寫入軍事教材
    美軍顧問親歷過國軍的潰敗,對我軍的戰術和實力是非常了解的。而我軍當中也有不少投誠過來的曾與美軍並肩戰鬥過的將士,對美軍也有相當的了解。但是,這種彼此之間的研究都是紙面上的東西,真正的實力要等較量過以後才能摸得清楚。隨著志願軍入朝作戰,中美王牌部隊之間的對決也如期上演。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這一仗打得很過癮」志願軍老兵回憶與美軍在...
    但我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在戰略上藐視他,當作『紙老虎』;在戰術上重視他,當作『真老虎』。」首戰雲山,文擊指揮炮1師和炮2師29團40門大炮,配合志願軍第39軍,第一次與美軍交火,讓素以火力壓制聞名的美軍嘗到了炮彈的厲害。1950年11月1日清晨,雲山籠罩在濃重的霧氣中,上午10時才雲開霧散。趁著濃霧指揮部隊悄然抵近潛伏的文擊,舉起望遠鏡向南朝鮮第1師陣地望去。
  • 文擊:用大炮打出志願軍的威風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 題:文擊:用大炮打出志願軍的威風  劉汝山、劉小紅「我這一生與炮兵結下不解之緣。在朝鮮戰場上,我們用大炮打出了志願軍的威風。」今年已102歲的老將軍文擊說,從晉察冀軍區成立獨立炮兵營開始,他一直是一名炮兵。
  • 美軍最新火炮被繳獲,調轉炮口直接炮擊美軍
    【話說軍世】在二戰時通過戰爭的總結美軍的軍事技術逐漸達到了一流水平,並成為了最強的軍事力量之一,尤其現在的美國空軍和海軍,在規模和質量上比其他各國都要大得多,陸戰方面也有M777超輕型榴彈炮,雖然在印軍手中「玩的不溜」,但是技術水平還是非常高的,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美軍先進裝備也還是被對面接收過,然後遭殃的變成了美軍自己
  • 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從戰爭第二年開始,志願軍開始逐步換裝蘇制武器,裝備水平得到改善。戰場上,志願軍仍積極收集、利用繳獲的軍械物資,用以彌補後方供應一時的不足。同時,為適應人民解放軍正規化和武器制式化建設的需要,我國除從蘇聯獲得武器援助外,還爭取在武器生產製造方面獲得技術援助。戰爭後期,一批國產武器(以仿製為主)開始裝備志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