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MUJI 無印良品敢在中國如此「有恃無恐」

2021-01-11 愛範兒

文:吳羚

有人愛它空靈冷淡的侘寂,有人嫌它搞差別待遇性價比低,不過它的確引領了一股專注設計與品質的極簡主義風潮。它就是無印良品。

然而在「拜無印教」們對原研哉的設計頂禮膜拜時,國內也誕生了一批「設計 MUJI 化、價格小米化」的「學習者」,差不多的設計和低了一大截的價格無疑將給無印良品帶來很大的危機感。無印良品會如何應對呢?我們將通過三篇文章,來談討這個話題。

「我一直奇怪 MUJI 想把自己在中國的「被偏愛的有恃無恐」經營戰略做到何時?」

這是知乎網友「法國培根inJapan」在「如何看待無印良品(MUJI)在深圳開業的全球第一家酒店?」提問下的吐槽,這也是獲得點讚次數最多的回答。

(圖片來自:搜狐)

進入 2018 年以來,無印良品在中國有兩個大動作,一是進行了新一輪的價格調整,不少商品都更便宜了;二是在深圳開出了全家首家 MUJI HOTEL 酒店,但高昂的房價卻遭到了網友一邊倒的差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很長時間以來,被掛上「性冷淡」標籤的無印良品,都被奉為有品質、有格調的代表,即使價格不便宜,也坐擁眾多擁躉。自從傳出要開酒店的消息以來,各路媒體的報導也多出現「MUJI 粉的福音」、「體驗全套 MUJI 家居」等字樣,大概是以為消費升級浪潮下的顧客會像追捧無印風的產品一樣,對它家的酒店趨之若鶩。

然而,看起來無印良品的號召力似乎大不如從前了,這期間發生了什麼?

在日本賣商品

無印良品的低性價比一直為人所詬病,但你可能不知道,向來標榜自然、優質的無印良品,它在日本最初的賣點卻是便宜。

1980 年無印良品最初作為西友超市自有品牌問世時,日本正因石油危機而處於經濟大蕭條之時,設計師小池一子提出的宣傳口號「有理由的便宜」(わけあって安い),巧妙地抓住了彼時開始講究實用性的消費者的心理。

(圖片來自:ryohin-keikaku.jp)

渡邊米英在那本暢銷書《無印良品的改革》中提到,通過減少從生產到流通過程中的各種浪費,包括改良工序、採取簡約包裝等,無印良品得以做到「提供質量不低於民族品牌,價格上卻便宜三成的商品」。價廉物美,這正是無印良品得以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至少到 20 世紀末一直如此。

當然,支撐起無印良品從一個超市自有品牌發展成一家成獨立上市公司的,也不僅僅是因為廉價,從開始走平價路線時,無印良品就在有意識地引導消費者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當年「有理由的便宜」的廣告海報上,還寫有這樣一句宣傳語:

不依賴品牌和包裝來選擇商品。這不僅與熱情的生活方式相結合,也是一種重要的態度。

田中一光、小池一子、天野勝、杉本貫志等知名設計師的存在,也讓商品能夠擺脫日常用品的「土氣」而變得富有設計感。事實上,進入 21 世紀以來,無印良品已經不怎麼把低價作為賣點了,比如 2003 年的廣告主題是「地球規模的無印良品」,2004 年是「無印良品的家」,2006 年是「自然而然」,2008 年是「更貼心的存在」,今年是「自然、當然、無印」,都在強調一種簡約自然的生活方式。

不過,無論是「生活美學」也好,「簡約風」也罷,無印良品在日本始終是一個比較接地氣的品牌,例如在便利店貨架上,也能隨手買到他家常見的商品。

(全家的無印良品貨架,圖片來自:Kilala)

在中國賣信仰

在無印良品中文官網的品牌歷史介紹中,同樣毫不避諱地提到了「便宜有道理」的理念:

如果是食品,就必須美味。如果是日用品,就要堅持以能改善生活為原則。然後,徹底的尋求應該怎樣做,做到哪種程度,才能達到最便宜的方法。

按照無印良品強調的「No Brand」(無品牌)理念來看,這裡的「便宜」應是去除了品牌溢價後商品的價格更加實惠

然而,這顯然與它給中國消費者的實際印象並不太相符。現如今在中國,無印良品儼然與星巴克一起成了生活方式品牌的代表,代表了文青或新中產階級的消費理念。

當然,這份高級感與其高昂定價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小到幾十塊上百的收納盒,大到一千塊的板凳,都遠遠超出了我們對於日常用品的價值認知。拋開性價比不談,無印良品在中國和日本定價的巨大差異也不免讓人質疑其價格的合理性。

(圖片來自:DIGITALING)

關於無印良品的中日價格差,最遭人詬病的莫過於其簡單粗暴的「日元定價除以十就是人民幣」的做法了,雖然經過幾輪價格調整後,如今無印良品在國內的定價與日本的差價已經沒那麼大,但對比兩國居民收入和購買力的差距,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無印良品在中國總是給人以中高檔品牌的印象了。以 2016 年為例,我國人均國民收入為 8260 美元(國家統計局數據),約合人民幣 54000 元,日本為 42870 美元(世界銀行數據),折合人民幣 27 萬元,約為中國的 5 倍。

「我們有想過把 MUJI 中國商品的定價調成和日本完全一樣,」時任無印良品營業改革擔當成川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但即使做到價格一樣,對於目前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而言可能還是偏貴。」

除去匯率、關稅、物流等因素的影響,它在中日兩國的定價差異還與其定位有關。如果說無印良品在日本是民眾習以為常的眾多日常消費品牌之一,那麼在門店數量只有日本一半左右且多集中於一、二線城市的中國,稀缺性就成了其高溢價的資本。

但事情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無印良品這種簡約而不簡單的風格得到市場驗證後,市面上很快就出現了模仿者。如果說起初淘寶上各種「MUJI 同款」對無印良品還不足以構成威脅,那麼網易嚴選、米家有品等大玩家相繼入場,對無印良品消費者的分流作用就不容忽略了。

無印良品當年在日本走的是「提供質量不低於民族品牌,價格上卻便宜三成的商品」路線,網易嚴選們現在也可以提供質量不低於 MUJI,價格上卻便宜更多的商品。於是,在各種同款的對比下,無印良品也就被襯託得愈發不厚道了。這種競爭對手在設計上 MUJI 化,定價上小米化的趨勢,我們將在本系列第二篇文章中進行詳細探討。

事實上,如果沒有日本的價格作為對比,沒有國內廠商推出更便宜的同款,我們或許會覺得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定價並沒有太過分,畢竟有情懷加持,客觀來講,商品的質量和設計也確實高於國內的平均水平,對於想要一站購齊生活用品的消費者來說不失為一種方便且不容易出錯的選擇。

另一方面,能夠憑藉「生活美學」、「斷舍離」等價值觀的輸出,讓一眾消費者心甘情願為其買單並引以為傲,無印良品在品牌塑造上無疑是成功的,絕對可以算得上引領國人進行消費升級的啟蒙老師了。

商品便宜了,酒店還是很貴

儘管一直被吐槽性價比過低,但入華近 13 年,無印良品的定價也並非一成不變。不同於一般品牌常見的打折,堅持自己是生活方式品牌的無印良品,幾乎很少有降價優惠活動,即使有,折扣也小得可憐,它更常用的促銷手段是直接採用「新定價」。比如剛進入 2018 年,無印良品就實施了入華以來的第八次「新定價」。

這一改變可以說是很難得了,要知道在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頭十年,無印良品的價格幾乎沒有變動過,但從 2014 年 10 月首次降價以來,不到 4 年時間,無印良品已經 8 次調低商品售價。與以往「新定價」多集中在服裝、家居等高價產品不同,此次降價終於輪到了價格最低的文具系列,降價幅度多在 5-10 元之間,以人氣最高的鋁製筆盒為例,原價 72 元,新定價降為 62 元。同時用上新定價的還有部分零食、廚具餐具、收納用品等。在官網、微信公眾號、線下門店,都能看到關於新定價的宣傳,似乎生怕消費者不知道無印良品價格變便宜了。

在 2016 年第五次實施新定價策略時,無印良品曾表示這是「通過自身的努力,例如降低進口關稅、高效的庫存管理、擴大訂單規模等措施」實現成本的壓縮,從而能夠以更實惠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商品。

而如果從財務狀況來看,調價的原因可能直接明了:獲取更多新顧客。從 2015 年的財報開始,無印良品引入了「like-for-like sales」(LFL)的指標,即剔除不可比因素後的同比銷售量增長變化。而根據前幾次降價的時間點來看,基本與其在華 LFL 增長放緩有關,而實施新定價後,其業績往往能出現反彈。

另一方面,價格的下調意味著受眾的擴大,這或許也可以看作是無印良品在為進軍三、四線城市作準備。近幾年,無印良品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了徐州、嘉興、南昌等城市。

「不拘泥於開在幾線城市,只是開在有無印良品粉絲的地方。」在前不久深圳的無印良品酒店開業典禮上,社長松崎曉在被問及未來在大中華區的開店計劃時答道。

不過,想要用更低的價格拉攏消費者的無印良品,在進入到酒店行業時,卻又不太放得下身段。在深圳新開張的全球首家 MUJI HOTEL 中,房價最低 950 元,單人早餐、房間面積最小 28 平米,這樣的硬體條件,縱使有無印良品的光環加持,也讓大多數消費者驚呼「住不起」。

如果說在生活雜物方面,無印良品最初在中國市場還有新奇的理念和獨到的設計作為賣點,那麼在已經十分成熟且競爭激烈的酒店行業,作為新來者的無印良品,就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了。同樣的價位,在深圳有一眾位置更佳、條件更好、服務更完善的高檔酒店可供選擇;至於類似的簡約風格,漢庭的全季酒店價格只有其一半不到,難怪有網友打趣「全季或成最大贏家」。

想在中國也開始走大眾路線的無印良品,可能還沒找準酒店的定位,或者說在定價上還是比較糾結的心態。

總結

從以往的價格堅挺,到近幾年頻頻降價,無印良品的變化被外界視為其回歸原有定位的體現,就好像當初肯德基入華時,被視為高檔西餐廳的代表,到如今成了實在不知道要吃什麼時的備選,落差有點大,卻是本色的恢復。

有類似遭遇的國際品牌還有蘋果、星巴克等,只不過落差還沒有肯德基那麼大,畢竟蘋果的技術、星巴克「第三空間」概念都還足以支撐起其品牌溢價。說到底,不是這些大牌們不夠瞧了,而是消費水平提升後的國人眼光高了。

這想來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題圖來自:Mile

相關焦點

  • 中國山寨告贏正版無印良品 MUJI以後沒有漢語名了?
    【文/觀察者網風聞 這瓜保熟嗎】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令人十分震驚的消息,這位博主說北京山寨「無印良品」告贏了日本正宗「無印良品」,並且日本「無印良品」以後在中國只能被迫以「MUJI」商標的形式出現了。另外還有消息稱,日本「無印良品」需要賠償北京「無印良品」百萬元。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Muji)貴麼 是什麼檔次
    無印良品(Muji)是知名雜貨品牌,中端價位。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誌。
  • 無印良品(Muji)是哪個國家的品牌(牌子)
    無印良品(Muji)是日本的品牌。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誌。
  • 想擁有一個日式muji風格的家?跟著無印良品學裝修
    無和良品以沒有LOGO為標誌,自然質樸的風格俘虜了很多人的心。相信很多人在線下逛無印良品門店的時候都會對那些設計簡單而樸實無華的物品打動,大家有沒有想過將自己的家設計成muji風格呢?接下來就跟名雕小編了解一下日式muji風格是怎樣的吧。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其中,有的商品詳情中標明著一則「公示」,內容為:我們是中國的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品牌,非日本「muji」,在中國24類商標,有且只有一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宣傳中並承諾:凡在本店購買的任意產品都是「無印良品」官方正品,假一賠三。有的商品則沒有公示。記者注意到,這些商品價格從一兩百到一千多,但直播時有活動價,則要便宜很多,一款售價七八百的四件套僅需兩百多元。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最近小編發現某音上好多賣無印良品四件套的,打著清倉處理的旗號,說原價1099的四件套只要99,很多人不禁疑惑,這是真的嗎?是正品嗎?且聽小編一步步分析。首先我們要說一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這三個商標是不是一回事?
  • 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召回部分進口MUJI品牌繪畫用筆記本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4月22日消息,日前,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交了召回計劃,召回部分進口MUJI(無印良品)品牌繪畫用筆記本(M)。本次召回產品的規格為14枚185x185mm,商品條碼號為4548718800650,原產國為日本。據統計,中國大陸地區受影響的產品數量共計334本。
  • 「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近三百件 消費者買的到底是哪家?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美國MUJI破產,留給中國的無印良品時間不多了
    去年,無印良品在中國利潤首跌、售價5年間11連降的傳聞刷屏,儘管很快被官方否認,消費者卻不怎麼買帳;今年,焦點轉移到美國,這次比降價更嚇人,直接申請了破產保護。 僅僅在幾年前,無印良品還享受著春風得意的好時光,海外戰場捷報頻傳,其前社長松井忠三經常要回答這樣的問題:「為什麼無印良品在海外發展得如此順利呢?」 時過境遷,今天的松井忠三再站上講臺,要回答的已經是另一個問題了。
  • 千柚網揭露日本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敗訴的原因
    千柚網揭露日本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敗訴的原因 來源:壹點網 • 2020-11-25 16:16:02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秋天可以說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的,但是就是在這個金秋時節,著名國際零售企業無印良品卻挺鬧心的,10月10日,印良品最新發布的二季度業績顯示,其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可比銷售首次下滑。也許現在最鬱悶的估計就是無印良品了,其實縱觀無印良品進入中國這麼長時間以來,無印良品降價多次,但是為什麼中國人就不買帳呢?
  • 無印良品的2017:34家新店 MUJI Hotel、MUJI Diner亮相
    2017年新增門店仍然主要分布在華東區域,接下來無印良品將深入實行「大店策略」,兩年之內在中國新開4-5家旗艦店。門店穩步擴張的同時,MUJI Diner、MUJI Hotel等兜售生活方式的無印良品「新物種」也陸續在國內市場亮相。(文末附MUJI 2017年拓展詳細表格)
  • 【生活用品】MUJI 無印良品 可吊掛式 洗臉用具 收納包
    這款MUJI 無印良品的可吊掛式洗臉用具收納包,使用起來簡單方便,出門前把洗臉用具分好類放置在包內,避免了匆忙而導致丟三落四。它還設有一個掛鈎,且開口較大,一般的杆子都能掛。不過無印良品家的東西價格向來不低,但它的做工和用料還是不錯的。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日部分商品名稱已刪相關字樣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日方敗訴日方電商旗艦店部分商品名稱已去掉「無印良品」字樣北京青年報記者12月11日了解到,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
  • muji無印良品水乳真假辨別對比圖解
    muji無印良品水乳真假辨別對比圖解方法:無印良品muji家的水乳是有名的抗敏感神器,雖然除了保溼功效之外,沒有任何其他作用,但是勝在溫和安全,敏感肌親媽,很多人在過敏之後第一選擇仍是這套水乳,這裡就教大家認真分辨muji家的水乳真假。
  • 東京打卡新地標,11層樓全球最大無印良品逛吃住攻略
    全球最大的無印良品,上個月在東京開幕了。一整幢樓,11層,史上最大,日本第一間「MUJI HOTEL」、「MUJI Diner」和「MUJI Bakery」……頂著一大堆的新標籤,這家無印良品世界旗艦店一開幕就爆火,瞬間成為東京打卡新地標。不同於我們平常逛到的MUJI,這家店不僅好逛,還能吃和住。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真假「無印良品」難辨,為何日本無印良品這次慘敗?
    也就是說日本的無印良品把中國的無印良品告了。相信很多小主開始懵逼了,乘法君其實也懵逼,因為之前壓根不知道竟然有兩個「無印良品」。這樣的兩家無印良品,你傻傻分得清楚嗎?反正乘法君是傻傻分不清楚。此外,天貓上的「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旗艦店」的線上店鋪,更是讓人懷疑自己的智商。
  • 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了
    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宣布,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項目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其實,這並非是無印良品首次入局生鮮市場。早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日本東京有樂町的旗艦店開設了蔬果賣場,2018年,在大阪開業的大門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無印良品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米,主打高端食材的銷售。