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戰略定位失誤,沒有品牌號召力的無印良品如何打通線上關卡?

2020-12-22 跨境AMISHOW

新冠疫情期間,與電子商務在這股逆勢中迸發出的強勁增長力截然不同的是,很多依賴門店銷售的線下零售商都在社交隔離政策的影響下遭受重創,日本零售品牌無印良品正是其中之一。

近日,無印良品宣布其美國業務部門將申請破產保護。目前,無印良品在美國有18家門店,據悉由於線下運營狀況欠佳,該公司正在考慮縮減這一規模。

(圖片來源:muji)

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的營業總利潤為133億日元,約合1.24億美元。但其歐洲和美洲的業務卻產生了5.57億日元,約合510萬美元的虧損。今年在疫情的衝擊下,良品計畫的盈利情況更加糟糕,整個公司報告了十年以來的首次經營虧損,損失額度達41億日元,約合3820萬美元;其中歐美地區的虧損達到19.9億美元,約合1860萬美元。

考慮到新冠疫情對線下零售業的破壞性影響,無印良品也希望藉此機會將其在美國的工作重點重新放在關鍵區域市場和電子商務上。然而無印良品在美業務面臨的問題是長期戰略布局失調所累積形成的,其成本昂貴的門店策略並沒有能夠讓品牌實現可觀的盈利增長,與此同時,無印良品的電商業務也因為沒有大眾化的吸引力而發展疲軟。

(圖片來源:Muji.com)

選擇人流量大且地段昂貴的區域開設門店,一直以來都是無印良品線下布局的中心思想。然而無印良品提供的大多是中低價位的產品,這些產品產生的銷售利潤並不足以填補黃金地段所需的昂貴租金,也與該區域的主流人群的消費價值觀有所衝突。因此,雖然無印良品擁有強大的粉絲群,在美國卻始終沒有成為一種消費主流,也沒有形成強大的品牌號召力,這反過來又制約了無印良品的電商戰略。

倘若要轉型成為一家依賴線上渠道的大型零售商,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做大市場規模。作為一個小眾品牌,僅僅依靠死忠粉絲在網上下單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當該公司還需要為維持線下業務的運營而支付昂貴租金時。無印良品戰略定位的失誤使得其品牌既無法在紐約最繁華的街頭得到上流人群的認可,同時也無法獲得分布在美國其他地區的中低層收入人群的賞識,進而致使品牌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對此,無印良品正在尋求通過關閉一些線下門店和開拓在線渠道的方式來重新找準該品牌在歐美市場的價值定位。對於無印良品來說,簡單地複製其在日本市場遵循的遊戲規則是無濟於事的,只是死板地將其發展戰略從日本輸出到美國,無印良品已從中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相關焦點

  • 陷利潤下跌「羅生門」 無印良品如何突圍?
    儘管進行了澄清,但不可否認的是,無印良品在中國正遭遇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名創優品、NOME家居、網易嚴選、小米有品等行業品牌都在不斷侵蝕著無印良品的市場份額。同時,消費環境變遷的背景下,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既定定位和發展正在接受衝擊。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且不說優衣庫、名創優品,網際網路巨頭背後的自營類精品電商品牌雖然是從線上向線下輻射,但其在近幾年頗有蓬勃發展之意,且它們無論是在設計、物流,還是品質上皆與無印良品旗鼓相當,還有著更為誘人的高性價比。比起線上線下雙線發展的國內精品電商,線上電商渠道一直只是無印良品的輔助,而在供應鏈層面,國內精品電商上下遊整合加自建品控也不輸於無印良品。可以預料,未來幾年無印良品在市場競爭中,將面臨更大的壓力。不變,已經不行了。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而無印良品在中國卻完全沒有打出這樣的概念,無印良品在對中國進行市場分析的時候,估計是非常地道地分析到了中國人固有的一種「崇洋媚外」的心理動機,很多國際的普通品牌來中國的定價都是採用包裝高端的做法,比如說隨處可見的冰淇淋在中國直接賣高價,就是普通點裡的牛仔褲在中國都是知名品牌,無印良品就是採用這樣的定位方式,把自己打造成為了新時代中國中等收入人群的新生活方式,不僅在定價上給自己定位高端,
  • MUJI 無印良品敢在中國如此「有恃無恐」
    它就是無印良品。然而在「拜無印教」們對原研哉的設計頂禮膜拜時,國內也誕生了一批「設計 MUJI 化、價格小米化」的「學習者」,差不多的設計和低了一大截的價格無疑將給無印良品帶來很大的危機感。無印良品會如何應對呢?我們將通過三篇文章,來談討這個話題。「我一直奇怪 MUJI 想把自己在中國的「被偏愛的有恃無恐」經營戰略做到何時?」
  • 無印良品也賣菜了,盒馬該如何應對?
    無印良品一手好牌,從書店、家具用品、服裝服飾、文具、食品,以致於酒店、快餐輕食餐廳、咖啡廳,一以貫之的風格非常文藝範;但是卻沒有給與資源讓他們快速成長,以至於總是「藏」在MUJI的盛名之下,沒有自我的特質,從而 沒有長足的發展。從官網和相關數據看,無印良品近年來的發展並不順利。
  • 這一次,是日本無印良品「山寨」了國產無印良品
    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提到「無印良品」,大眾直接聯想的當然就是日本的「無印良品」、「MUJI」,大家基本不會想到還有另外一個國產的「無印良品」品牌。事實上,源自日本的「無印良品」無論在國際和國內市場都擁有者不俗的品牌影響力。但有沒有一種可能,北京「無印良品」就是跟日本「無印良品」毫無關聯,人家就是比日本「無印良品」要更早地想到這個名字、更早的註冊商標?
  • 無印良品:將線上店鋪的流量導向實體店鋪
    但無印良品上線的初衷並非追求銷售額,而更在乎服務。傳統零售業重視成交的瞬間,把銷量額看作是一切。但對無印良品看來,這早已經是「20世紀的想法」。從消費者對無印良品形成品牌印象,到對商品產生興趣,進而深入了解商品,實現真實購買,最後使用商品形成評價。無印良品希望在這一連貫的環節裡,完善消費者售前和售後的需求,從而建立友好的關係,而不僅僅是完成銷售。
  • 順流逆流:無印良品的潮頭之戰
    起初於日本市場,無印良品以「有理由的便宜」為理念將品牌定位為「便宜優質」,在入駐中國後,定位則變更為「昂貴優質」,直接對標了中產階級。彼時的中國雜貨店市場還是一片空白,無印良品已把反消費主義從口號轉成了消費者對其的品牌認知從而順利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
  • 正版賣菜自救,「山寨」上市圈錢,無印良品和名創優品的生意經
    隨後經歷了大約6次下調部分商品的價格,於2018年1月,在中國正式實施「新定價」戰略,被譽為是無印良品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降價手段。多達9次的降價後,卻未能阻止無印良品在中國銷售放緩的趨勢,無印良品中國市場2019上半財年收入下滑0.2%。「新定價」戰略節節敗退後,無印良品只能另闢蹊徑。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然而,成都市民於女士卻開心不起來,她在抖音平臺上一家認證為「無印良品官方帳號」的店購買了幾套床上用品,收到貨後發現產品質量沒有在實體店的好,因此,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11月13日,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市場上售賣的打著「無印良品」商標的貨物並非一家。
  • 無印良品倒閉了?
    近兩年, 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上的頹勢也越來越明顯。  高價並沒有拉低無印良品的人氣, 15年無印良品上海旗艦店開業時, 你甚至需要排隊80分鐘才能進店。  再沒有比能夠影響生活方式的商品更強大的了。因為人的喜好可能會輕易改變,但思想和觀念卻是不會輕易產生變化的。」  無印良品主打的是簡樸而剔除了冗餘的,禪意生活。  在中國設計界非常有名的,無印良品設計師原研哉也這麼說,「無印良品這個品牌就像個空物一物的容器,能接受不同的觀點,也能無拘無束地發揮。」
  • 無印良品倒閉了?老字號實體店如何轉型線上
    最近,有傳言說無印良品倒閉了?原來是7月10日,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劃宣布,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原因是疫情影響,業績急劇惡化。無印良品門店作為日本零售巨頭、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品牌,這種事太讓人難以想像了。其實,受疫情影響,大大小小的實體店都舉步維艱,【程記德】光明乳鴿就是其中一家。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  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真假「無印良品」難辨,為何日本無印良品這次慘敗?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RideIP玩轉智慧財產權」(ID:RideIP0606)同為受國內消費者歡迎的日本品牌,優衣庫時不時霸佔熱搜,無印良品則各種安靜低調,難得上一次熱搜,竟然是因為商標侵權敗訴……質樸到有點「性冷淡風」的無印良品,儼然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象徵
  • 無印良品(Muji)是哪個國家的品牌(牌子)
    無印良品(Muji)是日本的品牌。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誌。
  • 無印良品,涼了?
    日本品牌無印良品,其本意是「沒有商標與優質」,也是這種極簡主義受到了人們的喜愛。2005年,無印良品入駐上海,但業績一直不理想,2015年,無印良品對中國市場進行了降價策略,當時回暖了一些,但是近幾年在中國的銷售額一直在下滑,它為什麼涼了?產品質量問題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的靈魂,每一個長久不衰的知名企業,其產品或服務,都離不開過硬的質量。
  • 無印良品:「去品牌化」的品牌化
    1980年,無印良品以西友百貨自有品牌「良品計劃」的形式誕生,意在提供「沒有名字的優良商品」。無印良品提供商品強調實用性、可持續發展,這與當時日本推崇的歐美文化正好相反。從這個角度再來看無印良品,雖然無印良品沒有顯性的名稱、logo,但他具備簡約、自然、環保的隱性元素,應該說,無印良品非但不是「去品牌」,而是更高級的品牌運營策略,也正是這種策略讓很多原本就信奉這些理念的人接受了這個品牌,隨著無印良品銷量的增加、使用的人增多以及簡約自然的理念被更多人接受,人們達成了一個共識:無印良品就代表了簡約自然生活方式的象徵。
  • 無印良品的茶葉是如何在中國殺出一條血路的?
    自無印良品進駐中國以來,以其極簡畫風和文藝情懷,深深擊中了無數小資階級的心。無印良品不僅賣家居、賣文具、賣衣服也賣茶葉。MUJI的茶自上架以來,熱銷就從未停止過。在中國這個茶葉大國,無印良品的茶葉是如何殺出一條血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