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打造一支超級精兵,欲挑戰志願軍最強領域,志願軍吃驚後樂了:找死

2020-12-15 騰訊網

一直以來人們都有一個普遍的印象,美軍怕和志願軍進行夜戰。實際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美軍廣泛地對志願軍進行夜間襲擊。夜戰,是韓戰中美軍對志願軍的主要作戰樣式之一。為什麼美軍會主動向志願軍挑起夜戰?答案在上一篇文章中,190.8高地戰鬥志願軍打了一個敗仗,卻分出了戰爭的勝負,從此美軍再無獲勝機會,志願軍雖然沒有守住高地,但遠比戰爭初期強大的志願軍炮兵把進攻的美軍步兵打得哇哇叫,美軍戰史承認,損失了8個步兵連的兵力。而戰爭進入到1952年,這成了普遍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規避志願軍越來越強大的炮兵火力,美軍除了在白天發起進攻,更廣泛地與志願軍進行夜戰。

這就是在陣地戰階段,從理論上講,佔據空地火力優勢的美軍應該在這種硬碰硬的較量中更有利,但志願軍卻能戰勝美軍的第二個原因。解決了能不能守的問題後,志願軍又解決了在防禦中消滅美軍的問題,迫使美軍進入志願軍的優勢項目——夜戰。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與志願軍作戰樣式其實是一個白天進攻-夜間進攻-再白天進攻的輪迴。美軍在不斷失敗後,不斷變更主要作戰樣式。

一、美軍的魔鬼訓練

1952年12月,13名軍官和161名士兵補充到美軍第3師65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47歲的愛德華·E·克魯斯上校,他接替了1營營長戴維斯少校。克魯斯是西點軍校1929年的畢業生,是一個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兵。在來到朝鮮戰場之前的1951年至1952年,他都在臺灣,是軍事援助諮詢小組的一個成員。

他來到65團後,65團開始了為期9周的魔鬼訓練。每周至少訓練58個小時以上,其中20個小時是夜間戰鬥訓練。

進行夜間巡邏訓練的美軍第65團士兵,注意他的上半身有防彈背心

這個魔鬼訓練主要包括4個方面:

1、加強白刃格鬥中的刺刀訓練,同時強調進攻性作戰。

2、在訓練中讓新兵去擔任班長,切實提高他們的戰鬥技能和領導能力。

3、狠抓射擊技巧,確保每個人的武器在其射程內發揮最大火力。

4、集中演練小部隊的進攻作戰,特別強調用精準且持續的火力,以支持快速和猛烈的打擊。

同樣,支援部隊也進行了火炮、迫擊炮的攻擊演習,野戰衛生、急救、武器彈藥支援保障等演練。

順便說一句,美軍第九軍的韓國步兵示範隊給第65團示範了一系列的強調火力和機動緊密結合的排進攻演練。

韓軍附編的示範給美軍第65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韓國步兵所展示的技戰術成為了美軍效仿的標準。

大家不要覺得驚奇,我跟大夥說過很多次了,韓軍步兵的戰鬥力遠遠強於美軍。所以美國人才會搞韓國步兵示範隊,專門給美軍示範教學。

9周後,第65團的訓練成果讓團長德爾加夫上校非常滿意,他得意地向師長斯邁思少將報告:「部隊的戰鬥力、效率和士氣大幅提高了,長期艱苦的訓練展現了成果,所屬各部都表現出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於是美軍65團再次重返「鐵三角」。重返「鐵三角」後,第65團進行了第二輪魔鬼訓練,這次的重點是排、連和營戰術演習,對一個擁有掩體、戰壕、坑道、雷區和鐵絲網的志願軍典型防禦陣地,發起進攻。

4月12日和4月27日,該團進行了兩次示範演習。對第65團在演習中的表現,師長斯邁思和副師長詹金斯給予了極高評價。

二、挑戰志願軍最大優勢

看到這,老讀者要發出噓聲了:你在高陽岱西山戰鬥那篇文章志願軍有一種戰術素養,就是在全世界軍隊中,也是絕無僅有的裡不是說了麼,美軍第65團是波多黎各團,戰鬥力很一般麼?這種部隊再訓練,又有什麼用。你在391高地戰鬥那篇文章1952年的秋天,白馬山戰鬥,給整個戰局造成很大的影響裡不是說了麼,美軍第65團被志願軍打得連高地都不敢守,1個連直接臨陣脫逃。

美軍航拍的391高地

不錯,那兩戰,美軍第65團丟盡了美國人的臉。但彼一時,此一時。現在的美軍第65團不是波多黎各團了。老的第65團已經被美國陸軍部解散了。2100名波多黎各士兵都被調到了其他部隊,只保留了部分精銳。美軍從第2、7、40、45步兵師以及第5團戰鬥隊抽調了大量人員,特別是士官,組建了新的第65團。新的第65團實力數高達4148人,遠遠超過編制數,比其他美軍步兵團多出了600餘人(韓戰後期美軍1個團編制3500餘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團。

二戰老兵愛德華·E·克魯斯上校千裡迢迢調到朝鮮戰場,並以上校的身份屈尊當一個營長,就是專門過來指導訓練的。而且我們要注意,美軍定的訓練計劃是每天訓練至少8個小時,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夜間訓練,也就是說差不多有3個小時是夜間訓練,這意味著每天晚上都進行夜間進攻訓練。

夜戰、近戰是志願軍對付美軍的法寶,特別是夜戰,志願軍每次進攻戰鬥都基本在夜間進行,這是志願軍對美軍的最大優勢。美軍重新組建新的第65團,下了大力氣進行夜戰的訓練,這是美軍在長期夜戰中打不過志願軍,而打造一支精兵來最後一搏。

三、當面志願軍是何方神聖?

此時在美軍第65團當面是我志願軍二十四軍74師221團。二十四軍,熟悉解放軍軍史的一聽就知道了,這就是華東野戰軍的主力縱隊——六縱,司令員就是號稱「王老虎」的王必成。不過,74師並不是六縱的,這支部隊原來是七縱的20師。熟悉軍史的一聽又知道了,這不就是在淮海戰役大王莊戰鬥中全殲黃維手下18軍「老虎團」33團的20師麼!

不錯,74師正是原來的七縱20師。1952年8月,二十四軍受領抗美援朝參戰任務後,71師被撤銷,從二十五軍補充了74師,以加強二十四軍的力量。時任軍長就是大名鼎鼎的「皮老虎」——皮定均。(1953年5月皮定均回國,張震任軍長兼政委)

二十四軍是1953年1月才到達金化、平康一線,接替了在此的十五軍的防務,歸第九兵團指揮,而此時第九兵團的代司令員正是老首長王必成。

老讀者都知道,志願軍只要有新部隊換防,美軍和韓軍都要搞襲擾,欺負新來的。但二十四軍這次換防後卻不一樣。1月17日,韓軍首都師襲擊上甘嶺537.7高地被揍了一頓後。二十四軍馬上反過來展開了小分隊出擊,組織小部隊摸進美軍第九軍陣地展開襲擊,5個月出擊150多次。同時還廣泛開展冷槍冷炮運動,打得美軍第九軍雞飛狗跳,不得安寧。著名的「神槍手」張桃芳、陳柏金就是在這段出現湧現出來的。

這張著名的照片就是張桃芳6發子彈擊落5隻鳥

但是二十四軍打得開心,當面之敵美軍第九軍卻異常平靜,幾乎沒進行報復行動。當時皮定均並不知道,美軍第九軍平靜的背後,正在醞釀一場罕見的進攻。

四、志願軍吃驚後樂了:這不是來找死麼

5月26日,志願軍221團8連2排加強重機槍和60迫擊炮各一個班,由連長親自率領,搶佔了緩衝區內的411.9高地。這個消息讓美軍第九軍軍長詹金斯中將有點坐不住了,美軍霸道慣了,他們的思路是:緩衝區內的高地,他們可以搶佔,但中國人不行。於是詹金斯決定把攻打411.9高地的任務交給剛剛完成「魔鬼訓練」不久的第65團。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雖然部隊進行了長期的訓練,但對新的目標還是要先偵察一下的。5月29日晚21時,美軍第65團派出兩個排偷偷摸摸向411.9高地接近。當進至411.9高地東側凹部時,突然遭到志願軍三面火力打擊,美軍頓時亂了陣腳,驚慌逃回。這正是8連2排事先安排的伏擊部隊——5班,專門用來對付前來偷襲的敵軍。美軍正好進了他們的伏擊圈。

美軍第65團搞了4個月的強化訓練,居然不知道在接近路上往往會有伏擊。真不知道他們在訓練什麼東西。而且志願軍就一個班,從槍聲上是很容易分辨的,可兩個排的美軍居然直接掉頭逃跑了。

美軍第65團士兵在戰壕中

美軍吃虧後,連續7天沒有動靜。

6月6日那天,臨近黃昏時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晚21時,美軍第65團一個連在風雨夜暗的掩護下再次偷襲411.9高地。劇情跟上次有點不一樣,吃了虧的美軍長了教訓,沒有走山路而是爬山脊。但是進至志願軍陣地前沿,美軍還是被巡邏組發現了,8連連長馬上命令6班和輕、重機槍佔領表面陣地,5班兩個組反過來向美軍側翼迂迴。當美軍進至陣地前沿10餘米,6班突然開火,5班兩個組亦從美軍側背猛烈射擊。在志願軍三面火力夾擊之下,美軍當場崩潰,再次轉身而逃。5班兩個戰鬥小組沒打過癮,當即發起追擊。因為當天晚上能見度太差,戰鬥小組各成員之間失去聯繫,但6名戰士依然各自為戰,盯著美軍猛追猛打。221團由此得出一條經驗:面對優勢之敵的夜間反衝擊戰鬥,只要有孤膽英雄的精神,哪怕兵力不大,照樣可以打垮美軍。

6月6日之戰後,美軍又消停了6天。

6月12日晚22時,美軍第65團再次派出一個加強連,又來了。結果劇情跟上次一樣,美軍偷襲部隊再次被志願軍巡邏組提前發現。但是這一次中美兩軍都總結了之前戰鬥的經驗,決定動用火炮。志願軍發現美軍後,馬上打出信號呼喚炮兵火力。而美軍也早有準備,立即改偷襲為強攻,同樣召喚炮兵火力壓制志願軍炮兵和步兵陣地。看起來這次志願軍棋差一招。然而佔得先手的美軍接下來的卻上演了同樣的故事。唯一的區別是,這一晚美軍連續組織了三次強攻。在美軍第四次強攻之時,8連連長抓住美軍遭到6班正面火力打擊,兵力削弱,隊形混亂之機。命令4班一個戰鬥小組迂迴到側翼再次對美軍發起短促出擊。在3名戰士的猛衝猛打之下,美軍又一次丟盔棄甲轉身逃跑。

五、美軍終於想通了

三戰三敗後的美軍終於想通了,原來自己全力打造的超級精兵也無法在夜戰中和志願軍抗衡。6月13日美軍不搞夜戰了,而是回到老本行,白天打,空地火力突擊後,步兵再強攻。

當戰鬥切換到美軍熟悉的模式後,戰況發生了變化。

美軍不僅僅是改成白天強攻,其步兵也改變了戰法。13日下午14時,美軍一個連開始進攻,和晚上夜襲美軍只有一路不一樣,美軍以正面強攻為主,再結合兩翼夾擊的戰法,兵分三路,對志願軍411.9高地發起衝鋒。

8連2排以6班正面抗擊,以4班先集中兵力打擊右翼,打垮右翼進攻美軍後,再轉移兵力到左翼反擊。在打退美軍三次進攻後,志願軍兵力少的劣勢開始暴露出來,4班已經來不及打退一翼美軍後再轉移兵力了。美軍從左翼衝上了陣地。8連連長立即命令炮班和機槍班集中火力封鎖通路,制止美軍後續部隊擴展進攻。同時以4班和5班各一個組展開陣地內反衝擊,經過激烈的陣內交戰,殲滅了突入陣地的美軍。但此時志願軍也遭到了前三次夜戰都沒有出現的重大傷亡。

負責支援美軍第65團的第39野戰炮兵營

17時,美軍再次改變戰法,集中炮兵和坦克火力對411.9高地猛轟,將坑道口完全封鎖,兩個連的美軍在炮兵和坦克火力掩護下蜂擁而上。當美軍炮兵火力轉移,志願軍開始躍出坑道準備作戰,不料美軍步兵已緊跟彈幕衝上表面陣地,剛剛跳出坑道的一個組在美軍步兵火力下全部犧牲。重新打造的美軍第65團終於在此戰唯一一次展現出了精兵本色。在炮兵彈幕後跟進是志願軍的拿手絕活,這一次,美軍也做到了。

8連連長見勢不妙,馬上決定固守坑道。此時1號坑道只有12人,2號坑道只剩4人。美軍開始對坑道內的志願軍進行最後圍剿。在小分隊四次衝擊失敗後,美軍改用火焰噴射器向坑道內噴射,並投擲化學手榴彈,坑道內情況岌岌可危。戰士吳華奮不顧身,躍出坑道用手榴彈炸掉美軍噴火組。但美軍馬上又調來無坐力炮對坑道口進行摧毀射擊,炸毀了坑道的左口。看起來8連2排即將到最後時刻,但是剩餘的志願軍戰士依然打退美軍兩次衝擊,頑強守住右口。

韓國勞工運下美軍第65團傷兵

20時30分,志願軍74師、221團炮兵群對佔領411.9高地表面陣地的美軍開始覆蓋射擊,美軍一片鬼哭狼嚎,2排趁美軍混亂,打垮守在坑道口的美軍,衝出坑道口,對佔領表面陣地的美軍發起最後反擊,經過激戰,將美軍全部逐下411.9高地。戰鬥勝利結束,美軍從此再未對411.9高地有過進攻。

411.9高地之戰,志願軍二十四軍74師221團8連2排傷亡41人,斃傷俘敵450餘人,創造二十四軍抗美援朝經典戰例。

順便說一句,中國有一群人,動不動就說解放軍老是自己傷亡那麼少,殲敵卻那麼多,肯定都是假的。那麼我們來看看美軍的統計。

1953年6月份截止到6月18日,志願軍二十四軍與美軍第3師有過5次戰鬥,其中74師221團338高地進攻美軍第15團的戰鬥和221團411.9高地防禦美軍第65團的戰鬥規模較大;另外三次都是班排級別的戰鬥,規模較小。美軍雖然沒有每次戰鬥傷亡的精準數據,但6月截止18日,美軍第3師陣亡275人,受傷1199人,另有40人被志願軍俘虜,共計損失1514人。請問這些人,你說411.9高地戰鬥志願軍斃傷俘美軍450餘人,這個戰績是不是假的呢?

六、美軍的慘敗是咎由自取

別看這一仗美軍敗這麼慘,其實並非美軍真實戰鬥力的體現。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不作不死。

美軍新組建的第65團到底戰鬥力如何?可以從三個細節看出來。

1、最後一次進攻,美軍步兵是跟在炮彈彈幕後前進的。而跟在炮彈彈幕後前進,只有非常精銳的部隊才能做到這點。經過「魔鬼訓練」的美軍第65團達到了志願軍精銳部隊的戰術水平。因此美軍步兵在志願軍衝出坑道前就搶先佔領了表面陣地,第一組躍出坑道的志願軍遭到美軍火力殺傷,全部傷亡。這體現了新組建的美軍第65團步兵的戰術素養。

2、在6月12日第三次夜戰中,中美兩軍不約而同想到動用炮兵,加強殺傷效果。可當志願軍炮兵剛剛射擊,美軍炮兵立即進行反制。其實在這個回合中,志願軍是輸了一局的。這體現了美軍第65團優秀的步炮協同能力。

3、當美軍想通,放棄夜戰,改成他們拿手的模式——白天空地優勢火力下的強攻。14時開始進攻,17時多一點美軍就拿下了表面陣地。8連連長當機立斷固守坑道,才保留了在夜晚反擊恢復陣地的希望。半天就拿下表面陣地,這體現了美軍優勢的空地火力和指揮官的指揮能力。

可是,這樣一支精心打造的精兵,美軍偏偏要玩么蛾子,非要跟志願軍打夜戰。夜戰,志願軍怕過誰啊。

三次夜戰,美軍三次被志願軍警戒、巡邏部隊提前發現,而美軍卻拿不出一點解決辦法。晚上,人的視覺、聽覺、嗅覺都極大下降,對黑暗存在著天然的恐懼。夜戰又把美軍膽小這一根本性缺陷無限放大。三次夜戰,雖然最後一次美軍表現稍好,但共同點是一樣的,一遭到志願軍從側翼短促出擊,馬上就失去戰鬥意志,丟盔棄甲開始逃跑。實際上,每次志願軍從側翼出擊的,都只不過是一到兩個戰鬥小組,最多也就6個人。可美軍哪管那麼多,他們只知道側翼又來了志願軍,趕緊跑吧,根本不去看一看槍口的火光,不去聽一聽槍聲的密度,就知道逃命。

其實,美軍是一支非常善於學習的軍隊,僅韓戰,美軍就積極學習志願軍的戰法戰術。

比如,第五次戰役轉移階段,美軍就學習了志願軍的穿插分割戰術,一度造成志願軍局面非常被動。

陣地戰階段,美軍又學習志願軍挖坑道,學習志願軍進攻戰術。

後來,美軍又學習志願軍夜戰。

美軍隨軍記者拍攝到,精疲力盡的第65團士兵撤回後倒地就睡

但是以上三點都有一個共同點,美軍都沒學好。並不是美軍沒有能力學,而是其中有一樣東西美軍學不了。那就是志願軍大無畏的英雄氣質,視死如歸的戰鬥精神。美軍步兵怕死這一點,他們始終改不了。

這次美軍每周用20個小時進行夜戰訓練,現在的解放軍都達不到這個訓練時間。但是美軍步兵無論如何做不到,僅僅以一兩個戰鬥小組就敢在一個連的側翼發起短促出擊。這種事情,美軍士兵是不肯做的。

夜戰其實沒別的,就是古人說的那句話:夫戰,勇氣也。

所以,再次讓美軍看看志願軍總結的經驗吧:面對優勢之敵的夜間反衝擊戰鬥,只要有孤膽英雄的精神,哪怕兵力不大,照樣可以打垮美軍。

當美軍全力打造的超級精兵都無法在夜戰中與志願軍抗衡,這意味著實際已經輸掉戰爭的美軍,又輸掉了最後的困獸之鬥。那美國人也就只能乖乖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了。

參考資料:《The 65th Infantry in Korea, 1950–1953》,《陸軍第24集團軍軍史》,《抗美援朝戰爭戰例選編》

作者簡介:王正興,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軍事觀察員,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這一仗,是志願軍和美軍最後的終極對決,美國人被徹底打服了
    美軍重新組建新的第65團,下了大力氣進行夜戰的訓練,這是美軍在長期夜戰中打不過志願軍,而打造一支精兵來最後一搏。三、當面志願軍是何方神聖?此時在美軍第65團當面是我志願軍二十四軍74師221團。二十四軍,熟悉解放軍軍史的一聽就知道了,這就是華東野戰軍的主力縱隊——六縱,司令員就是號稱「王老虎」的王必成。
  • 志願軍戰士說的一句話是什麼?美軍士兵為何聽了後卻喜出望外?
    當一位年輕的志願軍戰士對著第一位即將成為俘虜的美軍顧問喊出這句話時,心中樂開了花,臉上是滿滿地做為一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自豪感。 在兩水洞戰役中,南朝鮮第6師第2團第3營和1個炮兵中隊被40軍118師全部殲滅,當年輕的志願軍戰士向著被包圍的南朝鮮軍隊喊出這句話時,一名南朝鮮軍隊的美軍顧問聽到後不由自主地舉起了雙手,志願軍戰士看到自己抓獲了一名美軍俘虜,頓時心中樂開了花,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 為志願軍提供上億張手紙,當年美軍宣傳戰被志願軍女兵一首歌完爆
    在太平洋戰場,美軍情報機構聘請了不少熟悉日本文化的日裔美軍官兵,專門結合東方風格詩情畫意的文化,繪製了針對性傳單,這些美軍飛機播撒的傳單上湧日語寫著:春天帶著下一個花季來臨後,落在你們頭頂上的不會是美麗的櫻花,而是無窮的美軍炸彈。相比於美國,日本要貧弱的多,武士道精神再頑強又怎麼可能敵得過世界頭號超級大國的戰爭機器,你們的生命不該白白被碾碎。
  • ...援朝戰爭後,美軍對中國的志願軍戰士讚不絕口,稱之為「奇蹟軍隊」
    抗美援朝戰爭後,美軍對志願軍讚不絕口,稱之為「奇蹟軍隊」。 在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下美軍們也是老老實實的坐在談判桌前籤了字。而這究竟是怎樣的奇蹟呢?我們的裝備不如他人,戰局更是處於劣勢之中為何中國志願軍能打贏這場戰爭?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騎一師,美國「開國元勳師」,成為機械化部隊後依然保留著「騎一師」的名頭,「馬頭」標誌的徽章格外醒目。二戰之後,騎一師成為佔領日本東京的先頭部隊,韓戰爆發後又成為第一批入侵朝鮮的美軍主力師,全師裝備坦克149輛、火炮300多門,一個師的火力遠遠超過了志願軍的一個軍。
  • 韓戰的拐點:慘烈程度堪比上甘嶺,志願軍與美軍雙方損失慘重
    上個世紀的韓戰中,我國為了支援朝鮮成立了志願軍,當時的中華青年和將士們都熱血沸騰,想要投身於解放人類的偉大事業中。在志願軍參戰的多場戰役中,其中有一場戰役尤為重要,這場戰役甚至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 1951年,志願軍「新戰友」入朝作戰,一次就把美軍給打懵了
    第一批入朝的志願軍是在晚上跨過鴨綠江的,既是防止被敵機偵察到,也是為了躲避敵機的轟炸,美國人的飛機可以消滅任何一支在白天暴露的軍隊。人還好說,躲起來方便,汽車和大炮就難辦了。入朝初期,志願軍絕大部分運輸車輸都是被美軍飛機擊毀的,造成志願軍補給困難,持續作戰能力非常差。
  • 韓戰中,志願軍和美軍的武器裝備差距有多大?
    美國正值二戰後大裁軍之際,各項軍事工作嚴重不足,更沒有打大仗的準備。儘管如此,美軍的武器裝備仍然是世界一流的,相比之下志願軍遜色太多了。 初期中美差距巨大 飛機軍艦坦克幾乎是沒有,就連汽車,志願軍也幾乎為零。來看看一線作戰單位的武器裝備對比,可以非常直觀地感受到差距有多巨大。
  • 一名美軍士兵的奇特經歷:喝醉後做出搞笑的事,志願軍救了他一命
    1953年初秋的一天,駐守在魚隱山陣地「非軍事線北線」一側的志願軍第21軍63師187團3營7連,按照每天的慣例,派出一支巡邏隊在魚隱山陣地附近巡邏。當巡邏隊來到7連與8連陣地的結合部時,一名戰士突然驚叫道:「美軍!有美軍!」眾人順著他手指著的方向,果然看到一塊巖石後面蜷縮著一個美軍士兵。奇怪的是,此人手上並沒有拿任何武器,只是抓著一個酒瓶子,他蓬頭垢面、面容消瘦、目光呆滯,看上去有氣無力,一見到志願軍,他神色顯得很慌亂,甚至像是很害怕。7連巡邏隊當即跑過去,把這個美軍士兵抓了起來。
  • 志願軍「敗逃」,美軍打算回家過聖誕節,轉眼被9個軍包圍
    沒想到一個美軍司令,竟然天真地以為炸了橋志願軍就過不來了,麥克阿瑟這次花了血本,東線方面美軍派出第10軍從長津湖西進,西線方面美軍第8集團軍從青川江北上,兩軍會合後再一起北上。 這次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一共多達22萬餘人,麥克阿瑟打著自己的算盤,卻完全沒有搞明白志願軍的作戰意圖,為了探查出志願軍的作戰意圖,從11月6日開始,美軍對志願軍派出小股試探。
  • 美軍首席王牌飛行員,不敵志願軍「掃地僧」,美方刻意隱瞞
    蔣道平(左一)與老戰友們合影 (一)年輕的志願軍空軍,給了美軍兩記耳光 美國當時是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空軍也是世界第一,可是被志願軍兩次打臉
  • 志願軍唯一一次全殲團建制美軍,料得年年腸斷處,冰血夜,長津湖
    仁川登陸後更是一路北上,所向披靡。齊裝滿員近3萬人是美國陸軍最強戰力之一,堪稱王牌中的王牌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想對陸戰一師有點想法,中國至少需要十萬人以上的部隊,而在絕對的制空權下,別說十萬人的軍隊調動,就是十萬隻兔子,也逃不過美軍的偵察機。
  • 美軍研究志願軍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戰法,把英軍送入虎口自己逃跑
    部隊過於瞻前顧後,這裡看不到一支信心十足、決心取勝的軍隊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特有的熱情、活力和朝氣。我沿途遇到了一些士兵,與他們進行了交談,聽取了他們的不滿意見。從他們的身上我也深深感到,這是一支張皇失措的軍隊,對自己、對領導都喪失了信心,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幹什麼,老是盼望著能早日乘船回國。
  • 志願軍回憶:喀秋莎轟炸後,我們衝上陣地,只剩2個美軍活著
    1951年9月1日入夜後,美第7師的兩個營結束了一天的戰鬥,在此前的幾天他們成功佔領了志願軍固守的後洞裡陣地。眼看志願軍已經退卻,他們緊張的神經開始鬆懈下來,半島秋季的清涼之風徐徐襲來,大功告成的揚基佬們紛紛酣睡起來。 恰在此時,一些在睡眼惺忪中放哨的士兵突然看到遠處的山坡後火光沖天,緊接著,無數個像火球一樣的東西拖著火焰划過天際,帶著刺耳的響聲直接向他們襲來。察覺到異樣的美軍還沒來得及喚醒戰友,拿起武器,就被淹沒在一片火海和硝煙之中,劇烈的爆炸聲震顫著大地。
  • 喋血上甘嶺,美軍被志願軍打服了
    面對"聯合國軍"的挑釁,志願軍和人民軍採取了堅決的反擊。尤其是在志願軍15軍反擊391高地時,埋伏敵人的部隊遭到敵人偵察燃燒彈的攻擊,埋伏部隊戰士邱少雲不幸被火苗點燃,為避免全部暴露,邱少雲用驚人的毅力忍受住了火焰的燃燒,最終壯烈犧牲。
  • 中美王牌軍首戰雲山,志願軍尖刀連在敵陣中心開花,美軍大敗而逃
    志願軍向敵人發起進攻 僅僅幾個小時過後,雲山外圍的美軍及南朝鮮軍就被打得潰不成軍,美軍戰史曾對這次的戰鬥有過較為詳細的記載:「午夜剛過,南朝鮮12團就不再是一支有戰鬥建制的部隊了
  • 美軍精銳瞧不起志願軍,我軍戰士卻嗷嗷直叫:老子打的就是王牌
    1950年的雲山之戰註定是場載入史冊的戰鬥,在這場壓倒性態勢的對敵作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敢死隊式的英雄氣概殺得美軍魂飛魄散,以至於多年後,美國人在他們的戰爭史中這樣絕望地寫道:志願軍太兇猛了,他們用「迷魂藥」般的詭異喬裝出神入化地當著我們的面走進了營部,然後,一場屠宰場般的血腥大屠殺開始了,美軍將士就在剎那間被剁成了肉醬....
  • 李奇微剛到朝鮮,志願軍就給他當頭一棒,他發現了志願軍的弱點
    李奇微到達朝鮮戰場的時候,對美第八集團軍的第一感受是,這是一支被打怕了的、失魂落魄的軍隊,已經完全喪失了鬥志、沒有了信心的軍隊。原因很簡單,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中,美軍第一次和志願軍交手,對志願軍的打法感到非常驚訝,毫無心理準備。
  • 志願軍王牌對決美軍王牌,一場「人海戰術」,被日本寫入軍事教材
    美軍顧問親歷過國軍的潰敗,對我軍的戰術和實力是非常了解的。而我軍當中也有不少投誠過來的曾與美軍並肩戰鬥過的將士,對美軍也有相當的了解。但是,這種彼此之間的研究都是紙面上的東西,真正的實力要等較量過以後才能摸得清楚。隨著志願軍入朝作戰,中美王牌部隊之間的對決也如期上演。
  • 血戰長津湖:中國人民志願軍條件艱苦,是如何擊敗美軍的?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隸屬於華東野戰軍,轄20、26、27三個軍,其中20、27軍是華東野戰軍當中戰鬥力最強的兩個軍,資歷老,作戰經驗豐富,擅長攻堅,而26軍組建時間稍晚,但是在華東野戰軍當中,戰鬥力屬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