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菜這麼火熱,做個社區團長怎麼樣?

2020-12-24 鮮出道

疫情帶火了半成品菜,帶火了社區生鮮這一領域,而在後疫情時代,社區團購的走紅,顯然讓半成品菜成為了餐飲業的風口,眾多資本市場的湧入更證實了這一點。

半成品菜

如今大家知道了社區團購,也知道了加入社區團購成為團長可以獲利,所以也讓很多小夥伴想要加入進來,同時也會問做個社區團長怎麼樣?

社區團長是個社區團購的核心人物,作用是幫助居民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多的產品,為了維持團長的積極性,絕大多數社區團購團隊會設置固定的佣金比例,而且這個比例一般不會低於7%,因為太低的比例團長賺不到多少錢,會失去帶動消費的動力。所以市面很多團購平臺會把銷售金額的10%-15%作為佣金分配給團長,以保證社區團長的推廣積極性。

那麼社區團長該怎麼做呢?

首先是要有一個良好的服務態度來服務社區裡的居民,一般團長會創建屬於自己的群,在群內發布一些特價的半成品菜來進行推廣,用更好的態度來服務消費者,他們也會願意購買你的產品,銷量多了,你的佣金也就高了。

半成品菜

其次要多推薦一些物美價廉的半成品菜,只要覺得實惠,消費者也會在第一時間下單。

最後就是要處理好售後問題,建立自己的口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而不是不予回應,只有每次及時解決問題,才能讓社區團購更壯大,社區更完善。

更多半成品菜社區團購知識,搜索鮮出道!

相關焦點

  • 半成品菜怎麼樣?
    即便如此,雖然有很多人從網上購買,但是菜市場生意就不能做了嗎?當然不是,那菜市場賣什麼好呢?半成品菜怎麼樣?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菜市場賣什麼好?大家都知道生鮮是主要商品,也是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商品。不得不提的是,如今的資本市場也盯上了這塊蛋糕,都想搶一口吃,當下的社區生鮮就是很好的證明,社區生鮮大戰正在進行,也足以說明生鮮行業一定是有利可圖,而且是很有市場的。生鮮新零售雖說分了一部分客流,但菜市場依然有著它不可替代的體驗和優勢。在菜市場賣半成品菜怎麼樣?
  • 廚房殺手不用怕,鮮出道半成品菜或許可以幫到你
    想回家吃口熱乎的,吃到嘴的也希望它是乾淨又健康的,在菜市場徘徊半個小時,回家擇菜洗菜切菜炒菜半個小時,這也是最保守的時間了,想要吃兩個硬菜,起碼兩個小時起,那些糖醋裡脊、酸菜魚、水煮肉片、等這些大菜,有沒有想過他們會出自你的雙手,將他們呈現在自家的餐桌上?
  • 社區團購團長:我不當炮灰
    在某APP平臺有用戶發布帖子稱:「在媒體渲染網際網路大廠應屆生常青藤起步、35歲失業的焦慮氛圍的同時,社區團購風口讓一個專科畢業的供應鏈兩年經驗產品經理能拿到極誇張的薪酬。從興盛、美菜出來,可以手握10個offer慢慢選」。相當魔幻,但卻真實發生著。
  • 一場疫情,越來越多的老牌酒樓賣起了半成品菜
    半成品菜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初期發展階段主要以餐飲企業逢年過節推出的禮盒裝半成品菜的形式售賣,多用於送禮。因疫情原因,大批餐飲企業遭遇空前的生存壓力,一些老牌酒樓紛紛推出半成品菜,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 社區團購火熱背後:巨頭燒錢搶灘,農產品順勢進城
    巨頭燒錢補貼團長成「香餑餑」社區團購的興起並非偶然,2020年一場疫情的到來,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讓社區配送開始變得火熱,這種大背景下,各路資本開始搶灘這個市場。而除了砸錢城市消費者和「團長」,農村市場也是巨頭們的重要發力方向。精準定位,差異化競爭社區團長自有「打法」記者調查發現,沒有門店的團長,往往在地下室或馬路邊分貨,等待鄰居們來取。幹得好的則開個門店。
  • 濟南社區團購大火:上百家平臺搶市場,一座樓10個「團長」
    一座樓上10個「團長」從兼職做成主業「我們小區現在至少有七個團購群。」在王靜居住的小清河南路一小區裡,每天都有送貨車往返在幾個團購提貨點上,這其中有超市、菜鳥驛站、小飯館等等,在做著原本主業的同時經營著社區團購這份「副業」。
  • 社區團購上演「百團大戰」,賣菜商戶轉身變「團長」
    據鍾女士介紹,也就是這一兩個月的時間,社區裡突然多了一些送菜的騎手,很多鄰居開始搞起兼職,挨家挨戶推銷下載買菜APP。   沿著鍾女士的指引,記者在她所在的小區實地走訪了解到,便利店、快遞站等各類社區商鋪大多已加盟成為生鮮電商平臺的自提點,近期美團、拼多多等平臺都在加大招募團長力度。
  • 疫情下火熱的半成品菜行業是曇花一現,還是蘊含大商機?
    在大多數人的傳統理念中,只有餐廳裡的飯菜自己做了老闆才能賺到錢,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半成品菜,不是縣城的,而是買回家之後需要再加工。從普通的早餐,再到煎炸蒸煮的大菜,都可以在半成品菜店內提前訂貨,到店購買。
  • 社區團購潮|團長百態:每月賺幾千客源穩定,憂心終會被取代
    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社區團購,「開城」大都沒有選擇上海,而是將目光放在二三線,但仍留下了一些早年間就起步的玩家,如十薈團、同程生活和飛牛拼團。而武漢巨頭們的必爭之地,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首批上線的城市都是武漢,這緣於當地有比較好的用戶接受度:封城期間,武漢各小區大都採取社區團購送菜的方式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解封後,這一習慣留存了下來。在武漢,一個團長同時做著四五家平臺是常事。
  • 社區團長腳踏「好幾隻船」
    一同取貨的,還有社區裡其它幾位住戶。取完貨之後,她熱情地邀請大家加入了自己建立的微信群,以便第一時間獲知平臺當天實惠的肉菜團購信息。朱姐表示,儘管平臺並無要求團長建群邀約居民加入,但為了方便通知,用戶交流,她還是建了群邀請團購過商品的社區居民加入。群裡的管理也相對寬鬆些,如果居民、用戶有出租、求租房屋或尋找丟失寵物的信息,也可以在群裡邊無償發布。
  • 社區團購爭奪戰:我的「團長」 誰的團?
    其實,早在2018年,社區團購就一度成為風口,但在疫情發生後,社區團購的潛力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網際網路巨頭們也紛紛「殺」入。   相對來說,布局較早的是阿里巴巴和騰訊。這兩者早在2019年就通過投資的方式,分別投了「十薈團」和「興盛優選」等。   在社區團購越來越火熱的當下,騰訊仍然保持著一貫的風格,給錢、不過多插手,但阿里巴巴卻已蠢蠢欲動。
  • 瓜分美菜,社區團購的第一起繳械退場
    他發現巨頭去到成都後,美家買菜團長流失80%-90%,至少喪失掉了95%的市場。他曾加了六七十個美家買菜的微信群,目前除去解散的,只剩下12個群,「群裡推自家產品都少了,團長們反而在推競品的商品,畢竟一個團長至少做四五家平臺,有的甚至七八家。」隨著巨頭不斷加碼社區團購,美菜網已經成為「社區團購黃埔軍校」。據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美菜網內部至少已經流失掉1/3的人才,團長流失更是不計其數。
  • 社區團購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 月收入輕鬆過萬
    「最近有十幾個平臺在遊說我給他們當『團長』。」「團長」爭奪戰「一般用戶新習慣只需21天便可培養起來。武漢封城3個多月,這意味著武漢有無需培養的龐大用戶根基,搶奪社區團購的市場份額不去武漢去哪裡?」黃志華說,而團長在社區團購中是連接平臺與顧客之間的樞紐,可以說「得社區者得線下,得團長者得社區」。激烈的社區團購團長爭奪戰,徐文娟有著親身體驗。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餓了麼、美團、拼多多甚至滴滴的地推工作人員最近都來家裡找她開團,各種團購平臺的邀請電話更是接到手軟。「一些新開的團購平臺主要通過優惠較大的秒殺和特價菜來引流。」
  • 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 月收入輕鬆過萬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月收入輕鬆過萬「得社區者得線下,得團長者得社區。」「最近有十幾個平臺在遊說我給他們當『團長』。」武漢封城3個多月,這意味著武漢有無需培養的龐大用戶根基,搶奪社區團購的市場份額不去武漢去哪裡?」武漢七種美味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食享會從2016年開始涉足社區團購業務,公司總經理黃志華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疫情前,該平臺僅覆蓋武漢60個小區,疫情發生後,這一數據在高峰時曾達到6000個。不過,近期受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影響,這一數據又減少至3000多個。
  • 三餐有料3個月獲2輪融資 駛入家庭半成品食材賽道
    繼半成品菜供應商蘇州市味知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味知香」)更新招股書欲衝刺A股市場後,近日,專注家庭一日三餐半成品食材的新零售平臺三餐有料宣布在短短3個月內完成了連續兩輪的戰略融資,投資者包括著名投資機構梅花創投、英諾天使基金等。
  •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
    一邊是輿論質疑,一邊是資本青睞,社區團購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滴滴」「蛋殼」?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勢必壟斷的立論是否站得住腳?社區團購爭議背後還透露了哪些現實焦慮?最近一周,輿論對社區團購的關注持續火熱。
  • 告別速凍餃子和泡麵,不如自己借半成品菜當大廚
    疫情期間,半成品菜成了盒區房用戶(盒馬鮮生配送範圍內的用戶)「打牙祭」的香餑餑。「胡椒豬肚雞鍋、羅宋湯、韓式部隊鍋、日式壽喜燒,從2018年以來就是盒馬的常青款半成品菜,但2020年春節至今,賣的最好的單品,日均銷量是平時的十倍之多。」盒馬工坊採購負責人張千表示。
  • 餐飲業的「人間四月天 」:堂食緩慢復甦、外賣訂單增50%、半成品菜...
    與之相反的是,主打酸菜魚專門店的「漁語魚」恢復最明顯的是社區店,而CBD/商業區的門店則線上外賣增長明顯。   「深業上城/萬科廣場店等周末銷售都可以趕超疫情之前了,恢復指數達到150%。」創始人楊鋒說道。   主打本幫菜的「上海老棧」負責人亦表示社區店比商務區門店堂食恢復速度快。
  • 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月入過萬?記者親身體驗「真相」了
    網際網路「大廠」3倍薪資挖人、團長日薪500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篇《我在小區做團購,月入過萬》的帖子也廣為流傳。做社區團購團長到底賺不賺錢?記者申請了十薈團、美團優選和興盛優選三個平臺的團長,近距離感受了一下社區團購大戰的火藥味兒。   1。
  • 被社區團購壓垮的團長:九成團長搶一成佣金,大多數人淪為陪跑
    巨頭們通過支付佣金給社區小賣部、超市店主的形式進入這個戰場,期望利用團長的信用和人脈為自家平臺拉來新用戶,試圖打通一個個這樣身處城市,但還未受到團購和電商深刻影響的社區。按照這個邏輯,團長想要掙錢越多,也就需要利用信任拉到更多的人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